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要!!道友,这个贵吗?】
【予独爱莲】不紧不慢回复:【是江松州的,据书亭管事说皖州也有,但两州都只有首府的几个大书亭有售。管事说暂时只有几百个,做出来卖卖看。不贵,而且她还说,以后出货量大了还会更便宜。】
她将标价的简报也传了上来,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只有几百个!?卖这么便宜,可恨,肯定已经卖光了!】
【莲道友,管事有没有说下次进货是什么时候?】
【果真不贵……我想给我家女儿买一个。】
这次回复的人少了很多,许多光球咻咻消失,显然是立刻奔去书亭了。
滇云州,沈瑜一看见便坐直了身,这平安挂坠比他找人订做的那个还精细许多,而且里面柳妹的造型和动作与先前绣像上是不同的!
可恶,为什么他现在不在皖州?
沈瑜抓心挠肺,疯狂喊自己的妹妹:【妹啊!你看见这个没有?买的话给哥哥留一份!】
沈若伊刚好午休结束:【?】
她仔细看了下灵影画,也悲从中来,【亲哥哎,你妹妹我在上书院呢!等到我休沐,早就卖光了!】
……
书友会里还在不断展开讨论,惟有严理繁陷入了深深安静。
“予独爱莲”这个假名,他恰巧知道有个朋友从前用过——张镜莲。
若一个名字不能说明,再看那灵影画里的手、和这个语气,他哪里还认不出来?
严理繁看了看自己的【繁】名字,还有【副会首】的标记,不由得愈发沉默。
这应该不会暴露吧?
被自己的朋友知道自己加入了翡不琢的书友会,这也太丢老脸了!
严理繁想到自己最近还帮书友们做了《千金》的浙州托管人,便觉得人世苍茫。
……可恨,张镜莲一个总商,干什么要亲自推销这种小商品!
金陵。
薛倾碧百无聊赖地走在路上,听着身旁的世家姑娘们聊着圈内近来的逸闻,心道:好无聊。
她难得和同窗们一起出来,盖因昨天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要她学会交际,她才答应了同窗们的邀约。
来之前薛倾碧就已经猜到这逛街的活动不会有趣,参与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想象还是简单了。
为什么聊头发可以聊一个时辰?
为什么试完衣服要每个人都夸她一遍?
为什么要讨论那些世家的子弟哪个更俊?他们能打得过她一只手吗?
有这点功夫,不如多做点题。她怀疑现在诗千改一定在偷偷用功!
薛倾碧面无表情,其她人也不太敢主动与她搭话,一行人间的气氛泾渭分明。
她们几乎逛完了这条街所有的成衣店,最后压轴的就是凌波阁。其飞檐拱壁、金碧辉煌,门童笑着迎上来:“贵客里面请!”
首饰柜晶莹剔透,最前面的展示台里是一套淡紫色的玉石首饰。
“呀!这个是不是《赌翠》里谢小姐戴的那种?”一个世家女眼前一亮。
“客人见识广博,正是如此。”雇役笑道。
世家女道:“凌波阁是张总商的珠宝行,张总商与翡不琢交好,那这岂不是先生钦定的?”
得到了雇役的肯定回答,几位少女皆是被吸引了,一拥过去。
薛倾碧却一眼便看中了后面橱窗里一串翠绿色的珠链。
它由桶珠和观音牌坠组成,打磨光滑,晶莹剔透,尤其是观音的部分,绿色浓郁得快要滴下来,几乎摄人心魄。
雇役很会看眼色,将它拿出来笑道:“这是商队刚刚从滇云州带回来的。这串水头最好,绿色最浓的那块,我们雕成了这块观音牌。”
少女们接话道:
“我知道,这也是诗……翡不琢文章里写过的。”
“这些玉石真的是用赌石的方法开出来的吗?”
“好像比我想的好看一些……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那个紫色与白色的坠子。”
大雅尚清雅,很少有人会戴这么大串色泽鲜艳的宝石,但她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串绿翡很美。在她们原先的想象中,不知道这种石头竟然可以如此清透。
薛倾碧心道,诗千改又写书了?她怎么不知道??看来以后除却关注诗千改的成绩,还得关注她在报纸上的动向。
她本来听说这是诗千改带来的风尚,想转身就走的,但实在挪不开视线,便道:“……给我试试。”
“碧”是先母皇给她取的字,薛倾碧也因此格外喜爱碧绿色的东西。
旁人戴可能压不住,但这串观音珠串戴在薛倾碧颈上却异常相宜。她几乎瞬间就心动了,舍不得摘下。
“这个真衬你!”
“好漂亮,我也想要一串了。”
“买吧买吧,殿下,这个真的极美!”
等到薛倾碧从凌波阁里出来时,已经狠狠花掉了一笔钱。
薛倾碧:“……”
可恨,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
扬州。
琅嬛慈济堂的小姑娘姜三娘已经将上次买来的《千金登仙》都看完了,这还是她首次自主地看完一本书,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所在。
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故事,人还可以想象出这样的世界!
姜三娘心潮澎湃,几日都没从《千金》里缓过来,她没看过什么文章,翡不琢在她心目中就是一等一的文豪。
因此,得知翡不琢不仅是个女子,而且现在才十七岁时,姜三娘惊讶万分。
“十五岁离家,二载苦寒,一本《千金》成名一州……”她无声地在心里念出了履历,“诗三娘——原来翡不琢先生也曾叫过三娘啊。”
姜三娘还没有到会被什么人的经历触动的年纪,也并不知道这到底有多难。她只是觉得,诗千改的小说真好看。如果所有的小说都像这样有趣……不,如果她也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小说就好了。
她被自己的念头吓到了,在从前,哪怕是她最美好的梦境里,也没有奢望自己可以成为文修。
姜三娘从不觉得自己有天赋。
可这念头不仅没散,还像扎了根一样越来越明晰。
这些天,姜三娘仓鼠屯粮一般四处打听翡不琢,将她的其他小说也都搜罗来看了,并且每天去看《聆阁日报》的《赌翠》连载。
还不够,她就找来跟风写“真假千金”的话本子,如饥似渴全翻了一遍。
连堂主都感到诧异,往日再三劝姜三娘,她都不愿读书,见天想着出去找活计,最近这是怎么了?
所谓高山仰止,看了这么多的新奇故事,姜三娘反倒畏惧了,她连字都不太能写全呢,那样想也太做梦了吧?
她决心要好好念书了,至少得把基本字词认识全。找的活计也比以前大大削短了时间,是一个给琅嬛书亭做小荷包的活儿,据说这些荷包上面最后都会绣上柳玉钗的仙纹,卖给翡不琢的读者们。
这日午休,姜三娘趴在学堂最后一排的桌上,神游天外。
如果她写,会写什么?
……有假千金,自然也有真千金。市面上现在写真千金的本子,她都觉得缺了点什么,没有翡不琢先生的精髓。
如果一个孤女,在慈济堂长了十几年,一朝被亲生父母领回家,发现自己是富家真千金……
姜三娘有些羞涩,这纯然是幻想了,其实慈济堂都用寻血鼠寻找过她们的血亲,不存在这种可能。她还偷偷翻过堂主的册子,知道她是三岁的时候被自己的父母卖给青楼的,现在亲生父母已被大雅律判刑了。
但这样的想象,似乎能给她一点安慰。这会不会是个好故事呢?
姜三娘忍不住拿起笔,连觉也不睡了,在课本边角上写起来……
各种小物件大卖的同时,《赌翠》愈发火爆。仅仅七日,就从乙等版面的最后方升到了上方,眼看着是要直飞甲等版面的势头。
翡不琢知名度扩大,新读者们瞅着新书太短,找起之前的《千金》来看。老书友们不由感慨,可见入坑晚也有好处,可看的多啊!
其他门派和文修追赶翡不琢的脚步,还只到了在单行本里夹绣像的程度,眼见又出了新风尚,一时都感觉追不过来了。
“翡不琢先生究竟是哪儿想得到的这么多新点子啊!”
读者们也又爱又恼地感慨,因为那些小物件出货慢,许多人只能眼巴巴地望着。
好在《赌翠》的连载依旧高质量。在接下来几章的剧情里,吕爷信守承诺,让谢知玉接管了谢氏,成为家主。白玉广场上,那名为李琢的少年自愿跟随她,成为了她的下属。
两人七拐八拐地算起来,还是表哥表妹。
谢氏大厦倾覆,留下一大堆烂摊子。经过算账,谢知玉果然发现自己背负了一大堆欠款,不知几时才能还清。
除却外患,还要内忧,她一上任便遇到了几个盘口想造反的事,巧妙压住,虽然青涩却雷霆万钧,初步奠定了自己的威信。
谢知玉虽然有一双天生异眼,但在翡翠行业里是个真正的新手。翡不琢也借由她的视角,向读者慢慢介绍了各种知识,并且引出了灵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