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炮灰生涯 (碧血怀纱)


林招娣道:“表哥不是最讨厌这些读书人,说这些人是国贼禄蠹么?怎么现在倒同情起人家来了?”
贾宝玉答道:“那不一样啊。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吏才是国贼禄蠹呢。人家又没有做官,怎么能算是国贼禄蠹?此人宁可乞讨,也算得有骨气。”
听贾宝玉这样一说,林招娣倒被他气乐了:“难道在你的眼里,凡是做了官的人都是坏人了不成?大舅舅是世袭的将军,二舅舅是工部员外郎,琏表哥是同知,都是有官职在身的。按你说的,难道大舅舅二舅舅和琏表哥都是国贼禄蠹了么?要我说,那人现在一事无成就想着坐吃山空,将来做了官,只怕又是一个贪官污吏呢!不想做事,就想有饭吃有衣裳穿有银钱花用?天底下哪里有什么便宜的事儿!”
林黛玉也道:“朝廷对俸禄一事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你为朝廷做了多少事,就能得到多少俸禄。此人自诩读书人,难道他去抄书也是辱没了他读书人的身份了不成?抄书换银子,就是朝堂上的宰相们,在未出头的时候都做过,他为何做不了?就是诗仙诗圣当年也做过这样的事儿,为什么他就不能做?难道他比先贤更高贵更有才气?”
薛宝钗听了一会儿道:“宝兄弟,不要说此人现在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林大妹妹林妹妹的族人,就是他的确是林家族人,林大妹妹林妹妹都不可能接待他的。林大妹妹林妹妹还小的,祈哥儿更小,哪里见得外人?如果此人真的是从南面来京里投亲的,又为何不直接去找林大人呢?林大人就在江南呢!宝兄弟,你要知道,这世上专门有一种人,欺负人家家里没有正经的大人守着,住到人家家里,然后四处招摇撞骗,霸占人家家产的人呢。”
史湘云道:“宝姐姐,你又在那里危言耸听了。这世上哪里来的这样的事儿?”
“我可没有骗你们。当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这样的事儿。据说有对夫妇逃难去了外地,后来就在外地落地生根安家落户了。谁成想,某日,做丈夫的外出做生意,留着妻儿在家,却来了个人,自称是这家人的侄儿,来投亲,却被婶婶拒之门外。哪怕那妇人始终坚持说不认识此人,那糊涂里长就要求这妇人让这人住进他们家。三年后,这家人的男人回来了,结果发现,自己的家成了别人的了。”
史湘云吃惊地道:“怎么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原来那个侄儿根本就不是这家人的亲戚,而是看见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妇道人家和几个孩子在,就起了坏心思,利用世人看中宗族,利用人的同情心,住进了人家家里,害死了这妇人和人家的孩子,又把人家的仆妇都卖了,占据了人家的家产。”
“那后来呢?”
“后来?后来那个坏人还收买了地痞无赖,想要杀了这户人家的男人,被这人逃了出去。后来遇见一个好官,到底将坏人绳之以法,拿回了自己的产业。可是他的妻儿却永远都回不来了。”
“原来还有这样的事儿。”
薛宝钗道:“是啊。所以,宝玉,遇见了这样的事儿,你不要先急着同情对方。不然,说不定也是个骗子,借着你的势,攀附上来,那就糟了。”
“可是这里是京师,也会有这样的事儿么?”
“还好这里是京师。”薛宝钗道,“不过,算计着林大人的人可从来都不会少呢。”
薛宝钗不再说什么了。可是接受了闺阁教育的迎春和惜春已经明白过来了,唯有贾宝玉和史湘云若有所思。
贾宝玉到底不是什么真正的傻蛋,又年长几岁,有些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而史湘云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据说是自己的父亲先没了,然后自己的叔叔婶婶搬进了自己家,再然后自己的母亲就没了。以前不觉得,只是以为自己命苦,襁褓之中父母违,所以才落得如今的地步。可是今天听了薛宝钗的故事,史湘云心里突然起了一个突。
如果自己的母亲还在的话,那么母亲就有权利为自己过世了的父亲选个嗣子。可是自己的母亲偏偏死了,才使得自己的叔叔婶婶有机会继承自己父亲的保龄侯的爵位。如果自己的母亲还在的话,那么保龄侯的爵位绝对轮不到自己的叔叔婶婶的头上。
这样的念头就像毒草,在史湘云的心里扎了根。
史湘云知道,既然自己的母亲已经过世了,自己又小,哪怕自己的母亲真的是被人害死的,那么自己的另外一位叔叔,还有堂上这位姑祖母,都不会为自己做主。因为这事儿传扬出去,只会坏了史家的名声,连累到她们自己。所以,无论是这位姑祖母也好,还是那位忠靖侯也好,都会想办法把事情压下去。
史湘云认为自己想明白了,却在心里苦笑。就因为自己是女孩子,所以,自己活下来了,带着自己的母亲的血。这些年来,看着人家住着自己家的屋子,看着人家花着自己父母留下的银钱,还对人家心存感激。
史湘云觉得自己真是混账。
虽然是贾母的寿宴。可是史湘云一点都提不起精神,连跟贾宝玉嬉闹的力气都没有了。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04夜话
虽然薛宝钗一向八面玲珑,可是经过了这么多,对王夫人已经没剩下多少好感的她更是巴紧了林家。
出了事儿,林家姐妹不一定会帮她,可是这王夫人一定是第一个算计她薛家的,哪怕王夫人的嘴上说得再好听,可是自己和自己家的奴才们被禁足也是事实,自己没能及时得到自己哥哥的消息也是事实。
所以,薛宝钗第一时间选择了林家,选择的附和林招娣。
当然,林招娣对贾宝玉的话也不是无动于衷。晚上,回到梨香院,又送走了客人,关上了大门,林招娣便跟弟弟妹妹们商量起来了。
林黛玉一听,也道:“姐姐也觉得不对劲儿?人都说人言可畏。如果真的有人打着我们家的名头,的确不可不防。只是这样的事情往往都是越描越黑,也不能明着跟人家争辩,只能一点一点慢慢来。一时半会儿的,也没有什么好法子。如果有个法子让大家都知道就好了。”
林招娣想了想,道:“其实我有个主意。”
“快说说,是什么样的主意?”
“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一字一句地重复着,林黛玉心里还是有些迷茫。也是,她到底还是个小孩子呢。
林招娣向林黛玉解释道,她想办戏园子,或者说以薛宝钗说的故事为蓝本,写一本新戏,然后让戏子们传唱,让人知道无依妇孺的难处,以此减少、消除贾宝玉见过的那个人带来的影响。
林黛玉托着下巴仔细想了想,道:“恐怕不行。一来,我们家没有现成的戏班子,而且我们家年纪最大的也就姐姐,也不方便请外头的戏班子进来。二来,未免有些兴师动众留了痕迹。再者,这里头的花销实在是不好算。如今我们家已经买了这么多的田地。等出了元月,只怕有一堆事情要忙,哪里有空闲摆弄这个?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呀。”
“这倒也是。”
“姐姐,要不,我们将之刊印成书籍如何?我们之前已经置办了印书作坊,试印过一些经史子集。出来的效果都不错,字迹跟外头雕版的一样清楚。姐姐不是说,这等铅活字还可以印得更小一点么?那我们就印小一点,价钱也卖得便宜一点,不怕没有人买。”
林招娣摇了摇头。道:“妹妹这天底下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读书识字的。不说别的,普通百姓,哪怕家里是富农。哪怕还请得起一两个小丫头,可是读书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一年十两银子的束脩,就让绝大多数的家庭担负不起了,更何况书籍的开销也是一个大头。外头一本刊印得还过得去的书,不过区区千余字,就要数两银子。那些连嚼用都不够的人家,又哪里来得银子买这等闲书?”
“原来是这样。”林黛玉一听也泻了气,“原来外头的人连书都买不起。”
“不过。虽然不能刊印成书,却可以写成评书之类的,请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们帮忙。但是。世人都爱大团结的结局。这个故事太过惨烈,又有些平常,恐怕不会非常受欢迎。京城之人听惯了好本子,只怕不会喜欢这个。”
林黛玉一愣,继而想起了在贾母这里听戏,要不就是《满床笏》这样富贵吉祥的本子,要不就是有警世和教诲意味的戏,但是结局都是大团圆的。可是自己本来就是想让人知道自己家的不能,如果改了大团圆的结局,那岂不是少了应该有的味道?
林黛玉也皱起了眉头。
边上的白鹭奉上茶果,轻声道:“姑娘,婢子有个法子,不知道合不合适。”
“你且说来听听。”
“是。”白鹭行了一礼,然后才道:“姑娘可听说过莲花落?”
“莲花落?不是那些乞儿们唱的小调么?”
“是的,姑娘。据说很多的戏曲,原来都是从乞儿嘴边的小调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小调子,朗朗上口,只要词句好,照样有很多人喜欢。婢子是浙江人,曾经在庙会上看过莲花落《李娃传》,至今印象深刻。上面的人唱得好,下面听的人更是老老少少都有,还有不少衣衫华丽之人,听到好的地方也一样跟着大家叫好。姑娘既然想广而告之,为何不试试莲花落呢?只要编得好词,然后花上百十个钱,就可以让外头破庙里的孩子们帮忙传唱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