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青云路 (Loeva)



青云沉吟片刻,先问她:“不知祖母收到的是哪两家的贴子?”

老太妃道:“一家是齐王府,一家是平郡王府。”

都是王府?青云怔了怔。老太妃平日的社交基本局限在宗室圈子里,也有几家与宗室联姻的勋贵,她本人的娘家并不在京城,虽有一两个小辈在京城做官,但也是他们主动上门请安,老太妃是绝不会到他们家里去的。而对于大部分亲戚,她都只是礼到人不到,那些人知道她深居简出惯了,也不会放在心上。齐王府与平郡王府平日里跟她的接触不过是泛泛。怎的如今她还要为这两家的帖子费心,不肯直接拿礼物打发就算了,还要派自己这个便宜孙女做代表?

青云想起昨日齐王府的王妃还进宫见过太后,想要插手清江王的婚事,莫非特地请她去,也跟这件事有关?那平郡王府又是为了什么才想让她去的呢?

青云抿了抿唇。试探地问老太妃:“祖母想要让我到这两家去做客,可是有什么特别的缘故?”

老太妃淡笑着点了点头,又幽幽叹了口气,道:“你也知道咱们郡王府如今是什么情形。也是我糊涂,当年你……”她顿了顿。没敢说出“你父亲”这三个字,“当年郡王年纪轻轻就没了,他媳妇不久也跟着去了。我老太婆心如死灰,只想着守住亲人的墓过一辈子,从来没想过日后如何。如今好不容易清醒过来了,打算要给郡王挑个继后香灯的孩子,可一直没挑到好的——虽然宗室里人多,可人心难测,若是挑错了人,给我们温郡王府抹了黑。将来我到了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见丈夫孩子呢?”

青云有些明白了:“这两家王府有合适的孩子?”

“我这两年虽少出门,却也叫人打听过了。”老太妃忽然来了精神。“齐王府有五个男孩儿,其中只有长子是齐王正妃蒋氏所出,一直都极受齐王宠爱。更别说如今蒋氏又抖起来了,我就不指望了,也懒得与她打交道。老二、老三和老四都是侧妃卢氏生的,她也是个不好相与的人。我估摸着,这卢侧妃兴许会乐意过继一个儿子给我,可我不稀罕!倒是这最小的一个哥儿,今年只有三岁,生母是个侍妾,已经难产死了。听说这哥儿在王府里日子也不大好过,我觉得,虽说他年纪大了些,可能已经记事了,但若真能过继了来,想必对齐王府是没有多大情份的。”

青云对齐王府内部的事并不太清楚,听了只有点头的份,只是忍不住稍稍脑补一下:齐王在传闻中似乎是个渣男,老婆娘家一失势就马上把人关起来了,还出卖了岳父家派来求救的人,后来又娶了得宠的侧室,但他一直宠爱嫡长子,似乎又没渣到极品的地步。那侧妃卢氏虽然有靠山,也有手段,还十分得宠,并且生了三个儿子,但居然没能将嫡长子暗算下来,到底是这齐王嫡长子够聪明,还是齐王护得够周到呢?

老太妃又说起了平郡王府的情况:“平郡王是出了名的多子多福,他前后娶了四位王妃,家里的男孩子,光是嫡出就有九个!庶出的也有四五个,女儿就更不用说了。他家原也颇有家底,只是人口多了,花费就大,这几年孩子又相继嫁娶,渐渐的家势就衰败下来。幸好平郡王还没糊涂,为了银子把女儿嫁到商人家去,或是娶个商家女回来做媳妇。但他家如今的日子不好过,这一回为平郡王太妃做寿,特地大摆宴席,怕是有大半年要勒紧腰带了。”

青云不解:“既然他家都到这个地步了,怎的还要大摆宴席?难道是为了面子上好看?”

“你哪里知道这个缘故。”老太妃压低了声音,“平郡王的世子和另两个大些的儿子,都是嫡出的,俱已成年,早该找个正经差事做了。若是能谋个好位子,还怕没有银子?趁着摆寿宴,借太妃的名头请几位宗室皇亲家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来家,叫孩子们表现表现,兴许能入人家的眼呢?再者,他家几个嫡出的女儿只嫁了三个出去,还有两个小的,也有十四五岁了,早该说人家的。我听闻他们家是看中了姜家长房的几个哥儿。”

青云眨眨眼:“姜家长房?我听说嫡支的长子今年刚刚考中了举人,是要进京准备明年春天的会试了吧?但他早就成亲了呀?听说连儿子都生了。”

老太妃微笑着点点头:“姜家这位大爷已经成了亲,但他底下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还未有着落呢,听闻这一回,姜家长房大太太带着几个哥儿和姐儿也陪同上京了,他们就是平郡王府这次寿宴的主宾。”

青云明白了。她名义上是姜家长房的外孙女,在太后与皇帝面前还很有些脸面,把她跟姜家长房的人一道请去,是平郡王府要巴结她们,若能成功讨好她们。让她们在太后与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给平郡王的几个大儿子谋得好差事,那自然最好不过,至不济,也要让两个适龄的女儿在姜家女眷面前表现一番,好将姜家其中一位少爷勾搭过来做女婿。

如今姜家虽然不显山露水。又有姜家二房涉足谋逆大案被治罪一事,但姜家二房的人只是免官去职,永不录用,倒没有伤筋动骨,而姜家长房以及另外两个与长房素来亲近的旁支。却得了新皇的宠信,出了好几个低品阶的官员,看起来日后前程还颇为看好。因此眼下姜家已经是世人眼中的第一等世家高门了。若姜大太太真的带着几个尚未婚配的儿女上京,简直就是别人眼里的香饽饽。

青云想到那情形,也不免有些好笑,决定回头见了太后,要将这事儿细细说与她听,也让她乐一乐才好。回过神来,她又问老太妃:“平郡王府儿女众多,您看上的是哪一个孩子?”

老太妃看中的是平郡王第九子。平郡王先后娶过四位王妃。半年前才迎娶了第四位,前头两任王妃留下来的孩子都长大了,彼此有亲兄弟姐妹为臂助。又受老太妃庇护,日子倒也过得,只有这第三任王妃生下的第九子。情形有些可怜。这第三任王妃是四年前进府的,原也是书香世宦之女,只是不大得平郡王的喜欢,也不得婆母的欢心,前被继子女们暗中排挤,后被妾室与庶子女们算计,进府时日又浅,不曾降伏得王府下人,日子过得是惨兮兮的,好不容易怀了胎,到第八月上莫名其妙地早产了,生下儿子后没几天就断了气,留下个瘦弱的孩子孤零零在世上。今年新人再进门,整个王府就再没人关心他了。

老太妃道:“这孩子眼下还不满周岁,年纪正合适,况且他原是继室所生,也算是嫡出,论出身倒比齐王府那一个强些。只是一来这平郡王府不大讲究规矩,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最多;二来他家男孩儿有十几个,若我先透露了意思,怕是他家要送十个八个孩子来给我挑,我哪里有那功夫跟他们啰嗦去?好孙女,你去了这两家的宴席,也不必说什么,两家都是女眷做生日,孩子们无论嫡庶大小,都一定要去磕头祝寿的,年纪小的更有可能直接当着女客们的面祝寿。那时候你就帮我瞧一瞧,这两个孩子长得怎么样,教养如何,在家里处境又如何。若是个好孩子,我再找机会仔细看一看,看准了,就直接跟太后提。”

要是直接跟太后提了,有太后和皇帝下旨,不必这两家王府点头,就能把孩子过继了,确实少了许多麻烦。青云想明白这一点,心中暗暗佩服老太妃思虑周全,她选中的两个孩子,都是生母已逝,又不大受父亲家人重视的,而且都没有同胞兄弟姐妹,等过继了来,与原本的家人就少了几分瓜葛。

青云便笑着说:“这差使倒轻松,等我去跟太后娘娘说一声,她想必是会答应的。等到了人家家里,我只管装哑巴就是了。两家王府固然有自己的想法,我却未必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横竖我该吃的吃,该乐的乐,若是他们真能哄得我高兴,那到时候再说。”

老太妃忍不住笑了:“正该如此。齐王府的宴席,那蒋氏必是要显摆一番的。平郡王府又有求你的地方。你去了只管享用就是。”

青云笑眯了眼,心中却想到,平郡王府且放一边,她得多用些心思去观察齐王妃。齐王妃向太后推荐了四家姑娘,结果四家都不给她脸,三家是找借口不进宫,一个进了宫却看不上清江王,反而打起了送女入宫为妃的主意。由此可见,齐王妃开口推荐前,根本就没有与这四家人达成默契,那她为什么要推荐呢?这样做又对她插手清江王的婚事有什么帮助?青云相信,她一定有后手。这次寿宴说不定能见到齐王妃属意的清江王妃人选呢。

老太妃并不知道青云心里的想法,反而觉得她同意了自己的计划,等于变相答应了将来会帮忙在太后与皇帝面前说项,那自己要过继嗣子的想法就一定能成功。老太妃心头大石尽去,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十分热情地坚持要青云留下来用晚饭。

温郡王府沉寂多年,老太妃安排的晚饭并不算丰盛,但青云吃得挺香。老太妃年纪大了,从世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起,到嫁入郡王府第,经历过温郡王府最风光显赫的时期,也见识过人情冷暖,世事百态,是位有故事的老人。青云素来不遵守那食不言的规矩,一顿饭就着老太妃叙述的往事,倒也吃得香甜,老太妃心里高兴,也多吃了半碗饭,乐得身旁侍候的几个老奴都高兴得眯了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