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小富即安 (桑叠云)



做锅巴土豆,讲究的不仅是要味道好,而且土豆块的口感,讲究外焦内软。煎土豆就是很关键的一步,必须要仔细的把土豆块的每一面都煎得焦黄香脆。

冉樱专注的煎着土豆,快煎好时,依次放入香菜,葱,蒜,盐后,一股香气渐渐蔓延开来。

有几个食客闻到这股味道,好奇的走过来询问。冉樱趁机拿了根牙签给食客,尝了尝做好成品。

那食客捏着牙签戳了一块锅巴土豆,放入口中,咀嚼了几下。只觉得土豆外焦内软,特别是那层锅巴,吃起来十分香脆。香脆中还混合着辣味和麻味,以及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这位经验老道的食客马上就尝出来,这应该是一种他从来没吃过的调料的味道。

“味道不错呀,小姑娘,多少钱一份?”这位食客虽然对未知的调料好奇,但他知道问了也是白问,这可属于独家秘方,怎么会轻易示人。

“客官,五文钱。”

“行,给我们二人来两份。”

众人见不到一刻钟就有了第一单生意,自然很兴奋。大牛手忙脚快的舀了两份,询问了两位客人的口味后,适量加了辣椒,又洒了点辣椒面和花椒面,搅拌均匀后递给二人客人。小宁则负责收钱。

虽然冉樱的位置不太好,但靠锅巴土豆的香味,依然有不少客人被吸引了过来。

四人分工有序,倒也有条不紊。冉妈妈负责看火,冉樱负责煎土豆,大牛负责分装和放调料,小宁负责收钱。

别看看火轻松,实际上是个技术活。火力太大,容易把土豆烧糊;火力小了,煎出来的土豆口感绵软不香脆。冉妈妈有十几年的厨房经验,这种活由她来做最适合不过。至于放调料的大牛,前几天在准备摆摊所需的物品时,冉樱就专门培训过他,完全不成问题。

其他路过的食客,先是闻着一股诱人的焦香味,闻着香味寻来,又见摊边围着四五位食客,立马上前一探究竟。冉樱就楸准时机,让食客免费试吃几块。这样一来,被香味引过来的食客,见这家摊子前有人围着,想买的欲望就多了一分;又亲自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便买了。

如此忙活了一晚,带出来的土豆全部卖光了,推车里的煤炭也所剩无几。

冉樱没想到初次出摊,就能全部卖光。四人收拾好,推着推车回家时,已经是戌时末。

回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数了数今晚出摊的收入,竟有两百六十文。冉樱又算了算成本,差不多有一百二十文左右,第一天净入一百四十文。要是每天都按这个数算,一个月就是四两多的银子,这让大家都很开心。

按这个进度,加上堂祖父每月给人治病,有二两左右的收入,明年就能租家铺子了。

第一次出摊试水,生意不错。冉樱决定明天多蒸些土豆,摆到更晚,那样收入会更多。要知道,夜市可是持续到子时才结束。

第十五章



第二天,冉樱吸取前一天的经验,早早的吃了午饭,和冉妈妈在厨房开始忙活起来。

二人蒸了比昨日多一半的土豆,又收拾好了其他出摊必需的物品。推着推车,去了夜市。

今日虽来得比昨日只早两刻钟头,但却占了个不错的位置。

此时夜市还没有开始,占好位置的小贩就开始和临近的同行们攀谈起来。

一行四人收拾停当后,旁边的位置就被一对母子占了。

那位母亲看上去四十多岁的模样,肤色蜡黄,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蓝棉布衣裳。也无甚头饰,银簪子都不见一根,用布条固定住发髻,耳垂也是光溜溜的。

有能力住在城里的人家,不论家境如何,一根银簪子,一双银耳环总戴的起。就算日子紧巴巴的人家在嫁娶时,不论女方的嫁妆还是男方给的聘礼,也会匀出钱来置办一副银首饰。

冉家落难后,冉夫人、冉妈妈和冉樱自己,都还留有几根银簪子,几幅银耳环。就算全部把冉家这些银首饰全部融成银子使,顶多半两。而且民间不允许私自铸银子,要换钱花,还得去钱庄兑换,兑换到手中的银子数只有银首饰重量的八成。

所以,冉家在交了四十两罚金后,也没动过去兑换银首饰的念头。一则值不了几个钱,二则不划算。

看来这家人很穷困,不然不会连副银耳环都没有。

旁边搭手帮忙收拾的儿子,大概十八九岁,衣衫如母亲那般,洗的发白。整个人文文弱弱的,收拾东西时腿脚一点也不利索。应该是个平日里不打理家务的读书人,想来屡试不中,家中又因供他读书穷困异常,不得已来做了小贩的营生。

冉樱基本上都猜对了。那名青年名叫吴应廉,从小丧父,母亲吴周氏没有改嫁,含辛茹苦的把他带大。吴应廉志在做官,对其他的东西是毫不感兴趣。吴周氏去了丈夫,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不免有些娇惯。

见儿子好读书,又想到隔壁赵家出了举人的风光,哪里有不支持的。八岁时就把儿子送进了间名头响的私塾,指望着儿子考个功名光宗耀祖,不求举人,至少考个秀才,自己这辈子也算熬出头了。

名头响的私塾,收费自然也贵,要每月二两银子。吴家原本是有些积蓄的,吴周氏又给人做些缝缝补补的伙计,维持吴应廉的学业也应付得过来。

可吴周氏显然没料到,科举之路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吴应廉也不是什么神童转世,他从十四岁开始考乡试,考了五年都没考上。这时吴家的积蓄,也因为常年供吴应廉念书,已经被消耗一空了。

吴周氏为了继续供儿子念私塾,只得变卖了家中之前的东西,连自己的首饰也一并卖掉,还给别人干些浆洗衣物的伙计,又勉强维持了一阵子。

家中再也找不出可供变卖的物品,吴周氏无法,只得劝说儿子,停一阵子。母子俩去夜市卖点小吃,吴应廉可以白天温习,等有了钱后再继续请先生。

吴应廉本来极为不愿意。士农工商,虽说当权者大力倡导发展工商业,但在传统读书人的眼中,唯有读书出仕才是正道。商人手工业者都是三教九流,是入不了眼。

可是家中为了供他念书,已经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了。

吴应廉一边帮着母亲收拾摊子,一边打量夜市的环境。

夜市和普通的街没啥两样,只是由于大余的百姓们喜欢在入夜后出来晃悠。城里的小贩瞅准这个时机,便上街摆个摊子,卖些吃食、首饰等小玩意。久而久之,街边到处都是小摊子,原本宽阔的街道就挤得交通堵塞了。

官府见状,便在各个区域,专门划出了一条街,专供小贩们摆摊。因为大多数百姓们都是天黑后才开始去街,小贩们也是入夜后开始做生意,就被称为夜市。

吴应廉从小至今,都是专注于念书之人。平日里过着私塾、家中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节日外,他甚少出门,夜市这种地方也只在小时候爹在世时来过。

见对面那位卖鱼生的小贩长得五大三粗,膀大腰圆,不禁被吓了一跳。他平日里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私塾里的先生和同窗,大家都斯斯文文,秀秀气气的,何时见过这么粗狂的汉子。这环境切换的有点快,吴应廉有些不适应。

再看左边卖炸年糕的,那人脸上居然有一条刀疤,看着十分狰狞;斜对面卖肉丸子的老板娘,正一手躲着碎肉,一手指着男人鼻子骂来得迟了,一副活脱脱的泼妇形象。

有了前头的对比,当他看到长相不吓人,身材也没什么威慑力的冉樱后,才觉得见到了一个还算正常的人。

想到自己和娘初来乍到,怎么的也要和附近的打个招呼。

冉樱正和大牛和小宁叠放纸杯子,突然听得一声:“这位小姐,在下姓吴,名应廉。和家母第一次来夜市做营生,还请小姐多多关照。”

这么文绉绉的说辞,不用看也知道是旁边那个瞧着像书生的少年。

冉樱回过头去见了个礼:“小女姓冉,吴公子客气了。小女也是昨日才开始出摊,既然大家的摊位都挨着,若公子出摊有什么不便,也是应该帮一把的。”

当然,这种帮忙,是不会涉及借钱这种事的。

吴应廉见眼前的女子进退有度,回话又很有礼貌,好感不禁又多了几分。又向冉樱请教了些卖吃食的技巧,夜市出摊等问题,冉樱都一一应了。

不一会,天渐渐黑了下来,食客们就陆陆续续来了。

冉樱不慌不忙的倒好了油,煎着土豆块,不一会,就有六七个客人被香味吸引过来。

靠着锅巴土豆的香味,顾客虽然还没到源源不断的程度,但也不愁今晚带出来土豆块卖不完。

旁边吴家母子卖的是赤豆米糕,装在竹制的蒸笼里,放在炉子上热着,一股甜香味就飘了出来。冉樱闻着,一时间有些嘴馋,遂去买了几分给大家尝鲜。

米糕中镶嵌着几粒赤豆,味道甜而不腻,松软绵糯。冉樱刚吃了份自家的锅巴土豆,来块又甜又软的米糕,正好缓解嘴里的辣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