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田园生活 番外完结 (周四四)


  唐荷对周南生说,好吧,我们就等着孩子的到来吧。
  私底下她却悄悄地计算日子,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一切相关知识,尽量避免早早受孕。
  正月初七一大早,徐氏夫妻俩天没亮就起来了。
  老夫妻俩絮絮叨叨说着话,轻手轻脚干活。周老爹在媳妇的指挥下杀了一只鸡,又往灶里添了柴火炖煮。
  “没想到我一把年纪,儿媳妇都有两个了,还得在正月初七这天下厨房。”周老爹感慨道。
  徐氏嗤他一声,“你一年就烧一回灶,有啥可抱怨的。我可是从年轻做到老,一辈子的时间就跟灶里的柴禾一样烧着烧着就快没了。”
  “又来了,”周老爹咕哝,“老婆子一天到晚爱说当年的辛苦。”
  唐荷夜里没有睡好,凌晨时模糊听到响动,起床出门看到厨房有光亮,推门进去看见周老爹夫妻俩,吃了一惊,“爹,娘,你们咋那么早?”说话间闻到锅里随着蒸汽弥漫出的鸡肉香味,“今儿有节令吗?”
  “正月初七是钱生日。”徐氏笑吟吟说道,“你爹二十几年前做货郎的时候,咱们家就开始年年拜这一天了。”
  乡间风俗多样。唐荷也不多问,挽起袖子要帮忙干活,“天还没亮,您俩再去歇歇吧。有活您交代我就成。”
  徐氏摇头,“起都起了,不睡了。这锅里的鸡再添几把火也快熟了。待会你跟我们一起去拜一拜。”
  “哎。”
  周老爹从火灶里挑出几个外皮已经烧黑的红薯,滚了一个到儿媳妇跟前,“小荷,吃!”
  唐荷也不推辞,搬了一只小登坐下剥开红薯焦黑的外皮,露出里面热腾腾散着香味儿的薯肉,“闻着就馋人。”
  徐氏和周老爹也一人剥开一个红薯。此时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门外冷风呼啸,厨房里被红火的灶火映得一片暖意,跳动的火光映在人的脸上,食物香甜的气息弥漫着驱逐了冬天的寒冷。
  “以前南生他们还小的时候,我跟你爷爷天天早起晚归,一年中只有这一天我才跟你娘一起下厨,每次杀完鸡我就想回去继续睡,你娘不干,非要把我指挥得团团转。我没办法,就说我帮她烧灶好了。”
  “灶里柴火烧得旺旺的,我就往里面卧几个红薯芋头,烤熟之后我跟你娘你一口我一口吃着。”周老爹呵呵笑着回忆道。
  徐氏不好意思,啐了男人一口,“说这些陈年旧事干啥。”
  自己却长叹着也忆起当年,“那时候咱家穷啊,他们爷俩出去走村串户地卖一些针头线脑,我连给他们煎几个糍粑的米粉都碾不出,只好煮一大锅红薯芋头给他们带上做一整日的干粮。后来你爹跟我说,他闻着红薯的味都不是甜的了,都跟屎粑粑一样让他想吐了。”
  “家里情况略好一点后老爷子跟他就死活不肯再吃红薯芋头了,也就是这两年,你爹才肯再尝上两口。”
  一旁的周老爹嘿嘿笑着,果然吃了一个小的红薯后就没再吃,见唐荷吃得香,又从灶灰里扒出一个芋头滚到她脚底下。
  “你们年轻,胃口好。”徐氏也没有再吃,笑吟吟地看着三儿媳妇,目光在这个清晨逐渐明亮起来的光线里几乎算是慈祥,“我跟你爹吃这玩意都吃伤了,都吃不出味来了。”
  周老爹也感慨,“咱们算好的了,临老了还有条件挑三拣四,多少人活了一辈子,连肉腥儿都沾不上几回。”
  唐荷静静进食,听着两个老人感慨流年光景。
  “等我们给北生娶一房媳妇,再给你们三对小夫妻带两年孩子,我们老两口这辈子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徐氏说道。
  “对头。”周老爹往灶里再添一把柴禾,接了老妻的话念叨,“生儿育女,辛苦把孩子们拉扯大,又给建了新房娶了媳妇,还留下这一滩家业,如今我们就是闭了眼,也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子孙辈了。”
  “以前日子苦的时候,觉得一辈子真长啊,怎么都望不到头,”徐氏感慨道,“如今临老临老,回过头发现一辈子真短啊。幸亏我们把该干的都干得差不多了。小荷,你跟南生得赶紧喽,尽早生个孩子。这人啊,一开始都缺了个角,非得成家生了孩子,那个角才能补上。人吃苦为了什么呢?不就为了家人孩子。有了孩子,吃的苦受的累才值得。”
  “……”
  其他人家还在享受年节难得的闲暇,周家从初七就又要开铺做生意了。
  初七之后是十一灯酒节,白天镇上游彩架,晚上则无论城镇乡村都舞炮龙。到了十五,则是元宵。整个正月人们走亲访友,往来之间肯定要带上伴手礼,周家铺子若开门,生意指定好。
  因此这一日拜过了钱生日,周老爹在早饭时就嘱咐周南生早点出门。“宋掌柜要过了十五才过来帮忙,南生一个人估计忙不过来,小荷,你跟着去帮忙。”
  唐荷忙应道:“哎。”
  杨氏听了公爹的安排,忙给自己男人使了了眼色,奈何今早的早饭,是用鸡汤烫的薯粉,周东生呼哧呼哧正吃得欢,哪里能留意到她的眼色。杨氏气急,桌下一脚踢向他的小脚。
  周东生吃痛,抬头瞪媳妇,“干嘛呢?”
  杨氏见他接收不到信号,也懒得接他的话,自己笑着问道:“爹,您看如今地里也没活,家里也没多少事情,我和东生都闲着,光让南生和小荷去干活,我们两口子也不好意思。”
  周老爹抬头看一眼大儿媳妇,说道:“你们也不能闲着,如今家里的存货都快卖完了,过年也没人上门供货,你跟东生吃过饭去隔壁村走走,看看能不能收点货回来。”
  杨氏无法,只好闷闷地应了。
  吃过早饭周南生夫妇先出了门,周东生夫妇后脚也赶着车去隔壁村。
  路上杨氏越想越不是滋味,用手指顶了顶前头赶着牛的周东生,“哎,我说你就不能跟爹说说,让咱跟南生换换,他们来收货,咱们去卖货?”
  周东生拿着跟草鞭子赶着牛,听了她的话不以为然,“你事儿忒多,干啥不都一样吗?”
  “这能一样吗?!”杨氏提高了嗓门,“他们俩坐在铺子里连吆喝都不用,干坐着秤货收钱,风吹不到雨打不着,咱们却顶着日头走村串户,要不是不卖东西,就跟个货郎没两样了。”
  “你至于嘛,都是一家人,一样为铺子的生意忙活。反正收货的事情我做惯了,你让我去卖货,我做不来。”
  “有啥做不来的?”杨氏恨铁不成钢,手指戳着男人的脑袋,恨不能把他的脑子给戳个对穿,“不就卖东西嘛,不就看秤收钱吗?我就不信了,论说话,我也比小荷能说道,换我去卖货,肯定比她卖得多。”
  “不是给人秤几斤货那么简单。”周东生摇头,“咱家供货的大头其实是给镇上富户和外县的商户。要跟人家应酬的,要懂行情,懂说话,要镇得住场子。以前一开始爹是让我在铺上帮忙,后来我做不来才换的活。你个娘们光给几个小媳妇秤几只鸡也不顶用。”

70

  生儿育女是人伦天性,是让孩子自然而然来临,然后倾尽全力去付出,还是精心准备再迎接他们的到来?
  唐荷不是不被李氏和徐氏等人的话触动,她在夜里辗转反侧,在心里勾勒一个承继她和丈夫血脉的孩子,设想他由一个小人儿逐渐长大,她就不由地激动和向往。
  孩子于她是梦想。而她初到此处,仓惶刚刚过去,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使自己更坦然更有归属感。
  虽然正月初七就开门做生意,只是前来购物的多是镇上买菜方便的住户,因此并不算忙碌。
  周南生在生意淡少的时候就会出去给唐荷买各种小吃。其中有一种本地小吃叫“白糍”,是用大米和糯米磨成的粉各半做成的团子,中间裹了红糖花生馅,外皮上还撒一成糖沫儿,白糍口感绵软,咬一口又香又甜,唐荷很喜欢。
  还有一种叫“炸糍”,是用大米粉和一点糯米粉,揉开了压成扁圆,然后炸熟了,又浸到热开的红糖水里,口感很Q,滋味很甜,如果加了一点南瓜泥一起揉和,吃起来更美妙。
  每当唐荷吃得欢畅的时候,周南生都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她,摸摸她的头发,感慨道:“我养了一头小猪。”
  他一边取笑她,一边还乐此不彼地给她搜罗更多食物。这时正是马蹄盛产的时间,周南生去邻铺买了二三十斤,在没人光顾铺子的时候,夫妻两个就各搬张凳子坐在铺门前太阳晒得到的地方坐着,他一个个削净马蹄的皮,唐荷一个个把它们吃完。
  “就快吃成一头大猪了,”有时候他也感慨,“没事,长得越快越好下小猪。”
  他自己当然也是一头大猪。有时看四下无人,他就掰开自己的两个鼻孔朝天,学猪仔“呵昂”地叫,唐荷被他逗得肚皮都要笑痛。
  傍晚他们关了铺子回家,路上行人渐无,他就会向媳妇侧侧脸,用手指点点自己的脸颊,唐荷收到指示,就亲亲他。
  走几步,他又侧侧脸,她又亲亲她。
  “你越来越大胆,”唐荷说他,“白日宣淫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