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在张家,为了让张陵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张杨氏立下规矩,张陵书房外面四米之内,没事不准打扰,小婉更是亲自为张陵操持一日三餐加上夜宵,一个多星期下来,脸蛋竟然圆润了许多,这倒是意外之喜。

这期间,正如赌坊居然没有来找张氏糖坊的麻烦,这也是让小婉百思不得其解,她绝对不相信那个秦宗罗是个善男信女,会就此罢手。不过,为了避免麻烦,她还是在田庄里虚造了一个‘许先生’的人物,田庄上上下下都是张府的人,而一般的工人更是不知道什么,便是有人打听,也不知究竟。

为了确保无恙,她还特意派人跟踪了孙义一家,直到他们全家上了客船,直奔中原,小婉派出的人才回头……基本上,从孙义那里获得答案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现在正是夏末秋初的时节,读书作文确实是一件苦事,和张陵一般大的几个学生叫苦连天,而张陵却能够静下心来用心学习,这让李冀也啧啧稀奇,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县试是童子试的第一关,也不想考举人、考进士那么多的讲究,按照贯例,阅卷和录取都是由当地的父母官——县丞来进行阅卷和录取,监考的考官也是由县丞负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将县丞打点好了,本人才学方面也过得去,通过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张家来说,这是张陵的第一次,也是张家的第一次,从上到下都极为注重,为了不耽搁张陵考试,全家都早早的起来,厨房也开始忙碌起来,小婉还特地给张陵准备了新衣服和一套全新的文房四宝……也就是图个吉利的意思。

张家本来就在县城,不像其他乡村的学生,需要大清早的赶路,但是这次有些例外,怎么回事呢?

原因就在于张氏义学,虽然张氏义学中有不少是张家的童仆,但也有是四邻八乡因没有钱读书,而将孩子送过来的。虽说大部分人是为了在义学中学得一技之长,但也有那学心好……像这一次,霍郁文就从义学中挑选了十五名学生,让他们参加县试,由张府统一给他们报了名,用张杨氏的话说,无论如何,也给他们一个机会,至于考不考得上,那就要看他们的命了。

今天早上起来的这么早,主要是要接那十五名考生,给张陵准备的东西,也同样给他们准备了一份,而且连早餐都给他们准备妥当了。

大清早就起床,然后又乘坐马车颠簸了一路,那些学生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满脸的倦容,小婉连忙命人端来早已经准备好的热水,等他们洗过之后,又端上来了热饭菜……早餐是重喷喷的皮蛋瘦肉粥,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吃,粥喝得却比馒头多,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过考试,但精神倒是缓过来了。

眼瞅着时间快倒了,小婉这才亲自带了人,送这十六个人去了考场……这个时候,天刚蒙蒙亮,考场就设在县衙的大堂,等她们来到县衙的时候,里面灯火辉煌,已经做好了考前的准备。

小婉她们是陪考的,自然无权进去,张陵等人在门口排在队伍当中,等着验明正身之后,才开始鱼贯入场。

考试的监考官由王县丞亲自担任,在封闭了考场之后,开始点名……如果错过了时间,那就要下一年赶早了。

看着张陵等人都进了考场,小婉却不肯回家,跟她过来的紫鹃没有办法,回家备了一顶暖轿抬过来,然后又准备了点心、茶水,众人就在这县衙外等了起来。

考场中的座椅上都是标了人名的,张陵进去之后,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就在位置上坐下,将文房四宝一一摆在桌子上,等待发卷。

县考没那么多的麻烦,只需要考一场,时间也宽裕,一篇文字,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不需要多长时间便可以搞定。

片刻之后,王守拙坐在堂上,向众位考生讲了一番勉励的话,然后才开始发卷考试。

“这么简单?”

当张陵拿起考卷的时候,不由得愣了一下,这道题实在是太简单了,因为张陵曾经在做模拟题的时候,做过同样的题,现在做起来,完全是轻车熟路。

这上面考的是《论语》中的一段话,县试的考题,考的就是基础,答案就分为二个部分,一是基本的破题——这段话应该如何解释,第二部分就是引申,这就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了,凡是国计民生等林林种种,就看引申的对不对,尤其是要与时弊相结合的话,那就更好了,但对于县试的文章,这方面的要求不是很严格,毕竟绝大多数考生的年龄在那儿摆着。

张陵注意了一下其他考生,这一次参加考试的人有八十多人,张府送过来十六人,占了将近五分之一。大多数考生都在冥神思索,但张氏义学出来的那十五名考生中,有几个人的脸上颇有得色,说明他们的准备颇为充足。

目光逡巡了一圈之后,张陵也开始答题……小婉曾经跟他说过,‘狮子搏兔,亦须全力’

因此,他略一思忖之后,便开始唰唰地下笔,再看旁边的人……有的人皱眉不语,也有的人面无表情或者轻松写意。

一篇文章,张陵用半个时辰便写完了,但检查却用了一个时辰,其为人谨慎可见一斑,等他交卷之后,时间已经是近中午了。

“阿陵,考得怎么样?”小婉见他出来,连忙迎了上去。

“还好,估计没什么问题。”张陵自信的回答。

“义学那十五名学生呢?”小婉张望了一下,没见到那些人。

“他们可能要出来的晚一些。”张陵将看到的情况说了一下,道:“据我看,里面还真有几个人的水平不错,说不定这次能够通过。”

“哦,如果真的能够得中,义学应该给他们一些奖励。”小婉笑道。

不得不承认,小婉的所作所为,算不得纯善。随着张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会眼馋张家的产业,如果没有足够自保的势力,张家就会成为任人宰割的肥羊,而她自己的幸福人生也就会被毁掉。

在古代,读书人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她之所以肯去长安城,那也是为了积累人脉。如果这批读书人之中有几个当官的种子,成长之后,对于张家有作用是非常大的,属于潜力股,有很大的投资价值,便是失败,也没什么大的损失。

考卷的批阅完全由县丞自己来做,到了晚饭时间,府外蓦地响起了一片爆竹声,紧接着就听到外面家人一边跑,一连报:“中了,大公子中了,县试第一名”

第一卷 乱世 第一百三十三节 危险,在靠近!

第一百三十三节 危险,在靠近!

不仅张陵中了县试的第一名,张氏义学里的十五名学生当中,也有十一个人榜上有名有名,那四个人其实也不错,只是临场发挥差了一些。

张杨氏亲自给那十一个人发奖,每人十两银子、一斤糖果,便是落榜的也发了二两银子,并安慰他们下次再考,这些学生的年龄都不大,复习一下明年再考完全没有关系。

过了县试,就有了‘乡贡’的身份,许多事行起来便方便许多,按照李冀的安排,过两个月就去长安附近的郦阳学院学习,深研一下《五经》经义,然后再参加科举,毕竟张陵现在还年轻,而且主要学习的是《论语》,对其它科目研究的较少,郦阳学院是当代大儒所创,而且由官府资助,师资力量雄厚,如果不是李冀在里面有关系,张陵想进去还真是有一定的难度。

县试结束,学堂也要放假,让学子们好好轻松一下,张陵等人可不成,按照规矩,县丞大人也是他们的恩师,考中的生徒是要去拜谢师恩的……这话也没错,用现在的话说,县丞就是一级政府,考试、批卷都由县丞大人一把抓,如果有人让他一时不痛快,他就能让你一世都不痛快,除非你有过硬的后台。

张陵,加上义学的那十一个人,小婉都操持着给备了一份薄礼……这送礼也有讲究,不能太重。

大金大银……你有钱以后偷着送,这个时候送重礼是不合适的,所以小婉给张陵封了五两银子,另外十一个人封了二两银子。这不是区别对待,而是从各人家境考虑的,而且以那些人来说,家里就算是二两银子,也要拿得十分辛苦。

小婉也去了县衙,不过她拜访的对象不是王县丞,而是孟师爷。虽然唐风开放,可一个姑娘家,堂而皇之地上门去拜访一个老男人,多少也要有些忌讳,因而她也换上了一套男装,看上去也是翩翩少年郎一个。

小婉的到访颇出孟师爷的意料之外,据他所知,在县试之后,张家就要阖府搬往长安的,而且小婉的身份别人不清楚,他和王县丞都是知道的——张陵和小婉是卢国公程知节的义子、义女,而且王县丞曾在闲谈中说过,小婉似乎在长安颇受平阳公主的赏识,他可不敢再以来自乡下的那个民女视之了。

“孟大人,我今天冒昧来访,还望大人海涵”小婉学着男士那般抱拳施礼。

“小娘子莫要客气,休提‘大人’二字,老朽愧煞”孟师爷苦笑着摆摆手,‘师爷’无品无份,其实就是个幕僚,人前称‘大人’,确实是自抬身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