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重生之归园田居 (默小爷)


  待弄好后,宋氏就赶紧回去了。
  顾琴想起上次宋氏挨骂的事情,就让她带着一些咸菜和自己做的凉菜回去,省的她婆婆叨叨。
  宋氏推脱了一番,见顾琴坚持,就收下了,没成想,回去婆婆见自己拿了东西,弟妹吃的又开心,居然没怎么给她摆脸色。
  心底里,对于顾琴,宋氏又多了一份疼爱,想她也是个细心的孩子。
  不说顾琴怎样,却说顾家田地。
  虽然大家早就听说顾家后山粮食种的好,但这一近距离看,还是不免惊讶一番。
  要知道,当初顾氏买后山那块地,大家都是不看好的,以为在以前也有人曾贪便宜买了这块地,只是最后粮食收成惨淡,不得已,第二年就不种了。
  只是顾家似乎很好运呢,居然寻来可以种在这里的粮食,还敢一下子买这么多。
  大家感叹的同时,也不得不说,换做自己,肯定没胆量这样。想来,顾家也是孤注一掷,打算一次翻本。毕竟靠着家里那三分地,成不了大气候的。
  大家分工合作,有人砍秸秆,有人剪高粱穗,有人直接装麻袋,然后牛更山再运回去。忙忙碌碌一上午,才弄了四分之一不到。
  眼瞅着晌午了,顾氏邀请大家去家里吃饭,有几个人说家里做了,便没有去。有的就跟着顾氏回去,打算吃点,下午接着帮忙。
  面对顾琴准备的饭菜,大家是赞不绝口,吃的痛快,喝的也痛快。心底却直道,顾家真是实在,准备了这么好吃的饭菜,这趟活干的真值!
  顾氏瞧着大家吃的高兴,心里也很欣慰,趁着大家海吃的时候,去厨房见了见顾琴,知道她吃过了才算安心。
  吃过午饭,歇息了一会儿,大家又开始请去地里了。下午无事,顾琴跟着去了后山的田地。
  望着少了一片一片的高粱,顾琴说不出的满足。
  抡不动锄头,也够不着高粱,顾琴只好跟在后面捡高粱穗子,不一会儿就见了小半篮子。
  大家瞧见顾琴跟在后边,笑着道,“呀,顾琴累不累啊,你娘也真是舍得,这么热的太阳,赶紧去大树凉下歇歇吧。”
  一旁的牛更山大叔也接口道,“就是,有我们呐,去歇歇吧。”
  顾琴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嘴巴有些干干的,“呵呵,没事儿,大叔大伯,不用管我,我好着呢。”
  见顾琴执着,大家也不再问了,说着闲话做活,一会儿一下午就过去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顾琴是累的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一回家就躺在床上,像挺尸似的,连衣服也没来得及收拾一下。
  顾氏瞧她累成这样,也没说什么,草草的收拾了一下,就着中午剩下的饭菜,垫了垫肚子,这才睡下。
  顾琴则是一觉睡到了天亮,第二天一醒,只觉得腰酸背痛,恨不得不离开那床。只是地里任务很大,只好挣扎着起来。
  就这样,顾家的粮食两天才弄完,这大大的刺激了前来帮忙的村民。谁能料想,就是这样的地,种出了这么多粮食。
  但也有人怀疑,这种出来的东西能吃吗?
  顾氏倒是没在意别人怎么想,她正忙着晒粮食呢,这么多的粮食,真需要收拾呢。
  别说她,就是村子里的其他人,也在忙活着,稻子收了,地里也需要捯饬一下,明年还需要就要继续种田的。妇人们大多在家翻晒稻子,村西口有一块特别敞亮的大空地。谁家的地方不够了,都去那里晒。
  好在顾琴家住在村子的最西口,挨着那块大空地,所以晒起粮食来也比较方便。
  看着小广场上村民来来来往往,顾琴多了个心眼,没事儿就去去自己家那块逛逛,还真逮到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只是大黄发现后一阵猛叫,把人吓跑了。
  顾琴摸摸大黄的脑袋,赏给它一个赞叹的眼神,大黄顺从的躺在地上求顾琴给挠痒痒……
  有人看见顾琴,打招呼,“哟,顾琴这是又来看粮食来啦?”
  顾琴微微一笑,道,“大伯,你不也是来看粮食了吗?”
  “哈哈,你这丫头,不来看看不塌心啊,这可是过冬的宝贝呦。”那大伯笑道,露出有些不整齐的黄牙。
  又絮叨了两句,顾琴把大黄拴在了家门口,回到屋子。
  顾琴把这种情况告诉了顾氏,顾氏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可怎么办?”顾氏急的直转圈。
  顾琴顿了顿,缓慢而坚定的说,“卖掉!”
  “卖掉?”顾氏扬声重复,心里却舍不得那么多粮食,这够她们家吃很长时间了。
  顾琴点点头,和顾氏分析现状,“娘,你不卖掉怎么办,大家都盯着呢,到时候你说要是有人来借,你是借还是不借?人家若是赖掉你怎么办?人家大可以说,你家不是多呢,差这么一点吗?”
  “这到不至于吧……”顾氏有些艰难的说。
  顾琴却觉得,这就是人性,有了一次就有二次,时间长了,他甚至以为是理所当然,根本不在乎你的想法和现状。
  “那娘,咱们不说这个,就说这粮食怎么存放,你也知道咱们的厢房是漏雨的,没法子粮食的,等以后还要时时防范别人来偷,太浪费精神了,不若剩下一年的粮食,够咱们吃就行。再说,家里不是有钱吗?你怕啥?”顾琴继续道。
  顾氏一时没办法接受顾琴说的,摆摆手,钻进了屋子去。
  顾琴却暗自打算着,想着怎么把这件事处理好。
  紧接着的日子,顾家一直耗在粮食上,顾琴年纪小,只能帮忙翻晒高粱,把那高粱摊成薄薄一层,晾在大太阳底下。顾氏则背着袋子,去地里把掉落的粮食捡回来,顺便把高粱的秸秆给堆起来,等晾干了,冬天可以做柴火用。
  麦收后,人们最怕下雨,好在这几天老天爷似乎很高兴,一直是大晴天,没几天,高粱就晒透了,高粱粒就哗啦哗啦的往下掉。
  顾琴拿着烧火棍在上面敲打,促使粮食掉落的更快,等把粮食敲下来,顾琴把高粱剩下的秸秆留下,打算做扫帚用。
  顾琴发现,在这个时代,大扫帚是竹枝做的,都有些贵。小扫帚都是拿芦苇稻草等叶子做的,便宜,但是不禁用,用不长就要换。所以顾琴打算拿这些做些扫帚来卖,不知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这天,天气似乎有些阴天了,顾琴赶紧唤顾蓝帮忙收拾粮食,顾氏也忙从地里赶回来收拾,好在等人弄完,雨也没下来,直到晚上才下。
  粮食太多,存储也是个问题,顾氏开始没注意,现在一瞅满屋子的袋子,可不能整日在家里放着,不说会不会被人偷,这老鼠都防不过来。
  

第二十章 上门的人
更新时间2013-10-27 20:52:56 字数:3713

 想到顾琴说的卖粮食,顾氏突然有些动摇了。晚上的时候,两人合计了一下。
  顾琴主张卖给城里人,挣个大价钱。顾氏却不想,这有了便宜事,不得先紧着村里人,怎么能流到外人田去?
  顾琴却不这样认为,多少兄弟反目成仇不是因为金钱,他日若是这粮食生产的不好,大家还不全赖在她身上?不若脱手卖掉,干净利落。有钱还买不到其他吗?
  对于顾琴这种有些自私的想法,顾氏是想不懂的,在她的认知里,拿些粮食低价卖给村民不是很正常的吗?哪里有那么多事情?
  面对顾氏质疑的目光,顾琴说不出的难过,气呼呼的出了门去,心想,要不是为了以后打算,她至于这么费心吗?
  瞧着顾琴冲出门外的身影,顾氏心里也不好受,却不明白顾琴的想法,明明就是一个村子的,哪里像顾琴说的那般不堪。
  却说顾琴自己跑去村西口,望着小广场上一堆堆粮食发呆,慢慢的,心情就平静下来了,脑袋也清醒了些。
  也许是她把太多的现代思维带入了古代,所以才和顾氏起了冲突。
  现代生活是个很复杂又自私的社会,人们相互算计,相互利用,人之间的交往也不那么单纯,总想着从对方那里得到些什么。大家全部带着面具,明明是笑言相对,却不知面具下面是否藏着一颗害人的心。
  长久的生活在那样的一个环境,很容易就养成自私自利的想法,如果有什么好事情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怎么防止别人贪了去,若是坏事,第一的举动就是甩清关系,保护自己。
  不得不说,古代这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生活跟现代是有差别的,大家可能也会有些小心思小摩擦,但似乎他们都有一种莫名的信仰,那就是一个村子。
  就像是顾氏所想,有好处当然先紧着村子人,为什么要便宜了外面的人?虽然大房的人可恶,但你可以选择不对她好,没有了期盼,你会觉得那人可有可无。
  想到这里,顾琴才有些明白顾氏的想法,但她还是不能完全接受,毕竟人心是会变的。
  回去后,顾氏已经在忙了,也没顾得上顾琴,顾琴很主动的帮忙去收拾家务了,顾氏瞧见,心突然落了地。
  两人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但又不得不觉得对方说的有理,彼此退让之下,决定卖出大部分,小部分自己留着吃,如果有人来买,也会低价卖给村民,但是要立个字据,说好责任,以后出事不负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