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华觉得有些脸红,“刚才是我无礼了,二哥别介意。”
邓知仁见她有些拘束,笑着给她夹了些菜,“不介意、不介意,不认识的人就是不能让他进门!”
宋氏看了自家儿子一眼,邓知仁连忙说道,“妹子,娘说你要去运城看看?二哥下个月就要走趟运城,可惜镖行有镖行的规矩,路上不能带着你,你要找什么人或者打听什么事,二哥先帮你打听着,如何?回头我跟师父请了假,再专门陪你走一趟!”
温华眨眨眼,想了想,这样……也好,自己随意露面的话,说不定会被什么人认出来……可是——她看了看邓知仁,这哥哥去打听也只能问个大概,而且还是从别人嘴里传出来的,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口,不一定还有几成是真的……她咬着下唇,为难的看着邓知仁。
宋氏给邓知仁和温华各夹了一筷子牛肉,“先吃饭吧,到底怎么样等吃完了再细商量。”
吃完了饭,邓知仁便夹了个包裹出门去了,宋氏说他是去了邓五爷家,温华了然,这样常来常往的才算是真亲戚吧!
等邓知仁回来已是一个时辰之后了,温华正和宋氏一起整理邓知仁背回来的十多张羊皮,见他回来,温华喊了一声“二哥”,邓知仁摸摸她的头,转头对宋氏说道,“娘,这些皮子好好晒晒,做成皮袄皮褥子到冬天穿,省的到时候你腰腿又要疼。”
宋氏摸着手中的羊皮,问道,“这时候还有卖皮子的?”
邓知仁坐下喝了口温华递过来的茶水,“这是不花钱的。”
宋氏和温华同时看向他。
邓知仁嘿嘿一笑,“是个老主顾送来抵账的,人家一时周转不开,就拉来了一大车,只算是利息,师父看我们几个平日里也算上劲,就让我们一人挑几张。”
宋氏这才放了心,言道,“我又不干重活,皮袄皮褥子倒不着急,只是你和你大哥有好几年没做过新皮袄了。”
邓知仁好似是知道宋氏一定会这么说似的,他把茶碗往旁边一放,“行!就这么办,反正这些皮子给咱们全家一人做一身皮袄也有富余。”
他转过来看着温华,“妹子,你想打听些什么?哥哥一定帮你问到!”
温华眨巴眨巴眼睛,看着邓知仁,“二哥,你们镖行除了保金银保物件,保不保人?”
邓知仁很是诧异,“走镖的时候也带过人,可我们这些走镖的规矩严得很,没到地方之前,除了师父,谁也不许随便跟客人讲话,到时候我可是顾不上你呀!”
温华摇摇头,“二哥,你放心,我备上干粮,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她觑着宋氏和邓知仁的神色,觉得这样说话太生硬了,还是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邓知仁和宋氏,“我不是不信二哥,只是觉得二哥走镖本来就很累了,还要为我的事到处奔波,再说了镖行里规矩严,二哥犯不着为了打听消息而耽误活儿,开罪师父总是不合适。我虽然年纪小,可那里的事情毕竟是我知道的多一些,找寻的时候也有个方向,不至于无从下手。”
邓知仁看了她好一会儿,才又揉揉她的小脑袋,“你这个小大人儿,心思怎么那么重?你二哥我没那么小心眼儿,别担心。”
他又道,“你既然一定要去,二哥也不能不管你,”他向宋氏请示,“刚才五爷爷还说朝英朝益年纪不小了,有机会也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原想着带他们去县城走走看看——反正他们也不是没去过,两个小子胆大心细,不怕他们丢了,既然妹子一定要去,回头我跟五爷爷说说,让他们跟着走一趟,也练练胆子,五爷爷必是肯的。”
宋氏点点头,“这话要仔细跟人家说清楚了。”
温华知道自己确确实实给宋氏添麻烦了,这一带上别家的孩子,若是出了事,可就是大麻烦,她顿生悔意,“婶子,要是不方便就算了吧,没得让您为难。”
宋氏取了一枚角子糖塞到她口中,“你是个机灵的,那两个小子也是懂事的,再说还有你二哥,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倒是你,到了那里不管听到什么见到什么都得沉住气啊。”
温华听了这话,顿时觉得心中一暖,她趴在宋氏的怀里,“婶子,你放心,我就是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你们多想想,我不会让自己闯祸的。”
朝英朝益兄弟本就和邓知仁处得极好,得知他回来了,下午从学堂出来往家里打了声招呼就过来了,缠着邓知仁让他教他们武艺,邓知仁带着他们在院子里拉开架势,像模像样的教了一场。
温华和宋氏坐在堂屋门前,一边做针线活儿一边看着他们交手,看到趣处也忍不住低头笑上两声。
邓知仁背着右手,只用一只左手跟他们对打,朝英朝益被摔出去几次以后,也慢慢的抓住了诀窍,不再一味的被动挨打了,两个人配合着一个他攻下盘一个袭向右腰,都被邓知仁灵活躲过了。
“好!”
这突然响起的叫好声吓了温华一跳,只见西墙墙头上露出几个小脑袋,正在那里聚精会神的看着,温华认得那是隔壁的素娘和她的几个弟弟妹妹,还有一个挨着素娘的小姑娘看着眼生,没在村里面见过,只见她眼睛紧紧盯着院子里正下交手的三人,对于别人的视线仿若毫无察觉。倒是那个素娘,瞧见温华在看她们,冲她笑笑,招了招手。
温华也朝她点了点头,便继续做针线了。
不一会儿,便听得墙那边有个女人的声音在那儿嚷嚷,“下来下来!看!看!看!有什么好看的!”
温华再抬起头来,墙头上一个人影也没有了。听说,素娘家虽然就在隔壁,可是却和宋氏家里从来没有来往,以前素娘家里强占过宋氏家的水田,虽然后来迫于族里的压力还了回来,可是两家却交了恶。宋氏的丈夫邓青泉去世的时候,素娘家里不仅没有来人吊唁,反而到处跟人说邓青泉死得蹊跷,又说宋氏是守不住的。因宋氏新寡,且邓青泉在邓家村原本就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出了这样的谣言,族里竟没有人愿意管。宋氏一怒之下带着两个孩子跪到族长门前请他主持公道,引来好些人围观,因有邓五爷来说项,族长这才迫于压力将素娘的父亲叫来训斥了一顿——两家的仇恨就此再难化解,如今已是十几年没有说过话了。
邓知仁把那几招教熟了,带着两个小子用凉水胡乱抹了抹脸,便往院子里的石凳上一坐,把茶碗往桌子上一摆,便说起了自己走镖的故事,不能不说他还是很有讲故事的天赋的,本来平淡无奇的小事愣是能让他掰得新奇有趣,朝英和朝益两个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邓知仁在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就起身回了县城,宋氏给他预备了干粮和水,温华则把前一晚炸的椒盐花生米用纸包了给他揣在了怀里,包袱里还有一身衣服和四双鞋。
邓知仁和邓五爷说好了,定下日子让朝英朝益两个跟着他走一趟运城,邓五爷自是愿意,毕竟跟着镖车走,不会出什么大事,两个小的也极其兴奋,邓知仁特别嘱咐他们临行前不许透露出去,否则取消行程,两兄弟这才消停下来。
兄妹进城去
好不容易熬到四月二十号,正是邓知仁定下让他们去县城的时间。
这些天是收割的农忙季节,学堂里每日也只上半天的课,兄弟两个跟先生请了假,每人兜里揣着邓五爷给的两贯钱,背着个小包袱乐滋滋的去寻温华。
现在天气还不算太热,所以温华也就没多带东西,背上背的包袱里面有一包烧饼咸菜,一身换洗的衣物,一些散碎银两,腰间绑了她的那个布包,里面放了散碎银子和铜钱供她随时取用。
包袱里带的衣服不是她原来的那一身,而是用邓知仁的旧衣改小的,好在料子不错,用的是好棉布,只因当年邓知仁个子蹿得太快,没等过年穿新衣就小了,宋婶把它翻出来改成温华的尺寸,让她到了运城再换上,毕竟运城是个大地方,穿戴的太差会被人笑话。
因为正是农忙时节,谁也没工夫去送这三个小的,宋婶也只将他们送到村外就停住了脚步,目送三人离开邓家村的地界。
自从温华得知了“乾坤袋”的秘密(她是这么称呼那个能装下很多银子的神奇袋子的),她趁着宋氏回娘家走亲戚不在家的机会偷偷回了一趟秦氏老宅,从金库里面又取了不少金锭银锭装在乾坤袋里,毕竟去运城的话,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形,身上多放些银钱有备无患。
朝英朝益两个看着她背的包袱沉重,便轮流替她拿着。她个子小,走的又慢,到了晌午才走了一半的路,还累得脸色通红,两人无法,只好在一个小镇子上给她雇了脚力。
温华这是头一次骑驴,她被眼前的活生生的“庞然大物”吓得不敢往跟前凑,恰巧那头毛驴转过脑袋冲她高亢地叫了一声,她“刺溜”一下就躲到朝英身后去了,把朝益乐的哈哈大笑起来。
朝英笑着把她从身后拽出来,将她举到毛驴背上做好,又把几人的包袱系在一起搭在驴背上,让她扶好鞍子,加快了脚步向县城赶去。
相似小说推荐
-
水仙,你别跑 (逆尘) 2014-01-23完结她,一场醉酒,醒来后家里多出个长发曳地眸色如故的裸男——?!他,是谁?他,突发车祸,醒来后身...
-
狂暴吧!女汉子 (马桶上的小孩) 晋江金榜VIP2014-01-09完结性格强硬爽利的女军医步辞穿越成大府庶女,不但穿越前就毁了容,还嫁给了府中痴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