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办妇联/欠系统六个亿,我靠种田爆富了 完结+番外 (珍馐美馔)
迎宾岗是最难的,要负责迎接顾客,处理店铺大小事物,最重要的是要会算账,结账记账都是他的活。
但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活计,却让村里的人抢破了头。
首先是因为待遇丰厚,其次是因为迎宾经理等同于店长,干了这个活,说出去多有面子。
但竹凌击碎了他们的美梦。
迎宾经理的选拔要求很严格。
首先,要会背九九乘法表,这就刷下去一半的人。
其次,要会600个常用字,这又刷下去一半的人。
再则,要出门做过生意,情商高,遇见顾客矛盾要有能力调节,店内各种物资要会调配……
条件一条条列下来,站在村里公告栏前的村民顿时一哄而散,只剩下寥寥几个人。
“算了算了,咱们普通人还是去当店小二吧!”
“霸虎,就你这邋遢形象,三个月没洗澡了吧,人家说了要干净卫生的,你肯定不行!”
“俊雄,你当你行啊?我听说你要去应聘厨师,就你做的那手菜,猪都不吃,你还想做给人吃?真是笑掉大牙……”
竹凌路过,听着村民们龙傲天般的新名字,心中一阵卧槽。
咳,算了,他们开心就好。
选拔新员工其实并不顺利。
初选的时候,64名员工刚选拔整齐,竹凌就发现了不对。
居然只有寥寥四五个是女子,其他的都是男人。
“女人们呢?”竹凌问村长。
这几天她去镇上找张掌柜忙东风楼的事情了,所以初选是村长举办的。
村长知道她是不满意选上来的女子这般少,但他也很无奈:“愿意来的都是35岁以上的妇人,年轻姑娘、媳妇儿哪里敢出来抛头露面呢?”
有的是本身害羞,有的是被家里勒令不许出去抛头露面。
在村里做豆腐可以,因为大家都是村民,知根知底,没有什么风险,但去了镇上,那诱惑可就多了。
有媳妇儿的,担心自己的帽子颜色。
有闺女的,担心孩子被人哄骗。
还有那比较顽固的,直接认为女子就不应该出去做生意。
别人家的孩子愿意去就去,他们家的孩子是绝对不能去的。
这些竹凌都能理解。
今天选上来的这四五个妇人,基本上都是和丈夫一起被选上来的。
到时候去了镇上,也是夫妻一起干活,直接杜绝了风险。
但是六十多人,只选了几个妇女进来,竹凌觉得很不满意。
如果开头就是这样,以后再开新店,进去的也大部分都是男人,女子根本没有立足之地,竞争力从开头就被卡断了,完全违背了她男女平等的初衷。
竹凌揉揉太阳穴,慢慢道:“这样吧,每个店铺都规定四男四女,可以是夫妻,也可以是夫妻带女孩,或者亲戚带女孩,无论如何,男女数字要平衡。”
村长沉思片刻:“这……恐怕有些难度。”
竹凌很坚决:“咱们村既然决定了要男女共同进步,就不能一边倒,宁可员工素质稍微差一点,也不能直接把头开歪了。”
员工素质稍微差一点,还能集体培养,可这火车头开歪了,就要脱轨了。
第59章 沁水快递
八个迎宾经理是改不了的,矮个子里面拔高个儿,能写会算的,也就是那几个了。
这八个人,统一都是男人。
没办法,谁让女子都不识字呢。
竹凌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次选拔,希望村里的女人们好好学习,早日当上店长。
剩下的56个人,按照新的标准遴选,女子32人,男子24人。
这又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本来选上的男人被刷了下来,自然愤愤不平。
本来想去又去不了的女人,也都活泛了心思。
“村长都说了,可以是夫妻,也可以带孩子,这要是咱们一家子都被选上,岂不是都能赚钱?”
“哪有那么容易,一家子最多去三个人,其他的位置要留给别的村民!”
“这又是为什么呀?”
“总要给其他家庭留点机会吧!而且这一家子都在一个店里,要是有人偷偷改账怎么办?”
“对对对,不能都让一家子去,这账目是公家的,得有人互相监督!”
不管底下人怎么吵,村里的事情定下来,就不能更改了。
最后通过层层选拔,到底凑够了32个女性员工。
这里面五个35岁以上妇人,二十个年轻媳妇儿,七个十几岁的女孩。
竹凌亲自给她们培训,力求让每一个人都自信满满的上工。
至于被抢掉名额的男人们,为了消除他们的怨言,竹凌重新安排了他们的去处。
由王小虎和钱伯负责的驴车运输队,脚步已经遍布整个清源镇,形成固定的网点。
竹凌将运输队进行了重组,除了定期送豆腐坊的货以外,还增加了替百姓送信、送物的功能。
一条清源镇同城快递就这样成立了。
为了方便及时派送,各地成立了站点,这些被刷下来的男人,就被派去驿站工作。
暂定的是每个驿站一个人,后续发展起来再增派人手。
因为是独立岗,所以就不安排女性员工了,不然无法确保人身安全。
男女从来都不是对立面,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男人要做男人擅长的事,女人要做女人擅长的事。
这才是竹凌的准则。
“沁水快递”负责人王小虎带着新画的地图来找竹凌确认站点。
竹凌和他商议了快递营业后的具体事宜。
因为是同城快递,价格并不高,普通时速“次日达”六文钱一件,超过一公斤加两文,以此叠加。
特快时速“当日达”八文钱一件,超过一公斤加三文,以此叠加。
系统:“好的,不用说了,我知道你抄的是谁家!”
是某通某达好多家。
系统觉得但凡有个飞机,某丰也跑不了。
竹凌勾起一抹邪笑:“这话说的,谁说我抄不了,等村里有钱了,养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一日千里的海东青,某丰的模式照样能运行!”
系统的世界观又被刷新了,它放下手中的瓜子,百感交集,最后只能憋出一句:“女人,你可真棒。”
竹凌:“谢谢夸奖。”
等到“沁水小食”和“沁水快递”重磅开业,沁水村在清源镇又火了一把。
这个往日贫穷的村子,如同一匹黑马,突然之间就富了起来。
也就是这半年时间,就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外村的女孩有不少都想嫁进沁水村,沁水村的姑娘们身价更是水涨船高。
有那适龄的姑娘,只因为他们一家三口都在沁水小食工作,薪酬丰厚,工作体面,竟然也出现了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景象。
人们吃到了甜头,才后知后觉的知道竹凌的一片苦心,对她更加感恩戴德!
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此时沁水村的人民还沉浸在苦逼的上学生涯中。
“这怎么就能这么难呢?我还能不能改名字呀,我的手都要被夫子打肿了,我还没学会呜呜呜……”学渣周霸飞同学因为总是写不对名字,哭晕在厕所。
“夫子说,六百个字,一天学两个,一年就能背下来,可我每天只能记住一个,这可怎么办呀?明年新店开业我就当不成迎宾经理了!”一位励志当经理的同学,抱着书本在教室里哀嚎。
但更多的,是这样的——
“三哥,你说我是不是脑子真的不行,我跟我儿子学的一样的东西,他学会了,我没学会?”一个壮汉趁着工作的歇息的时间和工友唠闲天。
“唉,你别说了,我家小子完全不是读书的料子,还没他妹妹学得好,妹妹都会二十个字了,他才会十个!我还想让他考科举呢,气的我一天打他三顿……”工友立刻接上他的话。
“你们这都不算什么,我才是被气死了,我居然没我媳妇儿学得快,你说怪不怪!平常也没觉得她们女人比咱们男人聪明,怎么一学字,脑子那么好使?”另一位工友加入了讨论。
“对对对,我媳妇儿也比我学得快!”
一时之间,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
“我闺女学的最快,比我们两口子都学得好,难不成女孩的脑子更聪明?”
“怪不得富贵人家的女娃都要认字了,这认字了是不得了,我跟你们说,我闺女已经能看得懂账本了,我昨天把一个字多写了一笔,她立马就给我指出来了!”
“对对对,我家媳妇儿也能给我挑错字了……”
男人们随着交谈,陷入了沉思。
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家的媳妇儿和女儿那么聪明呢?
是什么让他们忽略了家里的女人?
男人们不明白,但竹凌明白。
是封建礼教,是世俗桎梏,是千百年来男尊主义对女人的压迫,致使她们愚昧无知,如浮萍野草一般只能依附于男人,好在这一切,都将慢慢消弥,直到烟消云散。
在现实的证据面前,男人们渐渐改变了对女性的态度。
沁水村的女人们,在家能干活,在外能赚钱,现在还个个都能识字算数,女人的家庭地位显而易见的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