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去你二叔家一趟。请二叔二婶一家今晚过来吃饭.”方钰敏对小明说:“如果你小华哥和桃花在家,也叫他们过来一起玩。”
“好,我这就去.”小明应了一声就往外跑去.
方钰敏扭头看着孩子们玩得满头大汗,心里也是挺高兴的。可惜她怀着孩子,不然也想跳一跳呢。
方钰敏托着下巴看了一会,问:“你们好久没吃鱼了吧?”
孩子们眼睛灼灼地看着方钰敏:“是呀,很久了.”
方钰敏笑:“咱家稻田里的鱼多着呢,今晚我们吃鱼?”
孩子们欢呼:“吃鱼吃鱼!太好了,谢谢夫人。”
中午的饭菜做得比较清淡,这既照顾方钰敏的口味,也照顾了一众天天在店里吃重口味的孩子们,换个口味清一清比较好。
午饭后,不想午睡的男孩子就跟着林秋来去稻田里捉鱼了,其他的孩子就在屋子里睡午觉。
方钰敏也睡下了,她每天都会在这个时候睡两个小时。小明和小阳在书房里看书,他们习惯了两点钟才去睡午睡,这跟他们放学时间有关。
等方钰敏醒过来的时候,其他人早就起来了,他们乐呵呵地在院子里忙着晒菜干,茄子干。
自从方钰敏穿过来后,家里都会晒菜干,茄子干等冬天吃,或煲汤。吃起来味道和新鲜的菜截然不同,但很美味。这个已经成了家里的习惯了,只是今年方钰敏怀孕了,他们又搬到南投县住,又开了店楼外楼,实在没空去晒菜干。趁着今天人多,林秋来就领着孩子们忙活了。
架起来的三角架上那一排排的竹騀,铺在地上的竹席,搁在石桌石凳上的筲箕,上面放着煮过的蔬菜,很是壮观呢。方钰敏也来劲了,她教李妈和小月,小雨做腌茄子,这个不同于晒的干茄子,这个是要放调料香料的腌制,然后才晒。可以存放很久的。
林秋来他们一共捞了两大木桶的鱼回来,晚上吃的自然是全鱼宴了。虽然现在还不是收获的时候,最大的鱼也只有一斤多重,但胜在鱼肉鲜嫩。加上林秋来和小露越来越出色的厨艺,大家都吃得很满足。
桌子就摆在院子里,加上林夏来一家都快二十个人了,也没有分开两桌吃。把几张桌子拼成一排,除了方钰敏,大家也不坐了都站着。你跑过来夹一筷子,我跑过去夹一筷子,吃得很是乐呵。用方钰敏说的,这叫自助餐;用林秋来说的,边吃边消食。
一顿饭吃得很热闹,大家都快快乐乐地尽情地享受美食和生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了呢?方钰敏摸着肚子熬不住地笑。
107
天天有人陪着聊聊天打打牌,吃吃喝喝睡睡的,方钰敏果断地朝猪一般的生活奔着去了.隔个几天林秋来又会带着孩子们回来住一晚,家里又是热闹又是和乐.方钰敏小日子过得舒心满足,只觉得时光飞逝.
眼瞧着最炎热的八月就要到来了,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随风摇曳,排列整整齐齐的玉米也已经抽穗或都已经结包了,掰开一看,青色的玉米棒泛着它特有的清香.
林秋来家的秋收一向比村里的早,况且今年旱地种的多是黄豆和花生,收成期比玉米早了.林秋来早早已经作好了安排.
天气一热方钰敏除了早上和傍晚出门散散步,其它时间都只呆在家里哪都不去了.她的肚子是也越来越大了,散步时也得撑着腰才行.
产房已经准备好了,全由李氏和春花婶布罝.本来在农村里,卧房就是产房.但李氏说夫人的房间通风效果太好了,不宜作产房,不然一个不小心,让产妇和小婴儿吹了风,可能会落下病根.那可是一辈子的事.
产房布置好后方钰敏一直都不敢进去,只站在门外张望了一下.房间里光线很暗,如果把窗关了拉上窗帘,那可就真的很闷了.房间里放了一张单人床,床前还放了一张小板凳子.房门前又挂了厚厚的门帘,门帘和木床之间又拉了布帘.简直是重重叠叠,不让外面一点光一点风都进去了.
“李妈,那床前的小板凳方便我爬上床的么?”
“不是,那是迎接初生孩儿的.等夫人要生的时候,我们会在凳子上铺上麦秸,然后让婴儿落在那上面,谓之落草、落地。”李氏解释道.
“不是吧?怎么可以这样做?”方钰敏惊呼道,她对这种做法很不能理解,“初生婴儿皮肤很娇嫩啊,怎么可以生在麦桔上呢?不是应该在床上铺上棉花棉布的么?”
春花婶在旁边插嘴了:“哟,我家三个孩儿都是我在田里干活时生下来的.那可真的是落地孩儿了,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方钰敏听了眼角直跳,她曾经听过她妈妈说过以前农村的妇女很多都是干农活的时候生孩子的,但眼前就有一个,还三个孩儿都是这样出生!
但人家的孩子这样出生不代表着自己的孩子也要这样啊.在现代小猫小狗生崽子都用棉被接了,怎能自己生孩子就用麦桔?家里又不是没钱.
李氏笑着安慰方钰敏:“夫人,这是习俗.我们也不会真的让婴儿直接在麦秸上降生的,这只是一种形式.”
“噢,那还好.”方钰敏听了不由松了一口气,但一看产房里空荡荡的什么保障都没有,方钰敏又紧张起来了.
在古代生孩子就是九死一生,听天由命啊.生产时大出血,产道撕裂是常事.如果胎位不正,随时难产,一尸两命.加上这里卫生条件差,受感染机会很大,没有酒精消毒,没有血浆输送补血,也没有急症室开刀剖腹生产……这,这,方钰敏都想哭了.
“夫人不用太过担心.”李氏见方钰敏脸色发白不由安慰道:“稳婆都说夫人的胎位正确,只要到时按稳婆嘱咐用力,就会平安顺利了.”
“嗯.”方钰敏抓紧了李氏的手说:“还有一事.我的力气一向不大,盘骨也小,这生孩子也是个力气活.要不,咱想想怎么借力使力用力努力地把孩子生出来?”
李氏张大了嘴巴看着方钰敏,夫人这话说的.生孩子不是像嗯嗯一样用力把孩子嗯出来的么?还怎么借力使力?她不懂哇!
李氏扭头看向春花婶,春花婶也一脸茫然直朝她摇头.
于是李氏问道:“夫人,你的意思是?”
方钰敏也苦恼,她也没生过孩子哇,这还是头一回.不过她看过电视剧,剧里不是说生孩子要在横梁上挂条布巾,然后产妇嘴里咬着毛巾,双手使劲地扯着布巾,在接生婆的加油下把孩子往外吐吗?还有还有,像产检一样双脚放在架子上.要生了,脚上就使劲地把架子都蹬直了,那不是借力使力了吗?
想到这里,方钰敏拉着李氏的手说:“李妈,春花婶,你们过来书房,我说给你听.”
三人到了书房,方钰敏一边画图一边给她们讲自己的看法.
李氏沉吟片刻说:“梁上挂着布巾不吉利,但那蹬脚的架子倒是使得.”
春花婶也点头,安慰方钰敏说:“小莲你别担心,上次你生小明的时候是顺产.这次是第二胎,会比第一胎更顺利的.”
“借你吉言.”方钰敏叹了一口气,她担心也没用,硬件上不去,只能生死由天了.
林家村的两个接生婆都收了林秋来的大红包,隔天就会去林家蘀方钰敏观察一下胎位是否正确,不时帮方钰敏揉肚子.在这里没有妇产科医生,稳婆虽然不识字,但接生也是代代口述相传下来的,经验十分丰富.
张翠花对方钰敏怀个孕就弄得这么大阵仗心里很不以为然.她早就劝过林秋来要挑一个屁股大的,胸前伟大的女人当老婆了,那样的女人好生养,生孩子不用费什么劲就‘喯’一下就出来了.哪里像方小莲这样还要花钱请稳婆去调正胎位?就那样的,孩子也不一定就能顺利生下来呢.有那个钱还不如存起来,太浪费了.
无论大家心里有什么盘算,但他们都很期待着新生儿的到来.
到了九月中旬,林秋来熬不住了,他往店门上贴了一张‘东主有喜’的告示就关了店带着孩子们回林家村了.他想陪着小敏.
小明和小阳本来也要上学的,他们却都请了假跟着爹爹回林家村,没有什么比弟弟或妹妹出生更重要的了,而且他们相信自己能赶上学习进度.
老爷和公子们都回家了,其它的孩子们自然跟着回来了.家里又热闹起来了.方钰敏虽然觉得小明和小阳应该去上学,但也感动于他们的孝心,也就不再提了.只是让他们两人订好了学习进度表,每天完成任务.
秋收一过,山里的山稔果陆陆续续地由红变紫了.方钰敏想着那熟透了的山稔味道,就鼓动孩子们上山去采摘了.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小□,粉红毛茸茸的野桃,肥嫩的野山鸡,野兔子等等,一下子就吸引了闲置在家的那几个半大孩子的心.
第二天一大早,家里九个孩子全部出动,在小平和阿青的带领下,伙同小华和桃花,浩浩荡荡地背着竹篓出发了.
林秋来扶着方钰敏送孩子们出门,之后方钰敏回房间补眠,林秋来和二哥林夏来去了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