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贾家两位继夫人,邢夫人和尤氏都不曾生养过,大概就是怕她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会算计原配留下来的嫡子吧。
正在胡思乱想间,就听到林如海道:“你们两个都坐吧。大丫头,你身子可还好?”
“父亲,女儿一切安好,就是有些肚子饿了。其余的,倒没有什么。”
林如海摸着胡子,笑道:“不妨事,你不过是躺了一昼夜未曾进食罢了。回头让乐善堂那边送些米粥来垫垫便是。大夫说也说了不妨事的。对了这个给你们。”
林如海拿出两个小小的盒子,道:“这是你们祖父当年亲手做的墨锭。算是为父送给你们的乞巧节礼罢。”
林家世代书香,自然跟笔墨字画相关的东西也不少。林如海的父亲就是制墨名家,因为喜欢在墨锭上描金填彩,绘上建兰,所以他亲手做的墨锭又被称为“林建兰墨”,是当时松烟墨里的珍品。林如海给女儿的便是他父亲晚年制成的庚辛“林建兰墨”中的两块,墨锭坚实、质地坚硬、光滑细润、味道纯正,轻叩之,声音清脆,在日光下隐隐有紫色光晕。
林黛玉一见,就喜欢上了。
林招娣道:“父亲,祖父亲手做的墨,正该好好留着,将来给祈儿才是。女儿用外头苍栗斋的墨也就是了。”
“苍栗斋的墨比得上你祖父亲手做的?那种墨,你们平日里使唤也就是了。这个你们留着。如果你们祖父还在的话,想必也会送你们亲手做的墨的。”
说着,林如海的眼睛就有些发红。他也是父亲的老来子。前头几个哥哥都因为种种原因没了,只留下他这个幼子,不等他成人,父亲也去了。当年他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抱上孙子,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福分。
“父亲,不知道祈儿现在……”
“他的确已经搬到这怡兰轩的东厢房了。在他七岁之前,你就多照顾他些个吧。等他过了七岁,我会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的。”
“父亲不娶太太了么?”这话一出口,林招娣就想咬掉自己的舌头。
林黛玉也放下了手里的墨锭。
林如海道:“不了。我若是续娶,一来也不知道对方是否安分,二来,我也担心祈儿。至于你们两个的教养一事,圣上特地赐下自己身边的两位嬷嬷作为你们的教养嬷嬷。以后有什么事情,你们就多请教一下嬷嬷们吧。”
林招娣林黛玉赶紧谢过林如海。又说了几句闲话,林如海就起身回去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临走的时候,林如海告诉女儿,她要的谏果树已经找到了,只是这谏果树要到中秋之后果子才会熟透,还有棕榈树也一样。不过新鲜的南杏仁倒是有,过些时日就能够送来。至于手摇榨油机,也做好了。
林招娣要甜杏仁和手摇榨油机,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制造手工皂。老实说,她受够了那些胰子和香胰子,一个油乎乎的,一个既不像香皂也不像肥皂,用起来都很不舒服。好在制造手工皂也不算很难,干净的碱面,食醋,生石灰之类的东西也不算很难得。至于器具,外头白瓷罐子、白瓷筷子,只要几百个大钱,就可以买上一堆,出到十两银子以上,还可以定制白瓷的模具。
所以,只要东西凑齐了,她就可以自制很多很多的手工皂。用来自用也好,送人也好,都是很受欢迎的。
反正,她已经想好了,她们这样的小姑娘,送礼,绝对不能送很贵重的东西,反而是这种不值什么钱,却有新意的东西能够让人印象深刻,更容易出彩,也更容易让别人记得她们林家。
067钗回
薛宝钗溜出荣国府跑到林家的那天,正好是贾宝玉磨着贾母接史湘云的日子,而薛宝钗被林家的管事媳妇送回来的时候,贾母的上房不但邢夫人王夫人在,就是李纨三春史湘云和贾宝玉也在。
史湘云一见贾宝玉就道:“二哥哥,过两日就是魁星日了,二哥哥要晒的书有多少?要不要妹妹帮忙?”
贾母笑道:“云丫头,那天也是女儿节,你们几个小姑娘家正该斋戒、乞巧,好好地热闹热闹呢。宝玉的书啊,就让他自己收拾就好。”
“是啊,云妹妹,横竖我的书也不多,我屋里的那几个丫头也尽够使唤了。倒是那天妹妹可要我帮忙?我可以帮忙抓喜蛛的。”
惜春忍不住道:“二哥哥,你又来了。七夕那天是我们闺阁女儿节没错,却也是读书人的魁星日那!本来就是干干净净的好日子,该乞巧的乞巧,该晒书的晒书才不枉了这一年的好日子呢。二哥哥,你还是先把自己的书好生晒一晒吧。好好的圣贤书,怎么能让丫头们代劳?二老爷那天也要晒书的,万一要是想起什么,问起你来,你可怎么答?”
贾宝玉一听,就慌了。
贾母搂着贾宝玉道:“放心,今年的宝玉可算是长进了,知道要读书了。如今呆在家里,也不过是因为家学里实在是不像话。等过了这茬,或者家学里好起来了继续去家学念书,或者另外请个先生也不错。”
迎春惜春两个互相打了眼色,笑而不答。
倒是史湘云道:“老太太,今儿个宝姐姐怎么不见?还有,林大姐姐和林姐姐怎么也不见?这拜神不是就我跟二姐姐三姐姐四妹妹四个是不是太冷清了些?”
贾母正要答话,就听见外头通报说林家打发人给贾母请安来了,贾母赶紧让人请进来。
林家的管事媳妇也是林家的老人了,见到贾母先规规矩矩地上来行礼,口称吉祥,礼毕,得了贾母的许可,这才起身,奉上林如海准备的礼单。
贾宝玉在边上看得分明,道:“这礼单上怎么只有这些东西?林大妹妹和林妹妹的针线怎么没有?以前每到节下,林大妹妹都会给老太太亲手做些针线的,还有林妹妹也会打个络子做个香袋儿什么的。这单子上怎么一个都不见?”
那管事媳妇道:“回这位爷的话,这单子是我们老爷叫奴婢送来的,是我们老爷给老太太准备的节礼。至于我们姑娘,早上的时候还好好的,等奴婢受命之后反而昏倒了。奴婢是外院儿伺候的知道的不是很清楚。倒是府上派过来的丫头知道的应该更多一点。我们姑娘在昏倒之前,还见过这两个孩子呢。”
贾母一听,抬头往后面看去,一眼就看到了薛宝钗和莺儿。贾母年老成精、阅历丰富,心念一转,就猜到了。薛宝钗这是去林家撞木钟去了。
贾母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很了解。自己的长子在人情世故上还算通透,又袭着爵位,又有祖宗基业,自然是不用担心将来的。自己的次子却是读书读书不行,做事做事不行,如果不是靠着祖宗福荫,还不知道怎么过下去呢。如果不是他父亲为他考虑周全,如果不是自己这个老母亲为他算计,还不知道他在哪里混着呢。
老大一向对自己的偏心不满,连带着对管着家事的老2媳妇也看不顺眼,自然不会管老2媳妇的娘家姐妹家里的破事。没了老大这个荣国府正经爵爷做后盾,自然老2一个工部员外郎也没办法左右京兆尹和刑部问案。至于老2家的,是个面慈心狠的主儿,背地里还不知道有什么小算盘呢。
王夫人不知道贾母在看她。她看见那一身打扮的薛宝钗,心里直冒火儿。在她的眼里,如果薛蟠死了或者被流放或者被关一辈子,那么薛家就只剩下薛姨妈和薛宝钗两个女眷,薛姨妈是个没手段又没有多少见识的,薛宝钗又是个姑娘家,还不由着她摆布?所以,在薛蟠出事之后,王夫人虽然在嘴巴上应着薛姨妈,心里却把薛家当成了自己的禁脔,拿着薛姨妈给的银子,却不肯为薛家办事,就等着借着薛蟠的事儿,榨干了薛家呢。
如今,看到薛宝钗,王夫人也知道了,薛宝钗其实是去林家走门路了,这无疑是打了王夫人一个耳光。
如果薛宝钗成功了,那薛家还不是煮熟的鸭子飞了?
王夫人道:“是我处事不当,这两个丫头在府上可曾冲撞了人?”
“回这位太太的话,那倒是没有。这位姑娘离开后花园没多久,就被下面给发现了。”
王夫人道:“倒是我的不是,没有管教好丫头。”说着,又叫人拿上等的封儿赏那媳妇。林家管事媳妇谢过王夫人,又给贾母磕过头,这才出去了。
虽然那媳妇没有给邢夫人磕头,可是看到王夫人丢脸,邢夫人心里也暗爽。贾母见薛宝钗丢人,也懒得给王夫人眼色看,毕竟王夫人是她的小儿子的妻子,又是她的宝贝金孙贾宝玉的亲娘,她也不愿意看到王夫人被人笑话。
“罢了,家里的事情多,凤丫头的日子看着也大了,家里的事情都压在老2家的艺人肩上,也难免有些不周全。老2家的,你先下去忙吧。林大丫头昏倒了,如今林家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呢,回头你派人好生打探打探。老大家的,你也回去吧,顺便去看看凤丫头。”
邢夫人王夫人赶紧起身应了。
迎春惜春也站起来,道:“老太太,我们也去看看二嫂子。”
贾母点点头。迎春惜春见贾母答应了,赶紧起来,跟着邢夫人出去了。一离开贾母的院子,邢夫人就急匆匆地往自己的院子里赶,又打发迎春惜春去问问薛宝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好好的,林招娣怎么会昏倒了?这事儿可大可小,她要先跟贾赦商量一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