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倪很喜欢看她吃这种东西的样子,从果蒂那里剥皮,再剥到开花的地方,蜜香弥漫开来,甜滋滋的咬一口,再酸苦的事情,都在这样美好的果子面前烟消云散了。
青凤最喜欢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吃饱饭不想家。
也难怪,出了远门的人,只有伤心的时候,才会倍加思念故乡,思念曾经给予自己抚慰的亲人。
快乐的时候只忙着快乐了,哪里还能记得那些等待的人?和留有自己足迹的故乡。
玄倪见青凤吃得高兴,就靠在一棵无花果树上,抱着双臂,微笑着看着她。
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故作深沉,没有人群之中的尊贵体面,只有纯粹的抱臂而观,就像普通的小丈夫在看着自己的小妻子,好像看的入迷了。
青凤无所畏惧的吃着无花果,一直到结结实实的吃完了五个,方才感觉整个空气里都是甜蜜的味道,自己的身心也被甜蜜填满了,这就是无花果的魅力。
两个人慢慢的走在仙境里,看着美丽的鸟儿从天上划过,彩色的锦鲤在水里游来游去,摇头摆尾的姿态是那样的无忧无虑。
玄倪声音很轻柔的问:“感觉好些了吗?”
青凤盯着水里的游鱼,若无其事的说:“像这些鱼儿一样好了!你看它们多快活,我听说鱼的记忆只有八秒,如果我们能很快的抛弃过去的事情,应该也像它们一样好。”
玄倪点头,无声的笑了笑。
643.再见故友
当天晚一点青凤就有了再次面对玄玲的对候。
两个人面对面若无其事的看了一眼,如果是往回,青凤肯定会觉得玄玲这样子再自然不过了,但是今天因为她偷听的事情,就难免有点鬼鬼祟祟,玄玲的若无其事就显得太刻意了些。
她看着小时候这张脸上生机勃勃的样子,现在这样的紧绷,如此的忧郁,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罪过,可是想了想自己又实在是没有做错什么。
细究起来,玄玲比自己各方面的条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是个真正的金枝玉叶,性格又温和平衡,她好在完全就不像青凤这样大马哈。
姑娘现在亭亭玉立,优雅稳重,行住坐卧,如诗如画。
老实说,在青凤的眼里,没有任何一个细节不好。只是越来越像一个假人,像是丢了魂,有时候如果不注意,她的存在就像一个傀儡,在某一个角落那么一坐,几乎要让人忽略了她。
青凤很想像小时候一样和她在一起,玩乐笑闹,希望看到的是那个灵活机变的姑娘。
她总有一种空气都被冻住的窒息感,行动像是被胶水给粘住了,无有自由。
侍女们安安静静,各自悄悄做着自己的事情,或者站在一边等着听从吩咐。
从玄玲进到镜花楼到她朝兄嫂点了一下头坐下,期间大家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平时也有这样的事情,玄玲因为这一两年这种情况经常这样,所以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但白天青凤才听了她在大镜湖旁边的哭诉,也就免不了表面上不看她,眼神却在她身上多溜达了几遍。
这些日子大多数时候是大家在一块儿吃饭,姬家兄弟和青凤的小伙伴们以及玄倪的朋友,三不五时的就过来,一起饮宴好像已经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为大家的房子都在一个位置,你来我往的都在隔壁,大多围在小镜湖周边,大家见面已经成了习惯。
玄玲只要人在星舟,多是在镜花楼吃饭,只是早餐和宵夜不在这边吃,因为她也有做饭的天使,自己独住一楼,她住的楼叫上玄楼。
有上新楼,自然有中玄楼,楼下玄喽。
原先娇娇住了中玄楼,青凤的师姐向梅仙住的下玄楼,后来她们两个先后成亲,那两个楼现在都被空了出来,至今也没有人住进去。
反正星舟里现在像这样的空着的屋子不少,因为执事处专门把这几处留出来的原因,也没有人敢真的搬进去。
邓琼丽今天心血来潮,给青凤打了电话,闲聊了一会儿,青凤叫她过来吃晚饭。
自从她知道青凤是住在镜花楼以后,出来以后以后这还是第二次和她联络。
原来她被叫回家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她家现在是搬进了万湖森林的丝蕴城,那里现在是新的丝绸基地,每家人都在那里栽桑养蚕,他们家三姐妹加上父母和爷爷奶奶,七个人得了三百五十亩地,又有宅居地三亩半,所以盖了不少的房子,还建了一片厂房。
因为她们姐妹并不喜欢种地,到每年摘叶子的季节,就要请工请人,要不就养不出那么多的蚕来。
偏偏他们故乡的土地也没有丢掉也没有卖,也是养蚕,真是累的够呛,每年都要找很多短工,这些事都是邓琼丽现在支撑起来的,过去是她的母亲一直在操劳。
邓琼丽对门外站着等她的青凤说:“从玲珑塔出来以后,我掉到了京城,坐了传送阵回到丝蕴城,我那两个姐姐妹妹在家人面前告了状,你也知道我是个不得宠的,早晚被骂了很多次,我在想我干嘛要为他们做牛做马呀?一直也就没有来得及给你打电话,出来那天打了一次没有打通……”
青凤听着她滔滔不绝的说话,赶紧的点着头说:“我知道我知道,你真是辛苦了!我们摘了一些非常好的红心瓜,走上去吃吧。”
邓琼丽是个大方有趣的人,她虽然不是名门世家的小姐,说起来家里应该是新开发出来的暴发户,与刘菊花家这种桑田大户根本不能相比,但因为一家子的勤劳能干,已经步入中产阶级了。
她的为人处事落落大方,就是明知道镜花楼上这些人都是些来历不凡的人,也是看见以后只会点头一笑,漂漂亮亮的打招呼,并没有什么低人一等的感觉。
曾经在七界玲珑塔里,能把公主之子当成一般人使唤的人,恐怕也就她了,所以青凤和她在一起一点压力都没有。
青凤看着邓琼丽对大家笑着打了招呼以后就坐下来开始吃瓜,很快就啃了两块,忍不住问她:“你们家就是只有姐妹仨吗?”
邓琼丽道:“那是啊!要是有个小子我也不会这么累,没哥哥没弟弟的,大概我大姐会招亲,现在正在有人给她说媒呢。”
青凤很是八卦的问:“那你和你妹妹有没有人来说亲呢?”
邓琼丽像个拨浪鼓似的摇头:“说什么亲,像我这种野蛮人,没有几个人会想要,像邓琼英那种娇滴滴的姑娘,恐怕也很难嫁人喽!倒是邓琼兰,喜欢她的有几马车,还都是些有钱人,也不知道她抽了哪门子的风,一心一意的想嫁到江南去。”
青凤问:“江南不是小桥流水比较多嘛!可能就是喜欢那种感觉,那种气氛。”
邓琼丽手里换了一块瓜,很快又啃了一半儿:“这瓜实在是特别好吃,真是好吃极了,走的时候送我两个吧?邓琼兰喜欢大海,看上了一个大海商,恐怕不想在家里招亲喽。我父母的心血眼看就要白费,我这心里欢喜的很。”
青凤最喜欢她这种无所谓的感觉,全然就是那种拿得起放的下的姑娘。丁凤霞在邓琼丽的另一边坐着,津津有味的看着她吃瓜,见她的胃口这么好,难免有点羡慕。
邓琼丽见姐妹俩都好奇的看着她,忍不住看了一下案上摆放的瓜皮,有点不好意思了起来,对丁凤霞说:“让这位妹妹见笑了,我刚从家里来,乘传送阵到的七星岛,又在珍珠岛上溜达了一圈儿,着实是口渴了。”
丁凤霞笑道:“没有没有,我只是羡慕你,羡慕你这么爽朗洒脱。”
邓琼丽开开心心的笑着说:“我这个本来是不拘小节,放在一个女孩子身上,很有可能会招人笑话,可有什么办法呢?我这一生太忙了,所以就忙成了这样的性格,你们没有看我不顺眼,这真的是让我高兴啊!”
玄玲也在一边笑了起来,她本来和邓琼丽就已经熟了,所以她朝着邓琼丽粲然一笑,邓琼丽也朝着她点头。
一直到邓琼丽自己吃好了瓜以后,她才兴致勃勃的捧出了几段五光十色的霞纱,送给在座的每一个姑娘各两匹,笑道:“这是我家的丝场出的,做霞帔还不错吧?可是比街上卖的还要好呢。”
青凤翘起了大拇指:“你父母真的是能干啊!这个和小河口刘家的相比,色彩好像还要艳丽些。”
邓琼丽笑道:“这关我父母什么事诶?还是在玲珑塔里受了你给麻纱上色的启发,这是我最近研究出来的染色方法。”
644.有事相求
然而接下来两天麻烦就接踵而至,因为邓家三姐妹都回来了,而且全部住在星舟,那两个人得知自己的姐妹和当朝太子妃殿下是好朋友,就难免喜形于色,想办法叫邓琼丽来给青凤要点好处。
她们想要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姐妹俩喜欢中玄楼下玄楼,原话是这么说的:“这么多的楼房空着,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们大家每人一楼呢?那两个楼房离门口那么近,是个真真正正的风水宝地呀!如果你能去要下来,我们就服了你。”
邓琼丽斥道:“我们是不是一家人?星舟星规里写的已经很清楚了,一家人就只能有一个楼,你们脸面大一些你们去讨,再说那附近的几栋楼,人家现在都不让点,别说我们是有楼住的,就是我们现在露宿星舟街头,恐怕也点不到那样的房子住。”
邓琼英冷笑:“他们那个星规就是个笑话,谁不知道?姬家的人与皇家的人每人有一楼,甚至连东海龙太子还住在这里呢,偏偏我们就不能一人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