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穿越之山田恋 [榜推] (雪妖精01)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雪妖精01
- 入库:04.10
几天很快过去了,每天的时日千篇一律,大房的忙绿,二房的不满,拌嘴声,抱怨声,天天在墨兰耳边响起。她现在也只是笑笑,生活就是这样的吧。
今天是刘氏交货的日子,所以一大早刘氏就收拾好了她要交的绣件,来到了王氏这里。
“娘,弟妹,那我就带着兰兰去了,家里就麻烦你们了。”刘氏对王氏和邱氏说着。
“恩,路上小心,看好兰丫头,别让她乱跑,早去早回。”王氏叮嘱着刘氏,然后又递给了刘氏十五文钱,让她坐车,要是晚了,就在镇子里买吃的。
“要不了这么多,十文就够了。”刘氏推辞。
“拿着吧,娘这里多了也没有。别推了。”王氏让刘氏把钱收好。
墨兰见此眼眯了下,十几文钱都要推让啊。她心里有些酸涩。
“兰兰,路上听大伯娘的话,别跑丢了。”邱氏在旁边又一次叮嘱着。
“恩,娘放心吧,我一定听话。”墨兰再次保证着。
“大嫂,那就麻烦你了。”邱氏又对刘氏说道。
“弟妹放心吧。我一定看好兰兰。”刘氏向邱氏保证着。
就这样刘氏和墨兰在家人的叮嘱中走出了院子,向村头走去。
刘氏带着墨兰来到了村头的道路边,那里停着一辆牛车,车旁边蹲着一个50多岁的汉子,正抽着旱烟。
“刘叔。”刘氏对着汉子喊了声。墨兰知道这是村里的老刘头,他家里买了头牛耕地,不忙的时间他就会用牛车拉人去镇子,赚点钱补贴家用。
“恩,是长海家里的啊。今天又去交货啊。这是墨兰吧,怎么她也去?”刘叔抬头看了看刘氏,站了起来。
“刘爷爷好。”墨兰微笑着喊人。
“恩,恩。”老刘头高兴的应着。
“兰兰跟我去看看,刘叔什么时间走。”
“在等下吧,二蛋家里的,还有你陈大娘,石榴大婶她们几个也去,估计过会就来了。”老刘头看看天色说道。
“恩,那我们先等着,刘叔这车钱是多少,我先给你。”
“车钱就算了吧,都是乡亲的。”老刘头推脱着。
“那怎么行,刘叔也一大家子要养活呢,要不是家里难,谁舍得让牛这样跑啊。”
“恩,牛可是咱们庄稼人的宝啊,我这也是没办法,你婶身体长年不好,家里就那些地,张嘴吃饭的孩子又多,我再不拉点,真是顾不过来啊。”老刘头叹了一声。
“就是啊,所以这钱刘叔得收,不能白坐你的车不是。”刘氏不愿意占人便宜。
“行,那你就给两文吧。兰丫头是个孩子,她的钱就不要了。”老刘头一拍大腿豪气的说道。
“这使不得。”刘氏急忙推脱。
一番争执下来,刘氏给了三文钱,等于墨兰算是半费,看着她们的争执墨兰是哭笑不得,以前她是只见压价的,今天倒好,一个不要,一个要给。争的也不过是一,两文钱。不过从这些争执上也可以看出个人的品质。
这边刘氏交完了钱,领着墨兰坐上了车,那边从村子的方向走过来了几个妇人。
第二十一章 尚昌镇
更新时间2013-6-21 20:30:09 字数:2447
墨兰打量来的那4名妇人,在原主的记忆中都有印象,分别是刘二蛋家里的,墨兰应该叫二蛋婶,27.8的妇人,穿红着绿的。有些妖气。
陈大生家里的,墨兰该叫陈奶奶,50来岁的年纪,穿着朴实,挎个篮子,上面盖个蓝布,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
还有她们村二憨子他娘,大家都喊她憨子娘,墨兰平时叫她憨子奶奶。也是50来岁,同样挎了个篮子,里面装的都是鸡蛋,应该是拿到镇子去卖的。
最后是位30多岁的妇人,就是石榴婶子了,不过她辈分大,墨兰得管她叫石榴奶奶,她穿着的罗裙,脸上涂脂抹粉的,有些风韵。
墨兰随着刘氏和她们打过了招呼,然后等大家上了车,坐稳后,老刘头开始赶着牛慢腾腾的前进着。
墨兰听着车上大家那八卦的声音,什么刘大家生了个白胖小子,什么陈七家里昨天晚上又打起来了。又谁谁家的勾引汉子了,等等。
女人的八卦力真是不可小觑啊,听她们这么说,村里岂不是一点秘密也无?
墨兰所在的这个村叫小刘庄,村里刘姓人家居多,其次就是陈姓了,其中刘姓最有势力,不但地保是刘姓,连族长也是。像墨姓这些也只是寥寥几家,另外还有程姓,虽然也只有几家,但是程姓出了个举人老爷,就是村里占地最大,房屋最好的那家。所以在村里也没有人敢惹。
刘姓人在村里有些趾高气扬的,而陈姓人因为有个陈大夫,所以在村里地位也还不错。
至于墨姓和另外几个少姓的,在村里可没有什么话语权。所以墨家和村里人的关系也都一般,只有几家走的稍近。
墨兰看着那几名妇人对刘氏的态度不冷不热,而刘氏也并不和她们凑堆,暗自一笑,话语权这东西,是靠实力的。现在都对我家不冷不热的瞧不起,等以后家里有了钱,开作坊什么的,这些人不上赶着来巴结才怪。
所以啊,处处是江湖,在那里都是实力为尊啊。
墨兰耳内听着八卦,眼睛打量路边的田地,一片片黑土地,有的里面全是玉米杆,有的积了不少水,大概是为种稻子做着准备,只有很少的地里是绿油油的小麦。
还真是不统一啊,不过看这情景,种麦子的还真是少。不过只要有就可以。因为她以后的很多食物都是需要面的。
墨兰心里盘算着以后都能做什么,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三三两两的走着,也有驾驶着各式车辆的牛马车,不断有话语声传进墨兰的耳内。
大概尚昌阵快要到了,墨兰心内想着。果然大概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牛车到了尚昌镇的城门口。
尚昌镇是个大镇,镇上的富人很多,前大街更是繁华,街道宽阔,地上都是青石铺成的地面,路两边商铺林立,两、三层高的店铺也有很多家,即便不是赶集的日子,街上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墨兰好奇的打量着,好像和电视里演的也差不多,不多时老刘头找了个角落把她们都放了下来,并约定他下午3点左右往回返,如果要搭车回去的,到时间就来这里找他。
“老刘叔,今天我出来身上铜钱带的不够,就只这一文钱了,下次在给你吧。”刘二蛋家里的边说边拿出了一文钱递了过去。
老刘头的脸沉了下,这个二蛋家里的怎么次次都这样?回回的说没有零散的铜钱,上次竟然一个大子都没有给,这人还真是……看看人长海家里的,说不要人家硬给,不愿占便宜。那像她。这人和人还真是没法比啊。
老刘头接过了那一文钱,强笑了下说:“都是乡里乡亲的,等你什么时间宽裕在给吧。”
“那就谢过老刘叔了。”刘二蛋家里的笑嘻嘻的扭着屁股走了。
墨兰看了她的背影一眼,随着刘氏走去。
墨兰随着刘氏走在街道上,她四处打量,心里默默记着方向和大的建筑物。
虽然门牌上的字墨兰并不全认识,但基本也能猜出几分,现在记住些,等下次好来。
刘氏在道北的一家店铺钱停住了脚步,墨兰抬眼望去,一个五间的大铺面,鎏金的牌匾上“锦绣布庄”四个大字闪闪发光。
这就是她们的目的地了吧,墨兰随着刘氏走了进去。
一进店铺,墨兰抬眼打量,货架上一匹匹颜色鲜艳的布陈列着。看的人眼花缭乱,另一边却是挂了不少的成衣。想来应该是样品,供客人们选择的。
店内有三三两两的客人在被活计招呼着,柜台后面坐着位40来岁蓄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想来应该是掌柜的。
“刘娘子来了啊,东西可都做好了?”那位八字胡的掌柜看到了刘氏和墨兰,迎面问道。
“做好了,娘子在后堂吗?”刘氏垂着头,声音低低的问道。
“内人在后堂呢。你送过去让她验收吧。”掌柜一指内堂。
刘氏带着墨兰向里走去,看她熟门熟路的应该是每次都在后堂交货的。
进入内堂,先进入眼帘的是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树,空气清新,院子的四周是几间单独的包间,想来是专门接待女客的地方。
刘氏带着墨兰走进了其中一间,门是开着的,里面坐着一位中年妇女,那妇人发面包子是似的团团脸,头插朱钗,身穿绫罗。显得光华照人。她应该就是这里的老板娘了。
她身后站着个二八少女,样貌清秀,看打扮应该是丫鬟之类的。
背对她们站着个身穿布衣的少妇,看样子应该也是接了活计做的。
“是,是。何娘子你就抬抬贵手吧,我这次做的是有些赶了,可你给的这个价,算下来我连丝线钱都合不上啊。”那名村妇连声认着错。
“不是我要压你的价,我是看你以前的手艺不错,才把更好的活计交给你做,那知道你为了赶活竟然给我做的这样粗糙。你可知道,我这料子让你这么一糟蹋我得损失多少。”那位老板娘说道这里顿了下。
“是,是,我知道我辜负了娘子的信任,可我上有老,下有小的,都等着我拿钱回家买米下锅呢。你就行行好。多给点吧,要不那几个孩子可连饭都要吃不上了。”那村妇眼泪涟涟的哀求着。
“也罢,我这人天生心软,最受不得别人求,春露,再给她加十文钱吧。”何娘子叹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