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年前,恰是绝影峰之变前两年,商晏折断剑骨的那一年。殷梓伸手转动了一下手串,重新用袖子遮住了:“斋主知道这是什么人送的。”
商茗长得和商晏虽然算不得一模一样,但起码绝对算得上是一眼能认出亲姐弟。他们下半张脸极其肖似,然而眉眼处却大相径庭,殷梓抬起眼看着商茗,一时猜不透对方的态度,半晌才又补了一句:“斋主若是不愿意相信的话,大可以不必细想。”
“他还活着?”商茗低声嗫嚅了一声,随即又摇头,“他的剑断了……当初即便被母亲扫地出门他也不愿意放弃执剑,若是他剑断了,怎么可能活得下去。这手串究竟是哪里来的?”
殷梓看着她,不说话。
商茗上前一步:“这手串不是普通的法器,倘若佩戴着它而受到意料之外的危险,手串会耗尽一颗珠子里存着的灵气,帮你挡下来等同合道巅峰的一击。
这些阵法是串着手串的绳子,是他从须弥妖境带出来的树皮上的一截,撕开的话里面是原原本本的生气,足够吊着命逃出来。这些都是阿晏亲手做的,他还与我有书信往来的时候,细细地说过他制作这法器的经过。他死后,母亲还去玄山讨过他的遗物……玄山不愿意见,母亲也没有脸再问。”
殷梓下意识地抬手去摸,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你这些年,从没有再去过玄山问过么?”
商茗一愣:“阿晏已经不在玄山了,玄山也言明了不愿多说,为何还要去玄山?”
她这句反问实在是太过于理所当然,殷梓抬起头的时候,在她眼中只看到了纯然的困惑。
先前的老妇人上前一步:“斋主,我们先领他们进去吧,既然有了圣人的消息,那我们不该在此多说。”
商茗转过头去:“婆婆也觉得,阿晏可能还活着么?可若是当初母亲未曾去玄山,阿晏本不会出事的。阿晏出事与玄山没有关系,玄山何必瞒下他的……”
老妇人垂头,态度依然算得上恭敬:“斋主,外头风大,我们先进去吧。”
第94章
忘心斋是一个与外界全然不同的地方。
殷梓泡在温暖的药泉里,长长地吐出一口寒气,感觉五脏六腑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放松舒展开去的时候,自顾自地这么想着。
长发上的血污在泉水里晕染开去,再被温暖的泉水冲走。苍山地下有地火的事情殷梓已经知道了,然而她却没有想过地火还能被这样使用。
西陵易氏也是个世家大族,规矩繁多到令人觉得厌烦。然而即便是西陵易氏,也不会在迎来这种身怀重大秘密的客人的时候,先带对方沐浴喝茶,休憩片刻——这确实是待客的礼仪,然而再怎么想,商茗也应该先把之前的话问完才对。
忘心斋与其说是避世,不如说是他们以苍山西面为界,完全隔绝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殷梓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师叔有些时候会突然很不着调,倘若他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出生然后长大的,似乎他身上那些与常人不同的地方,也都变得理所当然了起来。
这是师叔呆过的地方,这个念头不合时宜地横了出来。无论是作为商晏,还是作为她的师叔,他的一切似乎都是从他足够老成才之后开始的。很少人有人知道商晏来自哪里,也并没有太多人关心,当世人注意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已然是百岁合道的下云第一剑修了。
而刚才,领殷梓来这里的小弟子开开心心地提到过,说这池泉水是忘心斋最好的两处之一,当初斋主那个早年离开的弟弟出生的时候就是在这里洗的胎衣,若是那位小少爷以后放弃原本的打算、愿意回来修习乐理,就还会来这里清洗之后再踏入斋中。
那小弟子似乎很久没有用声音说话了,说起这话的时候略有些磕磕绊绊。不过她的神态非常自然,似乎全然不知道那个人就是名动天下过的商晏,也全然没有先前那老妇人和商茗那样忌讳提到这个人的意思,就仿佛商晏离开忘心斋之后发生的一切都没有传回到忘心斋其他人耳朵里,而商晏在他们心里,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放弃了修习乐理的小弟子而已。
——这是师叔出生时候的地方,师叔也曾经只是个小婴儿,而那个时候,曾经有人抱着他在这里洗去身上的血污。
这个想法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奇妙。殷梓把脸浮出水面,长长地吸了口气,散去了脸上的热气。
“我听到动静了,姑娘是要起身么?”有古筝的声音从山石后面传来,是先前那个小弟子,“姑娘的衣服被刮坏了,我备了新的放在此处,这就去给姑娘备卧榻。从这泉水中上来极容易头晕,姑娘重伤未愈,还请在此间稍作歇息。”
殷梓套上衣服,在泉水边的椅子上坐下。随着周身的热气慢慢地散开,先前受伤带来的隐痛重新回到了身体里。殷梓反而松了口气——若是没有这痛觉,就这样下去,她几乎快要以为记忆中还是今天的那场厮杀、以及不到半个时辰之前的逃亡,都只不过是她过于闲适而产生的幻觉了。
等殷梓到了客室,坐在榻上稍稍休息了一阵之后,有个穿着医侍服饰的少年人敲门走了进来,向着她作揖:“殷姑娘,无双小公子的伤势我师父已经查看过了。小公子身上有并无外伤,只不过似乎在极冷的地方呆了很久,又长时间被人催生心魔,因而神识受损颇为严重。
我师父用药缓解了伤寒的症状,现在姑且是缓过来睡过去了。不过林婆婆说,若是在这缚灵阵解开之前没法儿稳定他的心魔,那大约就得备下阵法等着压制他入魔的暴动了。”
殷梓听说身体上没有伤倒是稍稍放心,她道过谢之后下意识地伸手去摸储物袋,想要找些法器送给这少年以示谢意,倒是随后跟来的老妇人开了口:“此处乃是忘心斋,不兴世家那些俗礼。姑娘不必再多做什么,否则斋主知道了,反倒是不会高兴。”
少年看着有些懵懂,并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殷梓倒是深知一方有一方的规矩,听话地收回了手:“是我的不是。”
林婆婆叮嘱了少年两句,吩咐少年回去守着易无双,自己在殷梓面前坐了下来:“殷姑娘一路劳累,老身本不该打扰让姑娘稍作休息。不过老身放心不下,特地来此冒昧向姑娘求证,小少爷他真的还活着,是么?我看姑娘能听懂忘心斋的音律,确实像是有人教过。”
“我以为这件事情还算是显而易见,只是商斋主并不打算相信。”殷梓平静地回答。
“是小少爷让你来此求助的吧?不过当年的事情,我想小少爷没有跟你提过。”林婆婆叹了口气,似乎在思考从何说起,“我当初算是斋主和小少爷的奶娘,我幼时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少年时候拜入了忘心斋,我是三百多年后才嫁到忘心斋来的。也因为如此,我大概知道姑娘你现在怎么觉得,忘心斋对于外人而言实在是个奇怪的地方,我初来这里的时候,一度觉得说这里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
殷梓稍稍蹙眉,一时想不出该怎么描述。
“对于心中没有挂碍的人,无论是天真不知世事的,还是心如死灰只求终老的,忘心斋都确实如此。”林婆婆摇了摇头,伸手抚摸着自己的拐杖头,“我却没法儿长时间在这里呆下去,所以我总外出。我出身长剑门,是个剑修。”
殷梓倏然抬头。
“长剑门掌门信阳,是我师弟。虽说我因为一些变故脱离了长剑门,到底也并不属于这里,常常在外游历。小少爷小时候是个很安静的孩子,不过每次我回来的时候,他总坐在门口迎接我,等我告诉他我一路遇见了什么。”林婆婆说这话的时候很慢,像是在后悔,“我那时候不该教他剑术的。”
“师叔未曾后悔过握剑。”殷梓轻声道。
林婆婆却仍是摇头:“小少爷决意修习剑道,最后被老斋主直接扫地出门。我去寻他的半路上被老斋主拦了下来,那么点大的孩子被丢在苍山里头,我一度以为小少爷必定是已经死了。可他到底还是活着到了玄山。小少爷想要做的事情,我从未见过办不成的。而他最后选的道是天下人,他终究与是不愿与外人接触的忘心斋完全不同的。”
这倒是殷梓第一次听说商晏小时候的事情,她稍微前倾身体,手腕支在桌面上,安静地听着。
“老斋主那时候还在忘心斋,小斋主也只是个半大的孩子。知情的人被勒令不许告诉小斋主和其他弟子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也只当是弟弟离家出走,许多年之后她听说了玄山商晏的事情,猜到了是小少爷,写信去道贺还埋怨小少爷走都不跟她说,小少爷那时候也从来没有解释过。”林婆婆叹了口气,“若只是这样倒也还好,可当初南蜀那帮悍匪突然闯进来,掳了小斋主,威胁老斋主找回小少爷,喂下封闭灵脉的药拿去换小斋主。”
“……”殷梓坐直了身体,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轻声地问了一句,“当初不管不问扔出去的孩子……”
“小斋主是乐修,在老斋主眼里,假如不是乐修,哪怕他是百岁合道的天才,也什么都不是。”林婆婆又叹了口气,“老斋主命人去了玄山求小少爷,那人没能见到小少爷就被当时玄山内门的大弟子拦了回来。于是老斋主隔日亲自带人去了玄山,她就在山脚下等着,等小少爷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