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三叔家的弟弟长什么样子了,不知自己跑来有何事?
增云刚到前院,有个男孩子就跑上前来,佩兰急忙护住增云,不让他冲撞了增云。
这个男孩儿七八岁的样子,长得和冯辉祥挺像的,所以增云并没有怀疑他的身份。
男孩儿连哭带说,好半天才说清楚,说他母亲摔了一跤,要生了,家里没人,沈姨娘让增云过去看看。
增云二话没说,拉着男孩儿带上郭婶子和黄婶子就来到西邻三叔家。
郭婶子不让她进屋子,两个婆子进去了。
只听屋里面一阵一阵的哭喊,一会儿,郭婶子出来了:“小娘子,产妇本来日子还差几天,这一摔跤动了胎气,现在要生,沈姨娘还没来得及找稳婆来。”
增云不记得这个三婶子是什么样子的人了,但现在人命关天,也只能尽量相助了。
增云让郭婶子去把家里锁上把人都叫来听候吩咐,在人过来之前,先让郭婶子问了屋里的沈姨娘三叔的去向。
等人都过来后,增云吩咐郭七赶快带着两个木匠分头出去找三叔,家里下人都是见过增云三叔的。
又令另外一个木匠去圣医堂找个郎中和稳婆来,让佩兰和玉竹以及三个绣娘听候郭婶子吩咐,给她们打下手。增云另外嘱咐这个木匠,让郎中多带些三七粉过来。
郭婶子让佩兰和玉竹先烧一大锅开水来,还有剪刀、干净布等物品。
增云又让郭婶子去问沈姨娘,家里有没有烈酒,也许能用上。
其他的增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想着等三叔回来就好了。
本来想让人通知赵氏来着,后来一想赵氏本身也有孕在身,还是不过来的好。
圣医堂的郎中过来了,还带来一个稳婆来,增云让他们进去了。
郎中让那个稳婆进了内室,自己在外屋问着内室产妇的情况,下着各项指令。这些人又是一阵忙活。
增云正在胡思乱想间,郭七回来了,说沈姨娘说的那些地方,都没有找到冯辉祥。增云又叫郭婶子进去问沈姨娘:三叔还能去哪里?
沈姨娘这回亲自出来,吭吭哧哧地低声相告:“大娘,你三叔可能在青楼呢。”
增云听了这个气啊,知道自己媳妇产期要到了,不知小心着些,守着点,这时候还能去那个地方?
增云本想不再找冯辉祥了,这些人尽力照顾产妇就行,可又一想:此时不找着冯辉祥,万一产妇有什么意外,自己该如何是好?
就叫郭七赶紧去那条街上的青楼挨个去找,又给了他一些碎银铜钱,让他打点那些老鸨那些人用。
自己再寻思一下,又悄声告诉郭婶子,不要自作主张,只听从沈姨娘和圣医堂的郎中的吩咐行事,并让她告诉自家下人都要注意。
郭婶子答应着去了。
三叔家的男孩刚才去洗了脸,吃了点东西,又跑了回来紧紧扯住增云的袖子,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很害怕。***************************************************************************求推荐!求收藏!每过50加更!你们的热情是我写作的动力!
第三十一章一尸两命
更新时间2012-12-11 10:25:29 字数:2011
增云坐在院子里,把男孩儿搂在怀里:“弟弟,你还记得姐姐?”
男孩哭丧着脸道:“记得,大姐一直对我很好。可我听姨娘说你什么都不记得了,那你还记得我吗?”
增云心里大汗,忙说道:“谁都忘了,也不能把弟弟给忘了呀!”
男孩有些欣喜地抬头望着增云:“我就知道大姐对我最好了。”
增云心里更汗,自己真的是不认识,哭!
摸了摸男孩的头,问道:“三婶子怎么摔倒的?三叔为何不在家?”
男孩儿道:“母亲要喝杯水,结果没拿稳当,掉在地上了,地上有水,一迈步就滑倒了。”
看来不是有人故意让她摔倒的,只能是意外了。
屋里产妇的呼痛声一阵阵的,增云听得真瘆人。也难怪说是不让未婚女子进产房,见了这血腥的场面估计连怀孕甚至结婚都不敢了。寻常人家能有几个那么主意正、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子?
只见几个婆子和丫鬟不断从内室端出一盆盆血水,增云不忍看,将男孩儿的头也搂在怀里,掉过头去。
天已经黑透了,增云让黄婶子回了府中,做了饭菜,端过来,这些人轮流吃了。又给内室的三婶子喂了些,好让她有些力气。
听郭婶子说胎儿已经入盆了,但只开了三指,还生不出来,羊水都没了。增云明白,羊水没有了的话,孩子恐怕就有危险了。
郭七回来过一趟,冯辉祥还是没有找到,增云令郭七继续去找。
增云看男孩儿在自己怀里又累又困,就带着他去了偏房哄他睡了,自己又回到院子,好在此时天气还不算冷。但佩兰怕冻着她,还是回了赵府取了件披风给她披上。
内室的三婶子声音一声比一声软弱无力,估计她已经力气用尽了,或者血留得太多了。
增云让佩兰进外屋问问郎中,产妇情况怎么样。
佩兰回复说产妇有些力竭了,血也留太多,很多方法都试过了,进去的稳婆是圣医堂专门培养出来的,会推拿,会针灸,但到了这儿就不好使了。增云让佩兰转话,让郎中和稳婆再坚持坚持再想想法子。
等到天已经亮了的时候,郭七才从青楼里将冯辉祥拽出来,回到家里的时候,三婶子已经咽气多时了,孩子也胎死腹中。所有人忙碌了一晚,都已经筋疲力尽。圣医堂的郎中和稳婆已经回去了,增云代付了诊金。
冯辉祥一听就瘫在地上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哭出声来。
增云带着家里下人回了赵府,等海府来人问增云还去不去闺塾的时候,增云才回过劲儿来,就让来人转告海府一声今晚这里发生的事情,自己今天先不过去了。
赵氏一听就赶着过来了,但没有去冯辉祥那里,只是进了赵府。
沈姨娘过来了一趟,被冯辉祥打得鼻青脸肿的。
赵氏问她冯辉祥为何打她,沈姨娘大哭道:“知道这几天快到日子了,稳婆都找好了,谁知道会出意外?家里又没有下人,增寿又是个孩子,他自己又不在家守着,怎怪到我头上?”
赵氏叹着气将沈姨娘哄了,给劝了回去。
不到午时的时候,村里来人了,冯家二老和二叔冯辉明一家子到镇子上来了。
冯母听说昨晚增云领着下人帮忙来着,心里对冯辉昌成亲当天的怨气和赵氏现如今改嫁给知县大人的怨气使她忍不住大声叫骂是增云故意使了法子,三儿媳才一尸两命的。
起初赵氏和增云没有搭理他们,这么不讲道理的人,看在他们刚失了亲人的份上不和他们计较。
但后来,冯母在西邻院子里骂着,看赵府人不理不睬,就跑出院来,到了赵府门口大骂,引来众人过来观看。
张奶奶起初不知是何事,听说详细情况以后就指着冯母大声训斥:“不要脸的婆娘,还在这里耍泼。昨晚你自家家人不在,是你们自己主动求上门来找人家去帮忙的,怎么到了这时就是人家故意陷害了?”
众人一听,都指着冯母说她原来是个没有良心的,找了人家来帮忙,出了事情,反而怪人家陷害她。
冯母哪里肯受别人指责,就大声哭喊着:“赵氏,你这个烂货,被我家休了,倒没脸皮的去勾引汉子。现在又支使下人陷害我家媳妇,可怜我的媳妇啊,这是一尸两命啊!”
增云不明白了,冯母这么诬陷赵氏他们有何好处?是那死去的两人还能复活?还是想破坏赵氏的名声?
赵氏还在忍耐,增云气得冲到大门处,令门房木匠打开大门,冯母一见赵府大门打开,就要冲上来打人。
三个木匠和郭七连忙上前拦住,尤其是郭七还取了跟竹棍在手。
增云气得命令道:“郭大叔,打这个泼妇。”
赵氏急忙出来拽住增云,道:“她是你奶奶,你不能这样。”
增云气极反笑:“哈哈哈,奶奶,试问你们各位,谁家有这样的奶奶!”
三个木匠、郭七、郭婶子、黄婶子、佩兰、玉竹、三个绣娘还有赵氏带来的一个衙役和秀兰秀梅都出来了,冯家一看赵府这么多下人还有个衙役在此,就赶紧将冯母拉回去了。
增云怕赵氏着急上火伤心,将她劝回了海府。
过了些时候,沈姨娘找了个机会过来了一趟,对增云说道:“大娘,你别生气哈,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奶奶那个脾性,我和你三叔可没说你们怎么样,只说是你们来帮忙来着。谁知道她……”
增云没让她说下去,挥手打断了她:“我还真不记得她是谁是什么样子,以后要是再来胡闹,你看我让不让人打她。刚才我娘拦着不让打,现在我娘可是不在。”
沈姨娘连忙讪笑着说了几句话。
增云被沈姨娘这么一哄,心情稍微好些了,就问道:“怎么没见那个人来?”
哪个人?沈姨娘一愣才反应过来增云指的是谁,有些神秘似的凑上来将冯辉昌成亲那天发生的事儿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