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往院中张望,以为仙长家里凿了井。
结果除去那树桩外,没看到任何井口和井盖样式的东西。
然后,常池眼睁睁看着空杯中自发凝出来一杯水,就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样。
要不是他认识这杯子的出处,跟他家的一般无二,他都要以为这杯子是传说中的仙器了。
苏苒之解释道:“不过是小伎俩而已。”
常池心道,这哪里是小伎俩,简直就是神仙手法!
苏苒之正好想在自己出发去深潭前多了解一番云水镇,既然常池大夫自己来了,那她便多聊一下。
“近日我与夫君也绕着云水镇走了几圈,大概了解周围的地形地貌,但对此地未免还是有些生疏。小常大夫若是不忙的话,可否为我二人说说这附近的情况?”
这简直问对了人,常池对此很是了解。
他不仅自己采药时走南闯北,接触过的病人还很多,偶尔听他们闲聊,连谁丢鸡这种小事都能知晓。
常池说:“咱们镇子看起来大,但其实交通不便。东边被石山阻隔,几乎翻不过去;往西走是长川府,那儿是咱们的府城,坐马车大概花十八日左右便能到;往南走是绵延的大山,据说里面有仙道门派,但我未曾见过;往东走路途遥远,据来往书生说那里是淮明府。”
说到书生,常池眼睛亮了一下:“咱们这里好些书生都是外地人,因为咱们说的是官话,书生们科举落第后便住在这里继续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去皇城面见陛下的时候,能脱口而出流利的官话。”
他应当是与那些书生们深入交流过,说道:“他们跟我说,曾经有位本来应该是状元郎的男子,因为不通官话,最后被落了两个名次,成了探花。”
三人谈论了大概一个时辰。从居住人口说到了口味偏好,从镇子物价说到了赚钱门路。
最后,常池没忍住,悄悄问了一句:“仙长们会长期居住在这儿吗?”
他觉得有仙长在,这院子一点也不像凶宅。
苏苒之摇摇头:“看缘分。”
有事情做便得走,一离开就是几年也说不定。
但若是闲来无事,在家里歇着也不错。
常池微微有些失望,但他却觉得这才正常,话本中仙长们的行踪不都是飘忽不定的吗?
他喝完这杯中最后蓄满的水,眼看着快到午饭点,才不舍的离去。
杯中所凝之水其实是苏苒之练习的凝水诀,她修炼了七日,还是做不到给茶壶里凝水。
不过给杯中凝水倒是熟练了很多。
这几日,苏苒之也对比了自己和秦无所凝之水的区别。
她的水除了看起来更加晶莹、喝起来更加甘洌外,好像没什么特殊。
但在黑夜里,只要天上有月亮,她凝出来的水都能清晰的映出月影。
每当这时,刘木匠都会看呆。
作者有话要说:拜码头:戏曲班社拜望演出地点的地主豪绅、军政要员及帮会头目叫做“拜码头”。
苒苒:我把月亮送给你。
第67章
第二日一大早, 苏苒之和秦无本来想着继续在李老爷子那边吃煎包。
但路遇小贩挑着两桶豆花在路边叫卖,苏苒之一下子走不动。
片刻后,她跟秦无站在一边, 端着豆花开始吃。
毕竟这是沿街叫卖的小贩, 没有桌椅给做。
豆花上淋了些酱油, 还有小贩家腌好的黄豆和咸菜沫, 豆花的清香配着小菜, 味道是真的不错。。
吃完后, 两人还又买了俩包子分着吃。
镇上百姓们的表现果然跟苏苒之预料的差不多,并没有整日里把‘凶宅’的事情挂在嘴边。
现在距离她和秦无搬进去已经过了二十多天之久,大家也逐渐习惯‘凶宅’已经不复存在的事实。
虽然他们自己没胆子在东叁玖户宅院门口逗留,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谈之色变。
“先生们有真本事嘞。”
“哎, 只是可惜刘木匠了,这横死冤案到现在还没能有个结果。”
有小孩听后问:“爹, 刘木匠是谁?”
苏苒之和秦无安静听着, 慢慢走着, 对此一言不发。
他们驻足买菜时, 听到大人给小孩说:“什么谁啊的, 爹给你一文钱, 买糖葫芦吃去。”
时间终究是最无情的东西, 伴随着刘木匠生母身死, 东叁玖户宅院住人, 这件诡谲的惨案看似要完全消弭了。
但也仅仅只是看似。
再来十天,等到八月十五,所有现状都将被倾覆。
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当杀人犯拿起屠刀的时候,就该有自食恶果的觉悟。
苏苒之和秦无早上出门时没带竹篮, 这会儿买菜也不敢买多了,适量的买了俩白菜、三颗西红柿就往回走。
想着十天后可能就得见到刘家人,还有他们聘请的‘先生’,苏苒之就非常有紧迫感。
“我最近得好好打坐吸收灵力,我的实力还是太低了。等处理完刘木匠的事情后,我们就得一直赶路,那会儿修炼时间会少很多。”
秦无应声:“可。”
其实苒苒的修为进境已经很快,只是她修炼的时间尚短,这才实力不高。
但若是苒苒能一直修炼,恐怕不出三年,便能成功踏仙途。
修炼之日起四年内突破踏仙途,这放在修士界是绝无仅有的。
苏苒之不知道秦无的计划,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两年内突破。
毕竟,原着中有写过,秦无就是在那个时间点突破,然后进入内门的。
苏苒之现在望不到秦无的气,也不知晓秦无是不是只有在天问长才能飞升。她能做的只有勤奋修炼,两年后和秦无回天问长一趟,看看天问长内门到底有什么玄妙的地方。
如果没有……那为什么还要让秦无留在天问长?
想到这里,苏苒之心情突然大好,连走路步伐都轻快了起来。
与此同时,长川府的木匠世家刘家将所有子弟都召集到了祠堂。
站在最前面的老爷子须发皆白,浑身干瘦如柴,必须要拄着拐杖才能站稳。
但却没人敢在他面前造次。
从看起来年纪同样大的老人,到刚加冠的青年,面对他时全都神色恭敬。
老爷子神情严肃,宣布道:“刘氏子孙,坐下入定,即刻感知今年龙目所在!”
“是!”
很快,乌泱泱一大片人盘膝坐下了,数量少说有五十。
这还仅仅只是刘家主家和旁枝所有二十岁以上的男人。
可见,三百多年来,他们家族在皇权庇佑下,发展得很不错。
须发皆白的老爷子似乎身体不好,说完这些后,就神色疲惫的坐上轿子,准备回去休息了。
盘膝坐在最前面的几位老人在他走后,才敢缓缓睁开双眼。
一位满目精光的老者心里感慨:“真不愧是修补过钦天监的大人物,寿数超过九十,除了偶尔虚弱一点,丝毫不见生病。”
他今年还不到古稀,却已经连着大病了数月。
前几日病才刚好,就得跟年轻体壮的小伙子们一起坐在这里吹冷风,感知今年龙目所在。
他心道:“要是我能年轻二十岁,我定不会把这大好的机会让给元澜。”
刘元澜,正是刘木匠的亲生父亲。
这位满心羡慕的老者,就是刘木匠的祖父了。
还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一位尚未蓄须的年轻人睁大眼睛,惊喜道:“我感知到了龙目所在!”
其他人赶紧睁眼看他,旁边的小厮也立即奉上锉刀和木板。
年轻人拿起锉刀,把自己感悟到的八个字写上去:“长川云水,落木月影。”
族中大部分人不理解这句话,纷纷奇怪道:“怎么回事,跟往年的不大一样。”
“对啊,以前都是什么‘出城三里,低头见水’,这云水是什么意思?云上之水?”
“哈哈,云上之水,那不是就天上的水?天上的,可不就是神仙们用的水?”
“那怎们是不是要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捞月?”
小一辈们纷纷往神话方向猜测,年长之人思忖片刻,说:“云水……我记得长川府西边有个镇子叫云水镇,可有此事?”
他不知道,‘云水镇’三个字刚说出口,人群中便有两个人僵了一下。
但这八字不可能出错,云水镇恐怕才是最合适的答案。
旁边机灵的年轻人立刻去求知府大人帮助。毕竟,对于一府的地理情况,当然还是知府大人知道的比较详细。
长川府的知府大人知晓刘家的地位,丝毫不敢怠慢,忙让自己的副手同知沈大人带着一部分地图过来。
同知沈大人询问:“贵府可有人要去云水镇?那里稍微有些偏僻,走官道的话,快马加鞭恐怕得十日左右;若是坐马车,就得接近二十日。”
如今距离八月十五只剩下十日不到,想要在十五之前赶到,恐怕只有骑马一条路。
但问题是……
“沈大人,”刘家主事人名叫刘元诚,他为难道,“我们家族儿郎从小都是做木匠活儿的,没学过骑马。但他们有要紧事,必须去一趟云水镇,您看可还有其他路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