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农奴指着那边大声道:“那边就是建筑队在修新城了,他们那儿招有力气能干活的男人,要是会点木工泥瓦什么和盖房子有关的技术的,也可以去,他们都要的,管饭不说,给的工钱还不低呢。”
这话说的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很是心动,但很快他们就歇了心思。
“胡说什么呢,我们可是农奴,哪里能随意离开主人的土地,更别说出来找工作了,你还想着工钱呢,想得倒是美。”
“我才没胡说,斯罗特郡这边伯爵大人可没有圈庄园的范围,所以只要不出斯罗特郡就随便我们活动的,要是能被建筑队看上,去那儿工作也是为伯爵大人工作,所以同意能算是劳役,可以抵税,扣掉抵税的部分,当然能拿到工钱了!”
“等你们到地方就知道了,和我们一起来的那些人里有好几个老头大叔就因为会盖房子的技术被建筑队的负责人要去工作了,现在他们日子可好过了。”
现在普通人的平均寿命都不算太长,四五十岁就死了的人都不能算是英年早逝,虽然这样的年纪放到后世,好多都还没退休呢,但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算是老人了,建筑队本来只要二三十岁左右的壮年劳动力,但因为总是缺人,后来慢慢也放宽了年纪,只要能干活,或者有一技之长的话,他们也会收,顶多根据能干的活多少而适当的调整工资,即使如此,也让很多人都高兴不已。
所以新农奴中有人被建筑队挑走也确实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毕竟费利克斯没规定这些农奴的行动范围,也没有特别安排他们做什么,所以只要不出斯罗特,就随便他们了。
难民们半信半疑,但看到人烟以后,那不安还是消散了一些。
然后越往南边走,或许是临近中午的原因,天气也越来越热,不少人都因为身上穿的多而开始流汗了,他们也终于看到了熟悉的茅草屋。
“快看,那么就是自由民居住的村子,再走几里路,过了一条水泥路,就到渔村了,我们这些农奴就是住在渔村里的!”
自由民的村子在一段时间里已经从两个发展到三个了,所以以后多出来的村子也从南向北的辐射,这个新的自由民村子那些新农奴之前也没见过,但不妨碍他们一眼认出来。
新来的难民们也跟着看过去,他们的马车从那个村子边上路过,可以看见那些房子确实都是新盖的,虽然都是茅草屋,整个村子的格局却很整齐,一看就是规划过的,连路都是笔直笔直的,虽然只是土路,却也修的平实宽敞,进出很是方便。
“他们的房子地基都是伯爵大人送的呢,按着一家的人口给宅基地,一个铜币都不要,全部免费,连盖房子也有人帮忙盖,你们看看那些房子的大小,就知道里面大概住了多少人了。”
难民们惊呼:“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
说话的人听到他们的反应很是得意,又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堆自由民的好处,羡慕得这些才从自由民变成农奴的难民们不要不要的。
“当然,自由民有自由民的好处,农奴的待遇也是不差的。”
虽然他们这些难民是被分到渔村原本的空房子里,那儿不算是自己的房子只能说是暂住,但怎么样他们现在多了那么多人,也不可能一直都在那边住着不是,伯爵大人早晚会给他们分房子的,听说萨丁森堡附近的农奴,他们的宅基地也是和自由民一样不要钱的呢。
难民们一边羡慕一边打量这个村子,村子边上都是新开垦的田地,里面已经播了种,有些种子已经发了芽,绿油油的一片,不过可以看得出这些作物确实长得一般,但也比他们想的要好上不少,尤其是以这种等同荒地一样的地里长出来作物来说,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
新农奴在斯罗特也不过就呆了一个月,之前又没到春耕,对这边的耕种并不了解,倒是没有对这些田地发表过多想法,滔滔不绝的说着的都是关于渔村的生活,其他人也是百听不厌,这毕竟是他们以后要生活的地方。
路上,他们还和巡逻的骑士小队擦肩而过,两边领头的骑士只是互相点头致意,并没有停下来说话,但这一支穿着盔甲骑着马的队伍还是让所有难民纷纷侧目,他们虽然惧怕军队,但对于这样整整齐齐的骑士队伍,还是心生敬意。
过了水泥铺的宽大马路,再走一段,就到了农奴居住的渔村。
作为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大海,对于渔村的概念也不过就是内陆大河边上的小渔村,在他们的印象里,渔村和普通的村庄没有什么区别,顶多是那里的人日常以打渔为生,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晒鱼腌鱼至于房子,和他们以前居住的房子一样,都是破破烂烂的,看起来贫穷又落魄。
但这里的渔村显然颠覆了他们所有的想法。
在进入渔村之前,他们先看到的是靠着水泥路的那些同样用水泥和石头等好材料盖出来的酒馆旅店,一排排这样的建筑看起来都特别的新,路上往来的商队络绎不绝,繁荣的出人意料,和之前他们一路走来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而过了这一片酒馆旅店,再往后走,相邻的两个渔村出现在眼前,那确实是两个看起来有些破旧的渔村,可一点都看不出贫穷的样子,村子里忙碌的农奴一个个衣服整齐干净,身上也打理的干干净净,看着就很精神,而且他们脸上也没有任何愁苦的迹象,哪怕是在处理难闻的腌鱼,也一样笑容满脸的说说笑笑。
而他们的房子虽然也是茅草房,但仔细看都会发现翻新的痕迹,更有一些石头房子混迹在其中,渔村的边缘处还有不少修建了一半的石头房,像是只差个屋顶就能搬进去住了。
新农奴们也发现了这里和他们走的时候好像不太一样,要说哪儿不一样,大概就是渔村的规模好像大了不少。
“骑士大人,中午好!”
这么一大群人来了,渔村里的人自然不可能看不到,很快就有了去通知了村长,稍后不久,连同村长连同几个管事一起,就都出现在了这群人的面前。
他们都是一早就接到通知,知道难民们快到了,而特意等在这里的。
“午餐已经在准备了,骑士大人们不如先吃点东西再回去?”
这群人中的难民会留下,可骑士和士兵,甚至是雇佣兵都会在把人护送到地方后就离开,骑士要回去复命,而雇佣兵也会跟着去城堡那边拿剩下的酬金。
一顿饭的时间,倒是也不耽误,而且他们确实也饿了。
“那就再好不过了,我们这一路可是少有机会能吃顿好的,听说斯罗特的海味非常出色,希望你们不要让我们失望。”
“当然,一定会让大人们满意的。”对于现在的斯罗特美食,他们可合适很有自信的,那可是过往的商客们都赞不绝口,会特意因此而停留在这里的美食啊!
当然,能吃到这些美食的人并不是整个队伍,虽然他们在知道难民的人数后,确实做了不少准备,但他们会特意招待的,只有那些骑士和他们的手下,连雇佣兵都是连带的,而那些难民,自然不会有这样的优待。
不过他们的食物也是准备好了的。
骑士们的食物是由路边那些旅店酒馆中的厨师做的,他们本来就是农奴中做饭最好吃的一批人,又得到了来自城堡的大厨的特别培训,手里还捏着不少特殊的美食制作方法,做出来的美食就算是魏薇都赞不绝口,何况是从来没怎么受过美食熏陶的土著呢。
骑士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所以也不介意多喝点酒——实际上他们这一路也没少喝,他们可是在把酒当水喝的欧洲,路上要喝到干净的水比买酒还要苦难——美酒渔村拿不出来,但啤酒那是管够的,这种没有啤酒花的啤酒几乎每个农妇都会酿造,在这个年代,不会酿啤酒的女人甚至会嫁不出去的。
啤酒配着那鲜美的哪怕只是清蒸都非常美味的海鲜,这绝对是他们这些日子来吃的最好的一顿了。
而那批难民被带到了在修建的码头上,和其他农奴一起吃这边的大锅饭。
所谓的大锅饭是渔村里的农妇为码头上工作的工人们准备的食物,其他没有另外找工作的农奴也是在这边一起吃的,主食是炖豆子和各种糊糊,不过炖豆子用的是骨头熬煮的汤,里面还有不少碎肉,糊糊则煮的非常浓稠,里面还加了鱼肉蔬菜丝等,又撒了盐调味,吃起来有滋有味,可以说顿顿都能尝到肉味。
除了主食之外,他们还能吃到作为配菜的蔬菜沙拉,偶尔还有水果,最近更是每隔两天增加了一个鸡蛋,每周还能吃到一碗炖肉,还是真真切切有好几块肉的炖肉汤,而且吃完了肉,还能去要和肉一起煮的萝卜,想吃多少就有多少,那些吸足了肉味的萝卜,吃起来也并不炖肉差。
像是今天这群难民的运气就很好,他们正好遇上了每周一次吃肉的日子,还没到地方,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顺着海风飘来的肉味。
微咸的海风中掺杂着肉香,那浓郁的香气让好久没有吃过肉的难民们忍不住都吞了口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