洛清筠忍不住拉了拉洛清霜:“五妹妹,这里虽好,并非桃妹妹的家。快收了眼泪吧,不然桃妹妹心里也难受。”
桃华握住了洛清霜的手,轻声笑道:“五妹妹,你来得正好,来帮我瞧瞧这画吧。我对这画上,却是平常。”
洛清霜受洛三太太影响,这棋和画都是有些天分的。她听到桃华的提议,顿时眼睛亮了。桃华拉了她往东次间去了。掀开帘子的时候,桃华的头微微后转,看到洛清筠投过来的目光,两人均是微微一笑。
看过了画,桃华投其所好地把画送给了洛清霜。洛清霜推辞了一下,实在是十分喜爱,也就收下了。三人对坐着喝茶。
“桃姐姐,江南是什么模样的啊?”几人说着说着,又说到了桃华要回家的事情,洛清霜便问道。
桃华笑着道:“江南的话,因为很多河流江湖,所以会比较潮湿。气候比京城要暖,但是没有炕,冬天也不怎么下雪,都只是生火盆子。”
洛清霜充满了向往:“我就是不喜欢冬天,都是一片白茫茫的,什么颜色也没有。河也结冰了,路还滑,都不能出去玩。桃姐姐,我以后一定要去江南玩。”
“傻孩子,你当那边就没冬天啊。那边的冬天也冷的。”洛清筠比洛清霜大了几岁,自然懂得更多,闻言笑着说道。
桃华也点头:“岭南那边的冬天才暖和,江南那边也冷的,京城的人才过去,估计是会冷地受不了。”
正说着,洛清筠身边的丫鬟杜鹃走了进来:“大小姐,大太太请您和三小姐过去一趟。”
洛清筠听了,忙站起身子。洛清霜也只得起身往外走。洛清筠出门的时候,微侧过头来,对着桃华眨了下眼睛。桃华会意,微微一笑。洛清筠这才携了洛清霜去了。
待她们全离开后,白芷才悄悄地进屋来,在桃华的耳边道:“小姐,是秦夫人来了。”
的确是秦夫人来了,她跟洛大太太闲话了一阵后,便往洛老太太的延寿堂来了。洛老太太客气地接待了她:“秦夫人近儿身子可好?”
秦夫人客套了两句。坐了好一会儿,她见洛老太太丝毫没有请桃华出来的意思,心里虽有了些数,自来只有她挑人的,现在遭到了冷遇,她自然是有些心里不舒坦。心里如此想着,她却笑着道:“今儿怎么没见尹姑娘呢?”
“我昨儿吃了东西不合适,她服侍我老婆子,折腾了半宿,没怎么睡着。我瞧她一脸的疲倦,便打发她回去歇着了。正是巧了,我刚打发人去瞧了,秦夫人后脚便来了。”洛老太太话音刚落,就见老嬷嬷从屏风后头转出来。她向洛老太太和秦夫人行了礼,这才道:“表小姐已经睡下了。我见她睡熟了,便自作主张没有唤她。”
秦夫人总不能把人从床上硬拖起来吧,且是个病的话,她还可以借口探探病,偏偏洛老太太说她没什么毛病,只是服侍自己太累了,回去歇息了,秦夫人便没辙了。又坐了一会儿,洛大太太差人来请秦夫人过去用饭了,秦夫人不好再坐,只得起身离开了。
晚间,桃华吃过晚饭后,不像往常逗逗烨哥便睡下,而是拿了一本书在灯下瞧着。等了两刻钟,洛清筠果然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猜猜,桃华能不能回到江南呢。。
28回程路上
洛清筠不是空着手来的,她提着一只小包裹过来了:“桃妹妹,这本书是我前儿所读,倒觉得挺有趣的,送给你读。这些桃花笺是我自己前儿自己做的,也希望你不要嫌弃。这个小匣子是母亲让我带给你的。桃妹妹来了我们家,没多久反倒是受了两场委屈。母亲不好亲自过来探视,还请妹妹不要介意。”
桃华忙起身:“大舅母太客气了,筠姐姐也太客气了。这里很好,大家都待我好,没有什么委屈和介意的。”
洛清筠笑了笑,携了她的手坐下:“桃妹妹,有两句心里的话,我思来想去,若是你不恼,那我就说了。”
桃华心里略带狐疑,洛清筠平日里虽然看着温和,却是待人客气,八面玲珑,小小年纪颇会长袖善舞,待谁都差不离。这样的性子,今儿怎么会与自己说起了知心话?桃华心里虽然疑惑,面上却没有显出半分:“筠姐姐把我当作妹妹,妹妹何尝不是把姐姐当作姐姐?姐姐但说无妨。”
洛清筠这才微微一笑,轻抚着桃华手上的戒指:“妹妹,说句心里话,我其实一直希望你能留在我们洛家。自打四姑父去了以后,这尹府便换了个模样。若不是有尹老太太和烨哥儿在,恐怕妹妹,如今真的很难。”
桃华低下头,这些话,是实情,可是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桃华不是一个喜欢追忆往昔的人。一般回忆是因为现在所处的情况不够好,可是却对现在的情况无能为力的一种逃避。桃华不想逃避,尹家的事情,是她心里的伤口,她必须自己让伤口痊愈。所以她沉默着。
洛清筠见桃华没有说话,这才轻声地道:“桃妹妹,我们两家本是一家,本应同气连枝。没有偏帮着外人来欺负自家人的道理,你说是不是?”
桃华抬起头来对着洛清筠一笑:“是,大舅母和筠姐姐都待我很好。”
洛清筠脸上的笑容已经敛了许多:“我们本是一家的姊妹,哪里有那么见外的话。如今虽然四姑姑去了,这骨肉亲情却是割舍不了的。真希望妹妹还能来家里,切莫生分了才是啊。”
正值这时,珍珠端了茶进来。洛清筠住了口,桃华请她喝茶。又坐了一会儿,洛清筠便起身告辞了。
费嬷嬷从隔间出来,在桃华的旁边耳语道:“前头递了消息过来,江宁和南京的织造局统归大老爷掌管了。圣旨已经下来了。”
一个如今不温不火的侯府,一个是冉冉上升,最近备受皇帝青睐的尹家。本来两方有一条十分紧密的纽带。如今这条纽带断掉了一半,自然要牢牢地拽住另一半。毕竟,抱成团的话,对谁都有好处。桃华想想也就明白了。
在洛府待了这许久,桃华终于踏上了回南京的路程。世子带着她先坐马车去了通州,然后从通州上船,经过大运河南下。
回去时候的心情和来的时候不一样,虽然尹家现在变了样,总归是自己的家里,方便自在许多。桃华轻轻撩开了竹帘子往外看去。两岸的树已经开始泛起了黄色,农民们正在田间劳作,偶有一户人家吹吹打打的办喜事,抬着嫁妆的长队伍从河边走过,桃华也不自觉地展开了笑靥。烨哥儿是最兴奋的一个。小孩子的忘性大,当初从南京去京城的时候,他人还小,精神也不济,对坐船没什么印象。现在看到他们天天在水上,两边又有这么多好玩的景物和人,兴奋地手舞足蹈,天天都想去外面甲板上面玩。桃华怕他被风吹受不住,只允许他一天出去玩两刻钟,还都是费嬷嬷亲自带去的。
桃华只是在上船的时候看到过忠顺侯世子一眼,过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这位世子了。船每航行一天,晚上必定要靠岸,来补充食物和水这些补给。这天晚上,船刚刚靠岸,烨哥儿闹着要上岸去玩下。桃华不准他去,烨哥儿就包着眼泪撅着小嘴,背过身去不理桃华。桃华正拿着拨浪鼓想逗他,门口传来了敲门声:“尹表妹,是我。”
洛大少爷怎么会突然出现呢?白芷已经过去开门了。烨哥儿几乎没怎么见过这位表哥,见是不熟悉的人,一下子忘了自己还在跟桃华生气,立刻跑到了桃华的身边,抱住她的腿,整个人躲在他的身后,露出半个小脑袋,小眼睛圆圆的,正看着洛大少爷不眨眼。
桃华起身来,洛大少爷走进来,面色微肃:“尹表妹,因着这码头正有灵船。艄公方才与我说了,就在前方不远处,就有另一个较大些的码头,可能会晚些靠岸。这里马上就要开船了,让大家别下船。”
“好,我知道了。多谢大表哥提醒。”桃华连忙说道。
洛大少爷只为来说这么一句话,说完以后,见没什么事,背着手,转身便走了。桃华见他转身,想起自己要问的事情,连忙开口:“大表哥,我们大约还有多久的行程呢?”
洛大少爷站住脚:“大约还有一半的路程。”他想了一想,又说道,“明儿中午便会停靠一个大些的码头。若是有什么缺的,可以上岸去买。去之前先跟我说声。”
桃华一一记下,洛大少爷便离开了。不多时,一个小丫鬟捧着一碟子新鲜蔬果,另一个丫鬟捧着一个大包袱过来了:“表小姐,这是大少爷派我给您送过来的。大少爷说,这船上夜里风寒,这里面是以前所猎的一张狐狸皮,盖在身上十分暖和。这是一床褥子。”
“你替我多谢大少爷。”桃华忙命白芷接过,对着那两个小丫鬟说道。旁边的珍珠早极有眼色地塞给两个丫鬟荷包。两个丫鬟谢了,喜笑颜开地去了。
白芷抖开那狐狸皮,却是通身雪白的。烨哥儿一见就喜欢上了,立刻要伸手来摸。桃华把烨哥儿抱到床上,拿狐狸皮毛把他裹在中间,露出一个小脑袋,异常可爱。烨哥儿高兴地叫着:“姐姐,我穿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