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孩子,你们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男孩儿对救命恩人十分感激,古闺秀问什么,他便说什么:“我叫俞风,九岁,妹妹叫俞露,今年四岁了。”
她带着俞风、俞露回家,替他们洗澡、擦伤药,却苦恼没有小男孩儿、小女孩儿的衣服给他们穿,他们以前的衣服已经如树皮一般又脏又硬,实在不能穿。
古闺秀苦恼的说:“你们先在床上睡会儿,我找件衣服改小了给你们穿吧。”
俞风俞露从来没住过这么暖的屋、睡过这么软的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古闺秀和琬碧两人找来旧棉袄改小,却不是一时片刻就能做好的。
“哎,这可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在床上睡个两三天吧。偏现在过年,成衣店都不开门,大年初一又不好上别人家借衣服……”
古闺秀正忙着做针线,狄仁杰却来了。
琬碧引狄仁杰进来,他穿着一身崭新的天青色缂丝云纹圆领通袄,腰上系着一根银腰带,脚上踏着黑山羊皮的长靴,整个人挺拔英俊、器宇轩昂。
他刚进门就供着手说:“我来给你们拜年了,祝李三爷和闺秀吉祥如意。你们家里大清早的怎么没人?害我吃了个闭门羹,现在这又是在忙什么?”
屋里桌子上是拆散了的衣服,李德淳在旁坐着什么忙也帮不上,与狄仁杰道了声新年好,请他在另外的茶几旁喝茶。
“我昨天带着闺秀去福田寺过年,今天晌午刚回,在路上救济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家中却没有合适的衣服,闺秀现在正忙着帮他们改衣服。”
狄仁杰看了看屋里,床上果然睡了两个瘦小的孩子。
古闺秀感慨道:“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这女红也是,平日想着学的差不多就好,现在急着改衣服却做不顺手。”
狄仁杰“哈哈”笑道:“你别忙了,这一时半会儿哪里做得好?我让人回家去拿些旧衣服,先让他们穿着。”
狄家人多,狄仁杰有好几个年幼的族弟、族妹。
“这怎么好意思?”过年上别人家借东西是不好的。
狄仁杰说:“同样是帮助人,不必顾忌这么多。”随喊了亲随进来,让他回家取衣服去,而后才细细问起这两个孩子的情况。
古闺秀同他讲了,狄仁杰听了也很愤慨,说:“府城附近竟然还有这种横行乡里的流氓地痞,太不像话了。”
古闺秀问道:“有办法让衙门的人管管吗?”
狄仁杰点头道:“自然要管,只是眼下过年衙门封印,一时找不到人,我在离开之前一定将此事交代好,让他们开印之后把那些流氓地痞铲除了。”
他这样说,古闺秀很放心,便转开话题问他上京的事。
“你后天就出发了,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狄仁杰说:“嗯,都齐全了,只是这两日要处处辞行,有些奔波。”
李德淳在旁说:“难为你这么忙还来给我们拜年,我跟闺秀后天去送你一程吧,闺秀不肯回京,我们有些日子不能见了。”
古闺秀冲着李德淳皱了皱鼻子,他抓着机会就对古闺秀旁敲侧击,怂恿她回京。
正文 第六十一章 雨中情(11)
稍坐了会儿,狄仁杰因晚上还有饭局,便告辞。
狄仁杰走后,古闺秀替俞风、俞露换上狄家送来的衣服,两个“小乞丐”顿时变了样!眉目清秀、乖巧可爱、惹人怜惜。
“多好的两个孩子。”古闺秀赞道,“可惜太瘦小了。”
明显的营养不良,俞风跟琬碧同岁,却瞧着小很多。
琬碧在旁说:“我当初刚跟着小姐的时候,还不是小萝卜头似的,这一年时间,您看我身子就长结实了,跟着小姐好吃好喝,最享福了。”
俞风盯着琬碧,一脸羡慕的样子。
古闺秀便想着该怎么安置这两个孩子,是等衙门把地痞铲除后送他们回去呢,还是送到养济院呢?
她问俞风:“你们没有任何亲人了吗?”
俞风摇头说:“我爹娘原本是外乡人。”
这样的话,就算没有地痞,送他们回家也不是办法,只能改天去养济院看看了。
谁知俞风突然从床上跳下来,跪在地上“咚咚”的给古闺秀磕头:“求小姐收留我跟妹妹吧,我会做很多事,一定卖力替小姐干活,做牛做马报答小姐的救命之恩。”
这……古闺秀把他从地上拉起,却有些犹豫,收留两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可以,只是孩子还小,她得教养他们,并不能一味放养,不然他们长歪了,岂不是罪过?
俞风见她不说话,又要跪下求她,古闺秀只好说:“你们兄妹既然想跟着我,我就收留你们,只是有些话我得说在前头。”
俞风眼中大放异彩,连连点头说:“小姐只管说,我什么都听您的。”
古闺秀说:“你若跟着我,以后决不可再行偷窃之事,其他坏事也不许做,如果做了坏事,我就撵你们出去。”
她故意吓唬他一下,免得应了那句“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话。
俞风脸上羞的通红,喃喃道:“我一定不会给小姐抹黑的,再也不会做那种事了。”
他之前是为生存所迫,古闺秀相信他跟着自己衣食无忧,会变好的。
“那好吧,你们兄妹就留在我家,平时帮琬碧做些杂事即可,我闲暇会教琬碧认字,你若有兴趣,也可以跟着学。”
俞风自然没有什么不同意,高兴的不行,俞露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见哥哥如此高兴,也跟着拍起小手笑起来。
古闺秀把这个决定告诉李德淳,李德淳点头道:“你救了他们,想来他们长大后会全心为你,你身边服侍的人太少,是该添些人,不过俞露太小,要不我给你再买几个丫鬟?”
古闺秀连忙摇头道:“我喜欢自在些,身边不用那么多人。我收留俞家兄妹也不是为了让他们报答我,只是这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事,所以得让他们学着做点事,等他们长大了,愿意去哪,我是不会管的。”
李德淳觉得女儿的很多想法都有些奇特,但归结于她的体贴和善良,便笑着说:“你这样诚心待他们,他们必定会更感激的。”
决定下俞家兄妹的事,古闺秀还要操心送别狄仁杰的事,虽然李德淳准备了一份仪程,但古闺秀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
她找了藏青色水纹缎子绣了一只金黄的锦鲤,做成荷包后把从福山寺请回的平安符装在里面。
待到初三一早,她和李德淳来到城门口给狄仁杰送别。狄家有不少人送他,把狄仁杰团团围起,古闺秀一个女子不方便上前,又不好意思让李德淳帮她转交,便喊了俞风到马车跟前:“你一会儿跟着三爷过去送狄大人,找机会把荷包交给狄大人,就说我祝他前程似锦、平安如意。”
俞风应声而去,当他把荷包转交给狄仁杰时,古闺秀万万没想到狄仁杰竟然撇下众人,大步向她的马车这边走来。
古闺秀连忙走下马车与他话别。
狄仁杰欣喜的拿着荷包问道:“这是你亲手绣的?”
古闺秀不好意思的点头说:“是呀,嫌弃的话可以还给我。”说罢要伸手去抓。
狄仁杰动作比他快多啦,她哪里抓得到,只听狄仁杰说:“前天看你改衣服慢吞吞的样子,以为你不会绣活儿呢,不想做的还挺好,鲤鱼活灵活现的,多谢了!”
古闺秀见他希望,这才松了口气,又说:“里面的平安符是我从福山寺请的,你查案办案不像其他衙门那么太平,一定要注意安全。”
狄仁杰笑着说:“放心,我一定会把荷包贴身带着的。”
“那……你一路顺风。”
古闺秀感觉到了不远处的那群人频频看他们两人,似乎还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着,有几道炙热的眼光让她有点受不了,不敢再多讲下去。
狄仁杰拱手送她上车说:“你也多保重,咱们今日暂别,相信很快就会再见的。”
古闺秀笑了笑上车去,心中却苦涩地想着,今日一后,他会在仕途上越走越远,而她打定主意要做个自由自在的小女子,两人只会越行越远。
另一边,狄老爷见他们两人依依惜别,心中更笃定儿子对古家小姐有情,不然他断不会一反常态的在这么多人面前跟女子单独话别。他将古闺秀从上到下打量了数个来回,见此女丽质天成、眉目如画,更难得的是气质华贵,没有小家碧玉的扭捏,却透着一股大家闺秀的优雅。
难怪儿子会为之倾心。狄老爷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收回打量的眼光,和煦的对李德淳说:“令侄女国色天香、秀外慧中,又听闻她贤惠能干,实在是难得的好女子呀。”
李德淳听人夸奖古闺秀,自然是满心欢喜,谦虚道:“过奖过奖,不过不是我自夸,我这女……侄女,不仅貌美如花、聪明伶俐,更是至纯至善之人。”
狄老爷便顺势问道:“这等上佳女子,也不知谁能娶回家,只怕是择婿眼光极高,这才把终身大事耽搁下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