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秦小猪 (深水木犀)



沈茂德便提议打劫漕运,一来缓解帮中需求,二来她领着人出海。路上也需要口粮。

大顺漕运共分四道通向京城。淮汴之粟由江南入淮水、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陕蔡之粟由惠民河转蔡河,皆经汴水入京。此外,京东之粟由齐鲁之地,入五丈河抵京。以上统称漕运四渠,其中淮汴六路因地处江南粮食主产地,其粟在大顺粮食供给系统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沈茂德提议打劫的这条漕运。便是家门口的淮汴六路。朝廷推广多季稻播种,得到好处的却非地方。绝大多数都作为军粮,往北方和西北输送。沈茂德估算了下。北方大仗已经打完,往吐蕃去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现在往汴水漕运的谷栗,慢慢便转为粮仓的囤积粮居多。并不是朝廷急需的,想来自己一伙去“借”些来,官兵也不至于和人拼命。

打劫完。沈茂德便力邀马大鱼几个和她一起东去观海。马大鱼心说在故地呆着也伤心,反正她也不管事。不如归去。但却不是和沈茂德往东,她还是按照原计划,打算去一趟京城。螺蛳壳跟着老帮主,黄花鱼要跟着沈茂德。问到谢宝善、宝兴姐俩,因着宝兴想考学走仕途,宝善便婉拒了沈茂德,也跟在老帮主后面走了。她们各自分开走了没多久,崔文焕的厢兵们反应过来,在辖下各地疯狂反扑。留在本地的头目才回过味来,都骂沈茂德这个小白脸缺德。分完好处,她拍拍屁股走了,留下满世界麻烦叫别个烦恼。

沈茂德却是有想坑她们一把的意思,但也没想到结果这样严重。她在一件事上料错了,崔大人不是个大方人,简直可以说是到了睚眦必报的地步。她的功劳赏赐刚上去,这边水贼残余便打劫漕运,也让她面子上下不来台。还有一点,就是来自太女的压力。

太女在城中医馆,捉住那几个倒霉的调戏姬璞和玲珑的泼皮。不出所料,正是东瀛扶桑来的浪人。仔细审问,原来她们是桓武平氏一族。同族发生内讧后,东瀛朝廷插手干预。事关家族利益,时平氏唤作平将门的那位枭雄,便纠集反抗国衙的关东武士驱走关东北部朝廷官员。宣布关东八国独立,筑起宫殿,自称新皇。朝廷如何能容她如此作为,遣大军征讨。平氏内部其实自有矛盾,大军未至,先前被平将门杀死的平香国之女平贞盛,已经先行讨伐乱臣贼子。那作乱的平将门,混战中中箭身亡。

平氏作乱虽然很快平息,其余地方却从其中瞧出东瀛天家的羸弱之象。地方上武士往往一战成名,变成掌握实权的人物。权柄交替间,举国混战。此时,天家已经如同虚设,名存实亡,武力便是一切。有在大顺的扶桑人,不知从何途径晓得我天朝新得的火器厉害,便起了非分之想。消息传回本土,各方势力都有派遣前来大顺谋算。她们这几个不幸落到太女手里的,听说是落败的平氏一族的武士。

失了家族庇护的武士便如同流浪野狗,便有个新头衔唤作浪人。为首的那个是个平日不学无术,依仗平氏家族在东瀛关东势力为非作歹,欺男霸女的纨绔。源氏家族在争斗中后来居上,取代了平氏在关东的统治地位。这位纨绔日子大不如前,便也顶着为家族寻找大杀器的名义,远渡重洋,跑到大顺耍玩。叫京城的繁华眯了眼,慢慢本性暴露出来,又操起旧日的老本行,在街上追逐美色。却霉运当头,遇到了可能是全大顺最不该惹的男子。

太女审问她们过程中,看着这几人的伤处真是触目惊心,越发不喜二皇子姬璞。但对这几人说,是秦家小少爷玲珑折断了她们手脚的说辞,还是不大相信的。她在女帝那里见过秦三山,很是温和腼腆一个人,怎么可能有那么暴虐的兄弟。问过太女妃,也说在父后那里和玲珑说过话,不过是个生得娇俏可爱的小小子。被秦府老爷管的严厉,略有些束手束脚,看不出哪里血腥。

太女便把那些伤处也一并算到了姬璞头上,觉得这个弟弟实在是让母皇宠得不像话。今后谁娶他,后半辈子都要倒霉到家。事有轻重缓急,略去这些细节,太女姬璧面见女帝时,详细禀明了东瀛之事。女帝听完微微一笑,便叫人把姬圭寻来。太女听说了姬圭近日的作为,她说是加强了警戒,其实不过是买了几条大狗散放在院子里。那几只狗没见抓住一个蟊贼,却被军械监的少监秦小猪喂的脸膛滚圆,个个与猪相似。且看母皇问起她时,她如何应答。

三皇女听召进了宫,女帝笑问她道:“听说你养的犬儿很是灵通,会作揖打滚还会数数装死。”姬圭听得汗颜,这谁这么无聊,把这些小事也说给女帝知道。但事情属实,她也不敢矢口否认。

女帝变了脸色,鼻子里闷哼一声,一个折子劈头掷下。姬圭的反射神经极好,低着头听到风声,竟是伸出二指在头顶前凌空夹住。脑筋反应过来这是女帝在丢她出气,又赶紧嬉笑奉还,请女帝再丢一次。太女和女帝瞧她这般手段和无赖,惊讶之余都觉得好笑。女帝扯了扯嘴角,便把这一层揭过。和姬圭说起正经事,问她可还愿意领兵打战去。

太女听了这话,瞳孔便是一缩。这个妹妹身份和她有得一比,若再有些军功,那她还要不要做这个太女了。可女帝既然当着她的面问姬圭这话,想来心中自有决断。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给了就不能不要。不给也不能强求。姬璧只觉得心中有些泄气,有种凡事不在掌控的无力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帝和姬圭说这话不是无的放矢,她和蔡玉琦谈过,也和王家的当家人议论过。按照秦小猪的海图,东瀛的白银最是丰富。还有许多海产,山林田地。但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向国人传达一个讯息。

向外拓展有利可图,毕竟即便是朝中大臣,像王家这样有眼光,敢于冒险的也不多。人人都把目光集中在朝廷这口大锅里,狼多肉少,多少出产也不够分。

还有一个原因,本朝建国长久,官僚、富户兼并土地严重。此类人多是享受朝廷减免赋税政策,却占了七成以上的田地。余下不足三成土地供普通百姓耕种,无地少地的农民只好从大户手底下租赁田地。除了缴纳国家赋税,还要缴纳地租养活这些人。反之,以上这些人得了田地的好处,越发卖力集中田地。如此恶性循环下,有朝一日必将酿成大祸。

也算是受到四皇女和膏药钱在北方,使用金银货币对辽战争的启发。女帝有心要利用出海寻宝一事,把这些蚌壳般严实的“大户人家”撬开一道缝。让她们把手中的财物,尤其是土地流转出来。海外探索个人能捞回多少好处,女帝不确切知道。但是这个计划一旦启动,对于大顺国家民族确是大大有利。

扶桑便是抛出去一个饵,恰好东瀛陷入内乱纷争,此刻不出手更待何时。

逐本溯源,那扶桑国本是前朝的属国。本朝开国时,扶桑的皇帝也曾遣使朝拜觐见。可叹风水流转,那位君王的后人今时今日,竟落到受一干臣子摆布的处境。我天朝友邦又岂可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坐之不理。想想先贤是如何教导我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女帝身为一个帝王君主,切身感受到大海之中那个弹丸小国,一国之主的隐忍和无奈,决心伸手帮她一把。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

女帝打定主意,便想到了三皇女姬圭。这孩子是把好刀剑,锋芒毕露,却不知道真正的绝世神兵光华一定是内敛的。正好左右无事,便打发她做代言。出使东瀛。面见扶桑国主。匡扶正道,讨伐不义之师。

这话女帝都是当着太女的面说的,本意是想太女迟早有一日要继承大统。有些道理不能不跟她说个透彻明白。女帝自从上次小病一场,事后虽无大碍,却深刻感觉到了衰老和死亡这两样事物的可怕。事后便越发叫太女亲近,时时刻刻言传身教,好让姬璧有机会近距离学习种种治国御人之术。

只是此举后来证明弄巧成拙。女帝是个帝王也是位母皇。不论哪个皇女皇子,对她而言都是她的孩子。哪一个取得成就有了出息,女帝都会为他们高兴。但这些兄弟姐妹对于太女却有另一番意味,他们都是大宝的潜在竞争者。越是优秀,姬璧便越是膈应。

比如姬圭,她不好读书。但胜在体魄强健。总有使不完的精力,这是身为一个强大君王的资本之一。而且姬圭还未娶亲,若是她一夕娶夫生女。有了可以继承的子嗣。太女不禁又要在心中哀叹,老天不公。她和太女妃诚心求女,老天却莫名其妙把女娃娃给了二皇女的小侍。弄得现在她看见姬琮这个昔日的好伙伴,就觉得心里不快活,索性把人打发出海去了。

姬圭得了女帝让她在东瀛一展所长的默许。不禁喜形于色。听了女帝的战略分析,她如今也不嫌弃东瀛是块骨头没有肉了。手舞足蹈要给女帝磕头谢恩。想把这事板上钉钉,立时确定下来。女帝如何不晓得她的心思,见了她这副猴急模样,还是忍不住笑骂道:“去去去,怎地学了这么一副泼皮猢狲习气。”姬圭也不管女帝如何说,只管自家高高兴兴地领旨谢恩,便出宫去筹措各项事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