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伢子淡喜着挺直腰板就随张细花进了东屋。
陶莞看着她们二人一副各自为利的惺惺模样,她这个当事人都没发话,她们倒是有商有量起来。她转身进灶房烧上一锅热水洒了些陈瓜子仁进去泡了一壶茶就端到了张细花的屋里。
吴伢子兴致正高涨,看见陶莞走进来愈发起劲地对她一阵狠夸。陶莞绷着一张脸给她倒了一杯茶,道:“吴太太您慢着点喝。”小心呛死。
吴伢子乐呵呵地应了句“嗳”,对张细花道:“这丫头瞅着就水灵,脑子也拎清,到了王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也是个有心眼的,我瞧着一准儿是个奶奶的命,你呀,好日子在后头呢!”
陶莞觑了一眼她那个谄媚劲儿,再看看她原本瘪瘪的口袋现在鼓胀着,顿时就明白过来张细花已经把跑腿钱给了她,难怪说话跟抹了蜜似的。
张细花嗤嗤笑了一下,“那是,我家阿莞在十里八乡没有哪个不夸她俊的,还日日惦记着给家里做活,乖巧的很。这也多亏她亲娘模样生的好,我做姑娘时就听过她娘李巧儿的大名儿呢,说是个响当当的美人胚子。”
吴伢子惊讶道:“原来是李巧儿!十来年前我还给她说过亲,没成,没想到竟说给老陶家了。”吴伢子这会细看陶莞,似乎还真有那么几分李巧儿的模样,这样的农庄出了一二个美人稀罕的很,这么多年过去了也难怪吴伢子还记得李巧儿当年的模样。想着想着,吴伢子就嘀咕出声:“这都是缘分哪!”
听了吴伢子的话张细花和陶莞不由干干笑了笑,被她说亲能好到那里去?美名是说亲,其实就是给大府挑姿色中上的丫鬟,卖了得几个钱罢了。这亲娘的说黄了,隔了这么多年竟然还说到女儿的头上了,真是给伢钱昧了心肝阴魂不散,算哪门子缘分,孽缘还差不多!
☆、4第四章:娘舅解围1
“陶家的,那我先走了啊。”吴伢子在屋内小坐了一番,把王家大奶奶的话捎给了张细花也就急着走了,她还得接着往下一家去。
“嗯哪,太太慢走,下月十五前一定把阿莞送过去。”张细花出门相送。
陶莞正在灶房里切白菜,听见前屋有了动静,也就停下手中的切刀,仔细听了起来。这王家大奶奶的意思原来是要赶在下月十五前让她进府,以免冲撞了十五日头。这大家府邸初一十五去庙里烧香还愿,最见不得血光钱赃等物什。
听闻着张细花把吴伢子送出了自家的院子,陶莞又继续切起切了一半的白菜。
“咳……阿莞啊……”
陶莞抬头一瞅,原来是张细花轻手轻脚地走到了灶房门边上,正一脸笑意的看着她。
“张姨。”
张细花点了点头,看了眼她手里的白菜和灶台上码好的一碟豆腐,随口说:“又吃白菜豆腐哪,你哟,是个好命的,这去了王家日后便吃香喝辣的,到时候可别忘了家里的弟弟妹妹,多捎带着点啊。”
陶莞切菜的手微微地顿了顿,想:真是后娘的心,千年的冰。摊上这么一个死乞白赖的后妈,这陶莞命也真苦。先是腊月十二地给张细花去河边洗衣服一头栽进水里,半死间也不知怎么就让陶媛媛给顶上了;后是日日看她跟马蜂窝一样不顺眼的亲奶奶,恨不得一把火焚了个干净。
不过这陶莞虽然年纪小小,却已经担起家里大小的活,陶李氏身子虽说强健,但毕竟一把年纪了,年轻时太过劳累早损了腰肌,而张细花又是个好吃懒做的,现在家里又添上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亏她们也想的出把陶莞给卖了顶些现钱。她这一走,家里的活谁干去?说到底最后还是要连累两个弟弟妹妹。
陶莞是真心疼这两个小家伙,所以她得千方百计让自己留下。只不过看样子张细花是铁了心要把她卖了?
她稍稍抬眼定定看了一眼张细花,没说什么又低下头去切菜,“还有半个来钟头才能吃饭,姨你先去屋里等着吧。”她一边切着菜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要怎么应对这场危机,最坏的打算不过是逃跑,最简单也最无奈。这年头每个瓦片遮头上,没一口热饭,按照她现在丫头片子的身体,说不定就这么饿死冻死了。
“嗯哪,赶明儿我叫你爹去陈屠户家里割二斤猪肉给你打打牙祭,大奶奶说喜欢臀肥的丫头,说是好生养,你呀这段时间就把自己往死里吃,咱家不缺你那几口。”
陶莞颤抖着手都想一菜刀挥到这个恬不知耻的女人脖子上了。这嘴可真臭!这么些年把陶莞养成个啥样不说,连给口饱饭的都没有,这会子见了钱财就开起眼要她尽管吃了,哪个稀罕!
她低头咬着牙,又抬起头灿灿对她一笑:“好咧,我一定把自己吃的圆圆润润的让大奶奶欢喜!”
张细花的脸僵了僵。她也只是兴头上这么随口一说,没想到陶莞还当起真来。这二斤猪肉在老陶家顶得上一星期的口粮了,但这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还能不应上了?张细花暗里骂这丫头鬼机灵,明上又笑着回说:“嗯,你先做着饭,我回屋里去。”
待张细花走出了灶房,陶莞狠狠地往地虚啐了一口,“什么玩意!”
烧好了饭菜,她和陶李氏与张细花吃过了中午,又急急赶去田头给她爹送饭。庄稼人体力消耗大,可不能这么干饿着,一大家子也就看陶大友的劳力多做点蛮活,这一年到头的也没啥盼头了。
*******************
转眼过了大半月,这离十五之期的日期越来越近,陶莞倒是一派气定神闲的模样。其实她也没什么打算,不过这段时间她还是让张细花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家少了她陶莞,这粗活累活往后了去可得一股脑地全堆到她张细花身上了。
这些天吃多做少,倒真是圆润了不少。陶莞坐在镜子前捏了捏自己稍有肉感的脸颊,露齿一笑。这陶莞原是承了她亲娘的姿色,眉清目秀的,但常年这么在田头暴晒的,肤色稍黑了些,且有几颗雀斑在鼻头两颊,可不细看还是看不出来的。
肤黑就是好啊,想她前世在现代肌肤玉白,脸上稍稍长了点斑就分外显乌糟老态,这黑也有黑的好处,看着健康充实。
“阿莞,今儿猪食煮了没?”张细花的破锣嗓子从门外传来。
陶莞扑哧一笑,这些天张细花叫她做活她都有些不爱搭理了,反正她顶着个“准奶奶”的身份,张细花想她这是在陶家最后的一段日子,怎么着也得好好表现一番,别让她往后富贵了觉着她这后娘刻薄怠慢了她。于是这段时间张细花处处忍气吞声,愣是把原该陶莞做的一应接了下来。
陶莞懒懒淡淡地对屋外喊:“张姨,我今儿心有些闷的慌,堵气儿,许是昨儿晚上吃多了没消好食,您先帮着煮吧。”
门外没了声响,料是那张细花也暗地里骂骂咧咧去了,陶莞在高凳上晃悠着两条小细腿扑哧一笑,爽快极了。
虽然张细花有些怨气,但到底还是愿意为了那几个钱舍了她去,看来这怨气还不够,她还需发狠了往死里偷懒,让张细花的觉悟更高些。陶莞伸了个懒腰,决定出去走走,顺带去找村南与自己仿佛年纪的陈筱眉讲究讲究针线去,她想给弟弟妹妹做两个虎头帽。陈筱眉她娘可是村里一等一的绣娘,就连镇上大府里的太太小姐找她给绣个花式什么的也是常有,陈筱眉年纪虽不大,但三岁起就跟着她娘鼓捣针线了,这针法走线比她好多了去,都顶得上一般的师傅了。
陶莞跳下高凳,去木柜里拣了件桃红色的小袄裹在外面就准备出门。
她一开门见奶奶陶李氏正抱着小弟弟坐在院子里逗弄着正兴浓,于是随口打了声招呼:“奶奶,我出去了。”
等了半晌也不见陶李氏回应。果然是没有反应,自从得了男孙孙,这陶李氏是整日只知与孙儿嬉戏,就连旁人叫她出去嗑嗑瓜子唠会嗑什么的她都一应回绝了去,口说:“啥事能顶得上我的大孙子要紧,他要是尿了哭了我不在身旁,这小人巴巴委屈的模样便是剜了我的心肝也补不起的!”
这会陶莞叫她,她正专心着与小宝说话,自然是没听见。陶莞无奈地耸了下肩也就走了出去。
近来日头渐渐暖起来了,路边红的白的黄的野花也姹紫嫣红起来。只消走了一小会陶莞便觉得浑身燥热起来,看来是穿多了。这一过芒种时节,气温上升的便分外快,她这么走着走着还没走到村南便在路边擦汗吹风起来。
一辆载着满满货物的牛车从陶莞面前轱辘了过去,没多久又折了回来。
上面坐着个模样俊逸的中年男子,身材均匀,虽然身上是粗布麻衣,但一看便知不是个常年在田间劳作的庄稼汉,且从来没在村里见过,定是个外村人。他折回车对在路边乘凉的陶莞问道:“小丫头,你可知这村里的陶大友家在哪?”
陶莞一下瞪大了眼,这人要找我爹?她打量了一下他,见他似乎并没有什么恶意,态度也是谦谦有礼,于是走上前对他点点头:“陶大友是我爹,你找他有啥事?他现在在田里刨土呢。”
牛车上的人听了她的话立刻从牛车上翻了下来,那模样慌乱惊喜的叫陶莞大为不解。中年男子跳下牛车一下子就抓住了陶莞单薄的双肩,按住她讶异狂喜道:“你就是阿莞?!”
相似小说推荐
-
[甜文]宠妃 完结+番外 (沾衣) 创世中文网VIP2014-02-20完结+番外莫名穿到个架空,气都没喘匀,就摊上一堆破事儿。什么?前身是炮灰龙套?连女配都...
-
[种田]青梅小娇妻 (郝薇香) 2014.3.7正文完结穿越到小山村,有酒喝有肉吃,还有忠犬竹马骑。古代生活如此惬意,何必努力奋斗?还是抓紧上炕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