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米,正如武掌柜的预料,卖的很火。为了保证玉米的新鲜,酒楼的人每隔两天,就会来三十里营子取一次玉米,都是半夜来,凌晨走。
五十两银子的定金支完了之后,武掌柜又亲自送来了五十两。这些钱,都被连蔓儿派了用场。盖新房要用好木料,这件事交托给张青山。靠山屯往北,就是深山老林,那里上了年头的好木材多,张青山又有拜把子的兄弟在那,拿了连守信写好的木材尺寸、用途,可以精心地挑选好木料,提前做晾干、做防虫和防腐的处理。
虽然张青山面子大,说话管用,但是连蔓儿还是先给了定钱,好让人为他们做事、做的心里安稳。
还有琉璃窗,也是定了尺寸、花样,由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两个拿去琉璃厂,给了定钱,开始慢慢的烧制。
此外,还有砖石、砂子、新家具,这些也要开始准备,也要给定钱。
“多亏下来这笔钱,要不等到秋下,咱就算能把房子给盖起来,也没这么周正。还有屋子里面的东西,咱也置办不起来。”张氏道。
今天又是五郎和小七的休沐日,吃过早饭,过了早点铺子最忙碌的时候,连守信就说要下地。
“今天有啥事?”张氏就问。
“今天打乌米。”连守信就道。
“爹,我跟你一起去。”小七立刻就道。
看小七这个样子,就是连蔓儿本来不知道,也立刻就能猜到,打乌米是跟吃的有关,而且还很好吃。
“那我也去。”连蔓儿正好算完了账,就将账本收起来道。
“正好没啥事,那我也去。”五郎道。
“你们爷几个就去散散吧,晌午记得回来吃饭。”张氏就笑道。
连守信就带着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往地里走,他们去的是北面赵家村那块地,离的不算远,只连守信提了一个篮子,爷几个也没套车,就走着过去的。
打乌米,自然进的是高粱地。玉米地也可能有乌米,但比高粱地要少许多
在高粱杆的结节处,从高粱叶子根部伸出来的细长的被绿色的外皮层层包裹着的,就是乌米。
进了高粱地,连守信掰下第一根乌米,将外皮撕开,露出里面白嫩嫩的瓤,递给连蔓儿。连蔓儿掰下来一段吃了,从自己的记忆中搜索了一番,这才大概知道了,乌米到底是什么东西。
乌米,其实是高粱的一种病变,学名似乎叫做黑穗病。是由于种植密度过大、或者肥料没有完全糟透等原因引起的。
黑穗病的初期,乌米是白色的,很嫩,而且味道甜美。若是放任它继续成长,后期乌米就会变成黑色、膨大,不仅不能吃,而且还会感染高粱叶子,影响高粱的收成。
这个年代没有农药,好在乌米也没那么容易大面积爆发,相反,由于庄稼人的种植经验都很丰富,乌米的出现是比较少的。只要在乌米的生长初期,将乌米掰下来,就可以解决问题。
这就是打乌米。
而这个时候打下来的乌米,是小孩子们最爱的美味之一。既可以就这么生吃,也可以拿回家去蘸酱吃,外面裹了干豆腐蘸酱吃,还可以和土豆、豆角一起炖了吃。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将一根乌米分吃了,就分散开,各自拿了两条垄向前走,搜寻乌米。高粱叶子刮在皮肤上,有些痒痒地疼,但是在庄户人家的孩子眼中,这根本一点都不影响他们寻找乌米的快乐。
找到乌米,掰下来,谁也没有再吃。
“拿家去,晌午咱买上一斤干豆腐,卷着蘸酱吃。”连蔓儿是这么打算的。
五郎和小七都同意,连守信自然更不会说什么。
将一片高粱地都搜索完,打下的乌米也才装了半篮子。
连蔓儿瞧着半篮子乌米,有些小小的纠结,乌米不多,说明高粱的长势好,她应该高兴。可是她心里的某个角落,是希望能打到更多的乌米的。
出了高粱地,爷四个又到旁边的玉米地看了一圈,玉米地里没有乌米,玉米长的很好,结的玉米穗从外面就能看出,里面已经开始长玉米粒了。
因为粪肥的量足,今年的雨水又好,不管是高粱、玉米、糜子都长的很好。
走到地头,连守信去跟看青的人说话,连蔓儿就在地瓜地里蹲下身,小心地查看地瓜秧。从地瓜秧的长势上,可以估计出,地底下的地瓜必定也长势喜人。
玉米加上地瓜,她今年不仅能大饱口福,还能大赚几笔,这真是让人高兴。
连蔓儿就忍不住抿了嘴笑。
“四叔、蔓儿姐,快回家,家里来人了。”连叶儿急匆匆地从地头跑过来,一边高声喊。
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算
连蔓儿听说家里来人了,赶忙站起身。这个时候,连叶儿已经到了跟前,她一头的细汗,弯下腰喘气。连蔓儿站在那,都能听见连叶儿砰砰的心跳声,看来连叶儿这是一路快跑来的。
“叶儿,谁来了。”连蔓儿一边往回走,一边问。
“是沈家来人了,就在铺子里头。四婶在招呼,让我赶紧下地来给你们送信儿。”连叶儿稍微喘匀了气,答道。
从送去玉米和信到现在,沈家也是时候改有所动作了,不知道沈家这次来的是谁。
大家一起快步往回走,连守信就问连叶儿。
“叶儿,是沈家的谁来了?”
“是沈六爷,沈九爷也跟来了。”连叶儿就道。
原来是沈六亲自来了。看来他已经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至于沈小胖,这家伙还真像沈六的小尾巴。想到沈小胖圆滚滚地跟在沈六身后,还大言不惭地说他长大后会像沈六一样的样子,连蔓儿就忍不住莞尔。
还没走到铺子跟前,远远地已经瞧见铺子前面站了二十来个穿官衣的军士,拴马桩上栓了两排的高头大马,旁边还停放了一辆加宽加大型的马车。等走到铺子门口,就看见几个军士手里举着牌子,站在铺子门两侧。
不是沈六来了吗,他以前可没这样的排场,这是怎么回事?连蔓儿忙打量牌子上的字,这才看清有一面牌子上面写着回避,还有一面上面写着征虏前将军。
看门的一个千户见了他们,就过来将他们拦住了。
“总兵大人在此,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这千户一脸的络腮胡子,凶神恶煞一般,说话声音跟铜钟似的。连蔓儿不由得四下看了看,若是放在往常,来了大人物。庄户人家肯定要围观看热闹,今天这附近却一个村里的人都没有。显然是被这气派给吓住了,谁也不敢往跟前来。
“这是铺子里的东家,咱们大人要找的人。”就有一个矮个子,长的极精神的年轻人走过来,对那千户道。
那名千户听了,赶忙就退了开去。
“进来吧,大人正等着你们那。”矮个子的年轻人招呼道。
连蔓儿看了一眼这个年轻人。觉得他有些眼熟,似乎再哪见过。
那年轻人瞧见连蔓儿看他,就微微笑了笑。
进了门,就看见铺子里的桌椅都被堆到了一脚。屋子正中摆了一张桌案,沈六一袭红色圆领蟒缎常服,正坐在桌案后慢慢地品茶,沈谦坐在他下首,正往外张望。
张氏、赵氏都站在通往厨房的门口伺候。
沈谦看见连蔓儿进来了,肉嘟嘟的脸上立刻就绽出了笑容。他挪了挪屁股,就想要从椅子上下来,扭头看了看沈六的眼色,就又蹭了回去。
连守信、连蔓儿、五郎和小七这个时候赶忙上前。给沈六见礼。
“起来吧。”沈六的声音依旧清清冷冷的,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
“说说玉米的事吧。”等连蔓儿几个站起身,沈六就又说道。他这句话,是冲着连蔓儿说的。
连蔓儿就将在得了玉米的种子之后,如何在园子和地里种下玉米,等玉米结出玉米棒子之后,又如何发现玉米能吃等大略地说了一遍。
“……我们自己家先尝了。觉得挺好吃,而且还顶饿,能当粮食,就想着这事应该告诉六爷和九爷知道。”连蔓儿道。
“你们家的金玉米,现在名气可不小。”沈六的目光在连蔓儿的脸上一扫,淡淡地说道。
“那是托六爷的福。”连蔓儿赶忙道,“玉米种子是六爷和九爷给的,这个我们不敢忘。除了园子里的玉米。怕长老了不好吃,地里的玉米我们都没动,就打算听六爷你的吩咐那。”
“已经有人来向我们打听,想要玉米种子,许了我们高价,我们都没有应承。”顿了顿。连蔓儿又加了一句。
沈六轻轻地嗯了一声。
连蔓儿偷偷地看了沈六一眼,以她对沈六的了解,她觉得沈六现在的心情应该还是不错的。这个人,肯定是小小年纪就开始做官,所以总是这么一副喜怒不露于色的样子,让人琢磨不透。据说,这是当官的秘诀之一那。连蔓儿暗暗腹诽道。
“六爷也尝了玉米没有,举得味道还行吧。”连蔓儿见沈六喝茶不说话,就笑着问。
“我和六哥都吃了,先吃了你送给我的。”沈小胖就抢着道,不知道是不是连蔓儿的错觉,沈小胖似乎在“你送给我的”几个字上,略略加重了语气。“……后来又吃了我家里的。玉米好吃,我可爱吃了。我六哥也爱吃。”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独霸王妃 (淼仔) 潇湘VIP2013.12.04完结大明星纪沉鱼一朝落水,穿越成古代庶女纪沉鱼。嫡母别有用心,嫡姐自私阴险,纪沉鱼一一迎...
-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喜是言非) 潇湘书院VIP2013-12-06正文完结她莫名穿越到石器时代,成了某一个原始部落酋长的女儿。在这样一个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