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一脉,算是了圆大师的千代以后的衣钵传人呢。
兴许,对于连意的好感,也来自于这里。
连意一听此话,只觉得头皮发麻:“……论佛理不敢当,倒是受家中师祖相托,想来见识一下千缘寺,另外
也想完善一下佛道经典,重振我们眉昆界的佛道荣光的。”
一边说着,眼巴巴的看了芥寂大师一眼,那一眼实在是太明显了。
是让芥寂大师给她解围呢?
她能和一代得道高僧坐论佛理?
怕是把眉昆界的佛修的脸都给丢尽了罢?
芥寂大师忍不住发笑,连意什么样,他清楚的很,当年在启叠界,那许多年,也没见她精通那么一点儿佛理
。
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不过,“逡志师兄,老衲这位连小友,真真是悟性极高之人,老衲和她相交这些年,受益良多,连意难得来
此,老衲真是高兴。”
“相信,逡志师兄定能和连小友相谈甚欢的。”兴许还能有不一样的感悟。
连意此人,来到此处,芥寂大师时常想起连意,越想,越觉得连意此人宛若宝藏。
和她一道,能学到太多东西,这些东西藏在她平日里的作风中,她的谈吐之中,而不仅仅是一些书本上的道
理之中。
佛理这些,连意看似不懂,可是她行事翩然,与人为善,无论做什么都留有底线和后路,这不也是与佛契合
么?
这佛理有时候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连意一愣:完了,芥寂大师把她抬这么高干什么,她明明是让他帮她说话,让逡志大师对她不要抱太大希望
,跟她论什么佛理,她完全不懂啊。
倒是逡志大师真的很高兴,他了解芥寂师弟,他虽然来千缘寺不久,可是佛法高深,仿佛就是为佛而生之人
。
若不然,他也不会惜才心切,执意把人留在千缘寺,还认他做了师弟。
芥寂所言,绝不可能是诳语,肯定自有其道理。
“那真是太好了,连小友放心,千缘寺广结善缘,那佛家经典在那藏经阁中,小友可以自行取看遍阅,这是
藏经阁出入牌,小友拿好。”一边说,逡志大师当真拿出一枚古朴的木牌递给连意。
随厄星君随即目光闪了又闪,心中倒是惊涛骇浪,这象征随意查看千缘寺藏经阁经书的木牌,一共只有三枚
,想不到就被逡志大师这么给出来了?
何等的荣耀?
连意此时虽然不了解这木牌的珍贵,但她又不傻,能够翻阅藏经阁所有书册的木牌,定然不是凡品。
就算是有芥寂大师作保,逡志大师这赠牌之举也太过高看于她了。
不过,她并不妄自菲薄,恰恰,这木牌她推脱不了,却是是她所需要的。
她郑重的再次抱拳行礼:“多谢大师。”
似乎,她还真是与佛有缘。
这前世今生的,她遇见的佛修似乎都对她抱有善意。
送出了那么贵重的木牌,逡志大师倒是无喜无悲,他摆摆手,便招待众人进寺。
此时,随厄便准备告辞了:“人既然已经送到,我等就先告辞了,可就麻烦逡志道兄招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小
友了。”
逡志大师不介意:“阿弥陀佛,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既如此,就此别过,随厄施主放心便是
,老衲定会好好招待他们。”
随厄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和博悦真君以及一起来送行的人一道,毫不拖泥带水的走了。
留下的除了眉昆界众人,以及之前接待过眉昆界来人的一众修士中的其中一些。
大约连粟骅在内,也就十人左右,和连意等他们一起准备住进了千缘寺。
粟骅留下基本上是必然的,随厄星君很看重眉昆界来人,最看重的是连意,让粟骅陪着眉昆界众修士一起游
历,在随厄星君看来可不是浪费时间。
比之闭门造车,这样的游历,实在是极为难得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从长远角度来看,比之在家闭门苦修,有意义的多。
和随厄星君这样精明想法的人不多,能想到这些的,都让子弟留了下来。
这些人,在连意他们回去后,无一不成为乙火界的佼佼者,等到那时候,其他的那些把子弟召回的城主之类
的人,悔恨也就晚了。
只是这是后话了。
从这一日起,连意等人便在此处住了下来。
果然如同连意所想,就是茅草屋。
虽说是茅草屋,不过整洁干净,还有檀香袅袅,不自觉给人一种宁静之感。
不知想到了什么,连意不由自主的就喜欢上了这里。
其实,来之前,她是抱着一种缅怀的,甚至有些忐忑的心情而来。
这千缘寺,号称是离仙界的地方。
了圆大师不惜跨界而来,从这儿修正佛理,证道飞升。
她的前世,崇拜和敬仰了圆大师,愿意追随他的脚步来看看。
可是,她又害怕。
物是人非。
这儿或许还是了圆大师当年的模样,可是人却已经不在了。
只不过,到了这儿,却完全没有此种感觉。
刚来,便有一种心之宁静。
了圆大师未在寺中留下什么痕迹,倒是听说藏经阁中有不少他留下的手札。
连意住下后,第二日,便问到了圆大师原本的住所所在何处。
逡志大师倒是不意外连意问此,了圆大师出自广眉界,广眉界的人来寻根,实在再正常不过。
只是他没想到第一个寻根之人会是连意。
这茅草屋容易坏的很,翻了建,建了翻,当年了圆大师清修的茅屋早就已经湮灭在滚滚时间的洪流之中。
不过,或许是巧合,连意所选择居住的茅屋,恰好就在那一处山谷之中,虽然位置不至于完全一致,但是却
是最近不过。
连意当时愣了又愣,也没说什么,不过逡志大师发现,这位叫连意的女修当真心沉如水,坐的住禅,也参悟
的了道,真真是一方人物。
连意倒不知逡志大师私下里对她的评价如此之高,只不过,她于修炼向来有自己的想法。
随性随性,四海为家。
哪里让她觉得舒服舒畅,她可以多留一些时日,哪怕茅舍清贫,她也甘之如饴,哪里让她觉得不适,她可能
一日都待不了,哪怕富丽堂皇,亦或者人间仙境。
这千缘寺出人意料的合她的眼缘,让她觉得顺心顺意,既如此,她便在此处扎下根来。
眉昆界的众人来到此千缘寺,就是瞻仰一下古寺,逡志大师并不限制诸人行动,也没有安排任何硬性需要参
加的活动,这寺中原本什么样,在他们来了以后便是什么样。
众人性格不同,想法不同,自然想得到的东西,想做的事情就不同。
大部分人和原本在宗门一样,只当这儿是一处住所,日常就是去到乙火界各地方游历去了。
他们或者自己人三五成群,或者独自成行,亦或者结交了乙火界的朋友,奔波在各地。
到此,眉昆界的人便散了开来,只是各自带上了用于联络的传信符,以十八年为期限,再次回到这千缘寺,
其他时候,大家各奔东西,各安天命便是。
连意却是留下来了,她也是唯一一个不是和尚,但是选择留在千缘寺的修士。
其实,连意也不知道留多久,她就是从心所欲,觉得在这儿舒服,那就留久一些。
每日循着寺庙的钟声,跟着千缘寺的万千僧侣去听佛论道,听完早课,便去藏经阁去寻找佛理典籍,补充福
慧古寺的那些不全的典籍,她甚至有意识的寻找出了圆大师留下的全部手札,将它们誊抄下来。
实则,那些东西,她也看不懂,不过,她就是觉得,大师的东西,她留一份在自己身边才能更安心。
傍晚出了藏经阁,她会去芥寂大师和逡志大师那儿转一圈,有些晦涩难懂的佛理甚至是一些修炼中不大通顺
之处,她也不拘泥是什么,想到什么都拿来问两位大师,两位也倾囊相授。
晚上,自己修炼,感悟天地,第二日早晨,去吸纳那第一缕日光,练剑练阵练法,如此周而复始。
逐渐的,连意仿佛有了玄而又玄的感觉,她觉得,在这千缘寺,她就仿若回到了当年的福慧古寺,似乎找回
了在寂寂红尘之中修炼的初心。
水到渠成的,她修为一日千里,仿佛并没有瓶颈之类,就这么顺顺畅畅的突破了。仿佛就该这么自然而然的
往下走去。
山中无甲子,世上已千年。
连意在此寂静修炼,日复一日,并不觉得时间漫长,却不想转瞬间,已经是过了十年。
第176章 流隙镜
粟骄没想到,再次见面,连意已经是结丹后期修士。
一时间感慨良多。
“我不过就是筑基冲击个结丹,明明所花时日甚少,怎么一出来,感觉什么都变了?”
她明明还挺自豪来着,自己这速度,在粟家人中,已经算是排的上名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