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齐妃 (杏仁豆腐)


  敦亲王听说皇后诞女,连忙就赶进宫里来,说当初固伦怀恪公主的名字是十三弟给的,如今固伦和惠公主的名字,也该自己给了。胤禛便笑道:“既然这样,你给侄女起一个名字也罢了,不好朕可不依。”敦亲王便笑道:“侄女一看就是多福多寿之象,叫做宝珠怎么样?”胤禛听了哑然失笑,想着允俄到底是不曾好好念书,实在是大俗大雅的名字,但是听着亲切,又见他这般兴致,便道:“成了,是你这个叔叔诚心诚意给的,借你吉言,就叫宝珠吧。”
  说也奇怪,自从宝珠诞生之后,胤禛的身体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熬过了八月二十三日,苏凉也放心下来。等到九月,皇后出了月子,皇上便亲自主持给小公主办了满月礼,固伦怀恪公主带着黑女婿、端亲王、怀亲王,还有后来封的英亲王、瑞亲王、礼亲王、庆亲王、和亲王都带着福晋一起来了,一家子和乐融融,羡煞旁人。原来胤禛病了的时候,也不知道哪里传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话,说皇上应该本年寿夭云云。如今,见了皇上这般神采奕奕,再想想,咱们的皇上一心为民,咱们的皇后温柔和善,咱们的小公主活泼可爱,肯定有那么一小撮坏分子妒忌咱们皇上的幸福生活,哼,人民群众纷纷表示再也不相信那些不靠谱的传言了。(完)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花花们一路的支持,非常感谢。本文预估还有一篇番外,大概交代些剩下的事情,如果没有花花们的鼓励,肯定也没有这篇文,再次感谢。


☆、最新更新

  宝珠十五岁的时候,皇上与皇后又开始绞尽脑汁,因为女儿要出嫁了。先头拖啊拖啊,总舍不得议亲,如今再不找婆家,只怕是真耽误了。宝珠是皇上最小的孩子,皇后年近四十才有了这样一个宝贝金疙瘩,又是一出生的时候就被封为固伦和惠公主的,自来宠爱异常,所以女婿的人选必要慎重。再说先头还有固伦怀恪公主的例子,众人都知道大公主嫁的好,虽说大家背地里都说喀喇沁亲王是畏惧天子与皇后,才不敢迎娶侧福晋收通房,这些人哪里知道当年皇上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喀喇沁亲王就已经跪着发誓说自己要与大格格做一生一世一双人了!
  清朝的公主大多是抚蒙居多,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皇后统共两个闺女,已经有一个嫁给蒙古人了,另一个也就马马虎虎的,满人汉人,随便选吧。端亲王妃想推荐自己家的堂弟,说是出息的,一句话没说完,便被端亲王瞪回去,便不敢再吱声了。端亲王妃当初是皇后跟贵太妃亲自挑选的人,说起来也不算是走眼,进了门就开怀生了嫡子嫡女,对着端亲王的侧福晋与格格等也算和蔼相待,身为嫡母,照顾庶子庶女也让人挑不出毛病,大面上的事都妥帖,但是端亲王总是淡淡的。端亲王妃难免心里就有了些其他的念头,毕竟虽然皇上那里没有明话,但是将来的位子自然是给端亲王的,她虽有嫡子傍身,但是面对满坑满谷的莺莺燕燕,心里难免发怯,也不是每个人都跟当今皇上与当年的顺治爷一样,后宫里只宠着一个人。眼看弘晖的脾性跟着康熙爷是像的,将来说不得多少三宫六院,端亲王妃便是努力去巴结皇后婆婆,正碰到小姑子议亲,想着自己的小堂弟人才出众,绝不会辱没了小公主,所以才大胆提的。自然她心里还有别的想头,公主能够下降瓜尔佳氏,自己未来的位子就更稳了。她的目光不算深远,所以就没想到,将来母仪天下,后族必要避嫌。天天跟着皇后婆婆鞍前马后的,倒不好好想想,李佳氏一族一直本本分分,李庆渊早已经辞官,底下的两个儿子虽是入仕,但也是做个六品小吏,没有平步青云的份儿。
  端亲王见她这样,实在也是矮子里拔将军,其他的那些侧福晋等还不如嫡福晋懂事呢,所以也就凑合过吧。他又想着幸好自己把嫡子一直带在身边,交给后院这些蠢女人,迟早会把好生生的孩子磋磨坏的。第二日例行进宫去请安,因为老爷子已经不在,便直接去了养心殿。皇上见了可心可意的大儿子,听了交办的几件公事,事事满意,他跟老子不一样,不是那种防着儿子的人,见儿子出息,心里只有高兴的。端亲王又被打发去坤宁宫见皇后。自康熙驾崩后,照例守孝三年后,皇上就做主让几位太妃跟着儿子出宫荣养了。惠太妃去了直亲王府,宜太妃去了九贝勒府,良太妃去了廉亲王府,贵太妃去了敦亲王府,因为老三被圈禁着,皇上本要留荣太妃在宫中,荣太妃却执意要跟着儿子一起,皇上想了想,准了,虽是圈禁,但是供奉是不缺的,荣太妃过去也受不了什么委屈。有儿子的都跟着儿子出去了,剩下的佟太妃等无嗣的便被一起迁到寿康宫里去,皇后打理后宫,自然也是妥当的,一件大事便算是完了。皇上又另发了圣旨,命皇后迁到坤宁宫,其他诸人都不动。
  端亲王到了坤宁宫,却看到了乌喇那拉氏也在。端亲王给皇额娘请安,又给乌喇那拉氏请安,因为皇上已经给了她封号,宫里诸人便都叫她宪贵妃,端亲王叫了一声宪额娘,便先站在一旁了。乌喇那拉氏见了他来,便掩口不说了,对皇后说了一声:“你既然有事,我先走了。”她也不自称臣妾,不叫皇后,大大咧咧的走了,身旁的金桔姑姑倒是礼数周全。皇后不以为意,瞧她离去,才对端亲王道:“你来的正好,你八婶婶前阵子过来说她姨表妹家的小儿子跟你妹妹相配,你去打听打听。”端亲王想了想道:“八婶婶的姨表妹该是嫁到索绰罗氏,我派人去瞧瞧。”皇后点头道:“是了,你妹妹的终身大事,你跟你弟弟们说说,也要上心些。”端亲王便道:“皇额娘放心就是。”母子两个闲话了几句方散了。
  夜里,皇上到坤宁宫来,皇后侍候吃了晚饭,才说今日乌喇那拉氏过来求着想出宫去怀亲王府住,弘显家又添了不少孩子,乌喇那拉氏在宫里天天也是枯坐着,不如给儿子带带孙子,倒有些乐趣。皇上听了,半晌不说话。皇后说道:“我觉得她说的也有道理,你想想,这宫里实在是苦闷,不但她,连着懋妃也可以一同到庆亲王府。”皇上道:“不如让弘显他们几个送孙子进来。”皇后说道:“这也不妥,送世子来,宫里不合适教养,倒耽误了,送其他孩子来,又养在祖母膝下,难免生了些乱七八糟的念头。”皇上想了半日,便准了,因为乌喇那拉氏跟着懋妃都要出去,索性把裕妃也送到和亲王府,若是老头子在,肯定有各种说法,而今都是可以做主的事,到底是皇上体恤。御史们知道于礼不合,但早就麻木了,尤其是皇上的后宫之事,当年被收拾的那样惨,还能轮得到他们随便置喙的么?
  皇后见后宫至此清净,反倒是有些不习惯了,原来闲时候还能跟乌喇那拉氏与裕妃说说话,现在在宫里只好跟皇上大眼对小眼。皇上还有心情开玩笑:“这是非逼着朕独宠皇后一人呢!”宫里选秀已经废止了十多年,没有新人,连旧人走空了,众人又议论纷纷,但也仅仅是议论纷纷。皇后养了四个儿子,两个闺女,大儿子是当仁不让的太子人选,怎么都是有资本啊!
  八福晋家姨表妹的小儿子被端亲王带着几个弟弟认真观察了一番,得出结论,说是不行。皇后问起,英亲王回道:“皇额娘,那小子一看就是离了家里干啥啥不行的样子,怎么配得上宝珠。”皇后听了,也嫌弃,想着男孩子总该有担当,因此此事就算了。叫了八福晋进宫来说,因为二人关系非比寻常,也就实话实话了:“那孩子还是娇嫩了些,况且是家中老小,宝珠也是家中最小的,两个在一起不合适。”八福晋是个坦荡的,说道:“既然这样,也就再寻吧。”说罢,又笑道:“还是嫂子想的周全,我给我们二格格找婆家,也得小心点。”八福晋如今养着三子二女,廉亲王天天养孩子都忙不过来,又因为皇上找他推心置腹谈了一回,说咱们兄弟两个也算是惺惺相惜,明人不说暗话,你即便想给自己搏一搏,但是想想侄儿侄女们,且不说你而今境地大不如以前,就算你能有九分胜算,若是输了那一分,这一家老小的性命还能保不能保?八弟,你真输得起?这话从皇上口里说的,更显得惊心动魄。廉亲王顿时跪在地上,只说自己糊涂,皇上亲手拉起来,说道:“一家门里的事,好说好散,你改了,朕既往不咎。”廉亲王心里也明白,于是此事揭过不提。虽然端亲王还是派了钉子在廉亲王府,这么多年毫无动静,也就罢了。
  宝珠的婚事最终还是定了。是她自己定下的,一个进京赶考的汉人。小公主喜欢出去玩,皇上、皇后养孩子跟别人家不一样,知道安全,便是随着性子来的,又因为宝珠受宠,所以更是放纵。皇后问小公主:“你瞧上了他哪一点?”小公主笑道:“他把银子给了街角的老太太,那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孩子,好几天没有吃饭了。”皇后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等他考了试,我见见他。”皇上知道了,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那人也争气,竟然进了殿试。端亲王早把底子查得干干净净,说他是山西人,晋商出身,家业很大,本来要他从商,结果这孩子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老子娘也不等着儿子挣钱,也就顺着他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