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听他的口音有古韵:“你也是古人,此间既然流行不分先来后到直呼名姓,我知道是在叫我就可以了。”作古这么多年,还这么活泼,也是难得。
“好嘞。”校尉到了台阶下就闭上嘴,拾阶而上,在殿外行礼:“阎君,王子来访。”
阎君惊讶的抬头:“稀罕事啊。”
“咱们这儿还有王子了?”
“别的地府溜过来的?那咱们可应该知道。”
“进来。”
王阳明忍俊不禁,迈步进去,抖了抖袖子,刚要作揖。
两位阎君一起叫到:“王阳明!”没错,他们俩在休假期间按耐不住,去找王阳明聊过天。他当然是来者不拒,双方相谈甚欢。
另外几人:“哦,你来了。”
“阳明甚安,来的稍迟。”请帖里也没写具体的时间,送请帖的人看起来也不着急。
阎君同样不着急:“不迟,我们这十年才休息了两次。”
人间有六千万人,被一个不关注民生的皇帝,用几个忙于自己政绩和勾心斗角巩固权力的官员管理着,地府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很好,你先去画中山走一遭,见一见诸子百家,稍后为你设宴。”
一位阎君站了起来:“我陪他去。数年未见,正有些话要说。”
隔壁屋里的墙上挂着诸子百家的画像,与阎君殿仅仅是没有门的薄薄一墙之隔:“请。你直接往自己的画像里走就行。”
王阳明试过,鬼可以在人间穿墙而过,在地府倒是没法穿墙,可能因为同属阴物吧。
试着往画上一挨,头往上碰了碰,这画画的倒是很像,手扶着的墙忽然消失了,直接推开门帘走了出来,眼前是一间清清淡淡的干干净净的民宅,一个标准的明代小四合院,天井下有桂花树那种。
阎君:“诸子百家都有生前住惯的民居,乃是为了你们开启民智,教人学仁义道德,致力于天下太平,功德无量。上古时期喜欢结庐而居的老庄那房子是真惨,我想给翻修,他们还不让。这群山不在人间,也不在阴间。”
王阳明点点头:“多谢。”这就是个一亩地多一点的小院,倒是和他日常起居之处差不多大。
门外是山峦叠翠、曲折回环的山路、还有一片湖泊。
山林中零星点缀着一些房子,大多颇有古韵(老、破、小),只有一间房子上贴金镶玉,房顶上庭院前扔满了珍珠宝石,烁烁放光,一颗珊瑚树与房顶齐高,那大颗的红宝石蓝宝石,世所罕见,大片雪白的玉璧,奇异精妙的天工球,最不值钱的就是黄金了。极乐世界的七宝在此处更是逊色。
王阳明奇道:“那是谁家宅院?”奇怪,没听说诸子百家中有谁沉迷于物欲,就我们儒家讲究礼法,那也是以约束自己为准。
阎君:“唉?我也不知道。我们不常来这里,通常是请人出来说话。”
天上孤雁横空,忽然鸣叫了一声,向下俯冲。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清瘦飘逸的道人:“我,庄周。”
“庄周不再梦蝶,梦做大雁了?”
庄周大笑:“两千年,蝴蝶长大了。你在看管仲?”
“那是管子的房舍?不曾听说他奢淫。”
“哦,他跟人打赌。人生前盖棺定论,坚守一辈子贞操即可,到死后倘若有百般利益近在咫尺,依然是每一刻都在被考验。管仲拿了几十箱珍宝回来,数也不数抛洒出去,等着输赢分晓。”
庄周是觉得无所谓,就当个路标。其他人的态度各异。
阎君旋即离开。
王阳明很快就找到了朱熹,看房子分辨年代来猜里面是谁。
朱熹在宋朝被贬斥,在明朝被抬高,反对他的人认为是因为同姓的关系,姓朱的在历史上名人很少,朱敬则、朱温和朱淑贞、朱熹之后就是朱元璋了,正如唐圣祖李耳,宋圣祖赵玄朗,明朝也不可免俗的抬高同姓之人。
王阳明倒觉得他不错,虽然还不完善,不如我,但颇有可取之处。
二人畅谈了三天三夜,不知饥渴,谈完之后朱熹觉得自己应该对理学做一点精修,不是说王阳明全对,但自己这里有一点可以改变的地方。
……
朱厚照再次拎着设计图给祖宗看:“这地方如果是天堑,那只要一直往上修,就能攀爬到天上。如果不是天堑,必有尽头。普通人哪能想到朕有这么聪明,能修巴比伦塔?”
朱元璋摆摆手:“此事不必再提,要修你自己修,休想染指我奉天殿的木料。”我这可是辛辛苦苦攒了很多年的木料。
现在已经命令朱祁镇去学木匠手艺,拿着锛凿斧锯反复练习,直到成才为止。一方面杜绝他通过习文练武变强,另一方面嘛,工匠身份卑贱令人不齿。
朱厚照只好叹了口气,在自己的的宅地里插上无数柳枝、小榆树,等这些小苗苗长成木料,再拿来用。
朱佑樘闷闷不乐,把儿子抓过来摸摸头:“你娘快到七十岁了,也不知道她在人间好不好,朱厚熜的母亲也在宫里,不知道相处是否和睦。祖宗们都看她不贤良,唉,那都是被她兄弟牵累。”我这两个小舅子实在不是好东西,我预估他俩能下地狱,到时候皇后在这里住着,不知道,嘿,还挺好。
朱厚照都快忘了这事儿了:“张鹤龄、张延龄这两个人死不足惜。”
他杀得了刘瑾,却杀不了这两个讨人厌的舅舅,呵。
朱见深悄悄招手:“来来,明天演练战阵,你们俩看一下。”
朱佑樘面带愁容:“要攻击区区一个朱厚熜,用战阵吗?”
万贞儿:“你傻啊,是太宗闲得烦闷,练兵消遣。”她现在在屋外都不敢大声说话。
第368章 炼丹+炮火
朱元璋在第二天的时候,就接受了明成祖这个混蛋儿子, 反正本来就这样, 如果被虚名干扰了自己的立场, 被其左右,反倒丢脸。朱棣那些事做都做了, 差一个虚名?自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啊还是没见过朱允炆哭诉他有多惨?什么都见过了。真忌惮虚名,被人束手束脚,那还怎么做成大事?虚名影响到真实利益时才需要警戒, 在什么都不耽误, 不痛不痒的时候, 这他妈算个屁。老子在乎他个鸟蛋。
摸着朱棣的脑袋:“好啦好啦,不就是成祖嘛, 成就成了。”
朱棣装作很懊恼的样子:“唉, 都是朱厚照的错。”
朱元璋:“对对, 他坏, 你打他去。”
朱厚照一头扎进祖父的胖肚子上:“成化爷,您说说这还有天理吗!死得早难道是我的错?”
朱见深想了想:“呃, 好像是啊。你的精力太旺盛了。”
朱高炽叹了口气:“谁让你不服丹药呢。丹鼎铅砂勤火候, 溪云岩谷傲松年。”
他引用的这首诗, 是朱元璋写的《钟子炼丹》他们祖孙三代对丹药都颇有爱好, 和父祖二人追求的长寿不同, 他想要是嘿嘿嘿。
朱厚照震惊了,他不相信炼丹,也不需要吃丹药来补充各方面能力, 基本上来说还是相信科学和太上老君佛祖上帝安拉和其他神。
朱棣点点头:“正是如此。古往今来这些有丰功伟绩的皇帝,哪一个不炼丹?”
“这,炼丹靠不住啊。”
“胡说八道!这是你不懂!小小的一点年纪,胡作非为,还敢质疑仙药。”
朱厚照:“宣宗,您当年吃的皮肤都裂开了,有史书记载,小时候看的我直做噩梦,怎么就不能质疑了?”我什么不能质疑啊?我什么事儿不能干啊,除了把脸埋在武则天的胸里?
这位皇后打人不仅疼,还挺快。真是艳若牡丹,打完人,就那么轻轻一笑,就叫人没法子跟她生气,还觉得自己做得不对。
朱见深小声说:“万姐姐,你看以朱厚照的精力充沛,他好像已经吃过什么灵丹妙药,有使不完的力气。”其实正德皇帝说自己身体不好这件事,他们已经渐渐的信了,因为他太瘦了,瘦就说明脾胃不行。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线条圆润的大脸不仅气概过人,还显得很健康。但谁都没有他活跃。
万贞儿压低声音:“可能因为他瘦,所以轻盈。我年轻苗条的时候也很轻盈。”
朱元璋:“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些有作为的皇帝,哪一个不服用仙丹,这些事你这种年轻的小鬼不懂。”你的精力还完备,不知道为了提起精神来料理朝政和后宫有多累,又累又冷,气血两虚,服些丹药就觉得浑身火热,有用不完的力气。
咱找的是正经道士,不是像是朱檀那种自己瞎炼丹最终把自己吃瞎掉的废物。
朱棣叹了口气:“人到老年,每日服丹必不可少。你不懂,你没活到需要吃丹药的年纪。”
同样服食丹药的皇帝们对视一眼,露出沧桑惆怅的表情。这小子因为不服食丹药而无子短命,朱厚熜为了求子炼丹,吃了十多年,果然成了!这样的铁证如山,还不信吗?
朱厚照反对这种说法:“别啊,您怎么不说刘邦、萧衍、刘裕这些活得长还不炼丹的皇帝呢?吃素不近女色能活八十岁欸!当年张三丰也说节欲戒杀才能长寿,有一个人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