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魂穿]无忧归田 (芭蕉夜喜雨)


  傅紫萱也不吝啬,把冬闲田具体都能做些什么一一说给他们听。至于各家是决定要养鸭还是养鹅、还是种菜、还是找虾蟹或是鱼苗来养,她都不管。
  那都是各家的事,各家要养多少鸭鹅,又哪里找虾苗蟹苗,又要种多少畦的菜,那自有他们自家决定。
  她只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方案,至于各家执行后成果如何,又能有多少收入,那就是各显神通,各家的本事了。她讲得多,没准最后不成了,各人还怪到她头上。
  小刘氏和文氏吃过早饭,也都赶来跟陈氏和老刘氏商量家里的冬闲田要做些什么。
  老刘氏种了一辈子庄稼,她还是觉得种些菜好些。只要浇水施肥,勤着拔草,没道理房前屋外的歹地都能种出菜,肥力十足的水田种不来菜的。
  至于养虾养蟹她没什么底气,敬县这地方冬日还是很冷的,雪一下,不知水田里的虾蟹还能不能活。至于鸭鹅倒也可以养养,不过比种菜花费的心力要多,如今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几个孙子孙媳都在城里,家里也没多少人手,怕儿子儿媳太累了。
  大伙都觉得老刘氏的话有道理。
  文氏想了想转身问陈氏和傅紫萱:“萱儿,你们家的水田都佃出去了,要怎么打算?”
  傅紫萱想了想说道:“那些佃田的不一定把所有佃的田都利用起来,他们各家也是有自己的田的,只怕佃的田还顾不过来。所以我想着跟他们说一声,他们要是在佃的田里养东西或是种菜,就不收他们的租子了。没利用起来的田我就把它们暂时收上来自家打理,请自家的家丁丫头们打理。都不是什么费功夫的事,我们家那几房下人及傅苗傅义他们完全可以打理得过来,再说不是还有长工吗?”


☆、二百六十六章 姻亲



  小刘氏听完傅紫萱这番话问道:“那萱儿你想拿那些冬闲田做些什么?”

  傅紫萱想了想便说道:“我让王直到城里看看有没有虾蟹苗了,若有的话,养到过年,虽不大也能添一盘菜。种菜肯定是要种的,鸭鹅也会养上一些。”

  看了看文氏和小刘氏又说道:“大伯母家里的亲戚多,我还是觉得你家养些鸭鹅好些。过年时拿上一两只到娘家,或是让二嫂三嫂拎到娘家,也是极好的年礼。


种菜倒是不用了,你家院子大,那几分菜地种一种也尽够你们吃了。三伯母家里我倒是觉得就你和三伯两个劳力,种些菜倒是要好些,种菜的话紫竹和紫菊也能帮着你们打理打理。多了拿去卖卖,也是个进项。”


  “养虾蟹我看就不必了。几个哥哥嫂嫂都在城里,你们两家也没多余的人手,再说你们那田里,还有一些小的泥鳅和田螺呢,也需要你们照料。”


  妯娌几个听了这番话,各自对视了一眼,都点了点头。一家人又商议了一通,也就差不多定了下来。


  只隔日,傅家庄的冬闲田里就热闹了起来。



让路过的外村人都以为眼花了,纷纷抬头看天相,难道已到了春日耕种之时?


如今的傅家庄,隐约有视傅举人家马首是瞻的感觉。自跟着傅举人家种了天香米,养了鸡禽,开了荒地后,日逐渐好过起来。若没有傅举人家,村里还是跟以前没什么两样,孩们一年到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裳,也常年不见油腥。


如今对于傅举人家透出来的想法和点,村民们自是奉若神明。没有人去致疑可不可行,只要傅举人家说了村民们就会去照做,再说傅举人家,也跟他们一样要把农闲田利用起来的。


他家只怕下的力气会更多。自家小打小闹的怕什么。能多些进项谁不欢喜?就是不成也没什么,又不是像过去一样把一个铜板看得比天还大。


再说也不费什么事,冬日里大伙都闲着,呆在屋里还费炭费柴火。再说种菜谁不会。都打理一辈的庄稼了,没道理在肥沃的上等田里还种不出蔬菜来。


再说养家禽谁家不会?之前就是家里再苦的,各家也都有一两只鸡养着的。鸭鹅可能有些人没养过,不过还不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不像鸡一样关在院里。而是要把它们养到外头,赶着下到荒着的水田里罢了。都干了一辈的农活了,还治不了几只鸭鹅?



还有些脑筋活络的村民,则到处找虾苗蟹苗鱼苗。


买不到,就四处寻小河小溪的捞上一些,也顾不上秋冬的严寒霜冻。干劲十足。也有人在集市上,便宜买一些半大的小鱼,十几文钱就能买上小半桶。


把它们投在水田里,养到过年。不说卖就是自家吃一吃。那也是美味的盘中餐呢。过年时的鱼有多贵,大伙又不是不知道,虾蟹就更不用说了,有钱都买不到。


傅紫萱也暂收了一些佃户们利用不了的闲田,种上了耐寒的冬季菜。虾苗蟹苗鱼苗王直在集市上找了一圈,几乎没有。又问了曾经给傅家供过鱼苗虾蟹苗的商贩,也没找到多少。


傅紫萱索性把少少的这些虾蟹苗,及半大的鱼苗,分别投在鱼塘和集中放养的水田里,不准备另行整地来养了。


另一头,又让安家夫妻俩,领着一家及常家的三个儿。并几个家丁丫头,把收上来的水田里放了多余的水,并起了沟畦,种上了菜籽。


又各买了一百只半大的鸭苗鹅苗,赶下了水田。


让常家三个儿专门看管鸭鹅,安家夫妻俩则领着小儿及两个儿媳,专门看管菜地。


为了防止鸭鹅吃了水田里的鱼及虾蟹,傅紫萱又让自家的家丁及傅家庄的村民,在养了鱼虾蟹的水田四周,都扎上了齐腰高的竹篱笆。


傅家庄的一番动作自然瞒不了附近两个村的人。


这时代虽交通不便,消息也闭塞,但还有一种奇妙的东西叫“烟亲”。


网状一样分布的烟亲关系,阻止不了一传二,二传四,四传无穷。


刘村陈村傅家村三个村隔的并不远,又都一同生活在玉屏山脚下,百年来的互婚,已让这三个村同气连枝。再说自这两个村夏种跟着种了天香米后,两个村可是
时刻盯紧了傅家庄。


两个家族的族长,也是时不时地来傅家庄与傅族长会会晤,共进一回晚餐。


没道理三个村一起同甘共苦这么百多年,你傅家庄就把我们两个村撇了,自个穿金戴银,锦衣玉食去了。忘了你们村,还有女儿外孙什么的,在我们这边吃苦吗?


再说你们村那边,可还有我们两村嫁过去的女儿呢。你傅家孙血液里还留着我们两个族的血呢。你傅举人家那个大女儿,还不就留着我陈族人的血?


于是,陈村刘村也迅速动了起来。


一时之间,闹得镇上及敬县城里,人人大为不解。什么时候,鸭鹅这么畅销了?


鸭蛋鹅蛋还被人抢着要。平日里大伙都不爱吃炒的鸭蛋鹅蛋,总是嫌弃有股腥气。可现在这么怎么了?都不讨价还价了,有多少要多少?世道真是变了。


还好陈村刘村两个村的村民,被两个族长告知要闷声发小财,所以这利用冬闲田的事,除了玉屏山下的三个村,及一些零星的烟亲人家,倒是还没大规模传开。不然等翻过年,集上这么多鸭鹅也真够让人头疼的,只怕真是白菜价了。


三个村闹得紧锣密鼓,傅紫萱倒是一派清闲。那日王直从城里买菜种回来,也带回了两个食铺的帐本。


还向傅紫萱禀报,两个食铺的羊肉卖得极为不错,不管是卤的还是白切的,都卖得极好。一天半只已是不能满足两个铺的需求。随着寒风渐起,来醉仙楼吃羊肉锅的人也渐多,一天半只也不够卖了。


孙掌柜及傅紫武、傅欢都要求每日再增加半只。


而城里有些大户,也纷纷找上食肆的掌柜问有没有生肉卖,另还有几家屠户也说要买整只的羊。


傅紫萱已是料到冬日里羊肉会越来越畅销。敬县非牧区,羊的数量本就极少,根本不能满足整个敬县所需。


冬日里吃了一碗暖暖的羊杂汤,再把羊肉切得薄薄地涮锅,再烹一些羊肉做的菜肴,真是美味的很。只不过羊肉难寻。


也有好些人,直接寻来傅家庄,要买上整头的羊。


只不过傅紫萱觉得数量不多,且还要靠它带动两间食肆及醉仙楼的生意,并没有答应。再说再等上一个月,过年前后价格还会更高。


今年养羊的收益极为不错,看来今年除了留下一些母羊产子,明年还得再四处寻摸一些回来。


这一个月来就有二十几只母羊产下了幼崽,玉园种的紫花苜蓿又多,除了自家牧场的牛羊吃用外,还多了好些往外卖了出去。这羊奶自然就剩了下来,小羊羔都吃不尽。


老郭头和老中叔前几日来回报傅紫萱的时候,傅紫萱还没想出个好的点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