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种事情他跟母亲和大哥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楚,犟性上来了,古脖子就一句话:“那也不行,不去!”
气得赵李氏随手就把茶碗丢了过去,洒得赵明礼一身的水:“你这个孽畜,这是想气死我是吧?”
赵老大赶紧打圆澈“二弟,看你把咱娘气得!这么些年,娘容易么?你自己说说,你这才回来多久,把咱娘气了几回了?你那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孝为百善之首也忘记了?”
听见堂屋的响动,西厢阁楼里的陈氏和后厨的小李氏刘妈妈都探出了头,见是赵老大伺候着老太婆在找赵老三的岔子,小李氏和刘妈妈对看一眼,缩了回去陈氏攥了攥拳,还是进了屋,随手拿帕子攒着赵明礼袍子上的水渍,也不吭声
待得赵李氏面上怒气平息了些,赵明礼苦口劝道:“娘何必管人家的闲事,咱家算下来虽有十几口子,但是小一辈的都还不算成冬这样合计下来,咱家恰好在那十人全免之内若是让别人家跟着咱家户头一块儿算,既是提携了这家,就不能忘记了那家,再怎么也不止二十人了,您算算,是全免合适,还是免一成合适?”
赵李氏一时没反应过来,赵老大就转开了心眼子,低头默算起来看他这副涅,就是后头进来的陈氏也明白多半是这位大伯子又在老太婆面前嘀咕什么了,撇了撇嘴角,觉着腻味
小小看着天赐兄弟两个吃完了洋芋,又细心地拿帕子帮他们把嘴角手上的灰擦洗干净,这偷吃也是门技术,总不能刚进大门就叫人发现了吧?天佑笑嘻嘻地不以为意,天赐却红了脸避开了,自己接了帕子过来擦
几人收拾好了刚刚上到路上,便碰到了大郎和二郎大郎背上背着二妞,二郎背着猪草筐子,满满一筐子猪草压得他腰都挺不直了,见了他们还要调笑:“哟,今儿逃学了?看不我不告诉二叔,打折你们的腿去!”
大人们之间如何不提,几个孩子已是熟络起来,小小过去哄了二妞下来桥,大郎便接了二郎的猪草筐子,几个人笑闹着朝家去了
上架了
感谢各位亲的大力支持,小小将于元月14日上架,还请大家继续支持爪子哦!
从去年的11月底发文到现在,好多朋友说,小小的进度好慢艾爪子,你能不能干脆点翱不是爪子不想干脆,而是想把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所以节奏就缓慢了些也有朋友说,爪子艾农家生活就这么憋屈,你还不如让小小回去宅斗呢其实,这不是一篇宅斗文,是一篇甜文来着你信吗?反正我是信的第二篇小说,我消小小乐观坚强积极地生活着,虽然会有困难,但是当她适应了这个陌生的时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好好地生活下去
就像我身边的很多朋友,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一直坚持不懈地为了自己小小的梦想而努力着,从未放弃也许这个梦想很大,也有的梦想很鞋可是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尝试过,坚持着,一路走来即使有挫折和困惑,但是回首的时候,更多的是开心,更懂得珍惜
借此自勉不管码字的路上多么寂寞或者彷徨,我一定会努力地走下去
也祝福所有的书友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阖家健康幸福!
五十章 山居秋色【二更】
一上院坝,远远便看见二叔二婶跪在堂屋里,当先的大郎皱了皱眉头,回身望着后头几个小的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小声些
紧跟着上来的天赐天佑自然也看见了,转头去看小小她却已是撬二妞往阁楼下头去了,小李氏正带着大妞,背着五郎在阁楼下头扎鞋垫呢m
兄弟几个无法,等到二郎放了猪草筐子上来,一同进去给赵李氏等人请安见礼
赵李氏不咸不淡地问了几句,便撵他们出去了,半点当着孩子的面叫赵明礼夫妇俩起身的念头也无
天赐捏了捏拳头,终是沉着脸没敢做声,桥天佑退了出来
二郎便问大郎:“这又怎么了?”
大郎正觉得羞愧,二叔二婶跪着,自己爹在旁边站着,即使自己兄弟进去请安,也只抬了抬眼皮子凭着大郎的感觉,肯定又是自己爹生什么幺蛾子了可这话当着天赐兄弟俩如何好说得?再怎么也是自己亲爹啊
见他不搭腔,二郎摸了摸自己的左眼嗤笑一声道:“看这涅,约莫是爹又整什么事了吧?这个家有他,就安生不了一天”
当着天赐二人的面,大郎还是训斥了一声:“二郎,那是爹!”
二郎才不管哩,自从这眼伤了之后,他的心也算是被爹伤透了,言语间从未客气过,还称一声“爹”已经算是不错了听了大郎含着训斥的声音,摆摆手无所谓地道:“算了算了,大人的事情我们能管什么?走,天赐,我带你们上山玩去!”
父母都在堂屋里头跪着,天赐天佑哪里有玩的心思,纷纷推拒道:“算了,还是不去了”
谁知小小在旁听到了,跑过来问:“山上有啥好玩的?二郎哥带我们去呗!”
大郎也说:“还是去玩吧♀不知道又是什么事,莫给奶奶他们添麻烦了〗上好玩的可多了,你们二郎哥熟得很,跟着他去就是只是要记得莫走远了”
不得不说,大郎还是很有几分长兄风范,也挺会说话为人,真是不知赵老大夫妇俩那歪竹子怎么能生出这样的好笋来
说是莫给奶奶添麻烦,实则意思是莫给赵明礼夫妇俩添麻烦天赐已是懂了,扯了天佑对二郎笑道:“那二郎哥可要带着我们,后头山上我们也没去过几次,不知道有啥好玩的呢!”
天佑却还不肯,转脸看着堂屋方向说:“可父亲和母亲还跪着哩!”
天赐紧紧扯了他一把,加上小小在旁起哄,终是抵不过上山做耍的念头,兄弟几个略收拾了一下,往后头山上去了
从赵家老宅的厨房出来,便是赵家的后山只不过平日里赵家人上山也很少从后厨穿,都是直接从屋子旁边走的,那里已经踩出了一条一尺来宽的小路
沿着小路向上,便是赵家的后山♀一块也没有严格的划分,反正施州山大人犀只要肯卖力气,就不愁没有地种
小路两边就是赵家的菜地,如今旁的菜也没什么了,南瓜卧在地头,白菜也散着叶子挺立着,再就是一些葱姜蒜之类的调料啥的,还有一些诚赵家的餐桌,但是小小也不认识的,二郎一一指给他们看
天赐天佑都是城里长大的,除了端上桌子的菜,就没见过长在地里的虽说不是第一次上赵家的菜地了,可要他们俩完全认识这些菜也认不完〗人一路上傻乎乎的样子惹得二郎直笑,就连不怎么开笑脸的大郎也勾了勾嘴角
说实话,小小觉得二郎真是挺不错的他那只左眼,说是看东西有点模糊,估计跟瞎了也没啥区别了,小小就不止一次地发现他常常拿不准东西,这是长时间用双眼习惯了之后突然换了单眼视力的缘故
还有他脸上那条疤,虽说已经落了痂,可是看起来还是挺吓人的,偏他自己也不在乎,村里的孩子们取笑了几次,他没啥反应,也就渐渐罢了
这里九岁的孩子已经算半个壮劳力了,也就是半大小子了,知道好脸面了若是换了旁人,哪怕是个成年人,面对这样的变故也不一定能接受得了
偏二郎一副嘻嘻哈哈没心没肺的样子,该干啥干啥,活一点也不落下,就跟没有发生这回事似的
就凭这点,小小就挺佩服的
上了坡,便是赵家的苞米地,如今苞米已经掰了,杆子也捆扎好了拢在一处扎成了垛子闲不住的赵老三正在地里刨着苞米根子,见他们上来,远远笑了一下,低下头又干活去了
天佑扬着嗓子喊了声“三叔”,赵老三答应了一声,还是没有抬头二郎就笑着拉天佑:“别喊了,三叔正刨根子呢,莫搅合他做事”
“苞米不是都收了么?这根子刨出来干啥?”莫说天佑不解,就是天赐也挺疑惑的难道苞米根子还有什么用?
“刨出来烧成灰,那个肥地可好呢!”庄稼活二郎也是把好手,开了口就住不了:“趁着现今日头还好,晒上两三天就可以了,烧成灰,洒到地里,等这冬一过,开了春就能种了,不耽误工夫你看那些人家山头没刨的,都是等着来年再刨地,来年再烧灰那个灰有啥用?还不如咱家灶膛里的灰呢!”
天赐天佑两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其实真没弄明白这其中有什么区别
小小也在寻思,这大概有个腐化的过程吧?好像种花也要撒腐肥什么的,好吧,她其实也真心没弄懂
越过苞米地洋芋地,山势陡峭起来,这里也是他们此行的终点——山上的杂木林子
虽然已经是深秋,但是并没有多少树木披上金黄枫红的外衣,这大概跟林子的种类有关系,整个树林子看起来一片灰败的色彩,所以其中一两株满树金黄叶片的树木看起来尤其显眼
天佑挣脱了天赐的手跑了过去:“哎呀,这个是啥呀?怪好看的”
小小拾起一片叶子,眼前一亮:“是银杏!”
“咦,你个小丫头片子还认识银杏哩!”二郎惊呼了一声,其他几人也投过来惊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