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凶兽王妃饲养守则 完结+番外 (一七令)


  “莫要看了,隔着帘子看也看不到。”宋氏无奈地开口。
  谢长安一下慌张起来。她也不知道娘亲什么时候进来的,偷看被逮到, 总有些赧然。
  谢长安张了张口,宋氏却比她先一步,一脸兴味地问道:“又要说你没看?”
  谢长安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宋氏摇了摇头:“人已经上了马车,看也看不见了。殿下也是好心, 亲自送我们回去。”
  本来宋氏觉得这事是多此一举, 可是方才同赵景宸谈了一番,又感动于他对长安的无微不至。有这样的夫君,比一辈子相敬如宾要好得太多了。
  言罢, 宋氏突然瞥到了女儿手腕上多出了一抹红。
  宋氏伸手捉住了女儿的手腕,却见上面戴着一只珊瑚手串,成色极好,看着便不是俗物。她记得,女儿今儿出门的时候,手上只戴着了灯大师给的佛串。
  宋氏拨弄了一下珊瑚手串:“这是打哪儿来的。”
  “殿下送的。”谢长安声音细细的,像蚊子哼一般。
  宋氏了然地笑了一声:“原来是殿下送的啊。”
  谢长安将脑袋埋得更低。方才从假山后头出来,她便发现手腕上多了一只珊瑚手串。
  抬头看边上那人的时候,他也不解释,只对着她的眼睛,颇为认真地说了一声:“不许摘。”
  谢长安从来都是听话的,他说不许摘,她就不摘,也不问他为什么要送。只是戴上去后,之前阴郁的心情都明媚了几分。大抵,是因为这手串是他送的吧。
  宋氏见女儿羞得不成样子,心里感叹殿下的用心,想了想,又恨起了谢源。便是年轻时,她也没见谢源送给她什么定情信物。那简直就是个榆木脑袋,怎么暗示都不行。
  这是人比人,气死人。
  宋氏苦口婆心:“你瞧,殿下对这般上心,于情于理,你也该多关心关心他才是。殿下常年在外头,今年才回了京城,对京中人事尚不是十分熟悉。”
  谢长安心中嘀咕,她常年在京城,貌似对于京中人事也不是很熟……
  又听得宋氏絮叨了几句,几句话结尾时,忽然又道:“过些日子便是端午,我已经同殿下说定下了,那日你陪着殿下去看看龙舟,可别在整天窝在府里了。”
  谢长安望着宋氏,觉得疑惑极了。
  宋氏见她盯着自己不放,摸了一下脸,不自在道:“怎么了?”
  “娘,你从前都是不让我出门的。”更何况,还是同一个男子出门。她也知道殿下是她未婚夫,只是这不还是未婚么,以她娘亲素来的性子,应当也是不许她过于接触的。
  宋氏假意咳嗽了一声:“不过是去个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
  谢长安煞有介事地点了头。
  宋氏见状,又愁上了,自家女儿可真是太单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一点自保的能力都没有。比方这回,若没有殿下,女儿岂不是要吃大亏?
  宋氏复又追问道:“今儿那荷香到底因什么把你带到哪儿去的?”
  女儿当初拉着她不让问,宋氏便猜着这里头应该有什么难言之隐,等到四下无人是才问了出来。
  “那荷香,必定是被收买了,至于收买的人是哪个,除了二公主便没有旁人了。她今儿故意为难我,按下彤管和芳苓两个在水榭里头誊抄诗词,就是为了让我身边无可用的丫鬟。后来我去更衣,那个叫荷香的丫鬟才主动走了过来,想来是早就串通好了的。”
  宋氏闻言,脸上哪里还瞧得出半点笑意。
  “那丫鬟将我带到小路上便不见了人影。后来……”谢长安斟酌着言辞,思来想去,也只有将事情都推到殿下身上才是最合情合理,“后来半道上突然出来一个男子,多亏了殿下,我才得救的。”
  宋氏心下骇然,又觉得果然如此。可这腌臜事落到她女儿头上,便叫宋氏受不了。
  “那人呢?”宋氏沉着气,恨不得将人剁碎了喂狗。
  谢长安忙道:“被殿下带去了。”
  说完,又怕宋氏多想,添了一句:“殿下送我回去的时候告诉我,人他带走了,这事他也会追查清楚,不会叫我受委屈的。”
  宋氏微滞,随即又想着应该是这样的:“交给殿下也好,毕竟宫里头的事,咱们也不能插手。”而三殿下和皇后,想要动手便容易许多。
  “对了,那人你可瞧清楚是哪家的?”
  谢长安心虚地摇了摇头,她还没来得及看清是男是女,尾巴便将人给抽飞了。如今说是男子,还是她从那道飞出去的残影中推测出来的。
  宋氏也知道女儿对外头男子所知甚少,心里有些遗憾,不过:“罢了,总会知道的。”
  下回见面问问殿下就知道了,到时候,再算账也不迟。
  二公主和陈贵妃那儿,谢家不便动手,可在外头给点颜色,还是做得到的。宋氏真想不通,那二公主怎么非得和她们俩长安过不去,且想出来的法子,一个比一个狠毒。
  想了许久,最后也只能归结于陈贵妃的言传身教,有什么样的母亲,便有什么样的女儿,陈贵妃心狠手辣,二公主焉能是个好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宋氏就看着,那位二公主到底能不能善始善终。
  谢长安却陷入了一阵苦恼,那个男子多半是没死。如今被殿下带回去,迟早是要审问的。她不知道,那人到底看清了没有。
  但愿没看清吧,毕竟她这尾巴还是很迅速的,换作旁人,突然看到了这东西,怕也会觉得是自己眼花了。好比彤管一样,谢长安如此安慰自己。
  马车不急不缓地行着,也不知道行了多久,终于到了谢府。
  谢长安同宋氏下了马车,便看到赵景宸早就站在前头,纹丝未动地等着她们。
  谢长安看了赵景宸一眼,发现他也在看自己。
  可是……娘亲在这儿,谢长安不敢多看,只一眼就撇开了脑袋。
  赵景宸笑而不语。
  宋氏领着女儿同赵景宸告了别,府里两个老爷还未回来,老太爷出门会友去了,没有人接待,如若不然,只怕宋氏还会多留赵景宸一会。
  赵景宸亦未多留,与宋氏说了几句,又最后看了未婚妻一眼,便乘着马车离开了。
  宋氏幽幽一叹:多好的殿下啊。
  “我们家长安,还真是有福气。”
  谢长安听着莫名其妙。不过,从宋氏与赵景宸说的几句话里头,她发现宋氏对赵景宸态度着实好了不少,不像是从前的那种好,而是打从心底里的认同。
  待马车驶过巷口,宋氏才道:“进去吧。”
  谢长安跟着娘亲,跨过府门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一件事:“爹和叔父不知道回来了没有。”
  “定也回来了。”
  宋氏说得肯定,她已经派人去传了话,谢源虽不知道内情,但不出意外,肯定还会回来的。
  “咱们先回去,要不了多久他便会回府的。”宋氏如是道。
  谢长安遂放下心。
  刚进了正院,就看到谢慧带着丫鬟芸香候在那儿。
  宋氏面露不悦。
  谢慧朝着宋氏福了福身子,安静地站在一边。
  宋氏知她有话要说,便转身同女儿道:“今日你也受惊了,先回去歇息吧。”
  谢慧眉心一动,受惊?
  谢长安望了望两人,最后还是带着两个丫鬟往自己院子里去了。
  待女儿走远,宋氏方才正眼看了谢慧,问道:“说吧,今儿过来又是为了什么?”
  谢慧身上有禁闭,虽说宋氏也没把这当回事,不过有了这个,起码不用每日见到这个庶女,宋氏也能安然一些。
  谢慧淡笑着将芸香手里的佛经奉上:“这些日子女儿又抄了些,所以才特意送了过来。谁想母亲和姐姐都不在,便在外头候了些时辰。”
  “是么?”
  “女儿岂敢诳骗母亲?”
  宋氏懒得拆穿,她是知道前两天谢慧找人去谢源那儿哭惨的,话里话外无不是为了今日成国公的寿宴。只可惜,心术不正,再求也没用。
  宋氏也没什么心思同她猜来猜去,既然她不说,宋氏也能图个清静,叫吉祥接了佛经便准备走。
  谢慧忽得又唤了一声母亲。
  宋氏有些不耐:“何事?”
  谢慧犹豫片刻,终道:“今儿韩家表妹托人传了话,道端午将近,届时想邀女儿一同出游。女儿不知该不该应下,这才前来请教母亲。”
  宋氏心中冷笑,几日没见,这谢慧还真聪明了不少,一条路走不通,又辟了条新的。
  她对韩家人从来都没有什么好印象。好好的官家子弟,非得将姑娘送给让人家作妾,如何能叫人看得上。只是,谢慧既然想自谋婚事,宋氏也不愿多管,免得管多了生了怨怼。
  “她既诚心邀你前去,去去也无妨。只一件,出了府门,便要记着自己是谢家的姑娘,需得处处维护谢家的脸面,切莫胡作非为,为一己之私伤了谢家声名。”
  谢慧谦逊应下。
  宋氏说完,本想转头回去,可是又不放心,叮嘱了一句:“我会指个丫鬟跟在你后头服侍。”
  谢慧捏紧了拳头,许久又松开了:“母亲放心,女儿都知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