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麦加油 (解颐01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解颐017
- 入库:04.10
搞得一旁的杨勇莫名其妙:“怎么了?笑得这么奇怪?”
潜小麦忙清清喉咙,一本正经地道:“小海好可怜哦,被爷爷逮住在家学潜家族谱呢。”
今天杨勇反其道而行,走卖的路线并非潜小麦以前常走的公路,而是推了自行车过了秋泾桥,沿曲折坎坷的山路向松树岭方向走去。潜小麦亦步亦趋地跟着,每进了一个小村落,不用父亲张嘴叫卖,自动自发抢先拉开训练有素的嗓门喊开了:“卖桔子哎……又甜又大的桔子哎……换钱又换米哎……”
临近年关,大伙儿用钱都比平时大方了许多。家里没桔子的人家也都出来给孩子称了几斤皮相较差的解解馋,又挑了几斤皮相较好的准备放着正月里装果盘待客。潜小麦招徕村人,杨勇装袋过秤,父女两人分工协作配合得很是默契。
有认识的中年男人过来分了支烟,买了几斤桔子,又在篮子里挑了几样日用品,跟杨勇两人吞云吐雾寒暄了几句,打趣道:“你们父女俩好搭档啊,瞧你女儿叫卖得一板一眼的,你家杂货店以后不愁缺小工了。”
这次,杨勇倒没谦虚,与有荣焉地点头应下了:“那是,我这女儿像我,够机灵,是个黄金搭档啊。”两人玩笑了一阵,末了杨勇问他:“最近你们村可有人要办喜事?”
那人略一思索,详细地回道:“我收到了请帖,松树岭王家小儿子明年正月初九要娶媳妇,你过去看看吧,他们家没桔子,没准会需要成批桔子装袋做回礼呢。另外,还听说横峰何家过几天盖房子上梁,你不怕路远,也可以过去看看。”
谢过那男子,父女俩又推着自行车向大山深处启程了。
冬天的大山仿佛进入了冬眠期,越往里越是人迹寥寥、悄无声息,只听得风吹过掀起落叶的沙沙声,潜小麦却喜欢得很,觉得心灵都安静沉淀了下来。小路边长着她不知名的树,现在都光秃秃没有了叶子,稀疏的枝丫,映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很有一种别致的美。
一段无人的拐弯处,潜小麦轻轻地开口说:“爸爸,这次山顶的事情苏家如挑拨离间被我听到了。”
“哦,”杨勇不作多谈,扯扯嘴角,只淡淡吩咐:“没证据别乱说,知道吗?以后离他们家远点,这些事都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爸爸只要你们姐弟几个好就行了。”
“要不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终于还是问出了这个在脑海里千回百转上蹦下跳了无数次的问题。
杨勇轻轻摇了摇头,严肃地道:“你别乱闯祸啊。对敌人最大的报复打击,就是咱们要生活得比敌人更幸福。农村的事情很繁琐,没完没了,甚至没有明确的是非对错,你要件件去计较,就身心俱惫、永无宁日了。”
嘎嘎,上纲上线了,还分敌我了呢。“坚决执行爸爸的伟大决定。”
扮了个鬼脸,潜小麦趁机提出个要求:“爸爸,你给我做个带锁的箱子吧。我淘到了几个宝贝,想锁起来藏好。”
“没问题。”杨勇很爽快地答应了:“现在家里木头多的是。不过,你能有什么宝贝?”
提到这个,潜小麦不免有几分得意,神秘兮兮地道:“就告诉你一个人哦。最棒的是一个青瓷挂盘。那家人不识货,糟蹋它做小狗狗的饭碗,我用一包酸梅粉从小孩子手里换来的。”
杨勇不以为意,被呵呵逗笑了“你怎么知道那东西值钱?真正的古董只有专家才能鉴定,平常人得到的概率是大海捞针、天上掉馅饼……没准还是你亏了呢……你就为这个星期天去挑篮子的啊?”
“也不全是啦,但总得要加点附加值吧。要不这几毛几毛的,我冷风吹得多冤啊。”转过脸来,却瞥见杨勇一脸憋笑,不由气道:“不要笑啦,不要小瞧我,再孬的人也是有点生存本领的,好不?”
“好好好,不笑了,不小瞧你了,回去就给你做箱子。”……
第一卷 072大菜
传统生活中有一个充满意境的词叫作“炊烟袅袅”,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灶头。在这里,有一种温暖是刻骨铭心的。
腊月二十二潜家做豆腐,杨勇一大早磨完豆,就匆匆出去给邻村几户要宴酒的人家送桔子了。潜小麦没有跟去,因为她要留在家里烧火。
小厨房里摆了大小高矮好几个木桶、塑料桶,一大堆做豆腐的工具把原本不大的空间挤了个水泄不通。前两天,左手屋做豆腐,潜丽琴分别都过去帮忙了。是以,今天两个舅妈也都过来帮忙。连同潜家爷爷奶奶的份儿,潜丽琴今天整整要手工做完三个豆腐,这也意味着将会非常非常忙碌。
此刻,三口锅齐烧,灶上的锅里已经嘟噜噜翻滚了,雾气和着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两个舅妈合力把滚烫的豆浆倒进大木桶,潜丽琴手持卤液,正准备点卤。
透过氤氲的热气,潜小麦眼睛睁得老大,一眨不眨地盯着潜丽琴的动作。只见母亲拿着葫芦瓢不紧不慢地转动着,把卤水一次次一点点匀入豆浆。起先豆浆慢慢成了羽毛一样的棉絮,然后慢慢聚拢成了云朵一样的棉花,最后合成了一床棉被,密密实实沉入缸底。整个过程不过一刻钟而已,与其说是“卤水点豆腐”,潜小麦更喜欢比喻成“昙花一现”。
这么深刻关注自然是有原因的。潜小麦在第一时间挖到了几铲热腾腾的豆腐脑,伴上小葱酱油,兴冲冲端到了灶前的炉膛边。柴火噼哩啪啦中,红红火光映照出两张垂涎欲滴的小脸儿。
小家伙们吃得很满足,却不约而同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灶里的。没错,他们之所以坐在灶前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千万别误会是来帮忙的。因为今天烧的柴都是杨勇事先收拾好的木排,是以潜小麦一人烧三口锅,还行有余力做点副业。这不,火钳上搭着擀好的面皮,火堆下的灰里埋着蕃薯和芋艿,正慢慢溢出香味儿,惹得两个小毛孩直咽口水。
待得他们每人一碗豆腐脑下肚,潜小麦已经利落收拾好微焦的面皮与芋艿放在灶台上。又是一阵秋风扫落叶,吃了个一干二净,还意犹未尽地想再来点,却被潜小麦以吃多了容易上火的理由给挡了回去。
潜小茉忽然毫无逻辑,砸巴着嘴说:“我要永远跟着姐姐,跟着姐姐就有好东西吃。”
突然来了这么一段信誓旦旦的深情告白,潜小麦有了一瞬间的呆愣。呵呵,看着潜小海同样满是渴望的眼光,一股豪气就这么没头没脑地涌上来,很投挑报李地拍了拍潜小茉瘦小的肩头,道:“好,就冲你这句话,姐姐今天给你们做个大菜。”
没成想,这姐妹间的戏言竟被大人们听到了。大舅妈故意拉长了声音凑热闹:“做啥大菜呢?能不能分点舅妈尝尝啊?”
闻言,潜小麦原本就被火映得通红的脸蛋,直接成了火烧云,连连不好意思地说:“只是小菜,只是小菜,舅妈们喜欢的话,当然可以尝尝啦。”
现在第一个豆腐刚刚包好,正架在水桶上沥水,自然是没豆腐材料可做的。于是,潜小麦拿起盘子,舀了些豆腐渣。又择了几根青蒜切成碎末备用。点燃最外边的小锅,放入茶油,加入姜末稍炸,又分别倒入豆腐渣、调料和青蒜唏哩哗啦一阵翻炒。
大人们见她动作利索、一本正经的样子,随着香气的溢出,都收起了打趣的心情,很是好奇地走过来看看。大舅妈奇怪地说:“我做菜二十年了,都还没见过吃豆腐渣的,今天要好好尝尝啰。”
潜丽琴吃吃笑了:“小孩子乱整来着,哪能真吃。随她捣鼓去了。”
没了外行专家潜家爷爷的指点,潜小麦的水平算是正常发挥,两个小家伙撑起肚皮,又津津有味吃了半小碗。大舅妈尝了不由啧啧称赞;“丽琴,你家小麦真懂事咯。做得一手好菜,虽然还小,但你好歹有个帮手了。哪像我家那三个臭老爷们儿,家事全都一窍不通,可累死我了。早知道当初也生一个女儿来着该多好。”
潜丽琴笑笑地爆料:“她才不帮我干活呢。是被我爸逼着做的,从寒假开始训练,一天也就做一顿,回到里屋让她再碰锅瓢,想都甭想。”
小舅妈尝了也道好,还夸张地竖起了大拇指开玩笑道:“没想到以前一直弃之不用的豆腐渣,也能做得这么好吃。小麦,这的确算得上是一道大菜。”
嘎嘎,潜小麦狂冏,这豆腐渣炒蒜苗是专门做给21世纪吃惯大鱼大肉的人调口味的,现在农村普通人家连鱼肉都难得吃上,谁真会把这些东西当大菜哦。嘿嘿,小舅妈夸人不打草稿,不过自己大概、似乎、好像不介意咯。
第一卷 073混搭
腊月二十三晚上送完灶神,在村民们强烈的要求下,南江村又来电了。过年准备正式进入白热化,潜家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阶段。
杂货店里,潜家爷爷又去上了一次货,潜家奶奶坐守大本营,潜小麦则从挑货郎晋级成了门口小摊的店小二。和潜家爷爷商量好后,倒也小小范围里搞了一个年货促销活动,无非是抓住大伙儿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推出了一系列过年期间“买五包少两毛”“买一箱送一瓶”的优惠活动。促销成效与资金回笼情况轮不到潜小麦过问,但货物源源不断向外走的速度却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后宫这单位 (三上桑) 2013-3-10完结,穿越时空,宫斗现代有为女青年穿越古代后宫,立志成为统领后宫之主:太后。多年打拼千辛万苦奋斗成...
-
家有仙镯 (香草味泡芙oo) 起点VIP2013.03.20完结虽为庶出但仍对嫡母毕恭毕敬,谁知嫡母却将她视作扫帚星,嫁给了纨绔子弟。尽心尽力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