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文武全才的四皇子,这个法子好!”
“将最优秀的男女挑出来,那咱们赢的机会就大大提高了。”
“此法甚妙,甚妙。”
大公主见众人都跟着附和,于是点了点头,道:“就按四皇子说的办。至于这评审么,就由忠勇侯府的王小姐与太子殿下一同担当。”
被点到名的太子和王家小姐皆是一愣,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会,然后又各自躲开。先后站起身来,恭敬地应了。
“谨遵公主谕令。”
“恭敬不如从命。”
王吟雪和皇甫烨走到大公主身边的坐下,神情有些怪异。大公主似乎也觉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但又说不上来。
按理说,这对未婚夫妇见了面应该是情意绵绵含羞带怯才对。可是大公主打量了二人一番,一个强制镇定,一个冷漠以对,当真是十分的古怪。
芳姑姑带着一众侍女为每位参赛者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又将写着一到十的字条混在了一起,依次让众人抽取,抽到同一个数字的便为一组。
在场的男女,除去被提为评审的太子和未来的太子侧妃,刚好还剩下四十人,男女各二十名。
霓裳瞄了瞄手里写着七字的字条,暗暗打量着众人,猜想着谁会是她的对手。静下心来之后,她便开始提笔蘸了蘸墨,在洁白如雪的宣纸上写下了几行规矩的小楷。待到墨迹稍干,她便将它递给了一旁的侍女。她们负责监督有没有人作弊,然后在旁边添上比试者的姓名和数字顺序,以确保公正。
一炷香的时辰很快就过去了,不少的人都已经交上了手里的诗作,只等芳姑姑开始唱号,便依次将那些诗作拿出来对比,再由大公主和两位评审共同定夺谁是优胜者。
玉敏郡主志得意满的搁下笔,自信的将手里的诗作一扬,扔给了一旁的侍女。这次,她绝对不会让君霓裳好过。就算评审之一的是君霓裳的表姐那又如何?太子哥哥可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君霓裳,这一次你死定了!想到这里,她嘴角的笑意就更浓了。
霓裳神情淡漠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对四周的窃窃私语和打探的目光丝毫不在意。公道自在人心,她就算得不了头筹,也不会输的很难看。玉敏郡主提出那惩罚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位目中无人的郡主又打算给她使绊子了。不过,她可不是傻子,别人下了套子她还会不头扎进去。
虽然那些东珠她也很稀罕,但此次来的目的她可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努力在京城站稳脚跟。而要想站稳脚跟,不是要多么的优秀,而是让人挑不出刺儿来,并非挤破头去争那个第一。
“第一局,礼部尚书嫡女傅红音胜。”
“第三局,北魏侯嫡女苏怜儿胜。”
“第六局,大理寺卿嫡女司徒幽胜。”
霓裳深吸一口气,马上就轮到自己了。等了许久,也没听见任何的动静。霓裳不由得抬起头来,望向评审席方向。
“怎么回事?第七局的两位是谁啊?”
“难道是不分伯仲,一时没有决断?”
大公主见太子和王吟雪都没做出决策,便吩咐芳姑姑将他们二人手上的诗作拿了过来,一看之下,顿时眉头紧蹙,锐利的眼神直直的射向在场的其中两位。
“到底怎么一回事?”四周忽然变得热闹了起来,不少人都明目张胆的交头接耳起来。
大公主将那两首一模一样的诗作往桌案上一拍,喝道:“第七局的两位比试者站出来。”
霓裳微微一愣,然后顺从地从人群中走出来,来到大公主面前。而跟随她一同站出来的,还有一个她意想不到的人——玉敏郡主。
这也太过巧合了一些吧?霓裳心中暗道。
“你们俩还这是心有灵犀啊...不但抽到同样的数字,而且就连所作的诗都是一模一样,很好很好...”大公主将那两页纸往地上一扔,十分的恼火。
众人一听这话,全都愣住了。沉默片刻之后,就有人站出来为玉敏郡主说话。“君霓裳,你竟然敢当众抄袭郡主的诗作,你可知罪?大公主明鉴,玉敏郡主才思敏捷,所作的诗句一向颇受赞誉。长乐侯府的小姐第一次参加诗会,才学方面无从考证,想必是长乐侯府的小姐为了怕输,存着侥幸心理,偷看了玉敏郡主的诗作。没想到她们二人竟然抽到一个组,这才漏了馅儿...”
霓裳听完这苍白无力的辩驳,不禁有些好笑。“这位小姐还真是料事如神。将事情分析的头头是道,放佛亲眼见到一般。大公主都还未发话,你就给我定了罪。难道说,你的权力比大公主还要大,可以越过大公主去?”
“大公主恕罪。”刚才还言辞凿凿的女子心里一惊,赶紧跪下来请罪。“民女无心的...民女一时太过气愤,所以才胡言乱语,望公主恕罪!”
☆、52 反击,受赏
大公睨了那不懂规矩的闺秀一眼,芳姑姑立刻上前去,凑在她耳边小声的说了些什么,大公主脸上闪过一丝厌恶,冷冷说道:“原来是左相府的庶出小姐,难怪这般不懂规矩。本宫好像记得,你并不在受邀之列。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私自前来。来人,给本宫拖出去,杖责五十,送去安平寺。”
那左相府的小姐吓得浑身直发抖,不住的磕头求饶。“大公主饶命...民女...民女是获得玉敏郡主应允,接到帖子才来的啊...民女不是有意欺瞒大公主的,大公主开恩...”
“不是有意的,那么就是故意的咯?本宫举办的诗会,什么时候轮到玉敏郡主做主了?”大公主扫了同样吓得面色苍白的玉敏郡主一眼,觉得她太放肆了,居然背着她将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人弄进诗会里来,当真是目中无人。“敏儿,你可知罪?”
玉敏郡主没想到一向和蔼可亲的姑姑会突然翻脸,吓得不轻,说起话来也变得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姑母恕罪...玉敏知错了...她…她一直跪下来求我…我不忍心见她…所以才带她来的…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还请姑母饶恕玉敏一回…”
大公主长叹一声,觉得这个侄女做事太没个分寸,脑子长着就是好看,根本没一点儿用处。但想到她是洛亲王唯一的孩子,也不好惩罚太过。“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以后的诗会你都不用来参加了!”
玉敏郡主连连点头,一再的保证绝对不会有下一次,大公主才让她起身。
那丞相府的庶女被拖了出去,不一会儿就传来晕过去了的消息。大公主挥了挥手,说道:“算了,直接送到寺庙里去反省去吧。”
经过了这么一段小插曲,众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再随意的开口。到了这个时刻,众人才明白这大公主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就连当今圣上都要敬她三分,也难怪公主发起怒来,连丞相府的人也敢随意处置了。
不过说起来,也是那个女子倒霉。没事儿干嘛强出头,是嫌命太长了么?
解决完了这桩事情,大公主又将注意力放在了霓裳和玉敏郡主身上。“你们二人倒是说说,这诗作到底怎么回事?”
玉敏郡主回过神来,狠狠地瞪了霓裳一眼,盛气凌人的道:“这还用解释吗?肯定是她抄了本郡主的!”
霓裳淡漠的扫了这位刁蛮郡主一眼,挺直脊背说道:“这件事有些蹊跷,可否容民女看看那两首诗作?”
大公主沉默了一会儿,算是默认了她的请求。
霓裳刚要起身去拾起那地上的两页纸,却被玉敏郡主抢了先。“这怎么可以!难道你想毁灭证据吗?”
果然是没脑子,不少的人心里都对这位郡主做出评价。
若君霓裳想要毁灭证据,岂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那样做,不是不打自招吗?她脑子又不是进了水,怎么会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来!
霓裳只是淡淡一笑,冲着玉敏郡主福了福身。“既然郡主有此怀疑,不如请郡主亲自将那上面的诗作念出来?”
“念就念,本郡主还怕你不成?”玉敏郡主将那两页纸展开,仔细的打量了一番,找到她亲笔书写的那份,念道:“庭院深深夏席清,海棠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众人听完这首诗,都不由得点头,的确是首好诗。
“不愧是郡主所作,真是字字珠玑,充满了诗情画意。”
“不错不错,绝对是好诗!”
霓裳撇了撇嘴,神情更加的镇定。这首诗根本就不是她写的,那么她所作的那首诗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会有人知道她的顺序,提前将诗作调换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脑海里翻腾,一时得不到解答。
“你还有何话说?明明就是自己不会作诗,却还要抄袭本郡主的大作。长乐侯当真是教女有方,连这样不知廉耻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做的出来,也不怕人耻笑!”玉敏郡主以为胜券在握,眼底的鄙夷更盛,嘴上也是毫不留情,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霓裳依旧如一树海棠那般高洁的挺身而立,并未恼羞成怒或者羞愤不已。她只是轻描淡写的扫了众人一眼,然后转过身去盈盈下拜。“启禀公主殿下,这首诗的确不是民女所作。”
“看吧,她自己都承认了!”玉敏公主说话更加的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