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又凑了过来,他一回头瞧见了。低声问:“又做什么?”
松针低着头。递了个便签给他说:“夫人叫我给您的。”
“是什么?”天赐一边问一边回头盯了看不见的后堂一眼。手里打开纸条一看,忍不住就微微笑了。
他顺手将便签塞回松针手上,一边自己磨墨铺纸。写了几句话,方才搁下笔,一拍惊堂木道:“尔等争执已久,却还没个说法,只是本官这里有个纸条儿,说不定沈秀才看了,就晓得如何处理得好了。”
说着一招手,让衙役把自己刚誊好的纸条给沈秀才送过去。
沈秀才拱手谢了,疑惑地接过纸条打开看了看,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一下子就萎靡了,将那纸条掉落在沈秀才两个儿子也认得字。见父亲失态,身世兄弟俩齐齐住了嘴,只不过瞄了一眼,也跟自家的父亲死的脸色涨红,不再反驳。
隔得近些的好事者见那只上写了一行大字,忍不住就往前凑凑念了出来:“豆蔻年华,夫丧新寡,叔大公壮,瓜田李下,嫁是不嫁?”
那人声音不小,旁边的人都听见了,指着堂中的沈氏父子三人指指点点起来:“难怪拦着他家小寡妇不让改嫁,原来还存了这份龌龊心思!”
“哎呀呀,平日还没看出来,这道貌岸然的,啧啧……”
李氏家人听了悲鸣一声,李姓少年更是一挽袖子就要冲上去,对着沈氏父子红了眼睛吼道:“你们!你们这些坏人!”
公堂上吵嚷起来,赵天赐惊堂木一拍,冲着沈秀才厉声喝道:“沈茂亚,嫁是不嫁?”
沈秀才面色灰白,哆哆嗦嗦地答道:“嫁,嫁!”
堂下围观者中传来一阵欢呼,天赐便道:“沈家已经肯了,判李氏带回女儿,择期改嫁。
退堂!”
小小在后头听见“退堂”两字,掩嘴一笑,带着丫头护卫们赶紧走了。
回到天赐的小院儿,先叫墨兰等人将饭菜摆了出来,这食盒下头一层是个特制的炭炉,里头放了几块火炭,保证盒子里的饭菜总是热的,此时端出来,虽然口味没有刚出锅的好,好歹也能让天赐吃上一口热的。
天赐穿着官服一进门,先朝小小拜了一拜:“多谢娘子教我!”
小小微微侧身,算是受了他一个半礼,也盈盈蹲身为礼道:“夫君辛苦了,还请快些用饭吧!”
旁边墨兰两个抿了嘴直笑,赶紧溜了出去,只留他两口儿在里头说话。
天赐端了饭,叹一声:“饿死我了!”便开始狼吞虎咽,小小看他这模样儿好笑,捻了另一双筷子替他布菜。
吃了个八分饱,天赐放下碗,拍拍肚子道:“适可而止。小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原来天赐写给沈秀才的那几句顺口溜是小小写了叫松针递上去的。天赐不肯让外人瞧了她的字迹,又字迹誊抄了一份丢给沈秀才。
小小侧头道:“此案合以让前后两位大人为难?”
她的样子颇为俏皮,天赐解决了一桩难事,心情也好,想了想答道:“沈氏不让李氏改嫁,合乎道理;李氏想要改嫁,合乎人情。而两者俱都合法。无非一方占了理字,一方占了情字,无论判哪方为胜,都要伤了另一方,所以才叫人为难。”
小小便笑了起来:“既然无论哪方为胜,或是冷了人情,或是失了道理,只能从其中找出更加合情,或是更加合理的一方。我瞧那沈家,上头没了婆婆,底下两个小叔子,就只有李氏一个女人家,全是男人,想必平日生活多有不便。不过这种不便之处,大概是你们男人体会不到的,尤其乡间流言可畏,倒不如顺水推舟,让那李氏改嫁,岂不是更好?”
天赐连连点头夸她:“娘子睿智!”
小小哑然失笑:“倒不是我睿智,只是这女子的苦楚,你们男人不知道罢了。”说着神色间就带了几分怅然。
天赐赶紧握住了她的手表白:“小小放心,我一定护你一辈子,不叫你吃那些没来由的苦楚。”
可惜这个温情脉脉的时刻到来得不是地方,外头墨兰禀告要进来,小小就像个受惊的小兔子一样,赶紧抽回了自己的手,红着脸转过了身去。弄得天赐心里直痒痒的,只盼快些散衙回去,好跟娘子温存一番。
十月二十之前,黄家自扬州陆陆续续打发了十来个门客过来,天赐抽出时间一一接待了,最后定下来两个人,一个名为温皙,三十多岁的年纪,尚未成家,本是北周人士,少年时流落到南唐来,被黄家家主带回去收养的,一直没有成家,逢人便是一脸笑,是个长袖善舞的。另一个名叫张孝武,却不是黄家门客,而是另一个门客推荐过来的,识文断字不提,还打得一手好算盘,也是三十出头,勤恳大方不提,最重要的是此人家里原本就是衙门小吏出身,对衙门里头的方方面面最是了解。
有了这两人相助,天赐一下子就觉得轻松起来。
小小则又是一阵子忙碌。温皙孤身一人,需要安排小厮丫头过去服侍,而张孝武则有妻儿家眷,要安排院子等等杂事一堆。
刚忙出个头绪来,天赐又说,十一月初黄二的老娘和妹妹就要回扬州去了,这次黄二给自家帮了个忙,少不得要请人家过来坐一坐。可若是只请黄二一家,似乎又有些不够热闹。小小想了想,将帖子下给了赵氏三个房头。
村言常道:“宁落一村儿,不落一户。”说得文雅点嘛,就是独乐了不如众乐乐。
何处歇脚,何处饮宴,安排些什么娱乐项目……小小又忙活了起来,好在往常在家的时候跟着林氏也学了一些,不算太难。唯一的问题就是不晓得这余杭风俗会不会与京都不同,倒叫小小有些棘手。
好在这宅子里头的下人,不少都是原来就在宅子里头伺候,跟着宅子一起买进来的。几个有能力的,也在各处当着管事婆子,小小将他们叫进来问了问,又花了三、四天时间,方才算是准备妥当。
十月二十九一大早,小小就起身了。今日她是主人家,自然要好生装扮一番,既要显出郡主的威仪和大气,又不能压制了客人。想到今日的主客是黄家母女,而且自家天赐又同黄二交好,算是小辈儿身份,不如往娇俏里头打扮。
这样一想,便挑了粉黄色绣粉红小朵单瓣梅的袄子,下头配了如今京都正时兴的二十四幅朱红色罗裙,头上首饰一向不多,今日也只用了金丝镂空点翠钗,鬓边一只梅花步摇轻轻摇动。两只赤金圆珠耳塞好不显眼,手上却戴了一对儿各色碧玺石穿成的多层链子,尾巴上用彩绳系做蝙蝠的模样,两粒小小的赤金珠子坠在尾后,显得精致灵动。
这次跟着黄夫人过来祝寿的,还有黄二的两个嫡亲妹子,这一对儿链子便是小小特意为她们准备的见面礼。至于赵家的其他各房姑娘们,则是用荷包儿装好的玉佩各一枚,手绢儿各一条。
按着黄二跟天赐说的,赵家三个房头,姑娘不少,就是到了适合走动的年纪的,拢共也有近十个。为了照顾这帮小姐们,小小请了说唱弹词的女先儿,又安排了各式姑娘家玩的投壶、覆射、词牌等物,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吃罢早饭没一会儿,赵家的人便到了。
二百九十五章 宴请【二更】
开了侧门,将赵家众人迎了进来,天赐隔着轿子对几位夫人行了礼,便将他们送去了垂花门外小小亲自在垂花门里头接了,互相见了礼,领着客人们往小花园子走去
走进安园,黄夫人满是感慨她尚在闺中的时候,也到安园来过两次,都是跟着母亲赴宴不过那个时候自家跟安园的原主人不太对付,不过是个面子情儿,略坐一坐便走了哪里像是今日,作为贵客被迎了进来,而且迎接自己的还是当朝郡主 ”“
本来在垂花门处大家便要对小小大礼参拜,是她走上来挽了自己的手,亲热地叫着“伯母”,又说“本就是想请您过来消遣,这样多礼反倒添了我这小辈儿的不是,大冷天儿的,何苦呢?”
这位郡主容颜姣好,又嘴甜会说话,当即便让黄夫人喜欢上了回头看了旁边两位几位妯娌一眼,脸上满是得色
他们之间的互动,小小自然看在眼里,也不点破,只说外头门上风大,邀了客人们往暖厅奉茶,一行人这才浩浩荡荡地过去了
赵家三个房头,大房来了两位夫人,三位小姐,二房三位夫人,五位小姐,三房一位夫人,一位小姐,加上黄夫人和她的两个女儿,再有跟着伺候的贴身丫头婆子等人,声势颇为浩大
这暖厅在小花园里头,半截儿是建在水上的周家买了园子之后,想到小小不习惯南方湿冷的气候将园内几个主要的院子都改了一面火墙出来此时进了暖厅,众人便惊讶地发现里头的温度较外头高些,却没见着火盆等物,虽然好奇,也按下了没问
分了主次坐下,黄夫人便引见各房的夫人小姐们给小小认识
当先两人自然是黄夫人的两个女儿,长女蕙庭,十四岁,已经定了亲;次女兰庭十二岁,还没有议婚小小自然少不得夸赞一番对方的美貌修养取了手上的碧玺石链子赠给两人做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