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亲妈自救指南[快穿] (我去买香菜)
- 类型:玄幻仙侠
- 作者:我去买香菜
- 入库:04.10
岑玉:“是,不过父亲不让我们外传,有时他们送得贵重了,父亲也不会收。”
赵怀宁听到这儿来了兴趣:“名将?都有谁?”
岑玉想了想:“若是陛下熟知的,大概有欧阳将军和姚将军。”
赵怀宁眼睛一亮:“欧阳居和姚壬?”
岑玉点点头。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七品官竟能教出两员大将来……还真不简单。】
【仔细想来,倒也不是很意外,毕竟岑玉如此,跟他岑父和刘夫人也是脱不开关系的。】
岑玉也明白过来太后娘娘为何突然提到这个。
他当即说道:“家父从学武、任职到现在,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忠君报国,只可惜家父常道自己没有什么大的能力,只会教人,自己却不能上战场杀敌。”
“但他从未改变过初心。”
“他常教导晚辈,国家有难,君主有危,为臣为民都当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如果陛下能用到家父,家父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怀宁凝视着他,点了点头:“好。”
没过多久,赵怀逸跑出来说已经收拾好了,岑玉便与赵怀逸一同出宫。
中午两人去了岑府暂作休息,岑玉跟岑父透露了这件事。
当天夜里,岑父被悄悄传召入宫中。
紧随其后的半个月内,两名一品大将被先后派出都城去,一个为贬职,一个为丁忧奔丧去了。
最近几十年赵氏王朝外无蛮族入侵,内无太大的动乱,整朝的军事实力慢慢下降,习武之风渐渐消弭。军营之中,连日常的练兵都已懈怠,从两日一次改为了四日一次。
所以武将也慢慢地开始不被重视。
赵怀宁之所以从前不曾注意到欧阳将军和姚将军,也正是如此。
因为武将的工作量太少,在朝堂上站得位置都是偏僻的角落,赵怀宁也很少想到他们能起到什么作用。
若说忠诚,他们肯定忠诚,他们是先帝选出来的,曾经跟先帝一起作战过。
虎符分半,左虎符就在欧阳将军手里,他要是想反,早就反了。
现在想来,赵怀宁完全忽视掉他们的重要性了,他们忠心又愿听调度差遣,这种需要外派的工作就正合适他们。
在岑父的指点下,欧阳和姚将军一前一后入宫面见赵怀宁。赵怀宁也是这时候才知道,他们两个在自己刚登基不久便受到那些人的笼络,不过两人意志坚定,根本不为所动。
而对面为免打草惊蛇,也只试探了两次。
欧阳居和姚壬见对方再没动静,也就没当回事,新帝继位,要统筹兼顾各个方面,他们不想给皇帝添麻烦,也就没提过这回事,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忘了。
直到现在赵怀宁提起,还主动找到他们,他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过好在,他们完全愿意配合皇帝。
他们被派出到都城以外,那些户部侍郎的爪牙们近几年常去的江南一带,果然发现了蹊跷。
他们一边跟对面前来拉拢的人周旋,一边不断传递情报进宫。
一年后,这场闹剧终于正式拉开帷幕,赵怀宁下旨发兵包围江南一带,同时控制朝内伙同反叛的党羽,一网打尽。
作者有话说:
有点卡文,今天一更感谢在2022-06-07 23:33:38~2022-06-08 23:39: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鸿露、容若 20瓶;烟里火 10瓶;青草梅糖.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4章 、十六只暴君
也是直到此时, 这件事的真相才渐渐水落石出。
原因是赵氏王朝多年不曾行军打仗,百姓安居乐业,南方发展得渐渐富饶起来,可时间一长, 竟在江南一带逐渐养出了一个“土皇帝”。
他是南方的一大首富, 没有任何官衔, 却以重金贿赂官员,令那一带的官员都为他所驱使。
这便是户部侍郎背后真正的势力。
呈上来的密函中只有这寥寥几句,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但事实就是如此, 就是这个被赵氏王朝不小心养肥了的土鸡,官商勾结, 猖獗横行数年,偶有像当地县令那般敢与之一搏的,也被针对压制。
而这只土鸡, 如今竟打算来打凤凰了。
这件事传到了林默的耳朵中, 林默理清了来龙去脉,才将这件事与书中的剧情对应起来。
待想明白事情如何发展至现在的地步, 林默不由感叹,蝴蝶效应竟真能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在书中,原也是有这个“土皇帝”在的。
一年半前户部侍郎等人联合上奏的密函中,提到的那名当地县令,就是因为得罪了这个土皇帝而被针对。
不然一个小小县令,何以受关注至此。
县令为减少损失提出开闸放水,不是藐视上级未上报便自作主张,而是屡屡上报, 却如石投水了无音讯。
至此才明了, 原是官商相护, 那大坝的建设是土皇帝产业下的手笔,建时偷工减料,难敌雨季涝灾,若是被县令报上去,难免皇帝要下派人来查。
加之该县令看不惯他嚣张跋扈,屡屡与其抗争,土皇帝正密谋扩张势力,不敢杀朝廷官员而打草惊蛇,却因此记恨住了这个不识时务的县令。
后借密函一事,户部侍郎打算以此除去县令,一举两得。
在原剧情的发展下,赵怀宁失去了母亲,性情不定,先是同意了户部侍郎等人对当地县令的处罚,让他们白白高兴一场,再进行打击。
而当地县令被处决之后,县令的大儿子报仇有门,潜伏到了那名土皇帝的身边。
最后与其同归于尽。
土皇帝平日独揽专权,得金银却不得民心,一时间树倒猢狲散。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想要扶赵怀逸上位的人才碌碌了五年都没有任何成效,因为他们背后早就没了主心骨。
但自从林默来到这里以后,事情的走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怀宁没有处决当地县令,所以当地县令的儿子也没有跟土皇帝同归于尽。
土皇帝依旧在南方一带发展势力,直到有了跟赵怀宁一较高下的能力。
历史的进程,往往是由一个小人物的改变引起的,纵然很不可思议,但无比真实。
不论怎么样,赵怀宁在一开始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没有草菅人命,这一举动在南方一带赢得民心,南方众人早对土皇帝自私自利心存不满。因此这次的行动能成功,也少不了当地人主动热情的接应。
待赵怀宁处置了土皇帝,又将朝野之中不怀好意的党羽处理干净后,也迎来了他登基以后的第一次科举。
岑玉十四岁半,已经在国子监接受过教育,按理说年龄虽小,却也有能力参加科举了。
但岑玉这次没有参加,他想要再于国子监潜心学习一段时间。
赵怀宁不会逼他入仕,反正都是在自己身边,总归是自己的人才,跑不掉的。
在林默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五年,岑玉终于正式入仕。
这一年岑玉十八岁,赵怀逸十三岁。
赵怀逸正式离开了皇宫,回到了早在五年前就建好的逸王府。
他现在是真正的“小王爷”了。
同年,岑玉向二十岁的殷竺茗第五次提亲,殷竺茗终于应下。
这五年以来,两人渐渐对彼此心生好感,双方父母也是极其满意。但殷竺茗一心要在太医署往上爬,迟迟没有成亲的打算。
岑玉不急,但岑父很急。
殷竺茗是个十分优秀的姑娘,自家儿子没有功名在身,十八岁了还只是个王爷的伴读。
所以五年里他每一年都朝殷家递请帖,不过就是有去无回罢了。
殷竺茗态度坚定,岑玉也同样坚定,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急切而受影响。
今年赵怀逸离开了国子监,正式出宫建府,岑玉也不能再留在国子监,于是考取了功名,果然一举夺魁,官至五品。
这还是赵怀宁为了不让众人太关注岑玉,不然他恨不得直接把丞相的位子推给岑玉。
亦是同年,在凌白的指导下、殷竺茗研制出的新药方效果极佳,直接被皇帝连着提拔了两级。
殷竺茗和岑玉一时间风光无限,又是单身,退休的殷太医在家,庚帖收到手软。
于是殷竺茗和岑玉一拍即合:嗯,就是现在。
两人以迅雷之势定了亲,定亲当天岑玉鲜衣怒马在都城绕了两圈,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两家定了亲。
连赵怀宁的晚辈们都定了亲,赵怀宁却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朝堂的老臣们不由有些着急。
但因几年前在太后和皇帝那儿屡屡受挫,他们也不敢再妄加干预,不过也少不了在朝上几名大臣联合起来一提再提。
赵怀宁这日脸色阴沉地下了朝,直奔慈宁宫。
林默早为他准备好了早膳。
最近几年她把赵怀宁的嘴养刁了,把食谱送到御膳房让御厨做,赵怀宁非说味道不对,只要吃林默亲手做的才行。
不过林默也乐得惯着他。
自家孩子,自己不惯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