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夫人笑道:“是嫂嫂你有福气才是,他们做祖父母了,您不也做曾祖母了不是?”只是瞧着比自己年长好几岁的嫂子看起来远远比自己年轻不说,还儿孙满堂得享富贵,想当年这嫂嫂还要自己出头护着呢,如今自己却是落魄至此,她心里的滋味又怎么能好呢?
“母亲,想必这就是姑母了。”大夫人进了门对太夫人福了福,便看向宋老夫人忙叉手行礼,嘴中说道:“侄媳来迟了,不曾去迎姑母,还请姑母莫要见怪。”
宋老夫人看着魏氏的穿戴,虽比不上二夫人刘氏一身珠翠的行头,但硬是比刘氏看着更气派。她可不敢真受大夫人的大礼,忙扶起她道:“大侄媳快别多礼了,我也听说了,三娘子要出阁了,你不忙才怪呢。”遂又喊了宋玥娘和宋珩娘及宋小郎来拜见表舅母。
大夫人笑了笑,她早就打量过宋老夫人,只太夫人待之亲热而已,自己当做一般亲戚对待就是了。至于三个孩子,大夫人笑着受了他们的礼,夸道:“都是好孩子。这是表舅母给你们的,莫要推辞了。”
给宋玥娘和宋珩娘的是一杨的,都是一根金钗一副南珠缠金丝耳环,给宋家小郎的则是一根赤金项圈以及红线缠成花样的五个金元宝。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深浅,大夫人这样子的见面礼可将二夫人的比下去了,宋太夫人暗道果然这大侄儿家更加富贵呢。而太夫人则抬了抬眼皮子,看向大夫人的目光有些深。她笑道对宋老夫人道:“盈娘你是不知的,你大侄儿媳妇可是比我这个老婆子还富裕呢,既是你给孩子们的,那更要收下了。”
宋太夫人闻言,心中已有了主意,忙让两个孙女带着小孙子给大夫人磕头。
而一边刘氏想到自己给得见面礼是两幅珍珠耳环和一副银镯子,脸上就挂不住,她还真没有想到大夫人给的见面礼这样重。脸上很有些尴尬,皮笑肉不笑地道:“大嫂子的嫁妆丰厚,手中更是掌着几家玲珑阁,怎么不拿今年时兴的头冠给侄女们做见面礼呢?只是钗子耳环,也忒小气了些。”
这话中的酸气便是九娘、十娘两个小的都听出来了。大夫人只是抿嘴笑了,好似没听见一样。后头跟这进来的大奶奶尹氏,心中苦笑,这个婆母,丢脸都丢倒外人跟前了,忙上前给宋老夫人见礼,倒是替刘氏解了围。
宋太夫人已经看出杨家妯娌面和心不和,心里暗笑,这样自家也更好谋些钱财来呢。她又道:“我们家如今也没钱给女孩子们置办这些钗环器物,如今得了这些已经感激不尽了。玥娘、珩娘,还不快再谢谢你们两位表舅母?”又对着太夫人道:“嫂嫂,我最忧心地就是那个孙女的将来,如今我们家败了,我也无力教养她们,想求嫂嫂将她们带在身边和你们家小娘子一道教养,还请嫂嫂答应我哩。”
太夫人本对两个女孩子有好感,便道:“也好。也不必另外收拾屋子了,就让她们住进六娘子的屋里吧。”
大夫人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道:“母亲,方才吴姨娘去寻我说将六娘的屋子给十一娘搬进去,我想着十一娘也该搬院子了,便应下了,这可怎么是好?”
太夫人点了点头,她虽然年念着和宋老太太的旧情,但是也不好扫了魏氏的颜面,且十一娘就算是庶出的,也是她的孙儿,只得对着宋老夫人道歉。
刘氏心里大怒,这个魏氏竟然管到二房来了!可是她却不得不应下,毕竟十一娘搬去了小娘子们一起住,还得服自己这个嫡母的管。但若是宋家的小娘子住了进来,那就要和杨家姑娘一样地用度还不好管束。而且肯定还要从杨家说亲出门,可都是要花钱的,这一大家子,尤其是宋老夫人还是长辈,吃穿可是不能俭省的,一个百两银子还打不住呢……
越想越不能忍住,自己可有两个儿子呢!刘氏忙对太夫人道:“是我的不是,竟忘了给十一娘搬院子。”又给宋老夫人道恼:“姑母,宋家也是名门大族,您更是咱们杨家的老姑奶奶,何愁小娘子们没有好前程。您现带着孩子在咱们府上安心住着,等三娘出了门子,我再让我们官人留意离着咱们家近的地儿寻一处合适的宅子给你们,也算是重新安了家了。再等表弟的孝期一过再给侄女儿们说门好亲事,给小郎请个好先生教导,等他大了娶媳妇考个功名回来,有您享福的时候呢。”
魏夫人心中好笑,果然,刘氏这话中的意思分明是不想留宋家人在府中常住的。而太夫人心中所想的却是更深,她虽念着杨盈娘的旧情,却看得明白——这宋家如今老的老弱的弱,再要振兴家业没有二十年是不能的,除非靠着两个小娘子攀上好婚事。不过如今这世道哪怕你长得国色天香,家业败落又没有好嫁妆想攀上富贵人家的亲事是不可能的,就算送女儿入宫去博一场富贵也是要花钱打点的。自己家虽富贵,却也不是开银楼钱庄的钱多得没处花。最终没有反驳刘氏的话,只是抓着宋老夫人的手叹气道:“我们都老了,这家里都是她们在打理,你放心,她们既然说出口便会做到的。”
宋老夫人心中却一阵怒气上涌,这可和自己一开始的谋划不合,只是看杨太夫人一脸的倦色,终究没有说什么,只是做悲苦状。
等宋家人被魏夫人送去了客院,桂苑发生的一切已经被小百灵给打听清楚了,看着丫头送过来的宋老太太给的小荷包,杨葭大松了一口气,宋家姐妹没有住过来,真是太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先贴上来,我明天再抓虫子~~~然后例行求收求留言啊,妹子们妹子们·,我盼望着你们啊···
☆、小杨葭趁时张扬
杨葭遂了心愿,禁足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不觉得烦闷。只是三日后,十一娘杨荨便搬去了六娘原先的屋子,杨葭听到了动静,便让小桃取了去年未曾动过的淳安紫岩茶来道:“你将这个送去十一娘屋子,当我贺她的乔迁之礼。”
小桃却有些不舍,劝道:“八娘子手上也没甚好茶呢,不如留着这茶,另送贺礼便是了。”
杨葭对于小桃敢说出心中的想法颇为满意,笑道:“这你就不知了,你说十一娘做邻居好还是六姐做邻居好?”
小桃有些忐忑地看了杨葭一眼,见她面色如常等着自己回答,终究不敢违心说谎,低声道:“六娘虽是八娘子一母同胞的姐姐,但是十一娘性子柔软,自然是十一娘做邻居好些的……”
杨葭点头道:“所以咱们得和十一娘相处好了,多捧着她一些,她也住得安心,以后也许就能长长久久地做邻居呢。”杨葭说这话也是心里盘算过的,十一娘在二夫人手上被揉捏得厉害,便是个面人心中也是不快的,能够住进小娘子们集体生活的抱厦里,想必十一娘心中是大松一口气的,她必定也是打定主意和姐妹们好生相处,以求个安稳长期地住下去。杨葭这行为也是顺势而为罢了,等一年半载后六娘回来了,自是不好再强要十一娘搬屋子的。
小桃这才明白杨葭的用意,忙取了装茶叶的瓷罐去了有些动静的东屋。
正听着话,却见外头厅中一阵莺莺燕燕的说笑声,小百灵已挑了纱帘进来快嘴道:“八娘子,是四娘子、五娘子、七娘子三个并宋家姐妹们过来贺十一娘乔迁呢。”
杨葭忙从罗汉床上起身,指着另个小丫头画眉和百灵将外间快些收拾了,小炕桌上的书本、罗汉床上的针线篓子都放入了里间,好一阵忙乱。小百灵不解,嘟嘴道:“八娘子怎么这个时候让婢子们收拾呀!”
“娘子们既来贺十一娘乔迁,定会来瞧瞧我这个禁足的姐妹的。”杨葭没有好声气地道,“去拿二十个钱去厨房端些点心来,一会儿我好待客。”
待白灵去了,画眉也行礼下去了,她才撩开米粒大小珍珠串成的帘子,绕过屋中单扇的紫檀木雕绛色纱绣牧童骑牛吹笛的立屏站在外间,听着另一边屋里四娘子几个的说笑声。果然,不待片刻,便听见小娘子们过来的声音,她忙走了两步,站在纱帘边笑道:“方才听着姊妹们说笑声我就心痒难耐,猜着你们必会来瞧我的。”
杨茹眼神微微波动,暗道这个小八娘的性子果然变了些许,嘴上却道:“我们来贺十一娘乔迁,自然要来瞧瞧你的。对了,这是宋家玥娘表姐、珩娘表妹,你禁足在屋中还未见过哩。”
杨葭忙转眼去瞧宋玥娘和宋珩娘姐妹,只见这宋玥娘身量高挑,一身湖水色及地罗裙,浅碧色的披帛,乌发梳成凤仙髻,发间斜插着金步摇,虽比不得杨家娘子的一身珠翠,看着却也清雅,尤其是那不盈一握的纤细腰肢,使得宋玥娘竟透出一股少女少有的妩媚之气来。而比起姐姐,宋珩娘则要低调许多,杨葭记得这宋珩娘是个真老实的人,也没有多注意。
“玥娘表姐、珩娘表姐,前些日子得了姑祖母送的荷包,上面的针线真是做得极好,听说是两位表姐亲手做的,我屋里头的小丫头画眉的针线最好,却也不及两位表姐呢。”杨葭笑盈盈地赞道,她当然知道这样的赞美在这些小娘子耳中极为刺耳,毕竟没有人愿意和下人放在一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