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宋瑾瑜想也知道东方玠在忙些什么,这时她非常庆幸自己身处冷宫,无从知晓赵王纳妃的盛况。
不过,大婚当日,宋瑾瑜依旧听得见专属纳亲的喜乐和喧闹。他们甚至得以获得一份赏赐。
宋瑾瑜手中捏着玉佩,坐在冷宫正殿,面无表情的望着正对面高高的围墙。
心儿走到她的身边,“小姐,您若是伤心,就哭出来吧,不要把自己憋坏了。”
宋瑾瑜不哭反笑,“我为何要伤心,他觅得良妻,我替他高兴都还来不及,怎么伤心?”早在入宫之前,心就已经被伤透了,或者说,已经没有心了。
夜幕降临,外面的喧嚣也逐渐落幕,整个皇宫里静得能听得见虫鸣。
宋瑾瑜吹灭房间里的蜡烛,将自己捂在被子里。
隔壁的心儿见了,不住的叹气,小姐最怕黑了,这次赵王成亲,她大概是真难过。不过,小姐早些习惯也好,往后赵王若真是登上高位,这送进来的女子一定是一拨接着一拨,若是进来一个人小姐伤心一次,那不得伤心死。
宋瑾瑜固然难过东方玠娶别的女人,但其实她更气的是自己。不过一个男人而已,而且还是仇人之子,他爱跟谁成亲跟谁成亲去。是自己修炼还不够啊。
宋瑾瑜打算捂住头睡上一觉,明天起来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再也不想东方玠和曹妍儿之事。自己如今受困于此,什么都做不了,有朝一日自己得以出去,曹家的人一个都不会放过。
这样想着,宋瑾瑜的心境渐渐平静下来,欲要沉沉睡去。
此时门口有响动,宋瑾瑜以为是心儿过来查看她的状况,没有多加理会。
可是心儿竟然走过来揭她的被子,这就太不识趣了。
宋瑾瑜用手拉扯,示意心儿不要管她。
心儿竟然不理会她的意愿,粗鲁的将她的被子掀开。
本来心情就不大舒畅的宋瑾瑜,怒而坐起,正欲训斥她一顿,她竟然看见一个火红的身影,脑袋一时间没有运转过来。
那个身影在揭开她的被子以后,神色自若的点上房间里的蜡烛,宋瑾瑜的眼前清明起来。她惊叫起来:“阿玠,你怎么会在这里?”他此时不应该和曹妍儿洞房花烛?
东方玠悠然自得,“这里有我心爱的妻子,我怎么不能在这里?”
“可是,今天不是你大婚的日子,你走了,新娘怎么办?”宋瑾瑜此时担心的是,东方玠在新婚之夜出走,曹妍儿定然震怒,曹起怎么会让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定然不会再支持他。
东方玠捂住她的嘴,做禁音的手势:“我的新娘和洞房都在这里,我别无它处可去。”
说完,东方玠竟然从怀里拿出两根大红蜡烛,摆在屋子中央的木桌上,又摆出两个酒杯,斟满酒。
做完这些,东方玠拉着宋瑾瑜来到木桌前,示意她跪下,引领她一起对着天地磕了三个响头。
接着又拉着宋瑾瑜站起来,端起桌上的两个斟满酒的杯子,将其中一杯递给宋瑾瑜,两人一同喝下交杯酒。
放下杯子,东方玠将宋瑾瑜拥入怀中。“你终于做了我的新娘,我承诺一辈子惜你爱你,永不变心。”
宋瑾瑜没有说话。
纵然东方玠这些话,在宋瑾瑜看来并不十分可信,承诺不过是一个骗子说给一个傻子听。但至少他肯在新婚之夜出来与自己相会,搞个形式主义的拜天地,他也算是有心了。
只希望他的这种用心,能持续久一些,久到自己能够扳倒曹氏父女和淑妃。
不过新郎在新婚之夜弃新娘而去,也算是给宋瑾瑜报了一个小仇。至于曹妍儿会不是生气的问题,那是东方玠该搞定的问题,与自己无关。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码足了一章,哈哈。话说,今天(6.20)是我的生日。
☆、第十三章 中宫失德,另立太子
东方玠在新婚之夜离家,宋瑾瑜着实为他担心了一阵子,但也没有听见什么风声,从后面东方玠的表现来看,没什么异常,看来应该没事。
而且,宋瑾瑜还从守门的太监口中得知,自从东方玠和曹妍儿婚后,男方持重,女方贤惠,两个人非常恩爱,同进同出,成为整个皇宫里皇子王妃的典范。
曹妍儿贤惠?宋瑾瑜不知道是曹妍儿转性了还是东方玠演技好。
不管两人的恩爱是真是假,东方玠受到曹起党系的大力扶持是事实。
另一方面,东方玠不断结交有才识、有见地的年轻人,建立自己的势力。
一年之后,东方玠又获得左丞相的赏识,娶左丞相之女高氏为侧妃。
这时,东方玠在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威望,渐渐形成了能与太子分庭抗礼的赵王党,众人私下都在讨论东方玠比太子更适合担任国之储君之位。
再加上淑妃整日里在皇帝面前吹枕边风,赞扬东方玠的贤能和孝顺,听得多了,皇帝也渐渐有了另立储君的心思。
可变换储君关系到国之根本,若是无故更换,必然动摇民心,何况太子身后还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他们又岂会善罢甘休。
就在太子党和赵王党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之时,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了太子一方的落败。
太子脾气不好,对府内的下人动辄打骂,是众所周知的是,太子府内有人负伤,也不是新闻。
可是,这回竟然出了人命,而且被虐打致死的对象竟然是太子良娣,右丞相的爱女,就足够叫人震惊了。
据说,太子良娣徐氏,在嫁给太子之前,是京都有名的大美人,品德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好。
当初她被皇帝赐婚嫁给太子,不知道伤了多少世家子弟的心。
本以为嫁入皇家,便可享受一世尊荣,怎料会有这样的结果。
对于徐良娣之死,全国上下无不惋惜。右丞相更是因此在病榻生足足躺了一个月。身体稍微好一些以后,右丞相便带着徐良娣的灵位入宫,说自己的女儿死得蹊跷,要求皇帝位自己的女儿主持公道。
皇帝于是下令彻查徐良娣的死因。在这之前,太子上报的徐良娣的死因是病逝。
等奉命的官员将调查结果报给给皇帝知晓,皇帝龙颜大怒。
原来,徐良娣自嫁入太子东宫以来,就不得太子的欢心,除了良娣必须出席的重要场合,太子从不私下与徐良娣相见,两人与陌生人无异。
对于太子的无情,这些年来徐良娣一直默默忍受,从没有在外面面前透露出丝毫的不满。
与徐良娣受冷落相反的,是太子宫里一个没有品级的侍寝丫鬟的得宠。
而徐良娣之死,与这位丫鬟有莫大的关系。
太子时常召丫鬟侍寝,丫鬟自然就怀上了太子的子嗣。太子因而对其更加宠爱,还答应一旦她生下孩子,就给她名分。
丫鬟因而恃宠而骄,丝毫不将不受宠的太子良娣放在眼里。徐良娣顾忌到皇家子嗣,一味忍让。
可不管如何忍让,却还是难以安享平静的生活。
据说徐良娣不过是在她生辰当日穿了一件素白色的衣服,却被丫鬟说成是要诅咒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早死。
丫鬟无理取闹也就罢了,更为荒谬的是,太子竟然听信了她话,趁着酒意,对徐良娣拳打脚踢。
身旁的人见状只在一旁看热闹,却没有人上前劝阻。
最终,徐良娣被打成重伤,太子却还不叫人医治,直至不治身亡。
在此事之前,皇帝只觉得太子不过骄纵些,不想无法无天到这个地步。
这样残暴的一个人,如何能成为一国之君,如何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于是,皇帝下令废黜太子,贬为鲁国公,搬出太子宫,责令其在府中闭门思过。
太子一党虽然极不情愿太子失势,但他犯了如此大错,也很难挽回了,不惩罚他,如何给右丞相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只希望他经此一事,能够洗心革面,重新获得皇帝的信任。
太子之事本殃及不到皇后,只可惜她爱子心切,皇帝好不容易去她宫里一次,她不顾及皇帝的情绪,只知道为自己的儿子求情,说他只是年幼无知,往后一定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请皇帝念着这么多年的夫妻、父子情分,宽恕他这一次,不要废黜他太子之位。
皇后她不为废太子求情也就罢了,她这一求情,皇帝想起的不是这些年的情分,而是皇后这些年的种种。太子养成这样的性格,与皇后的一味纵容溺爱有莫大的关系。
皇帝败兴的从皇后宫中离去,去了淑妃宫里。
正巧赵王带着赵王妃和侧妃来给淑妃请安,淑妃教育两位王妃要和睦相处,千万不要争风吃醋。也让东方玠对两位王妃要一视同仁,不准厚此薄彼。
三个人都十分温顺的表示一定遵从淑妃的教导。
皇帝见了十分欣慰,思索一番之后,第二天下了一道圣旨。
圣旨大意如下:前太子现鲁国公残暴难驯,责令其去封地自省。皇后教子无方,一同前往,无诏终身不得回宫。
这样一来,相当于中宫之位和太子之位皆有空缺。有谄媚逢迎之人揣摩皇帝的心思,提议立赵王为太子,淑妃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