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周行医记事 完结+番外 (烟秾)


  李同知夫人见着李清芬脸色变幻,知道她此刻心情,捏了捏李清芬的手道:“芬儿,你别担心,她们再怎么闹,还能扭过太傅府去?就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去罢。”
  李清芬点点头和母亲走进庆瑞堂,就见两位舅母正坐在左首的位置上,似乎正和人争执过,脸色涨得通红。
  “好好好,现儿李夫人和李小姐来了,你们可否把要求再说一遍?”苏老太太在李同知太太行过礼以后便笑着说:“我还真得请李夫人来亲口说个清楚,要不是我们苏府还真扛不住这个侵吞贺礼的名头呢。”
  孙大夫人和孙二夫人看见李同知太太,皆是一惊:“小姑你什么时候到京城的?怎么不去鸿胪寺卿府,反倒在苏府里住着?”
  李同知太太听着方才苏老太太的话,心里已经明白了个七七八八,见两位嫂子如是说,冷笑一声道:“鸿胪寺卿府现在该改成少詹事府了罢?瞧着大嫂这动静,恐怕都是把别人当泥人捏呢!”
  孙大夫人笑着接口道:“小姑听了谁在胡嘬呢?哪有这样的事情?现在府里大事都还是老太太在主持着呢,我也不过打打下手罢了。看来我们来得刚好,整好把小姑和外甥女接回府去,明日便可从孙府发嫁。”
  李同知太太看着面前两张算计满满的脸,心里看得通透,她们哪里是接自己和芬儿回府住?分明是想把那些贺礼嫁妆接过府去,至于能有多少出来,恐怕就难说了。
  这时,坐在苏老太太右首的苏三太太开口了:“两位孙夫人这么早就赶到苏府,一门心思想要接外甥女儿回孙府去发嫁,这片心是极好的,我们也能体会做长辈的对晚辈的关心,可是这么搬来搬去也忒麻烦,在哪里发嫁不是一样?我已经认了清芬做干女儿,我就是她的母亲,苏府就是她的娘家,难道就不行?方才你们两位说干娘不是亲的,你们不承认,现在李同知太太可是她的亲娘,你们也该没什么话说了罢?”
  孙大夫人和孙二夫人望着李同知太太,颇有些尴尬,但孙大夫人毕竟脸皮厚,听着苏三太太这话,圆脸盘子堆出了假笑:“就是呢,原本不知道小姑已经到京城了,这才说要没有亲娘在。现儿见着小姑,心里更踏实了,小姑多年未回京城,老太太心里正记挂得紧,所以还是先一起回孙府罢!”
  李同知太太看着大嫂那张皮笑肉不笑的脸,只觉十分寒心,她这笑容,恐怕是为了钱才堆出来的罢?端起桌子上的茶盅,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咙,李同知太太这才开口慢悠悠的说:“两位嫂子说得不错,只是芬儿明日便成亲,我这边忙着没工夫,明日发嫁了以后我就回孙府。两位嫂嫂就好生准备点我做女儿时喜欢的菜式,午膳前我便搬来孙府住上几日再回杭州去。”
  听了这句话,孙二夫人瞪着眼说:“明日还回去做什么?嫁妆贺礼都已经抬出门了……”刚刚说完便意识到自己失言,赶紧闭上了嘴巴,端了茶盅揭开盖儿喝茶。
  听着这话,屋子里已经有人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大家转过视线一看,便见站在润璃身后的葱翠,正鼓着腮帮子像只青蛙般,见众人都看着她,赶紧掏出帕子掩住嘴道:“我方才想起了一个笑话,却不想打扰到孙二夫人说话了,奴婢有罪,求老太太惩罚。”
  苏老太太瞪着眼睛望着她说:“就罚你今晚帮李小姐装箱,懒惫东西,就会做些轻松活儿,捞些好处,该你出力的时候就使不上力儿,只一味的好吃懒做!”
  葱翠听着苏老太太指桑骂槐的说她,也不生气,行了个礼儿道:“奴婢保证今晚出最大一份力气,李姑娘都要出嫁了,怎么好还在这关头来累着她,我就是想打秋风也得换个时间罢!”口里说着“打秋风”,眼睛可是望着孙大夫人和孙二夫人,字字句句都戳着她们心窝子说,弄得两人在一旁坐立不安。
  苏老太太见着葱翠机灵,心里欢喜,对着两位孙夫人说:“既然李夫人今晚不愿意住去孙府,那二位请回罢。方才你们自己也听清楚了,是李夫人自己说的,明日回孙府用午膳,到时候你们只管好饭好菜的等着,她定不失约!”
  两位孙夫人见着讨不到好处,也只能讪讪的道声“叨扰”,就起身准备回复。
  这时苏老太太又笑眯眯的喊住她们:“二位孙夫人,请留步。外甥女成亲,作为长辈,总要给些压箱添妆的东西罢?怎么能就这样走了呢?”
  孙大夫人脸上的肌肉不住的抽搐,笑容再也挂不住:“老太君,我们已经出了银子随礼了,礼数并未有失。”
  苏老太太望了望瑞云道:“你把礼单儿拿出来,找到鸿胪寺卿府上的随礼是多少,念来让大家听听。”
  瑞云答应了一声便拿出一张贺礼单子,找半天找到了孙府的名字,清清脆脆报了出来:“孙府一共送了二十两银子作为随礼。”
  苏老太太讥讽的一笑,指着两位孙夫人道:“你们看看这两位舅母,穿的戴的,哪一件不是精致物事?偏偏只送了二十两银子做随礼,真真是可笑。还有,作为长辈,晚辈成亲前要主动送添妆压箱的东西,我本以为你们两人今日来苏府是给外甥女来添妆的,却没想到是来打主意的。”说到这里,苏老太太看着葱翠,偏了偏头道:“你不是说保证出最大的力气?现儿你去把大夫人手上那个玉镯子给捋了下来,看着成色还不错,至于二夫人,就拔那根簪子罢,虽然旧了些,那颗东珠还凑和,去金玉堂翻新下也算过得去了。”
  葱翠爽爽快快的应了一句走上前去,劈头就把孙二夫人头上那支簪子拔了下来,她可不会跟孙二夫人说客气,拔簪子的时候少不得勾起一大绺头发出来,痛得孙二夫人扶了丫头的手,一个劲的揉着脑袋。孙大夫人见葱翠逼近,便知不妙,赶紧把手藏到衣袖里边,一个劲的往后退。可她哪里抵挡得住葱翠的点穴功夫?只轻轻巧巧一点,孙大夫人的胳膊就垂了下来,葱翠用劲的捋了两下,可孙大夫人的手腕实在太肥,那玉镯半天弄不下来,葱翠对着瑞珠眨了眨眼睛道:“瑞珠姐姐,劳你去打盆水儿过来。”
  瑞珠会意,端了一盆清水,葱翠把孙大夫人的手按在水里,使劲一抹,那只玉镯子终于从孙大夫人猪蹄似的手腕上取了下来。葱翠把玉镯拿到手里,顺手帮孙大夫人解了穴位,笑盈盈的行了个礼儿:“奴婢代李姑娘谢谢两位舅太太的厚礼。”
  苏老太太也在主位上笑着说:“两位夫人真是太客气了,哪里值得送这么厚的添妆礼哟,果然鸿胪寺卿府上好生阔绰,我们看着都眼热呢!瑞云,快帮我把这两位孙夫人好好的送到门口,别心疼得走在院子里边腿抽筋儿!”
  作者有话要说:嗯,嗯,又来了新来看文滴菇凉们,这几日大概会固定在中午1点到2点之间换更新内容,给大家造成不便,希望谅解!


☆、桃夭喜奏幸福曲

  清寒画角中门开,
  芬芳桃红越女腮。
  仁爱相依花烛夜,
  知心私语对月来。
  ——藏头诗送给李清芬与许仁知
  京城四月的清晨,天气是一如往年般的宜人,虽然和江南的春色比,它少了几分柔媚,但却多了几分纯净。江南的春天总少不了斜风细雨,那戴着青箬笠穿着绿蓑衣的渔夫,打着长长的号子,小竹筏在河里漂流,怎么看都是一幅写意山水画。而京城的春天却完全不同,每天都是一碧如洗的天空,悠悠的飘着些白云,走在御前街上的行人拥拥挤挤,大家都伸着脖子在围观着苏太傅府里抬出的花轿。
  “听说是苏太傅的孙女儿出嫁了。”一个婆子奋力踮着脚尖往人群堆里看,却只能看见花轿的顶角。
  “嗐,你听谁说的?这可不是苏太傅的孙女儿,是苏府三房夫人认的干女儿出嫁了!”旁边的婆子拨拉了她一下:“听说这姑娘生得极美貌,状元公为了她都不愿意娶公主呢!”
  “你别胡说!”那个婆子张望了下周围,见没有人注意她们的谈话,悄悄掐了身边那个婆子一把,压低了声音道:“你从哪里听来这闲话?这话也能乱说的?公主,那是皇上的女儿,状元公怎么敢抗旨!”
  “我从哪里听的你别管,总之,皇后想把公主许给状元公,但皇上却给这位小姐赐了婚!”那婆子神神秘秘的说:“不是同一条心呢……”抬头看了看身边的人流,都跟着轿子往前边走了,推了推那个婆子:“方才看到嫁妆没有?”
  “没仔细数,好像有五十多抬。”
  “走,咱们再去数数看,也看看苏太傅府打发的嫁妆!”路边挨挨挤挤全是人,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跑去看那最前边的嫁妆去了。
  李清芬坐在花轿里,就听外边纷纷杂杂的,有喜乐声,有鞭炮响,还有交头接耳的议论,到这个时候,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今日早晨,苏三太太请了左督察御史家的大夫人做全副太太过来帮她梳头。她本来在梳妆台前坐得笔直,听着后边梳头的大夫人一边梳,一边唱吉祥话儿,这时就突然听到有细细的呜呜咽咽的哭声,那声音很熟悉,便是自己的母亲李同知夫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