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三公子行到亭子口便驻了足,低头对着上方行了礼。
“在下冒昧打扰公主,还请公主见谅?”
“三公子快快请起,大家既是亲戚,就不必多礼,给三公子赐坐。”
有丫环搬了凳子过来,应三公子客气再三入了座。
“我身子一向不太好,怠慢三公子了。”
“是在下叨扰了,公主不怪在下之罪已是万幸,万不敢提什么怠慢。”
梅香轻笑了一声,随即场面有些冷,两个本就不相识的人,要装出一副熟悉的样子聊天,实在有些为难。
见应三公子不开口,梅香只得又找了个话题,问起了皇后娘娘的近况。
“我这些日子一直呆在这里,许久没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了,心中甚是挂念。”
“皇后娘娘心里也惦记着您,只说等您回了京城,一定要进宫去陪她说说话。”
几句话过后,场面又冷了下来,梅县心中腹诽,这应家三公子到底为何要见她,这么清冷的性子到底所为何来?
梅香与旁边的胡嬷嬷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均有些无奈。
梅香清了清嗓子,说道,“三公子忽然造访清凉寺,可是来见宝亲王的?”
“正是,在下有些事情要同宝亲王商议。”
这么直率?梅香被应三公子的答话噎了一下,既然你是来见别人的,何必还来打扰她,害的她虚惊一场,还要在这里装腔作势的演戏…
“既然三公子还有事忙,那我就不留你了,你自去吧。我下午要去听经,三公子离开的时候恐怕没有时间相送,请你回去后替我问候一声皇后娘娘吧。”
“那在下就告辞了,您的问候在下必会告知皇后娘娘,您也请多多保重身体。”
应三公子就这么走了,来得潇洒去得容易。
梅香起身走到亭子边上,望向应三公子的背影,一阵轻风吹动,应三公子回头拂了一下衣角。
只是一个侧面,梅香看在了眼里,忽然恍惚起来,心里涌起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
第八十二章 怒责
下午,梅香泡在温泉药池中,神思恍惚间,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幅画。
画上是一位玉面公子,画旁提着几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日身死,芳心碎满城”。
画上的公子正是梅香上午见到的应家三公子。
梅香隐约记起,这幅画是她前世在齐王府六小姐的闺房中看到的,那时候她刚嫁入齐王府没有多久,府里的人对她还不错,她与未出嫁的六小姐关系也很好,两人常说些私房话。
当时在六小姐案头看到男子画像,吓了梅香一大跳,后听六小姐解释,那幅画是她从另一个好友那里临摹的,就是那时候梅香晓得了应家有一位温润如玉的三公子。
应三公子生的一副好皮相,称他面如冠玉绝不为过,加之其正当年少,意气风发,风采在京中一时无二。
京中女子多倾慕应三公子,传说经常有胆子大的女子当街拦截三公子的马车,只为求能多看他一眼。
应三公子不仅长得好,人也有本事,年少有为,他的才名倒是其次,关键是他为朝廷办了几件大事。年纪轻轻就被永安帝委以重任,随着他到各地赈灾治河的次数增多,他的贤名传到了大赵的大江南北。
只可惜天妒少年才,在一次从西北赈灾回来的路途中,应三公子染了风寒,竟是一病不起,人还未回到京城便“香消玉殒”了…
应三公子去世的消息传回京城,震动了京城闺阁界,无数大姑娘小媳妇哭得眼睛肿了,更有甚者,在应三公子灵柩回京的那天,专门到城门迎接他的遗体回京。
之后不知谁为纪念应三公子作了他的画像,据说原画栩栩如生,画上应三公子的风采不弱真人,后来便有人临摹了原画,在之后应三公子的画像便在闺阁间传了开来,众多未出阁的小姐们都临摹了画留起来做纪念。
据说此事成了当时的一桩奇闻,闺阁女子私藏男子画像本是丑事,可是在京城小姐们私藏应三公子画像却被说成了雅事,包括那些原本对应三公子恨得牙痒的男子们,也对此事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反正应三公子已经死了,何必跟个死人较劲。
当时梅香看到应三公子的画像,同样惊为天人,若非画中人身上服饰明显是男子,她一定会以为画中是某位美女。
梅香回想早上与应三公子的会面,直叹“见面不如闻名”,这应三公子美则美矣,人却呆得很,哪里有温润如玉的感觉…
原本每日此时宝亲王都会在智能的洞府外面,等候梅香药浴结束,只是今日应三公子突然来访,他不得不留下来应酬一番。
宝亲王因为被打扰,心情明显不好,面对来人便没有了好脸色。
应三公子只比宝亲王小两岁,跟宝亲王的关系还算不错,虽不能说从小一起长大,可也确实是小时候就认识了,还在一起玩过一段日子。
“殿下,西北那边出事了…”
“我知道,不过这事不归我管,你跟我说也是白说。”
“西北兵马大元帅贪污受贿,克扣士兵粮饷,这样的大事,殿下不出来管,朝里头还有谁能管?”
应三公子瞪大了眼睛看着宝亲王,似乎对他无所谓的态度十分不满。
“这里虽然没有外人,可你也不能乱说话,朝中大事自有皇上做主,我一个亲王算得了什么…”
说起这个,应三公子不免叹了口气,“皇上要是有个明确的态度,朝堂上早就安静了…”
宝亲王听了这话,眼睛微微眯了眯,永安帝这两年做事越发教人看不透了,对朝堂上的事虽然不是不闻不问,却极少发表意见,对朝臣们也是采取放任的态度,越发让人不明白他在想什么。
“既然连皇上都不管,我就更不能管了,我劝你也少插手,免得引火上身…”
应三公子闻言凤眸微黯,“我怎能不管呢,皇后娘娘和三皇子总是无法置身事外,我总不能像族里那些祖爷爷们一样,对他们不闻不问吧…”
宝亲王斜睨了应三公子一眼,“说你笨你还真是笨,我瞧你们家那些祖爷爷倒是比你强,他们比你想得明白多了。”
应三公子不解地望着宝亲王。
“看在怀山公的份儿上,我就多说几句,你可明白你们应家传承数百年,不论朝代更迭还是换皇帝,应家始终屹立不倒,这是为什么?”
“因为应家就是应家,不被会朝廷拖累。”每一个应家子弟启蒙的时候,长辈们都会反复在他们耳边重复这句话。
“没错,每一个像应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每朝每代都跟朝廷有联系,却又不会被朝廷左右连累。而你们家现在呢,还能做到这一点吗?”
不能了,自从怀山公去世,姑姑成为皇后,应家就跟皇家连在了一起,几乎无法分割了…
“小子,我提醒你一句,应家族里还是有不少明白人的,你跟你爹在这样下去,你爹那个族长之位迟早会保不住…”
若是皇后的兄长失去了应家族长之位,那是不是等于告诉天下人,应家不支持皇后,不支持三皇子?若真到了那一步,皇上会怎样对待皇后和三皇子?还有那个恶毒的皇贵妃,她肯定会对皇后下手…
“这不行,我爹不能失去族长之位”
“这事怕不是你能决定的,你别忘了,你爹现在既是皇后娘娘的兄长,也是应家的族长,可是这几年,他除了帮助皇后和三皇子夺权,有没有为族里做过什么?他为了自家出嫁的妹子,不顾族里的意见,这样下去,谁还会认他这个族长”
“可是,皇后娘娘好了,三皇子得权,这些事情对族里也是有益的啊,族里为什么要反对?”
“傻瓜,在世家大族眼里,出个做皇后的女儿,或者出个皇子侄子,对他们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并不需要倾全族之力再保个皇上出来。
你可还记得,大赵建国之前,众家族商议合适的皇帝人选,那时候应家还没有皇后更没有皇子,还不是一样有资格影响皇帝的人选,反倒是现在,应家在世家大族里的话语权比以前小了许多,自从怀山公去世后,应家不如从前了…”
应三公子沉默了,宝亲王说的都是事实,应家现在被永安帝用朝堂束缚住了,应家子弟做事束手束脚,远不如从前来地快意,应家在世家大族中的名声也不如以前了,父亲身为国舅,与其他世家的交往,反而经常被人揶揄打趣,那些人暗地里都在看不起父亲。
世家人看应家人,就如读书人看商人一般,混身缠绕着洗不去的铜臭和势利。
“殿下的意思是,应家不该插手朝堂的事?可是吴家…一个小小的地主,竟然占了大赵的半壁江山,我等怎能甘心…”
吴家要是真占了半壁江山,永安帝必会出手对付他们,宝亲王心里清楚的很,永安帝对吴家心里始终有一根刺,不论吴家做得再好,也无法抹杀掉过去,当年不是吴家联合周家继室逼婚永安帝,永安帝永远都不会娶吴氏女。
“我没什么意思,不过是看在故人份上提醒你一句,至于你听不听就是你自个的事了。你来清凉寺,不会就只是跟我说西北兵马大元帅的事把?皇后就没什么交代?”
相似小说推荐
-
妖孽倾天下:狂女太魅惑 (寒末) 21世纪腹黑狡诈冷酷大律师穿越异世,和众美男斗智斗勇,偷走了众美男的心,周旋于江湖朝堂,惹下一身桃花债。且看穿...
-
千夜承欢:奴后 (冷小星) 悲催的穿越到原始残暴的奴隶制社会,成了一名满足王性趣的卑贱奴隶,在这野蛮的奴隶制社会,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