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之前换盐的风波,李学明和杨思媛之后也有接触,自然也就把之前的那段恩怨揭过去了,所以李学明跟杨思媛还是有一点交情,看到她把头发剪了,自然为她感到难过。
杨思媛闻言又笑脸,虽说她觉得长头发是累赘,只怕这个时代的人不是这么认为,大多数人只会同情她吧。
“短发比较适合我啊。”杨思媛又道,随后催促道:“你别磨蹭了,赶快把我要买的东西拿出拉啊,多少钱,我算给你。”
闻言李学明不情不愿地去柜台里找了杨思媛要的线,随后问道:“你要酒干嘛?你爹又不在,你们家谁喝酒啊?”
“不是用来喝,是用来泡药酒的。”杨思媛回道。
“哦,那我给你打烈的吧,听我爹说越烈的酒泡药材越好。”说着李学明就去拿了个小酒坛给杨思媛打酒,平时别人来打酒都是要带坛子的,不过他看杨思媛没带,自己拿了自家的小酒坛给杨思媛。
“贵不?太贵了,我可买不起。”杨思媛丑话说在前头。
“不贵,十二文一斤。”那边李学明一边舀酒,一边回道。
这个价钱还算合理,也是在杨思媛能够接受的范围里。于是点了点头。
“你家里又装酒的酒坛子吧?”李学明问道,他记得杨思媛的爹也是喝酒的,按理说家里应该是有装酒的瓶子。
“好像有,怎么了?”杨思媛问道。
“你没带酒坛子过来,我先借你一个,你回去把酒倒到自己家的坛子里,就把这个还回来,知道不?”李学明已经将酒装好了,又用包了红布的木头塞子将酒坛塞号,然后才将酒和线给杨思媛。
“一共多少钱啊?”杨思媛问道。
“十四文。”李学明回道。
杨思媛从怀里的口袋里摸出十多个铜钱,随后数出十四给交个李学明,然后抱着酒坛,又将线塞进怀里,拎着买的农具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杨思媛找出一个比手上大多的酒坛子,将酒倒了进去,又喊了栓子过来,让他将酒坛还回去。
栓子走后,杨思媛去到房间里,将开的药倒进酒坛子里,然后密封好,将酒藏了起来,才回到和栓子睡觉的房里。
昨天买的书被她放在了梳妆桌上,还有笔墨纸砚都整齐的放在桌子上了,不过明显的书被人翻过了,位置也不是原来的位置了,杨思媛猜想可能是栓子动过。
又想开新坑了,呵呵,最近又看了《萤爱》的新版《日落湄南河》的电视和电影版,怎么也割舍不下小堀(郭茉莉),真想把另外一篇《萤火之恋》写下去,纠结啊,好想快点把农女写完啊。
正文 第四十九章 节 商量买牛
伸手拿过《百草图谱》杨思媛随意翻了起来,书上是带图片的药草介绍,不过大部分药草画得并不真切,要分辨出来还真有些不容易,除了图片,也有药草的介绍,主要是介绍该草药的外形和药用价值,如果想要通过这本书来识别药草还是有一些难度,毕竟都是黑白用简易线条描绘出来的图片,失真不少,至于文字描写也并不详细。
随手翻了几页,杨思媛不禁有些失望,不知道是她的理解力比较差,还是其他的原因,总之是拿着书,也无法想象出该植物到底长什么样,不过她并不气馁,虽说书上的图片不能用,但是药草具体的药用价值和治疗病症的介绍都是有用的,只要她重新整理并且能够正确地找到相关药草,那么这本书还是很有用处的。
至于整理的工作,她打算直接采集整株植物,然后做成简单的植物标本,然后拿到药店去让老中医辨识,然后再重新将药草的性能和功效抄写一份,整理出自己能识别的药草集。
虽然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但是当下并不适合去做,所以她只是拿着书仔细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尽力去理解书里对药草的描写,尽量找出她能够采集到的药草。
就在杨思媛拿着书在家里研究草药之际,她卖掉头发的事情已经在村里传开了,小山村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娱乐,很自然这件事就成了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了,不过这些都不能干扰到杨思媛的生活,每当有人问起时,只是淡笑处之。
这天杨思媛依然在家里研读草药书,一旁栓子拿着毛笔在桌子上用清水写着字,嘴里默默念叨着:“人之初,性本善……”
在他的上方放着一本《三字经》和一碗清水,因为纸张贵,所以杨思媛并不打算一开始就拿宣纸给栓子来练习写字,于是想到前世很多老爷爷都喜欢在公园里的青石板上练习写字,于是就让栓子用清水在桌子上写,这样自然就节省了纸张。
刚写一个字,栓子就有些不耐了,刚开始接触到书本,他还是很兴奋的,原来书是这个样子的,里面那些黑色的线条组成的就是字啊。
所以当自家姐姐说要教他书上的字的时候,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于是他一本正经地坐到自己家饭桌前,然后他姐姐就拿出那本薄薄的书摊到他面前。
“今天教你三个字,你跟我念:人之初。”姐姐用手指指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地念出来,带着高兴的心情,栓子也跟着念了起来,大声地读道:“人之初。”
这边杨思媛点了点头,又教了栓子几遍后,就拿起新买的笔和裁好一叠宣纸铺好,又拿了砚台放到一旁,然后加了清水碾磨起来,差不多磨出黑色的墨汁,杨思媛提起笔添了些墨,然后再雪白的宣纸上写下一个‘人’字。
其实杨思媛并不擅长写毛笔字,她不是什么大才女,也没有特意去练习过,只除了小时候的课业外,几乎没有碰过毛笔字,所以她最多就是知道怎么那笔,还有简单的楷书,而且还是那种只能看,不能细究的楷书,所以写出了的字真心不咋地。
“这个字是‘人’字,你今天先写这个字吧,等写熟悉了,我再教你其他的字。”杨思媛收笔后,不太满意地对栓子开口,想着下次去镇上,是不是要买些描红的簿子回来练些字,否则自己的字真的不能见人了。
这边栓子应了一声就接过杨思媛手里的笔,握着笔就朝白色的纸上画去,歪歪扭扭的画出两笔来就一脸讨好地看向杨思媛。
“笔不是这样拿的。”并没有得到认可,反而是杨思媛拿了只筷子,然后做出一个握笔的姿势,并示意栓子照做。
于是栓子只得学着她的样子握笔,杨思媛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在纸上写,于是栓子提笔开始写,结果手怎么也不听使唤,一直哆嗦着,落下去的笔触更加不堪入目了。
杨思媛作为过来人自然是知道的,一开始写毛笔字都会手抖,所以她也没有责备栓子什么,只是走到栓子身后握住栓子的手,教栓子怎么开始落笔,怎么控制住手里的笔开始写字。
当栓子好好写完一个字,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依然没有写出一个看上去满意的字,心里不禁有些毛燥了,直觉得这写字是一件十分恼人的事情。
“没关系,我们慢慢来,首先要把笔拿稳了,如果你以后去私塾里读书,先生可以要检查你笔拿得稳不稳,不稳是要吃戒尺的,所以一定要把笔拿稳了,知道不?”杨思媛孜孜教导,其实这些都是从她长辈那里听来的,她学习写字的时候已经是铅笔字了,自然不存在毛笔握得稳不稳的问题,就算是上毛笔字的课,老师也不会特意过来检查,而且就算写得不好也不会说什么,反正也是用不到的。
但是栓子不同,在古代很讲究见字如见人,对写字的要求自然就高了,她这样的半桶水还真不适合教导栓子来写字,不过家里条件就在那里,只能自己先凑合着教,等以后有钱了,送栓子去了学堂,再让先生纠正吧。
就这样杨思媛开始教栓子写字和认字,不过经过了第一天浪费宣纸的行为后,姐弟俩谁都没敢再用纸来写字,而且通常杨思媛也会自己练习一会写字,有些字杨思媛并不能完全认识,于是就去杂货铺子找李耀祖询问,李耀祖也上过几年的私塾,所以还是认识一些字,而杨思媛过去问得时候,他也帮杨思媛念出来,于是杨思媛私下注上拼音,倒也难不到她。
所以王顺和涂月兰走进杨家就看到姐弟两个,一个在看书,一个在写字,不禁都有些吃惊。
“小媛,你什么时候会读书了?”涂月兰问道,然后又去看了看坐在桌前依然在刻苦的栓子,难怪这些日子没看到这个皮猴子,原来是被拘在家里学习写字。
杨思媛忙放下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开口道:“叔、表婶,我们去堂屋里坐吧。”
随后拿了茶壶和碗带着二人朝外面走去,王顺和涂月兰虽然满心怀疑,还是识趣地跟着杨思媛来到堂屋,留下栓子一个人依然趴在桌子上写字。
给王氏夫妇倒了茶,杨思媛才开口问道:“不知叔和表婶来有什么事儿?”
见杨思媛问了,王顺压下心中的疑问,开口道:“上次不是跟你提过买牛的事情,不知道你还想入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