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山又开心又担心,看看娘又看看姐姐,“姐,娘给你留了几斤莲藕和茨菰,让你拿回去吃。”
唐荷不要,“周南生家也有种,您留着卖钱。”
“这哪能一样呢……”
正说着话,周南生见唐荷许久没回,以为她找不到地方了,在集市上找了几圈,正好找到这个巷口,才终于看到他们。
“岳母,”他有些吃惊,打量他们板车上的行头,“您这是来卖菜。”
李氏笑眯眯地看着女婿,“是啊。”
唐小山看见他很高兴,“姐夫,我们这几天都在这里卖菜,我有经过你家铺子看见你呢!”
周南生意外,询问般的看向李氏,见她点头承认,便问道,“您怎么没叫我呢。”
“看你忙,就不搅你了。”李氏看着女儿女婿站在一块,越看越高兴,“你们俩看着好,这就行了,我回去跟孩子爹说,让他也高兴高兴。”
因为想着回去还要下地干活,说了两家,李氏就打算走了。周南生让她再等等,打算去铺子里拿几挂腊肉让她捎回去,李氏连连推辞。
周南生让她千万等着,自己就跑开去了。
李氏也不打算等,招呼小儿子就要赶路。唐荷拦住了她,“您等着把肉捎上。”
“这不合适,”李氏着急了,“一点肉还是小事,给你婆家说话不好。”
“有什么不好的,我在他们家也有做事,我付出的劳动比几挂腊肉值钱多了。”
“闺女,你这情绪不对头哇。”李氏细细打量女儿的脸色,“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你嫁到他们家,就是他们家的人了,为自己家做再多都是应当的。以后这种话不要说,啊?”
唐荷不说话。
李氏叹气,“娘知道你想着娘家,可是女人就是这样,出嫁从夫。你大嫂在咱家不也镇日做活?一家人都是往一处使劲要把日子过好来的。你婆家都是厚道人,你好好过日子知道不。”
唐荷不想她娘担心,低低应了一声嗯。
终于李氏还是等到女婿拿了腊山鸡腊猪肉。周南生又问了接下来他们还是来摆摊,就说明白了以后饭时来找他们一起吃饭,他们在铺子里备有一个小灶,平时蹲着热水,饭点到了还能热饭,冷天里吃热食也暖一点。
李氏答应了,拉车赶路回家。
周南生在回程路上见媳妇一直沉默,给她说了几个笑话也没逗出她的笑脸,不由担心地摸摸她的头,“咋了?是今天被冻到了?”
“没有。”唐荷淡淡地道,“只是想到我娘还要拉车赶一个时辰的路,我担心她腰受不了。”
周南生“唔”了一声,一时不懂该接什么话,只好安慰两句让她安心。两人又沉默了一阵,周南生没话找话,“小山告诉我你给他买了新棉衣。”
“嗯,一给我爹娘他们都买了一身。”
也许是她的语气太过平板,周南生笑了笑,继续在好话题,“没想着给你公公婆婆买呀?”
唐荷看他一眼,“你爹娘有好几套棉衣。”
“……”
剩下的路途就在两人的沉默中走完。
晚上洗漱上床,周南生照常把媳妇圈在怀里,两人却还是没有什么话。
第二日唐荷如以往一般早起,周南生稍后起床吃过早点也要出门,两人也没顾得上说话。
下午时候,周老爹运了新的货到铺子里,也没离开,帮着一起卖货。周南生见人手够了,心里想着跟媳妇的不得劲,就打了招呼,提前回了家。
回到家里他娘和大嫂在堂厅里正泡着热腾腾的米花喝。周南生找了一圈,没见到自己媳妇,便问:“娘,小荷去哪了?”
徐氏喝了一口热米花,先跟大儿媳妇说了一声“这会捏的米花好”,才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她在田里挖茨菰。”
周南生觉得一瞬间心里就冒出了火气,“就她跟我哥在地里干活?”
“你哥去隔壁村收腊肉去了。”徐氏答道,“对了,这回收到的腊肉你留一点,过几天让小荷给她娘家捎回去。”又跟杨氏解释一般说道,“小荷是新媳妇,估计也惦记娘家,让她过年前回家一趟。大嫂要是走得开想回自个娘家,也可以去。”
杨氏却觑到三叔脸色不对,没顾得上接婆婆的话,连忙笑着解释了:“早上我是跟小荷一起下地来着,半途我头晕,所以……”
徐氏也看出了儿子脸色紧绷,又忘记冬季傍晚光线已经逐渐按沉,连忙说道:“这天怪冷的,你去叫你媳妇回来吧。”
周南生一言不发地转身往外走。他越走越快,没一会就到了田里。自己媳妇挽着裤脚和袖子,正弯着腰,两手插入泥里,一掰一摸,两手把挖到的茨菰扔到身前的木桶里。她的速度很快,田埂边几只大桶都尖尖对着茨菰。
“小荷,”他心酸地叫了媳妇,顾不得自己还是一身做买卖的打扮,脱了鞋略挽一挽裤脚就下了田。
水田冰冷刺骨。
62
周东生和周老爹前后脚到了家,这时候饭菜已经上桌,周老爷子已经端坐在上首,土豆娃坐在他
身侧,眼巴巴看着热腾腾的饭菜。
茨菰是南方种植的一种水生植物,深秋初冬开花,在冬天结成球茎,可整个水煮,也可剁块炒熟。茨菰跟莲藕一样深长于泥下,需要农人冒着严寒赤脚在水田里挖掘,然后还要在江水里把田泥洗涤荡净。虽然辛苦,可是本地人喜欢吃,尤其正月期间,人们难得沾肉荤,只有过年煮鸡鸭,大锅通常会扔二三十个茨菰,再加一块瘦肉,加水没过这些材料,大火煮开,起锅后咬开茨菰,又粉又香又甜,好吃极了。
镇上和山里的人家没有水田,要想吃茨菰,只能买,而且同平常日子的节省不一样,年节时就是最节省的人家,一买也是十斤起跳。正是因为销量好,价格又喊得起,因此乡间几乎家家户户种植,像唐家一向凭地里的出息挣饭吃,自然也有种植,不但种,还种得多。去年唐荷没有出门的时候,他们家种了五亩地,全家包括唐小山都一起下田,断断续续挖了将近一个月,中途把茨菰拿去又批发又零售(这句话好现代哟~),直到正月底才真正挖完。
有一回周南生去找唐荷,天色阴沉,淅淅沥沥下着冬雨,等他一路走到鸭龙江边,正好碰到唐荷同家人挖了茨菰在江边洗涤,心上的人儿穿着蓑衣,挽着裤脚踩在江水里弯腰干活。
隔着雨雾,他的心里就酸了起来。
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菇叶生愁怨。
少年的他听太爷爷念起这一句诗,只无端设想雨雾中的情愁,以为这样一种隔江相望的冷凉也动人,等到如今他年岁长大,有了自己牵挂的人,知道人世间的俗事,才明白情愁在心间,现实生活才是无奈,他心上的人是冒着严寒在劳作,简直要心酸得让人落泪。
那一刻他下了决心,娶她爱她,让她衣食无忧,让她远离酷暑寒冬的劳作。
唐荷嫁进了门,他娘把家里的事情推给她,他也知道得清楚,只是他心里想了一遍,觉得当年大嫂新媳妇进门,也要干一样的活,如今轮到自己媳妇,他也不能说什么,而且自己家除却农忙时候,平日也不过是挑挑夜香,浇浇菜地,以及在家里扫一下地擦一擦桌椅,媳妇就是再忙,也比她在自家辛苦劳作轻松许多。媳妇没有出声抱怨,他心里觉得她懂事。
只是如今一样的深冬酷寒,自己媳妇独自一个在水田里劳作,他就是想说服自己媳妇没有受到慢待,也找不到说服的理由。
周南生跟着下田挖了一会,眼见冬季天暗得早,暮色笼罩四野,唐荷仍然一声不吭地快速挖翻,不由出声劝她,“小荷,今天做不完了,咱先回家吧。”
唐荷沉默地直起身。今天一大早她跟杨氏就下了田,杨氏跟着挖了半个时辰,说头晕就先回去了。她自己除了中午回去吃了个饭,今天挖了一整天,一亩地也就是才挖了一半的样子。
“你把田埂上的茨菰先挑回家。我再挖一会。”
她又弯□沉默地劳作起来。
周南生无法,上了田,胡乱洗净两脚的田泥,裤脚放下来才感觉暖和一点。田埂上除了三桶装得尖高的茨菰,在旁边收割后的农田里也堆了好大一堆。他找到扁担,看一眼闷声干活的媳妇,挑起担子疾步回家。
暮色四合,村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
周南生回到家把桶里的茨菰倒在院中一角,堂厅里带着土豆娃烤火的徐氏和厨房里做饭的杨氏都闻声出来,看到他挑着桶还要走,徐氏连忙问道:“你媳妇呢。”
周南生闷声答道:“还在田里挖茨菰。”
杨氏听了,神情略有些不自在。徐氏也勉强挂上笑容:“天都快黑了,让她别挖了,家里已经做上饭了,赶紧回来吧。”
周南生嗯了一声,担着两只空桶还要往外走。
土豆娃牵着奶奶的衣角,叫住三叔,“三叔,裤子湿,冷。”
徐氏这才惊觉三儿的裤脚已经被田水浸湿,这种天,湿裤子贴着皮肤,能冷进骨头缝里,“南生,你换身衣裳吧,啊?”
相似小说推荐
-
溺宠娇妃 (微微慕歌) 潇湘VIP2013-3-13完结现代当红小说写手一朝穿越成倾国倾城,痴傻疯癫的嫡女,被指腹为婚三皇子,穿越而来的她凭借...
-
重生之宸蕊的田园风 (甜茶不甜) 2013-3-8完结,穿越,重生,种田现在单一穿越不流行了,时髦的是穿越+重生。亲你听说过吗?且看21世纪穿越女带着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