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孟婆当皇后 (我从不吃鱼)
- 类型:玄幻仙侠
- 作者:我从不吃鱼
- 入库:04.10
看他这副样子,顾凛就知道他这个弟弟又在打坏主意了。
铁了心想要收拾赵国。
顾凛轻叹:“这赵国的爪子都伸过来了,咱大梁若是坐视不理未免也太过窝囊,给个教训也好。”
顾浔就是典型的平时不带了动,一动就憋个大的的典型人物。
现下脑子里存的全都是将那赵国一网打尽的心思。
给个教训?属实太过便宜他们了。
御书房外怕隔墙有耳,顾浔进来时,已经将守卫的人都禀退于二十米开外。
顾浔顾凛一道出来,正准备去同林清言用午膳。
顾浔专门走到那个一脸严肃相的小伙子前站定,顺道开口:“皇兄,听说你这个御前侍卫武艺不凡,谋略也是十分过人,臣弟想在出兵赵国时将他带上,还请皇兄应允。”
顾凛:“明成可愿意?”
宋明成不愧是那宋文昊老狐狸的儿子,听到如此消息,竟也能沉得住气,完全没从脸上露出一点儿可疑神色。
当下就跪地,双手抱拳:“属下全凭皇上做主。”
顾浔的神色晦暗不明,他一勾唇,不动声色的夸奖道:“皇兄这个侍卫选的不错。”
出兵赵国前夕――
顾浔坐在军营里,一袭银色的铠甲着身,整个人都好似都与他那把沾过无数鲜血的玄铁剑融为一体,那一身杀伐气重重的戳进众人心里。
他凉凉抬眸,视线扫过正正襟危坐的大小将士。
宋明成也在内。
没有出征前鼓舞士气的激昂话语,顾浔只冷淡下令:“明日寅时,二十万大军在城门口集合完毕。”
短短一句话,但却在众人心里敲响警钟。
好似对阿蛮的那快要溢出来的思念全都化作了这一身令人胆寒的气势。
众将士纷纷跪地领命:“是!大帅!”
顾浔微微点头,一挥手:“韩耀留下,其他人出去罢。”
一个留着络腮胡,一脸忠厚之相的中年男人留下,声音犹如洪钟:“大帅有何吩咐。”
顾浔抬眼,将一虎符给他:“我要你再带领二十万大军先留守京城,晚我们两月抵达赵国边境与我汇合。”
韩耀是先帝培养的老一辈将士,对大梁忠心耿耿之诚天地可鉴,是个值得托付之人。
顾浔将三军虎符之一交给他,自然十分放心。
“是!”韩耀领命,将虎符小心收好,便也退下了。
现下帐中只有顾浔一人,他从袖中掏出了一个玉雕的小人像,做工十分精致讲究。
阿蛮拿走的那个,是她撒娇非要顾浔也雕一个他自己,她好时时带在身边,可这自己雕自己未免太过于羞耻,顾浔原本不想依她,但最后还是被阿蛮磨的没办法了,才随便雕了一个“交差”,所以那个根本与本人就不相像。
阿蛮本也觉得不像,可又担心这是顾浔费了好一番功夫才雕来的,怕明说的话打击顾浔的积极性,只好敛下让顾浔重新雕一个的想法,整天将那个丑兮兮的顾浔小人像带在身边。
而顾浔手中拿着的这个小阿蛮,才真的是不知道雕刻打磨了多少次才得成,可谓是栩栩如生。
顾浔摸了摸小人像的头,温柔和狠绝奇异的在他身上混为一体,心中百般滋味难述,却只化作了轻轻一叹:“记得早点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蟹蟹大家的订阅呀~~爱你们么么哒
第36章 烽火狼烟
顾浔带领的二十万大军,行军千里,耗时两月,到了那大梁与赵国的交界镐京,在此处安营扎寨,左手边是大梁的陇丘,右手边是赵国的广陵。
现下已是十二月中旬,地上铺满了鹅毛大雪,寒霜白涔涔的挂在枝头,雪很厚,一脚踏进去都能埋住人的脚裸。
镐京不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势,一马平川,不易隐蔽。
如果要在这里打仗,与天时和地利这两者就没多大关系了,而是要看谁的计谋略高一层了。
宇文誉王府――
宋文昊站在一旁,微微低头,朝那正在悠然擦拭匕首的宇文誉说道着他儿子传过来的情报:“定王的大军已经抵境。”
宇文誉停下手中的动作,敛下那从眼中不自觉涌出的血腥气,淡淡道:“嗯,本王已知晓。”
宋文昊心中一喜,小心翼翼的问道:“现下,王爷可相信老臣了?”
这几月,他虽被宇文誉的人平安护送回了赵国,吃穿不愁,宇文誉也没有苛待于他,可这待遇远远不如在大梁时的风光。
宇文誉这人疑心重,只给他提供了一宅子,也没有给他个一官半职,身边留下伺候的人也全都是宇文誉的心腹。
现下,他的一举一动全都在宇文誉的监视下,实在是束手束尾。
宇文誉没有正面回答于他,只轻轻抬眼的看向他,神色晦暗不明,看的宋文昊战战兢兢的不敢再置一语。
宋文昊不愧是能在大梁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的一号人物,当下就有眼色的说道:“王爷先慢慢考虑,那老臣这就告退了……”
宇文誉这才出声:“嗯。”
大战一触即发。
此处地势低平,一只千里眼就能看尽全貌,就连偷情都没地方遮掩,只有离这里十里外有一处小山丘,能够遮蔽些东西。
忽而,一只鸽子从那山丘之后飞过,被一侍卫用弹弓打了下来。
帅帐――
一侍卫掀开帐子,将一小竹筒交于顾浔跟前:“大帅,这是今日明成所传的信件。”
顾浔点点头,一挥手,那侍卫退了下去。
他一扫那纸条,上面只有短短几字。
“明日午时,出兵五万,攻广陵。”
顾浔嘲弄一笑,复而将那纸条在竹筒里装好,并未改一字。
这人生啊,就如同那谎言一般,要想让人相信,还要赢的漂亮,十分假中总要掺着几分真的。
第二日,午时三刻。
顾浔依照明成信件所说出兵五万,攻打离他们最近的广陵。
果不其然,宇文誉疑心病重,对宋文昊父子仍不敢重用,所以此次未敢出太多兵力,只出兵两万。
此战,顾浔胜。
第一战,因为没有听信他们父子二人的消息而吃了亏的宇文誉,心下微微有了思量。
第二战――
宋明成传:“出兵三万,夜攻通陵。”
宇文誉试着听信,出大梁的两倍兵力。
此战,顾浔败。
此后打响的几场小的战役,看那宋明成发过来的信件竟一直都是真的。
宇文誉从中得了利,也尝到了许多甜头,也就放下了疑心。
重用于宋文昊父子。
战场上烽火狼烟,两个国力强劲的大国大战一触即发,硝烟滚滚,那白茫茫的一片都被尸体和血迹染的红透了。
这打仗,本就应该退退进进,有输有赢,哪有一直赢的道理。
顾浔是个重结果之人,只要是结果让他满意,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月,大梁这边,却是一直不紧不慢,没折损多少兵力,还在暗搓搓的消磨时间,仿佛整个军队像是来它赵国踏青的,打仗只是顺带。
将赵国原本恢宏的士气都消磨的差不多了。
而且自从宇文誉听信了宋文昊父子二人后,赵国与大梁的战役,总是赵国胜的多了些。
将士们都生了许多骄傲之心,有些飘飘然了。
但这两军交战,却最怕掉以轻心。
大梁就这么输多赢少,不疼不痒的打了一个多月。
顾浔算了算日子,韩耀带领的二十万大军应该就在明后两日抵达。
随即下了军令:“传令下去,整顿军营,三日后举全部兵力,攻打江州城。”
现下,他们在刚攻下来的赵国一小镇沐城上整顿休息。
江州城是赵国的都城,依山傍海,因着水运十分发达,所以此地也是极为富庶,就算是比起大梁的汴京,也是不遑多让的。
而顾浔这次直接举全部兵力,看似已经被磨光了耐心,准备一举搅碎赵国老巢。
宇文誉将手中的信件捏碎,冷笑:“呵,十几万的兵力竟也敢攻我赵国都城。”
不过却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顾浔打仗厉害那是出了名了,谁知有没有炸。
宇文誉将那信件揉碎,脑中想起昨日嘉庆帝对他的承诺:“誉儿啊,若是此战胜了,朕就传位于你。”
这战如果赢了,便是无上的权力。
心中少有的涌出了些许急功近利的心思,失了原有的冷静,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传令下去,举兵三十万,今晚出发,后日到达沐城,与大梁决一死战!”
五日?他等不及。
也不是说赵国的兵力不足于大梁,只是近些年来赵国的动作比较大,有数十万散兵都被派去收拾那边塞小国了。
现下,宇文誉只好将那护城的亲卫军都聚了起来,凑了大军三十万整,用来攻打大梁。
赵国本拥着这易守难攻的绝佳地势,大梁稍不留神就可能折上不少兵力,顾浔攻打前都要好好思虑一下怎样才能啃下这块儿硬骨头,现在却是因为宇文誉的一念之差,急功近利之心太过明显,让那赵国失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