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知涯想了想:“主要是对法器的款式比较眼熟,应该是以前见过很多。”
井双灯直觉要是继续往下问的话,他的历史知识又会得到极大的丰富。
覆盖了整个山村的贫穷大大减少了祠堂内的装饰程度,也同样减少了外来人士需要查找的内容,越知涯简单扫了两眼,就绕开土墙,开始往祠堂深处走。
井双灯没忘记自己通过刷青帝好感度来打通拜师路线的使命,一马当先挡在越知涯身前,替她探路。
“……”
越知涯感谢对方的善意,要是可以不用身高遮住自己的视线,那就更好了。
土墙后面是一个挺空旷的后屋,唯一特别的地方就是地面,因为整个后屋除了四周下脚的地以外,都被一层高度与脚踝齐平的石板所覆盖。
井双灯伸手隔空摄住石板,将其悄无声息地从地上挪开。
越知涯目光凝住——受限与当前躯体的实际年龄,她很难表现出严肃深沉一类的情感。
除了现在。
发自内心的肃杀冲淡了越知涯眉眼的稚嫩感,显出一种清凌凌的锋锐。
就在石板被挪开的瞬间,一缕浓郁到近乎实质的魔气从地下的坑洞里冷不丁地散逸而出,带着某种张狂的肆意,在空中蔓延,舒展,就像被一大块海水逐渐荡开的绵密渔网。
魔气具有堪称恐怖的杀伤力,
又带有强烈的感染性,井双灯顾不得捂好马甲,立刻抽出佩剑“沽春华”,但在出招之前,又猛然顿住。
刹那间,井双灯目之所及,祠堂后屋之内,徐徐升起一道叹息般的刀光。
平和,宁静,仿佛是悠长时光里一处既无风月也无风浪的浅湾。
井双灯很快反应过来,所谓的“徐徐”,仅仅是自己的感受,越知涯挥刀的速度,已经快到了这具躯体所能支持的极限。
刀光一闪而逝,原本
肆意蔓延的魔气又被压制回了石板之下,静静蛰伏。
井双灯能看出来,越知涯的刀法,境界远大于修为,但受限于修为,表现出的境界又仿佛海市蜃楼般无所凭依,最后只得了一丝残意。
——一丝足以惊世的残意。
井双灯第一次如此直观的感受到青帝刀法大家的身份——之前砍飞涎鸟和剁菜的不算。
“这是什么招式,难道是断江流?”
越知涯想了会:“叫,定风波。”
青帝遗藏在坊市里的话本中属于频繁出现的热门元素之一,井双灯就算不刻意去背,也能记下来许多,但他敢肯定,自己绝对没有挺过类似的名称:“恕晚辈孤陋寡闻。”
越知涯耸肩:“正常,毕竟是刚起的。”
井双灯张嘴又闭上,消化了一会青帝创出新招式的消息,越知涯的创新力完全对得起她所写过的教材。
看了眼越知涯空无一物的腰侧,井双灯忽然反应过来:“您带了刀?”
越知涯解释:“修为太浅,只能借助法器,想要赤手空拳正面刚,那还得等我继续恢复恢复。”
井双灯:“……我不是这个意思。”
青帝曾经使用过的武器名称,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为千秋岁和荧惑,这点很少出现在如今的测验题目当中——虽说试卷上多少会有点送分题,但也不能送的那么明显。
其中千秋岁的下落不是秘密,基本上只要对仙门常识有过基础了解的人,都知道,青帝为了维持北洲的结界,将自身的佩刀留在了杏花天当中,作为枢纽,然后才有了凶刀荧惑的上位。
至于荧惑,在越知涯纵横五洲之时,曾有过无物不斩的凶名,青帝一直将它随身携带,直到陨落。
越知涯:“包括千秋岁在内,我所用的刀都是家师准备的,家师担心我荧惑也用不长,所以又额外准备了蚀昴、长庚两柄刀,保管于崇吾派当中——你刚才看到的,就是蚀昴。”
井双灯:“那么您也不知道荧惑的下落?”
越知涯默了一会,幽幽道:“当年的情况有些意外,你不能要求一个即将尸骨无存的人,可以把自己的遗物收拾的太好——这事我生前比较有空的时候就不太办得到。”
第47章
地上压着的石板已经被井双灯挪开,越知涯就蹲在深坑边上,仔细观察着内部的事物。
这是一个极深邃的集体墓葬坑。
作为修士,越知涯和井双灯的目力都相当出色,可以清楚看见下方累累如山的骨头,骨头的颜色污浊,最白的部分反而是头发,此时此刻,被丢在最上层的尸体还没有完全腐烂,骨架子上还连着长了毛的破碎肉块。
祠堂里难闻气味的源头便是此处。
井双灯皱眉:“尸体上基本都没有衣服,完全是拿草席随便一裹就给丢了进来。”
越知涯:“村里的衣物连活人都无法充分供应,将死之人,自然是难以顾及。”
——山谷的封闭让村民们远离了外界的打搅,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生活资源的获取。
井双灯迅速的领悟了越知涯话里的终点:“将死之人?”
越知涯伸手往下指:“石板的背面,坑洞的四周,都有指甲的抓痕,如果不是被丢进去的人挠的,那难道是村里的其他人特意添加的装饰?”
井双灯悚然:“为何要这样做?”
越知涯道:“痛苦和绝望的情绪最能滋养魔气,而且魔物也很喜欢有智慧的生物的灵魂。”
井双灯:“但怎么确定被丢进去的都是将死之人,万一是身强力壮的村民呢?”
越知涯看了眼阳天殿主,非常怀疑对方学生时代是因为开后门,才通过的外出实践。
井双灯理解了前辈目光里的怀疑,老老实实回答:“可能因为游仙世代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和平的?像今天这样的意外,不属于必然经历的事件。”
越·走哪哪出状况·知涯:“……”
“看头发,坑里大部分尸骨的头发都是白的。”越知涯顿了下,道,“其实此处有些违和,以羊家村的贫瘠程度,村民能顺利活到花甲之年的,应该属于少数。”
井双灯苦思冥想:“说不定是山谷里生活太过安逸……”
越知涯扬眉,反问:“安逸?”
井双灯有理有据:“因为土地贫瘠,缺少工作量,所以被迫走上了好逸恶劳的人生歧路。”
越知涯抽了抽嘴角:“这个理由……莫非井殿主是从坊市话本里得到的灵感?”
“那倒没有。”井双灯否认,“毕竟现实世界不用讲理,但话本怎么也得兼顾一下上下文的发展与逻辑性。”
越知涯按着额角,开始自我反省——崇吾派的工作人员里头,有爱傀儡的,爱话本的,还有爱出题的(?),性格上五花八门,生活习惯上多姿多彩,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跟她当年的扩招主旨有关:只要品行和成绩没大的偏差,就不用强行压制年轻人的喜好,所以才给了后辈们茁壮的成长空间。
井双灯:“既然他们需要把将死之人给放进墓葬坑里,而一掀开石板,魔气就会溢出,那整个村长的居民都应该已经入魔了才对,可他们看起来,除了吃不饱和说不通之外,还挺像正常人的。”
他离开祠堂之后,是不是该用净世咒把山谷里的居民都给重新检查一遍?
越知涯笑:“可能是你跟这里的魔气不熟,掀开石板的动作才会惊动它们。”
换个人这么说,井双灯肯定当成单纯的开玩笑,但换了青帝,就算是玩笑,也绝对是一个有的放矢,需要深入思考,搁随堂测验里至少值两百字的思想分析的玩笑。
井双灯:“那也就是说,此处的魔气只会对陌生的灵力做出反应。”
越知涯颔首:“魔气不会主动攻击山谷中的居民,这些居民又会把将死之人丢入墓葬坑中来蕴养魔气……一定存在某种理由,让双方能够和谐相处。还有‘鬼’,我记得在
凡俗当中,会尤为重视墓葬之礼,但在羊家村里,即使是受到村民排斥的‘鬼’,死后也可以跟其他人埋葬在一起,也就是说,对村民而言,蕴养魔气比排斥不在籍的散修要更加重要。”
井双灯提醒:“仙门中人也挺在意墓葬之礼。”
越知涯耸肩:“在扩招之前,崇吾派基本没有相关的习俗,我们对尸骨不太在意,留个牌位表示曾经到人间一游就够了,当然嫌麻烦不留也可以。”
井双灯觉得青帝还真挺心大的。
越知涯:“魔气与山谷中的村民应该属于共生关系。”
既然墓葬坑里有魔气,深入探查就变成了不可绕过的必然选项,有越知涯看着,井双灯也不用太担心会二次惊动里面的魔气——刚刚那一刀,阳天殿主作为非攻击目标,仅仅是被余波给擦了一下,都觉得心绪瞬间变得宁静和平,更别说被正面糊了一脸的魔气,已经变成了一条不会翻身的咸鱼。
——作为有事没事常回坊市里看看,以拉动话本销售额为己任的接地气修士,井双灯觉得“定风波”的应用范围除了战斗之外,还有正准备花钱的时候,只要来这么一下,能冷静就冷静,不能冷静还可以直接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