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完结+番外 (文绎)


  俞大猷、戚继光和狄青、岳飞、韩世忠等人开始疯狂吐槽两个朝代的混乱制度。
  岳飞:“呵,流民充军,擂鼓不进,不用等鸣金就退了。”朝廷一开始是花钱养着流民,让他们当兵,不要到处闹事。结果是他们拿了军饷,也不训练,继续闹事。
  狄青叹气:“看看人家唐朝,想争功名的,如薛仁贵,去当兵。到咱们宋朝,再去当兵的,和功名也无关”摸摸额头上的刺青。原本的刺字没有洗去,想的是‘要使天下贱儿,知国家以此名位以待。’给其他出身低微、或是犯过罪的人做个表率。结果确实是个表率,都晓得不会有好下场。
  薛仁贵:“唉,总归是五代十国的错。叫人愈加提防,皇帝们都想着防微杜渐,这防备者,如同邻人盗斧。”
  程咬金:“缺了点不管不顾的光棍气。”
  俞大猷拍桌:“正是如此!”
  戚继光吨吨吨喝酒:“军户比宋朝更不堪用。那条条框框的,就定成了下等人,谁还愿意。”多承担劳役,被官员驱使,禁止和民户通婚,必须出男丁充军。到现在就逃亡的差不多了。“真不如招募渔民,他们能吃着鱼,身体健康,熟悉水性,又悍不畏死。这全仗张先生的深恩厚德,才容我独断专行。”
  张居正和他干了一杯:“是你自家本事。”
  已经很久没有人陪着戚继光畅谈天下大事,他也很久不敢说这些话了,死后畅所欲言。
  说到这就不由得问起:“阴间是怎么个章程制度,以什么为贵?鬼兵是怎么选拔的,有科举吗?兄弟初来乍到,都要仰仗前辈指点。”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先秦儒家思想,等到董仲舒才变君为贵。
  人间大事:科举!科举!还是他娘的科举!
  南宋末年时召开科考,还有很多沦陷地区的学子千里迢迢跑来考试,而之前金、元先后召开考试时,也有一些宋人偷越国境跑去考试。有些人不食周栗,有些人为了中进士不顾一切。
  元朝的科举含含糊糊,非常不公平,还屡屡取消。搞得文人学子深感民不聊生,纷纷投身谋反的大业中。
  宴会上众人幸灾乐祸的介绍了一下,在张居正管理天下学府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又有那么多失业鬼魂骂他。
  “这个部门就叫天下学府。”
  “哈哈哈哈哈哈”
  张居正羞惭的以袖遮面,白玉似得一张脸上都红透了,管理天下学府的部门就叫天下学府:“毕竟有个地狱叫肉店地狱…各鬼门就叫鬼门关…”要是早知道他们起名时这般粗心大意,我一定拟定好一些好听的名字。哪怕照抄人间的仪制司郎中呢。
  以前我以为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是狱尉和鬼门都尉乱起的,等到自己的职务定下来,才知道阎君真是上古之人。毕竟那是个简单明了,一个人负责做什么,就被命名为是什么人的时代:做饭的叫庖人,管理车辆的叫车人,制酱的叫酱人,酿酒的叫酒人,养马的叫马人。职务明确。
  “这,要学子习得‘道’‘法’‘墨’‘兵’四家……有些强人所难。”戚继光想了想,虽然我都了解一点,但不知道要以多高的标准来考核。道经读过几本,画符念咒不太会。法家这个我很擅长,法家真好用,是连贯的利好,军纪严明,百姓就踊跃参军。墨……我倒是擅长研究各种各样的武器,佛朗机炮虽然是从海外俘获,我们仿造而得出,但我们加以改良,葡萄牙人安在船上,我们架设在车上,小队士兵和战车结合作战,子母炮运用灵活。
  “你不用搭理那些考试。反倒是改来改去的阴律叫人头疼。”
  “专门为了张居正改过法律呢。”
  “真哒?”戚继光很开心。
  张居正:……死得很惨及死后声名狼藉、家人凄惨,不会对皇帝继续忠诚,所以在地府算是可靠,这种事就不必说了。
  正在推杯换盏时,唱曲的男女弹奏了几曲小调,琵琶和三弦合奏,倒是俏皮有趣。
  戚继光:“不拘什么调子,你们随便唱一曲来听听。”
  唱曲的夫妻二人起身福了福:“遵命呐~~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唱,到正是阴间接风宴上惯听的曲子,凄楚悲伤,生离死别。好叫人听了之后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
  听来听去,他忽然间想起自己的妻妾,偷着纳妾是对不起夫人,夫人离我而去这些年,音讯不通,死生也不知。这曲子唱的倒是合情。
  当此时,忽见天边一道流星划过,半点白光照耀天幕。一名身穿雪白锦袍的英俊男子漂浮在半空中,手里还盘着两个水晶球,朗声笑道:“俞大猷的《剑经》我已经亲自试过了,倒想要试试戚家枪。”
  俞大猷心说:我从未见过如此彪悍的皇帝。
  这位‘好事之徒’正是到现在还喜欢和人比武的李世民。
  只要是著名的剑客或武将来到阴间,他必要亲自与其演练一番,不用御剑或帝炁,只用自身的武艺,试试人间在武学方面有什么新的进步,或是有什么天才。
  迄今为止未得一败,有过两次平手。
  武将们纷纷起身相迎:“我们正在夸您。”
  李世民把两个水晶球放在桌子上,这东西上浇一点水,阎君殿里用水镜就可以看到比武的场景。他们想看,又懒得出门,就翻出了很久不用的小法术。
  一见面就动武太不近人情,还是要等宴会结束之后,戚继光稍事整理心情。
  李世民吩咐那两个艺人:“不要唱那些伤春悲秋的曲调,把《铁笛吹云,竹杖撑天,酒圣诗禅》唱来。那首曲子适合佐酒。”
  重新弹唱起来,豪气了许多,听的愉快多了。
  长槊对□□的场景令人期待。
  ……
  朱翊钧现在已经开始怠政,他自称生病,但群臣认为他是装病,在后宫中沉湎酒色,就和郑氏那个妖妃天天在干很多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事,至于具体的什么事,呵呵,一定是阴谋想夺取太子之位。
  朱翊钧的心态很简单——对整体朝廷失望,张居正不是真圣人,满朝文武之中就没有一个真圣人。朝臣们不想着维持天下长治久安,想要维系礼法,他们看起来想要通过打到了张居正,对张居正的地位取而代之,对皇帝的生活指手画脚,都是皇帝的儿子,非得立长子?他们以忠直的形象出现,想要骗一顿打,给自己扬名,或是敬畏而明哲保身。他总觉得这些人严肃端正的面孔下,藏着想要结党营私,想用三十二人抬大轿、想吃海狗鞭的一颗心。
  而朱翊钧以为在全盘倾覆张居正及其党羽之后,官员们就只能对皇帝俯首帖耳。并没有,他们对皇帝的敬畏还不如对张居正的敬畏,看来老师不只是借用皇权,真有些威信。
  这又让他莫名的感到新的恼怒和愤懑。
  太子已经好几岁了,皇帝也是快要三十而立的年纪了,却还不肯立太子,非但阳间觉得担忧,就连阴间也为此苦恼,为此烦愁。
  烦愁的程度有限,就算万历突然就死了,也有内阁主持让皇长子继位,有完整的秩序在哪里,只要有人来执行。
  朱元璋:“现在的内阁……”有内阁让人不放心,内阁中没有名臣的时候叫人更是不放心。恍惚听说现在的内阁中执政的人无所作为,似乎是被冯保和张居正这两个人的下场给吓到了。朱翊钧也从来不召见大臣进宫召对,都是直接下诏。这倒是省事,无为、不重用,臣子就不会成为权臣,可是也不会做什么事。真是各有利弊。
  将来如果天下生乱,不知道有谁能主持大局。
  “没出息的小崽子,就因为张居正不是完人,就对满朝文武心灰意冷?他才多大?他还不到三十岁!这样的暮气沉沉。”
  “都是朱厚熜的错。”
  朱厚熜自从万历这孙子不上朝,就开始挨骂,都说他没有做好表率。忍了许久,终于忍不住了:“我有什么错?我死之前都不知道有这个孙子。”
  是由于他忌讳别人提起储君,二龙不得相见,和儿子们从不见面,长子生了长孙也不敢告诉他,就藏在宫里偷偷养着,他也不闻不问。就这么一个形同陌路的孙子,犯了错,却要怪我?
  今天质问的话一说出口,就知道错了。
  一个当皇帝的,有好多事情都不知道,连自己有了孙子都不知道——
  用太*祖的话说:谁把你打死活埋了?叫你两耳不闻棺外事?
  又经历了一番疾风暴雨的痛骂,朱厚熜禁得住雨骤云驰,浪涌风裁,也不免有些难堪。
  当众被人骂的像灰孙子一样,即便按辈分算差不多是,可他还没麻木,还记得昔日里皇帝的荣光。
  等到夜幕降临时,回到枕冷衾寒的卧房中,真是对孤灯,彻夜坐到明。
  方皇后已经和他重归于好,只是今日借用了织布机,在彻夜织布,独留他一个人在这里枯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