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田园生活 番外完结 (周四四)


  唐荷却不理会。帮着做一点事,以她的性格其实无所谓。但是她觉得心情有点糟。诚然她对周南生的印象不坏,可是要说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却是没有的。她爹和大哥心性粗糙,看不来不对劲,她作为当事人,却敏锐感觉到,周南生他娘并不待见她。
  唐荷有点打退堂鼓。
  当然这件事情一开始就没有她说话的余地。爹娘对她虽好,但主张婚姻之事由长辈做主,他们真心觉得周南生是能为闺女说到的最好的人选了。至于婆媳问题,哪家没有呢?李氏也苦口婆心劝她“日子久了,婆婆看出你的真心了,你们就会处得来处得好”。
  但唐荷上一世也遇过许多人看过许多事,她知道世界上是有眼缘这件事的,做婆婆的打定主意挑儿媳妇的刺,那她就是再殷勤再讨好都没用。
  在她上一世的婚姻,公公和婆婆都退休后,跟他们夫妻俩一起住过一段时间。公婆与她之间极其客气冷淡。她一直以为,比起天涯上和电视上看来的和听说的种种婆媳纷争,她应该做得还不错。不想一段日子后公婆坚持要走。后来她跟老公吵架,才从他口中得知他父母对她并不满意。
  她所受的教育,她付出努力的工作,她对待家庭家务的态度,她的待人接物,她一贯在外人眼里被盛赞的所有优点,在他父母眼里一无是处。她怎么可以不做饭呢?她怎么可以三十岁还不生孩子呢?连给他们买礼物,也会被嘀咕怎么那么不会持家。
  唐荷相信,就算她做饭,就算她早早生下孩子,他们不喜欢她的事实还是不会改变。日后回忆起婚姻的种种,唐荷觉得,她跟老公之间渐行渐远,也不是没有他妈妈频频在电话中抱怨她的原因。
  婆婆对年轻人的婚姻影响力猛于虎。
  就像她爹娘说的,周南生不错。以她的观察,他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好男人,为人懂上进,能干活能养家,对爹娘长辈也孝顺恭敬。
  唐荷自己很喜欢懂孝顺的人。一个人如果对生身父母尚且不知道感恩,那么他又如何去爱别人呢?就是对发妻,年轻欢好的时候犹可,他日妻子年老色衰,定然会冷脸相对。
  但是唐荷害怕的也正是这份孝顺。她觉得周南生非长非幼,正是兄弟姐妹中被父母忽略的万年老二。老二们因为常年被忽视,看似对父母有怨怼,实则有最深刻的孺慕之情,轻易不会违背父母意愿。
  她看周南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老二。在她与周家母子的三两次接触中,她就发现周南生纵使不情愿,也没有直接跟他娘说过不。
  婆媳之间需要儿子和丈夫做润滑剂,如果他们长时间偏帮某一边,都必定是个悲剧。
  唐荷真心觉得疲惫。耳边听得周南生在低声询问是不是累了,她摇摇头。
  这个青年跟她关系非凡,从他们定亲的那一刻起,以这个时代的社会人伦观念来说,他们成为夫妻就是必然的了,她如果嫁不成他,那么她也将嫁不成别人,或者就算嫁,也嫁不成好人家了。虽然唐荷认为以自己的心理素质来说,这并不是什么惨绝人寰的事,但是对整个唐家,却是不可承受的。
  唐荷暗叹一口气,告诉自己,算了吧,无法改变就只有接受了,日子总是要经营的。
  夕阳西下,晚霞灿烂似火焰,烧满了半个天空。
  小媳妇们在老祠堂的里厅和外厅支开数张大桌,孩子们也帮着摆好了椅凳。热腾腾的饭菜被盛好端上桌。老人们先后在首桌落座,男人们则是扛来几大瓦罐的酒,打算畅饮一番。孩子们平日难得吃到许多肉菜,这会也早就扯着各自娘亲的衣角闹着要开饭。
  唐荷很喜欢这样的俗世热闹和幸福。乡间民风重视家族传承,每到节令,每个大家庭都各自召齐子孙,乐呵呵地聚在一处庆祝。
  这也算生活中的乐事,唐荷想。不要恐惧没有到来的磨难,且先为快乐和幸福举杯吧。
  桌上的老人们倚仗年纪和辈分,寻根究底地问了唐荷许多问题,唐荷含笑一一回答。
  “七妞,你这孙女好,我喜欢得紧。”前面就见过唐荷的五太婆笑道。老人家算起辈分还是周氏的五婶,因此叫的是她的小名。
  “是很不错。”周氏慈祥地看向唐荷,语气不掩得意。“咱家小荷俊吧?人又孝顺。南生要不是我亲外甥,我还不舍得把小荷说给他呢。”
  其他老人纷纷笑了,也有同周氏同辈的老人打趣,“咱家南生也是又俊又有人品,要是小荷不是七妞的孙女,咱还舍不得南生说给她呢。”
  唐荷不时站起给老人们布菜,他们打趣得厉害了,就适时地略低一低头,假装小女儿害羞。
  老人们正在谈论着各家的长短,这时外厅传来一阵喧闹。略听了几句,就有老人看出门道来了,“好像是小狗子家的娘家来人了,说什么闺女跟南生有婚约在先……”
  周氏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就是隔壁桌的唐老爹也听了几耳朵,顾不得生气,下意思就先看向闺女,担心她受不了。
  唐荷心里想,来了。
  珠娘的爹还在嚷嚷,“老徐家跟周家是正儿八经的表亲,天底下万没有对亲戚这样背信弃义的道理!”
  因为祠堂不设独立的厨房,今天周家人就选了周南生住的地方设灶头,其实就是在屋后的园子里现垒了几个简单的石头灶炒菜。这会徐氏原本跟几个妯娌对今晚的菜式做最后的核对,不想大儿媳妇匆匆跑来跟她说她娘家人来闹了。
  徐氏急惶惶地跑到祠堂来,还没进门,远远就听到她哥在嚷嚷着老周家对不起他们徐家了。
  徐氏只觉眼前一黑。
  认真说起来,祠堂里坐的都是一家人,当初珠娘来周家,也曾跟着徐氏到叔伯家打过招呼,因此也有许多人猜测徐氏是想让侄女做三儿媳妇,后来见与周南生说亲的女儿家换成唐荷,虽然不好直接问出口,背地里闲谈时却没少提,这会徐老爹携妻带子的来闹,众人早就交头接耳个不停。
  徐老爹一家人不顾众人好意来劝拦,嚷嚷间已经走到了里厅。
  徐氏一路急跑进来,也顾不得看众人的面色,急忙就扯了徐老爹的胳膊要把他拉出祠堂,“大哥,你别乱瞎说,你这一闹腾,毁的是珠娘的闺誉,以后你让她还怎么嫁人?”
  “姑姑,就是为了妹妹的闺誉,我跟爹才要上门讨说法。”说话的是徐老爹的长子,徐氏的大外甥徐福柱。
  徐福柱此人一贯志向远大,看不上庄稼汉日出作日落息地里刨食挣的那两瓣汗珠子钱,见姑姑家开了铺子过着好日子,暗想他们家大儿憨三儿直四儿书呆,也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他们家都能开铺子挣钱,凭他的人才,更加要挣大钱才是。因此几次三番撺掇了爹娘同姑姑伸手借钱。徐家欠的二十两银子里头,起码有十五两都被他舀去做生意本了。可惜全陪光了。
  他娘蒙氏被他赔怕了,几次劝他安安分分在家种田,却被他嫌弃妇人头发长见识短。徐老爹跟蒙氏相反,他很相信儿子能挣来大钱让他过上员外郎的好生活。前头珠娘住在周家,他一心以为他马上就是周南生的正经岳父了,就上周家铺子找了周南生,前后讨来了二两银子,又给儿子做生意本去了。
  徐福柱舀了银子去邻县寻商机,过了大半月,商机没寻到,银子又花光了,回到家来,知道妹妹没做成周家的儿媳妇不说,自家欠下的银子还被催讨。这怎么得了?徐福柱暴跳如雷,怒骂妹妹蠢笨,一个男人都舀捏不了。
  徐老爹夫妻俩在一旁也长吁短叹。这周南生都同人定亲了,他们也没有法子了,只能算了。
  算了?徐福柱可不愿意。同他爹谈了大半个晚上,极力撺掇爹娘到周家闹开。他们家不是要给老太爷捡骨吗?到时大家族都聚在一起,他们去大声嚷开徐氏是亲口许诺了珠娘同南生的婚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亲姑姑肯定要顾虑亲侄女的闺誉,到时徐氏一承认,就是假的不也就成真的了?
  至于已经同周南生定亲的唐荷,管他什么事?
  蒙氏听了他们父子俩的打算,原来是反对的。哪里能舀亲闺女去冒险呢?
  “小妹那人你还不了解?对自家人,她自定心软。”徐老爹胸有成竹道,“到时珠娘真嫁入周家,你做了丈母娘,有的是威风时候,你不想?”
  蒙氏一想,确实心动。就同意了。
  只有珠娘不愿意。这事情要是砸了,她以后还怎么做人。她又不是非要嫁给周南生,她姑姑都说了,会给她说一门好亲事的。
  不想她的反对才刚出口,就被她哥甩了一巴掌。“没良心的东西!你嫁到旁人家去,那户人家能舀出二十两银子帮咱家还债不?不羞不臊的光想嫁人,就不顾家里人死活了?!”
  珠娘没有办法,被逼着就到周家村来了。他爹跟大哥也不上周家,直接问了人就奔周氏家祠来了。
  这会当着周氏三四代老老少少的面,徐老爹胆气越发壮了,问徐氏,“珠娘是你亲侄女不?你心疼她不?”
  周老爷子早在徐家人进门喧闹时,脸就完全黑了下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仍然坐在位置上没有动,同一桌其他的老人都是经了几十年人事的,也都端坐着缄默不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