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说来听听。”李世民微微点头。他方才已经让人传大司农陈叔达过来,就是要讨论这个玻璃大棚的事情,只是见李承乾回来,想考考他,没想到会是如此一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大出李世民的意料之外。

“玻璃大棚肯定能够成功。但是,真正有能力大规模搞玻璃大棚的人只有那些有钱人,普通百姓依旧没有这个能力。儿臣的意思是推广先生的方法,以地方官府与普通百姓合伙承办,由地方出钱,百姓出地、出力,收益分成……”李承乾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但你想过没有,一旦这个法子成功推广,在大面积种植之后,蔬菜价格会下降,成本能够收回来吗?”李世民突然问道。

“应该是有所影响,但总的影响应该不大,儿臣以为,不妨同样在河北开始试行。失败了也是总结经验,成功了则可以在大唐境内广为推行。”李承乾想了一下,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这个方案倒是正中李世民的下怀,他微微点头。

偷偷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脸色,李承乾小心翼翼地问道:“父皇,这玻璃大棚如果推广实行,夏先生着实是功不可没,不知您打算如何封赏?”

李世民闻言,微微摇头,叹道:“这倒确实是个难题,如果她是一个须眉男子,倒好封赏,如今却是不太好办”

是啊,李承乾面色也是不由一黯,先生为何是个女子呢?如果先生是个七尺男儿,必定会得到父皇的重用,自己在朝堂之上也多了一大臂助。

“父皇,由古至今,女子为官为将者众多,其实夏先生……”李承乾有些词穷,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合适。

李世民哑然:“这怎么能相提并论?而且,”他意味深长地道:“恐怕你那夏先生并不愿意为官,就算是朕有心封赏,她也未必愿意接受。”

“可是,父皇……”李承乾想说什么,却终究是没有说出口,仔细想来,小婉还真是这么一个性格,当初在公主府挂了这么一个女官的名,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一些麻烦,另一方面也算是另外一种酬劳,其实这个官职就是个像征意义,提不提升的也没什么意趣。而且一旦真的提升,朝堂上可能又有一些其它的麻烦,反倒是不美。

李世民看了李承乾一眼,道:“你这弟子当得倒也称职,不过朕总是不会亏待于她,等这件事情真正给百姓带来实惠,朕便多赐予她一些田地和钱帛罢了。”

“嗯,父皇圣明”李承乾起身应了一声,心情却有些纠结……同样的一件事情,如果是放在其他人的身上,该是多么好的一次机会啊,可现在却是白白浪费了,真是无语。

“好了,乾儿,你母后的身体虽然经孙先生诊治后就已经好转了,但每逢这个季节都会感到一些不适,你送的莱阳梨倒是时候,不过有时间你还要多去陪你母后说说话,这段时间你出去了,她可是非常地牵挂你,你也好好地歇息几天。”李世民见他的脸色有有些晦暗,以为他累了,便轻声向他吩咐道。

“是,父皇。那儿臣这便先告退了。”李承乾躬身向李世民行了一礼,便转身去看望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不但是个贤妻,更是一个慈母,跟许多人家相似,李承乾对父亲的感觉是敬而畏之,而对于母亲的感觉,则充满了孺子之思,甚至有时候觉得受到了什么委屈或者有什么心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母后。

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北京大学 ,看着李承乾有些消瘦的身形,心中不免有些心疼。对于这个太子,他还是非常满意的,只不过有时候总觉得他过于宽柔,而且不够决断,但现在通过一些政务的处理和政事的分析,他也明显感觉着李承乾的进步,因而对他的成长还是相当满意的。

再过上些日子,也该给太子选太子妃了,东宫里面也需要一个女主人了,李世民的心思不由得开始驰骋起来……就算是皇帝,想到子女的婚姻大事,也是同样的心绪。

“皇上,大司农陈叔达求见”就在他思量的时候,一名内侍从外面进来禀报。

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断思路,李世民有些不愉,可转念又想起陈叔达是自己刚刚下旨传召的,便挥手向内侍吩咐道:“去宣他进来”

“是,皇上”内侍应了一声,便弯身退出。离开御书房之后,他才抬手擦掉头上的冷汗……敢情刚才李世民不悦的表情被他看到了,没当场吓趴下,也算是这小子有定力。

陈叔达原本是天策府的人,在武德八年的时候,便被拜为大唐朝的大司农卿,掌管天下农桑、水利之事务,平常很少会单独来进宫觐见,这次来,定是有什么大事要禀报。

李世民转身走到书案前,他小心地将自己的刚写好的字收起来,免得这老头随手顺手,然后在椅子上坐下,等待着陈叔达的到来。

御书房外传来腾腾的脚步声,一个年约五十岁左右,头发花白,身体健硕的官员大步走了进来,及到李世民的桌案前,方双手拱起,躬身给李世民见礼:“微臣陈叔达,拜见皇上”

完本推荐

《新一品修真》

都说凡人常懵懂,神仙也会犯错误.

雷天君的一次失误将少女沈月影的肉身击毁,为了弥补过错,几个不负责任的神仙用甜言蜜语将她哄骗到一个叫亚马迪斯大陆的地方附体重生……

推荐青柳的另两本书:《创神传奇》、《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

第一卷 乱世 第二百八十九节 各自思虑

第二百八十九节 各自思虑

“嗯,陈爱卿请坐。”

李世民微微颔首,示意陈叔达在刚刚李承乾坐过的位置坐下,对于这些个上了年纪的天策府老臣,李世民一向都很礼遇。

察言观色,不仅仅是臣子要做的,上位者有时候比那些臣子还要注意这些,以免得有人阳奉阴违。他注意到陈叔达的脸色似乎很不错,眉头散开,唇角上翘,连下颌的胡子都快乐地厥了起来,但他的靴子上却沾着几块非常刺眼的东西——泥巴。不消说,这老头儿是下地里去了。

“陈爱卿,朕看你满面喜色,可是遇到了什么喜庆之事?”李世民看似随意地问道。

“皇上圣明不但是喜事,而且还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陈叔达拱手道:“不过并不是微臣的喜事,而是大唐的喜事,是皇上的喜事”

李世民一怔:“朕的喜事?”

陈叔达回禀道:“微臣曾经考察过民间,许多原本肥沃的土地在种植一段时间之后,土地就会渐渐地贫瘠,粮食产量也开始减少。民间向来有积肥养地之说,沧州这一次所进行的这种将夜香集中起来进行处理的方法,能够持续养地,产量也自然会提高。”

“朕已经同意淮阳王所奏,在河北道推行沧州所行之法,如果行之有效,就可以推广到我大唐全境。”李世民沉声说道,这道旨意在朝堂上已经颁布了,但陈叔达公事在外,没听过这个消息也是有可能的,事实上他这次召陈叔达进宫,除了玻璃大棚的事情之外,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这以夜香肥地之说。

陈叔达又是一拱手:“微臣知道。沧州所行之法是一整套办法,在河北道试行自然是稳妥的。但是,这以夜香肥地之法,是确凿无疑的善政,愈早推行,对于肥地增产功效越显,尤其是现在冬季,正是农闲养地的时候,所以微臣想请求皇上,能够尽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此事,需知这一年增加的产量,可都是数以亿计啊,皇上”

大司农的责任就是替皇上管理全天下的田地、农具……凡是与粮食的最终出产有关,都是他大司农的事情,所以,陈叔达想的就是如何提高农务交率和粮食产量。

“嗯,陈爱卿所言极是,还要容朕再思量思量。”李世民沉吟着说道。

做为一个皇帝,他当然不缺乏决断,陈叔达的建议他也觉得很中肯,在这几个月农闲的时间进行养地,明年的收成肯定会增加。但作为皇上,他还要考虑其它的问题,正如陈叔达所言,积肥之法张陵所推行的一系列治理方案中的一环,如何将其摘出,而不是流于形式,才是他正在考虑的。

“皇上,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啊”

陈叔达那模样就差手持刀剑威逼李世民下旨了……也无怪他急,粮食一向都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尤其是陈叔达知道,李世民惦记着要向突厥进兵。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难道等大军行动之后,去草原上啃青不成?

李世民是知道他的脾气的,微笑道:“陈爱卿,这件事情还有几个关节需要理顺一下,譬如是否增设人员等,都要综合考虑,不会用很长时间。朕今日召你进宫,还有一件事要跟你商议。”说完,他将那本淮阳王李道玄的奏折递给陈叔达。

“淮阳王?”

陈叔达看到奏折上的落款,有几分讶然,不过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奏折中的内容吸引了。

“陈爱卿,你觉得这玻璃大棚之法可行吗?”李世民沉声问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