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伯一片苦心,我与师弟师妹还有素水自然都明白。”太和先是诚恳表明我们都已经深刻的理解了您的意思——就像是学校里的班级班长对着班主任说您辛苦了您的苦心我们都明白那样——然后又话锋一转,道,“说来惭愧,我对此虽然有了一点想法,但距离实现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元始道:“你打算以你的‘天道’构想证道么?”
“是的。”太和坦然承认,“我依旧认为秩序是促成‘太和’的重要因素。”
元始道:“这一点你在魔界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证明了。”
“魔界自然很好,秩序已经制定,成果也已经出来了。”太和道,“只是魔界太小,又怎么能够与洪荒相比?弟子不才,却也有些追求。”
分明能够做到更好,又为什么非要退而求其次呢?
况且还是这种与自己的道途相挂钩的事情。
诚然,在紫霄宫听完第二次讲道之后——中间还有自家师长开小灶,太和对那个境界已经模模糊糊的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已经确定了自己要走的道路。虽然现在还没证道,但她其实是完全满足进阶条件的。
只是太和还缺了点主动性,以至于到现在也还是个金仙。
毕竟她既不求效率也不赶时间,更加没有什么能够与她日后道途相挂钩的天大机缘在前面挂着让她不得不草率进阶去取。太和对这件事毫无迫切之心,也觉得自己能有更好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她自然是更乐意多花些时间来打磨出一枚品质更高的大罗道果,以期之后的道途能够走得更加长远顺利。而不是在发现满足进阶条件之后就随随便便的证了道,完全不管日后前途。
在魔界制定秩序之后捞到手的收获和成果固然能够支持太和证道,但这样得证出来的道果并不优秀,哪怕成功了也会对日后造成影响。有师长珠玉在前,太和自然也有自己的目标——
她当然想要得证大罗,那绝不会要一个粗糙的、简陋的道果。
要做的话,自然要做到最好才是。
魔界太小,得到的收获也就是那样而已。但洪荒不一样。
洪荒广阔无垠,其上生活的种族和数量不可计数,各位先天神圣也各有风采——这是简陋的魔界永远也无法企及的。“若是我的想法能够成功,之后我借此得证道法,步入大罗,道果也会更加完善。”
元始赞同了一句,道:“道果的品质的确需要注意。”
贸然突破提前进阶的感觉是很爽没错,但之后你就会发现,日后为此掉出来的眼泪,全是当初脑子里进的水。
根基稳固是元始一直都在强调的修行重点,他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不牢楼塌了”这一理念的提倡者,奉行“只有根基稳固才能更好地步入下一个修行阶段、根基虚浮会对日后道途造成影响”。他之所以拖到第二次紫霄宫讲道之后才突破大罗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毕竟三清出身不凡天资过人根脚雄厚,在紫霄宫之前没能突破完全是因为不知道路该怎么走,在有人指明了方向之后进阶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之所以第二次紫霄宫讲道之前只有太清老子一人进阶,这完全是因为剩下的玉清和上清都觉得自己的道果尚且需要打磨,希望能够以最完美的姿态来踏足新的境界而已!
钟爱的后辈和自己想法一致,元始心情自然欣悦非常。他大手一挥,直接表示虽然现在你的构想没法铺设到整个洪荒,但我可以给你开放昆仑山作为实验场地——
整个人简直就是一个大写的“壕”。
太和都被元始的这种冲天壕气给震惊到了,卡壳了三秒钟才迟疑着问道:“……昆仑山……?”
“是的。”玉晨接口道,“整个昆仑山之中,你可以不必有任何顾忌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将你心中的想法付诸实践。”
“至于洪荒——”
“我与兄长会为你联络。”
如果这话不是从玉晨的口中说出来的,怕是没人会相信这种事情吧?
谁能想到,为了弟子的道途,三清能奔波到这种份上?
太和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也是拒绝。
“并不必这样麻烦师尊师伯。”这是她自己的事情,又怎么好意思劳动长辈为自己奔波呢?又不是做不到!太和对着玉晨和元始露出堪称好学生模板的乖巧笑容,说道:“我也颇有些朋友,让这些人加入其中还是很容易的。至于剩下的人,有您与师伯的支持,我也很有信心说服……师尊无需这样劳碌。”
“还请您休息一下,这次的事情——就当作是对我的考试吧,师尊?”她乖乖巧巧的说道,“我也想要在您们的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呢!”
玉晨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她问道:“不怕浪费时间?”
“一点都不。”太和道,“这点时间,弟子自认还是浪费的起的。”
失败是不可能失败的,只是花费时间多少的区别而已。
非要问为什么的话,先看一下太和背后的后台有多硬你就懂了。
除掉居住在天外天紫霄宫之中的鸿钧道组之外,现在洪荒上只有三位大罗——三位都是太和的后台。
就问三清合力,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况且太和想做的事情也并非是与大多数人为敌,事实上,她的计划契合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推行起来固然有难度,但也还没到绝不可能完成的地步。
啊,当然,洪荒大地上的大能那么多,要是一个个的上门去拜访也就很麻烦——不过眼下正有一个现成的机会。
之前太清老子证道大罗的时候就有许多的同道送来贺礼,甚至还有不少道友亲自上门道贺聆听大罗讲道。这次玉清与上清兄妹一同证道,昆仑山一日出现了两位大罗,上门道贺的人不说包括洪荒中八成的大能者,但五成总是有的。
太和说,我先抓紧机会把这些人忽悠瘸了,再去那些大势力之中拜访一番,用事实说话——
开着青序镜和好朋友在远程通讯的伏羲提出灵魂疑问:“好友。”他问道:“你是不是把鸿钧道祖忘了?”
这为道祖才是洪荒上最大的“天意”啊!
第41章
太和说她当然没忘了这位幕后大佬, 毕竟对整个洪荒进行改造是个大工程,总不好绕过道祖——当然也绕不过去——像是我这种遵纪守法的洪荒好修士,在搞事之前当然要先找道祖报个备。
现在我事都已经开始搞了, 不少人被我拉进伙了, 昆仑山也都已经被我折腾的差不多了, 好友你这时候才提起道祖——
这未免也太迟了。
建议提的太迟的伏羲:“唔……道祖同意了?”
“事实上,道祖对我的想法也很有兴趣。”太和没说鸿钧对她态度还挺好, 那种令人心情复杂的蜜汁慈爱的神情简直堪比老爷爷在看着自己疼爱的小孙女,令人不禁疑惑这种奇怪的好感度到底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被凭空捏造的。
太和还没这么自恋的觉得鸿钧是看上了自己的勤奋好学,洪荒缺这款的修士吗?
没有义务教育修行全靠自己头铁强行莽的洪荒从来不缺好学生啊!
不过这种复杂过程就没必要和伏羲说了,太和省略了过程, 简单的说明了结果:“不仅是我们, 好友, 鸿钧道祖也在期待结果——并且他还许诺在必要的时候会给我帮助。”
简而言之,默许太和在一些时候搬出自己当威胁, 同意给太和当后台——在有必要的时候,也许连出手都是可以的。
伏羲的语气近乎叹息:“……真是出乎意料的结果。”
太和倒是觉得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你知道的,好友, 若是能够成功的话,这将是一张能够笼罩整个洪荒的网。”
只要对洪荒有点想法的, 谁能不对这个计划感兴趣?
依旧是那个比喻,假如现在全凭天地本能自主运转的洪荒是一台用着初始版本系统的电脑的话,那么太和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试图给这台电脑新编一个系统上去, 让这台电脑的效率能够变得更高。
……也方便夹带私货。
这的确是存在私心的行为,为了贯彻传播自己的理念而改变天地的运转方式。但什么事都存在两面性,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不好的一面。
天意无情,故而无私。
天地无智,故而可欺。
其他各位被太和拉拢过来赞同这个计划、也参与这个计划的人能够从中得到的显性好处是能更加轻易的在这台名为洪荒的电脑上安装自己开发出来的软件——可以是道法也可以是其他的东西,总之你是开发者所以你有特权,谁反对都没用。
当然也有隐性好处,比如说参与系统编写本身。
这其中能做的事情多了去了,只要稍稍动一动手脚就能给自己开个后门。哪怕大家都很正直严谨,没人搞小动作——但这种作为原始参与者的隐性偏向原本就是少不了的。
这也是太和为了拉拢同伴准备的饵食。
“虽然我是有把握让他其他人赞同这个的计划并且参与其中……”但吃独食这种事情毕竟不太好,到底谁也不是傻瓜,可能当时没反应过来的,但之后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