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大宅小家 (七七冉)



朱氏听到沈嬷嬷拿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来打趣自己,忍不住脸都红了。

几人有你说笑了几句,就开始挑选人选,那些送了礼的,基本上都被剔除出去了。

“夫人,您觉得水荷这丫头怎么样?”

朱氏想了想,说:“水荷,看着是个老实的,做事情倒也干脆利索。只是,一下子让她做个一等丫鬟怕是不妥当吧。”

“夫人,您忘了,琬姐儿身边的青叶也是个二等的,就让水荷先像青叶一样,其他的等过段时间看看再说。”

“那就先这样吧。”

丫鬟竞争事件就这样告一段落之后,朱氏怕两个人伺候不过来,又怕再有什么疏忽,又把自己身边的红岚、红笺分别派到了瑜哥儿和琬姐儿身边。璟哥儿身边除了先前的仪秋,又提了和水荷一起进府的,一个叫水兰的小丫鬟。

作者有话要说:

11闲日



这一日午后,朱氏带着瑜哥儿和琬姐儿在小花园里晒太阳。

今年春天多雨,清明过后,好不容易才晴了两天,空气中的湿冷也去了。院子里的草木已经萌春,一片绿意黯然,园子里的花也开了,长势甚好。现在天气暖和了,风也不大,朱氏就决定带着拘束了一个冬天的双胞胎出来透透气。

琬姐儿到了这里一年多了,还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接触这样纯粹的自然景观,就想着要下来自己走。

虽然朱氏平时会教双胞胎说话,偶尔还会训练他们走路。但是,不知道是因为早产还是什么原因,双胞胎到现在还不会说话,走路也只能东倒西歪地走几步。朱氏心里也是着急的,因此也越加痛恨造成自己早产的采莲和远在京城的侯府老太太。

朱氏看着瑜哥儿和琬姐儿兴奋的样子,于是吩咐道:“让瑜哥儿和琬姐儿也下来吧,让他们多动动。”

秦嬷嬷和抱着瑜哥儿的江嬷嬷于是把双胞胎放到了地上,但是还是和红岚、红笺小心地跟着。

也许是小孩子天生对颜色鲜艳的东西极为感兴趣。瑜哥儿被放下来之后,就跌跌撞撞向旁边开得正艳的杜鹃花走去。不知道是受瑜哥儿的影响还是小孩子身体的本能,琬姐儿也情不自禁地向小花园走去。

看着双胞胎居然走了几丈远,朱氏越发觉得在这样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带他们出来透透气是件顶好的事情。反正自己现在当家做主,还不用操心什么,时间是很充足的。

正在朱氏悠闲地坐在亭子里面喝着茶的时候,苏文瀚从园子里的一条小石子路走了过来。

苏文瀚在亭子里的石桌边坐下后,朱氏亲自给丈夫倒了一杯茶,边倒便说道:“老爷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平时都是申正才下衙的,现在才未末而已。

苏文瀚接过朱氏手里的茶,喝了一下口。“今天衙门里没有什么事,刚好侯府里托人带的信到了,就早点回来了。”

“信?”朱氏有点惊讶,侯府里最近应该没有什么大事情啊,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信?

“父亲托了这次来广州视察的守巡道员蒋大人给我带了府里的家信,还有一些东西一起送来的。东西放在外院,你一会叫人去外院书房抬进来。”

“老太爷这时候叫人带信过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朱氏一边看着红岚和红笺抱着瑜哥儿和琬姐儿在几米远的地方摘树上的桃花,一边随口问道。

苏文瀚听了朱氏的话,把茶杯往桌上重重地一放,只听见发出“嘭”的一声响,连正玩得起劲的双胞胎都惊到了。

朱氏看着快要被丈夫吓哭的瑜哥儿,赶紧站起来走了过去,轻轻地抱在怀里,哄了几句,待瑜哥儿不哭了,才示意抱着琬姐儿的红笺一起走回亭子,又让秦嬷嬷和江嬷嬷给两个孩子喂点好克化的点心。

等着一切忙完了之后,朱氏才又在苏文瀚旁边坐下,轻轻地说:“老爷,有什么事情和我说一说,我虽然不能为你分忧,但是总比一个人憋在心里好。”

苏文瀚看了看温柔体贴的朱氏,因侯府来信而产生的不快也退了几分。“还不是因为四弟的事情。四弟妹在前些日子生下一个女儿,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第二天就亲自跑去寒拓寺给刚出生的小孩子,这倒好,寺里的方丈居然说这个孩子 ‘贵不可言’。老太太回家后,越发高兴了,洗三的时候就大肆庆祝,听蒋大人说,光是宴席就开了三天,更别说什么戏班啊,好不热闹。”

朱氏听了之后,心里酸酸的,想当初瑜哥儿和琬姐儿出生的时候,老太太虽然也打发人来看了,但是就送了些吃食、衣物,哪里有这么重视。

朱氏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还是轻轻地说道:“老太太高兴就随她老人家罢了。只是,她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这样兴师动众也不怕折了她的福,老太太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那老太爷在信里说了写什么?”

“信虽然是父亲托人带的,母亲也写了一封,母亲的信是写给你的,我放在了西间的桌子上。父亲说了些朝廷上的事情,特别提到了大舅哥调往西南的事情。”

“大哥调往西南,我们年前收到的大哥的信就提到,说这两年西南不太安定,圣上会派他去驻守西南。父亲这时候说这件事情是什么意思?”

苏文瀚叹了口气道:“圣上现在越来越宠信德妃和四皇子了,慕容家一门一候二伯三个爵位,皇后娘家崇明侯府、皇贵妃娘家陈国公府和慕容家在朝廷里可谓明争暗斗。大舅哥这时候却被委以重任,派往西南,朝廷里怕是又要引起混乱了。原先我还想着等这一任完了,上下打点一下,说不定能够调回京里。现在想想还不如外放,最起码能够躲开那些拉帮结派的事情。”

朱氏看着丈夫颓然的样子,有点心酸,读书人谁不想入内阁,站在金銮殿上,得到圣上的赏识,遂温柔地劝道:“其实,年前大哥给我的心里也要我劝劝老爷的。说现在京城鱼龙混杂,还不如外放熬资历,只要品级上去了,比当个没有实权的京官还要强点,到时候回京城的话,前途也是不愁的。而且,老爷在这里也要自在些,不像在京城收支都要经过府里。”现在在地方做这样握有实权的官的,像苏文瀚这样不贪的基本上已经很少了,虽然说也会收一点,但那是也都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们自问在这一点上还是对得起良心的。

苏文瀚听了朱氏的话,对于大舅哥的话还是比较认同的,再看着朱氏替自己忧愁的样子,心里顿时觉得家里的不重视也没有那么难受了,“我觉得大舅哥说得也有道理,现在回京确实还不如安心的呆在广州府,避开京城里的是是非非。就是你,也自在些,少受些委屈。”

朱氏看着在一旁玩得正开心一双儿女,想了想,说:“横竖反正瑜哥儿和琬姐儿现在也都还小,只是璟哥儿?我们总要为他的前程着想。”

作者有话要说:

12家人



“这你不要担心。璟哥儿今年也才七岁,我们再过个几年回京,正好让他在这几年好好安心读书。只要学识好了,还怕没有好前程么。”

朱氏听了自家丈夫的话觉得也有道理,点了点头道:“那就听老爷的。”

夫妻二人又说了一会话。

突然听到一声尖尖细细地“母亲”,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居然是瑜哥儿发出来的声音。朱氏兴奋地赶紧走了过去。

原来瑜哥儿自己走路的时候,趁着丫鬟不注意,伸手去摘身旁的花,却不想被花枝上的叶子划到了,白白嫩嫩的小手上留下了一条红色的痕迹。

朱氏虽然也心疼小孩子弄疼了手,但是更多地是沉浸在瑜哥儿会说话了,会叫自己“母亲”了的喜悦中。

苏文瀚见双胞胎终于有一个会开口说话了,也是高兴得很。遂也示意秦嬷嬷把琬姐儿递给他,抱在怀里,笑着逗琬姐儿说话。

琬姐儿看着苏文瀚平时在人前挺正经的一个人,这会儿居然垂涎着脸逗自己,虽然有点滑稽,但是不觉心头暖烘烘的,脸上更是不由笑了起来。

苏文瀚见琬姐儿这样冲着自己笑,心中的烦闷也一扫而空,十分高兴,抱着女儿亲个不停。

在前院听玩先生讲课回来看弟弟妹妹的璟哥儿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父亲和母亲坐在炕榻边上,对着白白嫩嫩的弟弟妹妹教“父亲”、“母亲”,弟弟妹妹挥动着小手,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

炕榻是去年冬天的时候加的。那时候,琬姐儿和瑜哥儿还没有移出正房,朱氏怕她们冻着了,遂让人在西间的暖阁砌了这炕榻。炕榻很大,差不多有小半间屋子大。冬天的时候,白天朱氏在这边看账本,双胞胎就让人看着在那边玩。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炕榻上,有时候苏文瀚考考璟哥儿的学问,一家人说说笑笑,倒也其乐融融。

朱氏看到大儿子走了过来,忙招招手让璟哥儿过去。

璟哥儿走了过去,先是恭恭敬敬地请了安,才说到:“母亲,弟弟妹妹会说话了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