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得添福后 (叶庭芳)



容长脸不屑的看向自己的哥哥:“官字两个口,说也说不清。在他们手里活受罪,还不如求个痛快。”

话里有话,皇太极又问:“听你们的口音,不像是保定的。家里还有几口人?”

“我们是阜平的。我姓李,叫李保,他是我大哥。李勇。还有一个老娘。”容长脸听皇太极的口气不像是要他们的命,倒像一个和蔼的长者在拉家常,干脆倾诉了起来。

阜平是这次旱灾被严重波及的地域之一。一斗米已经涨到了十两银子。却是有价无货。官粮告罄,而米店的米却是长到了天价。而且由于旱灾和蝗灾并行,百姓为求活路,有不少人在灾害初起时逃往外县,可是随着灾害的严重程度。周边环境的米粮和饮水都被有钱人买断,而官府更下达了谕令。不许本县的百姓出逃。

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避免扰乱环境,维持平衡和治安,实际上就是吸金。而且官府和富豪勾结,百姓只能任人鱼肉。

而李氏兄弟受不了官府的压榨,带着老娘出逃也是人之常情。

老娘颤颤巍巍,头发花白,也是好几日没吃饭了。

由此看来,官粮已空无能为力的说法也是不可信的。刚刚得到饭团的时候,李勇自顾自的吃了起来,李保却先想着娘亲,自尝一口试毒,如此差距又得了皇太极一分好感,沉吟片刻问道:“朝廷不是专门有用于救灾的银子,官粮空了,米店的米难道不可以买?”

李保冷笑:“老太爷生来就是享福的当然不明白,朝廷就算有实心发银子,官老爷舍不得有何用。官粮不过发了两石,剩下便进了老爷私仓,至于米店那些卖米的个个都是大爷,看米的还是朝廷的人。一斗米倒要十两。”

由此看来,官商勾结,屯货居奇。看管米粮和水源是为了先保全自己性命,再去压榨别人。

皇太极心中一动,瞬间已想了许多,又问:“你说县令不许离境,那你们就是逃出来的。凭你们如何做到?”

凭他们的笨拙表现,不像是能吃定官府的人。所以皇太极有必要问清楚。

有价值的人才值得被留下来。而那个李保应对流利,有胆色又有义气和孝心,值得考验。

李保也感应到皇太极的高贵和气场,羞愧地回答:“我有个兄弟叫二狗子,他在大狼山当山贼。”

他不想当山贼,却借助二狗子的关系逃了出来。

还算有点良知,知道打家劫舍是错误的。皇太极带有几分欣赏地责备道:“既然如此,你们兄弟俩刚刚是在做什么,莫非你们的爹娘没有教过你们如何做人?”

李勇不服气的嚷嚷了起来,李保按住了他,对皇太极磕头道:“老太爷骂得对,我从小没了爹,是我娘养大的,娘常常教我们不要偷不要抢,我们都是有手有脚的汉子,的确不该这么做。谢老太爷赐饭,谢不杀之恩。”

皇太极一怔,笑了,喜欢他嘴甜和聪明:“倒是个懂道理的小伙子,既这样便饶你们不死,吃饱了吗。”

李保没想到会这么问,惊住了,实话实说:“没有。”

皇太极便吩咐再每人赏一盒点心,之后又问:“自古民不告官,你说县令无法无天,可敢上告?”

告县令,只有那只有越级上告,但是有理无理都要滚钉板。这个普通的老百姓也是知道一些的。李保看了看李勇,有些迟疑。

他们还有老娘要养,李保不敢随便舍命,因只剩李勇奉养娘亲会很吃力。而且他比较粗心。

这便是小家和大家,大义和小爱之间的选择。

皇太极早有所料,明确地又告诉他一遍:“滚钉板,你敢不敢?”

李保想了想说:“若那些坑害百姓的家伙真能得到惩罚,我敢!”他从皇太极非同一般的口吻中听出,皇太极绝不是一个普通人。带着希望,他想赌一赌。

皇太极赞了一声好,叫声:“世诚。”

胡大人就在车上伺候,闻声忙道:“在。”

皇太极挥手:“带上他们。”

此次出京有六辆车,共有五辆车是装人的。所以较为宽裕,安排三个人不是问题。胡世诚让人检查并擦身,再换了干净的衣服,安排坐进了马车里,和粗壮的杂役们待在一起。

李保谢了恩和李勇一同领着老娘去了。等听杂役有意透露的细节后,又特地跑回皇太极跟前去提醒:“老太爷若是要去台怀镇,必然会经过大狼山,带着这许多家眷,又有这么多粮食银钱,一定会有危险的。”

皇太极轻咳:“你怎知我有许多银钱。”

李保有些紧张:“你们的车马衣物都不奢华,可是赏的点心却很精致。”

观察敏锐,是个人材。皇太极不置可否的吩咐:“此去还有许多路,先不着急。”他听出李保是想要帮忙,因此有心试炼。

他之前有意叮嘱过大家,不到重要关头,不许说出胡世诚实为官身。所以李保李勇只是知道胡老爷一家寻亲还愿而已。

李保感怀身世,更想帮一把。

皇太极却偏吊着胃口。任着李保和其他人眼睁睁地看着车马向“虎口”前进。

没有多久,闻听必然会经过大狼山的人们各不相同的反应便因此被迫激发了出来。

孟古青沉吟不语,拨帘看天空浮动的云朵。

渐渐堆积的似是积雨云的模样,不知何时会下雨。

图雅和乌布里都有了一定的阅历,虽然着急却能忍耐。那木其年纪小,猜不出孟古青心思,无法安稳地叫道:“怎么办,那些山贼一定会抢光粮食,杀人灭口的!”

这般惊扰主子的行为立刻被鄙视和禁止。图雅和乌布里同时斜了一眼。

那木其不敢再说,委屈地望了望孟古青。

孟古青安抚的笑了笑,对图雅和乌布里道:“别怪她,这么想也是人之常情。”

“那……怎么办?”图雅想了想道:“不如我们在身上多缝几个口袋,把粮食藏起来。”如果注定会被抢走粮食,贴身收藏一点小米至少可以保证活下去。

孟古青摇了摇头:“若是我们被那些山贼抓住,被发现了会如何。倘若我们被围困,藏那么一点小米又有何用?”

现在一粒粮食比黄金还要珍贵,贴身收藏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被发现反而可能会激起愤怒,招来杀身之祸或是凌辱。

这些话孟古青不方便说得很明白,图雅等人却是听懂了,充满期许地问:“主子有何办法?”

第三百四七章 福临弄巧成拙



办法自然是有,只是不太方便开口。现在的情况和水浒传上“智取生辰纲”的情形颇为相似,若要借鉴却又极易令人联想。

水浒传于清代乃是禁书,看禁书等同谋逆。虽然这道旨意针对的绝大多数是百姓,但皇室亦是十分敏感不可碰触。孟古青自小养在宫中,知法犯法更是麻烦。

所以,她在想有何适宜时机开口,试图寻个办法圆过去。

车马再度前行,由于山路渐多,又要避着官府,所以行得慢些。到傍晚时也不过一百五十里,还未出保定境内。孟古青等的雨却还没有来。积雨云早几个时辰便散了,天边隐隐的响动也都平息。

虽然积雨云的出现并不表示一定会下雨,但这样便散了总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孟古青正要放下帘子,却有人走到跟前问候:“格格,这是主子让奴才给您的。”

梁思善温和的笑着,递上一只青色的琉璃瓶,瓶子本应是装乌梅的,却是只装着一张字条。从半透明的瓶身中显出字来,上面写着水浒。

看来小八也想到了一样的对策,只是不敢轻易跟皇太极说,来讨个主意。孟古青交还给梁思善,摇了摇手。

梁思善也知道轻重,忙掩在袖里,又换一瓶未开封的乌梅交给她,等她示下。

孟古青问:“你主子车上还有何人?”

梁思善回道:“还有多尔博,和一名亲卫。”

小八的随身亲卫共有四人,他嫌不自由才只容了一人在车里。另外三名骑马跟车。孟古青在意的是多尔博:“他知道吗,是何反应?”

梁思善小心回答:“太子爷刚才略聊了几句,不曾防他。”

那便麻烦了,若向皇太极献策,定会以为是多尔博撺掇。

孟古青严肃地扳起脸来。梁思善察言观色。忙说:“是奴才疏忽,格格恕罪。”

不是他不曾劝,是小八太固执,孟古青点头让梁思善退下,不要再提。放帘时有意地向着福临的方向瞟了瞟。而今看来,不去献策倒是一件好事了。以皇太极的英明一定也想到如何应对,没必要在他面前自作聪明。

况且,这事细细想来,并不是这样简单。

只是她忍得,福临却是忍不得的。

她故意瞟那一眼。远远地让他看到,方才放了帘子。

福临早前梦见她时便是心火浮动,思想情欲。可惜梦里却是一片虚空。而今这一眼他有点把持不住。因想着是在路上,强忍了下来,转头吩咐鲁嬷嬷:“去叫梁思杰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