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为着李淑妍的情意感叹万分,又赞叹她坚贞的性子,最终仍是不能说服于她,因知她性子孤傲,也不敢十分强求,就怕万一真惹恼了她,剪了头发出家,只得暂且稳住她,伺机而行了。
罗嬷嬷见圣上与李淑妍的感情更加深厚,便又传达锦乡伯的意思,对李淑妍说道:“伯爷此前希望小姐伺机为伯府求情,归还永业田,再不济也去了惩罚,省是只一个伯府空壳子,连过年都不得进宫谢恩,今日圣上已有愧疚之意,小姐为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求求情呢!”
李淑妍道:“你懂什么,刚得了圣心,便为家里求情,圣上会如何看待我,以后有的是机会,再说这次圣上未必不会有所表示。”
罗嬷嬷是不懂得谈情说爱,做为年长的嬷嬷,自然也是老于人情世故的,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可是谁让伯府日益窘迫,连连催着她,她不过是传个话罢了,至于如何做自然是小姐的事情。
圣上果然有感于李淑妍的深情厚意,又觉得有愧于她,便想要有所补偿。
这日他对众臣说道:“锦乡伯之女李淑妍为国祈福,功劳颇大,只是一个闺阁小姐不好封赏,倒是可以加恩于父母,朕欲将永业田还给伯府,免了她家的处罚。”
圣上话音一落,那些欲留名青史的言官们就不要命地抢着上前忠言逆耳:“启奏陛下,此事不妥!当日正是因为锦乡伯之女为民祈福,这才给伯府情面,保留其爵位,这恩赏已给,如何能再重复赏呢?况且她既然享受了这么些年的伯府荣华,为国为民出点力也是为臣民的本份,况且也因此让她免于去北蛮做媵,这也足够了。”
更有言官上前奏道:“当日为了其能安心祈福,才不得不给了锦乡伯府情面,如今既然祈福已毕,倒是可以撸了李航爵位,改为封赏李淑妍本人,闺阁女子亦可封赏,当日她乃是公主陪侍,又有功于民,倒是可以封个县主,以为表彰!”
圣上差点气歪了鼻子,李淑妍若是封了县主,便算是宗室女了,以后他如何能迎其入宫为妃!这帮子言官唧唧歪歪就知道恶心他,偏为了得个明君的声誉,他还不能把他们如何,还得为了表示自己气量大,笑眯眯地听他们满口的仁义道德。
最终这封赏的事因为群臣的反对,就了了之了,圣上到底只是赏赐李淑妍一些珍玩珠玉之物,又派人去观里接了她回锦乡伯府,并允她可随意去玉真观祈福清修。
李淑妍暗自咬牙,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那群人怎么还没忘了锦乡伯府的烂事呢,幸好自己没同意此时进宫,要不然还不得批得体无完肤,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以一个低位份的小妃子灰溜溜地进宫。
接下来的日子,可以说是平淡如水了。不过对于二丫来说,则是幸福的生活。
因着忠义侯的关系,二丫倒是也能得知,杨浩打仗在边关倒是平安无事,打仗也是有胜有负,不过据忠义侯分析来看,这仗估计打得也差不多了,说不定半年后杨浩就能回来了。
二丫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如果真能半年后回来,孩子的满月或许赶不上了,不过赶上百日酒还是有希望的。
二丫这胎怀得不是很辛苦,基本上没有什么害喜的迹象,胎儿很是安静,身边的人都说,小公子是个孝顺的,知道父亲不在身边,不肯折腾母亲。
倒是有些经验的婆子们,看着二丫的肚子大起来,人却是越发的长开了,不仅变得更为漂亮,肤色也更加的白皙莹润,都说姑娘打扮妈,又是如此安静的性子,看来定是位小姐了。
杨夫人也是如此认为,不过她自己都是先开花后结果的,这生男生女只能看老天爷的心情的,虽是小小失望了一下,仍是对儿媳呵护有加。
到了七月份上,瓜熟蒂落,因为府里的稳婆都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二丫平日里又时时走动,故只是挣扎了几个时辰,倒是很顺利地生下一个女儿来。
忠义侯听了有些失望,不过孙女也是孙,杨家终于有了下一代人,他还是很有兴致地要为孙女取名,原本想着叫招娣,杨夫人不乐意,自家的宝贝孙女怎么能叫这么个名字,太上不了台面了。若不是因为由男性长辈取名,能更显示出对孩子的珍重,杨夫人都要捉刀代笔了。
等二丫歇息过来,杨夫人已经抱着孙女,坐在床边,笑道:“侯爷很高兴,已经取了大名,就叫宝珠。”
虽然名字有些俗气,却是含有杨家掌上明珠之意,不过为了避着杨浩的字,才换成了宝珠。
二丫本因为生了个女儿而有些担心公婆不喜,如今公公为女儿取了大名,婆婆又笑眯眯地看着女儿,她便放了心,又欠身笑道:“儿媳代宝珠谢过父亲赐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三四章 路遇贼寇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三四章 路遇贼寇
杨夫人忙按住二丫道:“你这才生产了,身子虚着呢,可要注意着些!说什么谢不谢的,当祖父的为孙女起个名字是应该的。倒是你该给她取个小名!”
二丫忙笑道:“儿媳肚里可没什么墨水,取不出什么好名字来,倒是母亲素有才女之名,若是为宝珠取个小名儿,也让她沾些母亲的才气,将来也做个才女。”
“到底你们是她父母,理该由你们取名才是,”杨夫人说着把孙女送到二丫眼前,笑道:“瞧瞧,这小模样,多可爱。”
二丫忙伸手接过,看着女儿软软糯糯的粉红一团,顿时柔情万千,这就是自己的孩子,她轻轻地把脸贴到女儿身上,含笑道:“我们宝珠是天底下最有福气的,爷还有几个月就来了,到时让他来为宝珠取小名吧。”
宝珠洗三那天,圣上与皇后各有赏赐,便是太子等人也送了礼物,但凡能和忠义侯府沾上点边的世家官宦夫人们也都上门来到贺。
二丫那日不易出去,李母便陪着她在房间说话,见她精神倒是不错,也放了心,又悄悄嘱咐道:“这媳妇只有生了儿子才算是站稳了,尤其是这大户人家,姑爷再过几个月也该回来了,到时先委屈宝珠一下,把她交给奶娘,别看你公婆高兴,其实心里还是想要个儿子的,抓紧再怀上个儿子才是正经。”
二丫忙安慰母亲,她晓得这其中的重要性,必不敢懈怠的。
话时如此,但从心里来说,宝珠是她第一个孩子,她还是想亲自喂养,好好疼爱一番,至于儿子的事,等杨浩回来再说吧。
因为洗三时太过热闹,累得杨夫人休养了好几天。等到了满月礼时,因想着杨浩能在百日礼前回来,以他的性子必会大摆筵席,所以便不曾大办满月礼,只请些亲朋好友热闹一番。
满月礼那日二丫也下了床,元气已恢复得差不多了,她亲自抱着女儿出席,身段倒是没走了大样子,只脸上身上圆润些,脸上也有了光彩,众亲友见了无不暗道她果是个有福的。
只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宝珠百日礼时,杨浩竟不能及时赶回来。
二丫认为孩子还小,倒是不易连番大办,反损了其福气。
杨夫人也点头赞同,于是令人做了百家衣来,到了那天,只请了至亲好友来,李母又亲自为外孙女带上长命锁,大家一起吃了酒席,简简单单,倒也温馨。
过了几日,二丫因想着当日曾去净月庵拜过送子观音,如今百日一过倒是该及时还愿,也好再为女儿求来平安符。
杨夫人又嘱咐道:也一并再为杨浩求平安,做些功德,早去早回,免得到时宝珠找不娘又要哭了。
所以这日一早,二丫便与常嬷嬷一起带了几个小丫头并家人,轻车简行,去了净月庵。
二丫因惦记着女儿,添了香火钱还愿,又在菩萨面前为全家祈福,为女儿求得平安符后,便一刻也不停地向回赶。
哪知,走到半路上,就见前面的路被堵,早就有人上前去查看,回来禀道:前面是川阳侯府的二少夫人,她乘坐的马车出了点小问题,正在修着呢。
二丫撩起马车旁边的小窗帘子,只见,他家马车把个大路占得满满的,自家根本就过不去,心中暗自埋怨:这路上人来车往的,修车也不知挪到一边去,果然是权贵之家,一点也不知体谅人。
此时王素云也因为马车坏了,心情坏到极点了。
当日因刘栋跌入水中,害得她子嗣艰难,不过,因为刘栋是勋贵子弟中最为出色的,虽然暂时仕途受锉,但他一个堂堂状元爷且又有世家作依靠,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而她一个五品官之女,本就高攀不上世家勋贵,刘栋又是相貌出众的,故此嫁给他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哪里想到,他竟心里头惦记着别的女人,她虽生气却也想得明白,自己这个正妻的位置稳稳的,他想也是白想,但到底心头不忿,且自己又占着理,这才烧了字画卖了人,这本不算什么,哪知却传得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自己不贤善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