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桐回道:“那个官本是准的了,只不知后来怎的又被别人顶了。幸亏得了将军府的助力,竟是得了个七品县令”
老太太听了点点头,九品变七品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只是如何又攀扯上了将军府?
王桐却笑道:“这也是老爷老太太的福气谁能想到,去年救了咱们二小姐的那个杨子明竟是本朝护国大将军之孙、镇国将军之子,更是当今皇后的同胞弟弟”
众人听了大喜,那可是真正的权势富贵之家,既然与杨子明相熟,以后少不得会得他照拂,如此他倒真像是李家的贵人啊。
唯有二丫听到此,只觉得心头一跳,脑中似想到些东西,却又抓不到反弄得自己恍惚了半天,只得作罢。倒也是放了心,好像只要不在京城,或者说走得远远的,她才觉得安全些。只是这种感觉太过奇怪,她也只是在心里嘀咕一下,没敢对谁说。
接下来就好办了。原订计划不变,只是据说路上遥远怕是要走个二三个月,且路经些荒山野岭的不太平,就得多带着家人仆从,于是又去田庄找了些人,多加些工钱。
可二丫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终于一天早晨,举人娘子哭丧着脸对着老太太说道:“咱们还不能跟着去任上呢,再过几个月大丫就要成亲了,听说去任上光路上就得三个月呢”
于是全家都恍然大悟,光想着老爷要做京官,因去京中不过十多天的路程,去那边安顿好了再回来办大丫的事,倒也无碍。只是现在改去外地做官了,忙乱中竟将大丫的事给忘了大丫倒是自个想着呢,可看大家那架势,再说自已也害羞去提就混着装忘了。
再过三个多月就是十一月了,正是办喜事的时候,且这成亲的日子还是让人给推算的,改了不祥老爷自是得按朝廷给的时限去赴任,老太太和举人娘子就得留下忙活成亲的事,女子出嫁娘家没个男丁不好看,三丫勉强算个男人,如此一来老爷就得光杆一个去赴任,待明年春天,女眷们才能起程,连过年也得分两处。
等到了晚上,举人娘子就来到二丫的房里商量让二丫跟着她爹赴任。
二丫有点犹豫:“姐姐成亲是一辈子的大事,我怎能不在呢?再说三丫也在,他人小得有人好好看着才行,到时您一忙起来哪能顾得上”
举人娘子也很是忧愁:“你说得也是个理,可你姐姐成亲,你一个大姑娘的也帮不上什么忙,三丫有小桃呢,我就想着今年过年得分两处,这边人倒也还算齐全,可那边就你爹一人个实在凄凉,你要跟去,也能在你爹身边尽孝”
二丫眼前出现过年时爹爹一个人只灯孤影的景像,心中也觉得酸痛难忍,再想这也算是个好法子,便点头同意,让娘再去跟祖母说说去。
谁知举人娘子并不起身走,而是默默坐了会儿,直到二丫有些惊讶地看着母亲,她才不好意思期期艾艾地说道:“二丫,你跟着你父亲去那边,一定要孝敬你父亲,像穿的衣服鞋子之类的一定要打理好,别假手他人,另外,到了那边如果要请人做活,找个小丫头子侍候你就行,如果还忙不过来,就找个婶子大娘的帮着,稳重也能多教你些东西,可别找那大姑娘小媳妇的,没知道秉性小心带坏了你也让你爹远着那些人,免得坏了他的官名,你祖母还指着你爹请封呢”
二丫开始还不明白母亲交待这些的用意,听着听着就听出点意思来,那是母亲怕她不在这段时间,有人把父亲的心给抢走了,再看看自个母亲那面红耳赤的样子,忍不住想笑,不过到底还是没笑出来,怕臊着自己亲亲娘亲,再说父亲不过三十几岁,长得好看又是官身,难怪母亲不放心
二丫忙说道:“母亲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孝敬父亲的,到任上以后,父亲的针线我亲手做,别人做的一概扔出去不用,每天再晚我也要等父亲回来给他做点热汤喝,我会好好照顾父亲的”说着说着自小没离开娘的二丫,想着得多半年的时间不能见到娘,不由地流下泪来。
举人娘子知道二丫明白了自已的意思,这才放了心,又看二丫流泪,自已也是满心的不舍,也陪着落了泪,还是大丫听到动静过来劝,这才都收了泪。
第十章 夜宿野外
第十章 夜宿野外
终于举人老爷衣锦还乡了。一家子人都站在门前等侯。
倒不似戏文里那样前面是旌旗猎猎,鸣锣开道,后面是官轿压首,兵卒护后,前呼后拥。举人老爷甚至连官服都没有穿,身边只有去城里迎他的王桐。
马车还没停稳,李县人便跳下了车,老太太忙上前拉着儿子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儿终于也做了官啦”说着又一边打量着儿子一边连连说道:“瘦了,瘦了,在京里受苦了”
李县令见此也流了泪,呜咽着说道:“母亲,我在京过得不苦,终是得了这个七品的官,只是儿子让您等久了您放心,我一定做个好官,三年后就能为您请封了!”
李太夫人流着泪说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母亲知足了真的,什么夫人不夫人,那就是个空名,娘也不稀罕只要你们都好好的,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个好官”
李夫人忙拿帕子擦了眼泪,上前劝道:“母亲,今天相公刚到家,先前赶着回来只怕了累了,先让他回家歇歇,咱们再好好聊聊吧”说着另拿了新帕子帮婆母拭泪,不想近前瞧着丈夫好像比去京前要显得疲惫瘦弱些,便心疼地又滴下了泪。
李太夫人拭着泪笑道:“还是媳妇想得周到,母亲这是欢喜过了,儿啊咱们快进家吧”
三丫见父亲和奶奶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大家看了都觉好笑,忙上前劝住。李县令又搀扶着老夫人进了院门。旁边看热闹的人这才渐渐散去。
大家说着闲话,聊些京中见闻,李县令又把官服拿出来,众人心生敬畏小心地摸了又摸。
到了夜里,李夫人又把与婆母商量的事儿告诉自家相公:让二丫先跟着老爷去任上,一来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二来也可在老爷跟前尽孝以解孤寂。等大丫嫁了,明年元宵节后再一家老小起程去跟去任上。
李县令听了沉吟不语,好半天叹道:“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劳累夫人了”
李夫人笑道:“什么劳累不劳累的,大丫也是我亲生的女儿”
李县令却又道:“二丫也到说亲的年龄了,现在还没定下来,若三年任满却有些大了,再说好的后生也被人挑拣走了况三年任满我还不知又去哪里呢”
李夫人听了也有些忧伤:“时间过得真快,二丫眨眼就成了大姑娘了,今年过年时还想着好好看看呢,只总也找不着合适的。这一去可不是得担搁了”想了想又高兴地说:“她现在可是官家小姐呢,别说平安镇了就是全柳州城都找不出可匹配的,在任上找个官家出身的子弟也可,将来可直接就是官太太啦比她娘还厉害呢”
李县令哭笑不得:“哪是如此简单的事我倒是想她还是嫁在老家,有家人亲戚朋友可依靠。一般在外地任职尤其是是像我那么偏的,都是些没背景的,到时任期一满各奔东西,也不知哪日才能遇上,如此骨肉分离,只怕到时有的你哭的时侯。”
李夫人有点泄气地说道:“咱们二丫长得好看又聪明伶俐,还懂事孝顺,现在更是官家小姐,在这柳州只是也找不出一个来,大丫也很好只是你那时没中举人没做官的,给了冯家倒是咱们高攀了,只是现在二丫的身份可不同了,就是京城只怕也嫁得”
李县令听着夫人俨然自家女儿是天下最好的这番言论,叹道:“你莫要太挑了,只要人好上进就行,别想些有的没的,我们就是个小门小户的,可别想高攀那大户,那些个大户哪是好相宜的,二丫可受不了那些个拘束又一向是个没心眼的。”
李夫人听了不由嗔道:“这道理我哪不懂得,只是说说罢了,儿女自有儿女福,谁也不知这姻缘线在哪儿拴着呢”
话毕夫妻二人吹灯上床歇息。
第二日李县令歇息了一夜已是恢复了精神,便马不停歇地宴请了亲朋好友。又求得本县的县令大人相帮寻个好师爷,不过几日便得了个颇通庶务的孙姓师爷,李县令自是感激不尽。
李夫人也趁机和些想熟的夫人太太们打听未成亲的年轻后生,只是总是不合心,便央着娘家的哥哥嫂子们帮着留意着点,免得误了二丫的年华。
如此不过几天,本想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过个中秋节再起程,可又实在是怕误了任期,最后李县令只好忍痛辞别老母妻儿,便带着二丫和孙师爷赴任去了。
因为正经主家也就李县令父女两人,故所带的行李东西并不多,二丫便自已坐在这辆行李车里,王桐和孙师爷坐一辆马车,为了安全起见另又找了八个庄子上的汉子每日轮流赶车,好在赶车处可坐两人,便只须再多雇一辆马车即可。如此只三辆马车再无缀物,晓行夜宿倒也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