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绵等也跟着一起凑热闹,反正每年都有一遭,他们不是道士,也就围观而已,劳累的都是方问等人。
第二天一早,林清婉就将东西收拾好了,等着林闻博来接。
这一次他们还要去苏州,来回起码要一个星期,所以要带的东西不少。
林闻博等人则打算明天就回京,所以只带了一套换洗的衣服,轻车简从的上路。
其实换一辆车,他们一家五口完全可以坐车离开,不用走高铁,可林肃和林清婉不提,林闻博便也不提。
林清俊上来帮忙拿行李,看到姐姐,他颇有些不自在的叫了一声“姐”,然后提起行李箱就往下搬。
乔梦等在下面,满面笑容的迎上来道:“老爷子真的不和我们一起坐车去?”
“不必了,”林肃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道:“票早就定好了,总不能又退去。”
林清俊连忙道:“爷爷,我和你们一起走高铁吧,你们带这么多东西也不好走。”
对林清俊,林肃缓和了脸色,笑道:“不用了,就这么两个行李箱,轻松得很。”
乔梦也连忙道:“你这孩子别捣乱,现在清明,票难定得很,你这时候要一起走,怎么可能买得到票?就算买到,你们也不能一个车厢,你跟着也没用。”
林清俊皱眉,“主要是上下车姐提着两个行李箱不方便,我抬上抬下就行,而且车厢都是共通的,到时候我找过去就行。”
林肃:“好了,现在的确是订不到票了,时间不早了,我们走吧。”
林清俊抿嘴,林清婉就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心情这才好点。
林闻博一言不发,沉默的把他们送到高铁站,帮他们把行李推到路口边就听林肃的话拽着儿子走了。
林清俊有些难受,问道:“爸,我们为什么不把爷爷送进站?”
“我们还得上高速,时间紧,而且就这么点路,又平坦,他们拖着行李就能过去,你不用担心。”
“可爷爷刚出院没多久,”林清俊以前都不管这种事,但自从上次林清婉去找他后,他便开始关心起家里这些事来,他有些不满道:“爷爷年纪大了,姐姐又是女孩,行李箱哪那么好拿?”
林闻博不理他,上车道:“这里是临时停车,赶紧上车。”
乔梦也说他,“你这孩子闹什么,你爷爷和姐姐每年都走一趟高铁回去,用得着你担心吗?我们走高速,还不一定能找得到路呢,得抓紧点时间,明天还得回家呢。”
林清俊这才想起,他好多年没回家扫墓了,每次都是跟着妈妈回外婆家扫墓的。
他愣在当场,被乔梦拉到车上才回过神来,沉默的低头不语。
林清婉熟门熟路的带着林肃检票进站,他们时间抓得很准,慢悠悠的上到三楼时刚好开始检票。
这一趟车,他们每年都要坐几回,时间早就摸得透透的,几点到站,多少分开始检票,他们都了熟于心。
林氏老家距离北京不远,下了高铁,再叫辆出租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那个城市边缘的村庄。
说是村庄,可道路宽阔,田野葱绿,一派生机勃勃。
一排排的双层,或三层的农家小院,除了外表有些土气,一点儿也不比城里的别墅差。
特别是进了小院后,里面瓜果藤蔓缠绕,不少人家还用花盆种着各色花卉。
林清婉一进到这里,便觉得呼吸都轻快了许多,她忍不住看向祖父,正好林肃也看她,祖孙俩相视一笑。
出租车直接送他们到村中央,在一座有些复古的青石瓦房前停下。
林清婉连忙下车,扶林肃下车后才去搬行李,隔壁一家听到动静打开门来看,惊喜道:“是大伯回来了?”
林肃扭头,笑道:“是啊,回来扫墓,你公公呢?”
林清婉也招呼,“花婶。”
“哎呦,才几个月不见,清婉又变漂亮,”花婶上前帮她搬行李,笑道:“你三叔婆昨天才叫我打扫院子,说你们爷孙今天肯定回来,可不就回来了。”
林肃每年都会给他们一笔钱,雇他们隔三差五的来打扫整理院子。
“你们先收拾一下,看缺什么和我说,我再给你们搬过来,这两天就过我家吃,免得还要开火,多麻烦。”花婶将箱子放到院子里,笑道:“我现在就去把公婆叫回来,他们肯定高兴。”
“麻烦花婶了。”林清婉送她出门,便将大门打开,以示欢迎客人上门。
现在村里最破最旧的房子就是他们家的了,几乎家家都修了楼房,一般都是两层,有的家里人多的修了三层。
只有林家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青砖瓦房。
院子里的花木被照顾得很好,此时又正好是春暖花开的时候,院子里栽种的花争奇斗艳的开着。
林清婉每次回到这里都很高兴,所以有时哪怕不是过年过节,她都会和爷爷回来住一段时间,尤其是寒暑假的时候。
林清婉将行李搬去房间里放,给祖父铺好床后便和林肃围着院子走动起来。
林肃到了后院的墙根底下,指着一处地方道:“以前这是篱笆,围着一块菜地,那边就是厕所,那柄玉如意就被你奶奶藏在篱笆下面。”
林肃笑呵呵的道:“当时还是我挖的坑呢,为怕别人挖出来,我挖得特别深,我和你奶奶回来时还生怕被人挖去了,但当时局势还没定,我们也没敢动手挖起来看情况。后来也看淡了,觉得它在还是不在都随缘。”
“一直到把你接到身边来,你这孩子太调皮,篱笆院子哪里关得住你哦,我和你奶奶就商量着把以前拆掉的青石围墙再建起来,所以我们就偷偷的把盒子给挖出来了。”林肃笑道:“你奶奶常说,这柄玉如意能藏到那会儿,说不定是靠的你的福气呢。”
林清婉更不舍得爷爷卖了它给林清俊付首付了,她笑道:“那柄玉如意的确跟我有福,有它在我身边,我修炼得更快了。”
林肃欣慰,“那就好,那就好。”
三叔公和三叔婆赶回来,两位老人笑眯了眼,“大哥回来了,清婉又漂亮了。这边啥都没有,快去我那边坐坐,我让阿花他媳妇给准备些好菜,咱哥俩好好说说话。”
林清婉看到跟在他身后的中年男子,笑道:“花叔。”
花叔憨厚的应了一声,主动上前扶林肃。
林清婉则去拿给三叔公家的礼物。
“你说你们回来就回来,干嘛每次都拿这些东西……”三叔婆一边将东西给花婶,一边拉着林清婉的手低声问,“我怎么听说你爸和你后妈也要回来?”
“是,他们走高速,可能晚一点到。”
三叔婆就哼了一声道:“都多少年没回来扫墓了,要不是有你们爷孙在,你们家的坟还不都长满草了?”
对于他们这些老人来说,一年中最大的两个节日,清明和过年,如果清明不回来祭祖,那过年也不必回来了。
尤其是林闻博还是林家唯一的男丁,他每年都不回来,宗族的意见是很大的。
只是现在宗族没多少权利,老人们不满也只能说说嘴,并不能对林闻博怎么样。
第77章 清明(二)
林清婉笑了笑道:“我回来也是一样的,三叔婆,今年是谁家做东?”
“你杉叔家,公众坟明天一早祭扫,你打回来的钱我让你花叔交上去了,明天晚上族里一起吃饭,你家谁去?”
林清婉眯了眯眼,笑道:“我爸爸回来了,自然是他去了。”
“也行,这事本来就该他做的,你们这次待几天?”
“我和爷爷多待两天,还要回苏州去给奶奶家扫墓呢。我爸爸他们明天下午就回去。”
三叔婆不太高兴,“这是应该的,你奶奶家也没个人了,你家是最亲近的,按说这事应该你爸去做才对,那边可是他亲外公外婆呢。”
族里的老人为什么对林闻博不满?
每年清明祭扫是一个大原因,生前身后事,生前重要,但身后事也不可轻忽,甚至有的老人把身后事看得比生前还要重要。
林闻博不回这边扫墓,好歹还有个老爹和女儿回来,外家那边问都不问一声,可见有多凉薄。
所以三叔婆对林闻博夫妻很不满,就是三叔公都忍不住道:“既然都要回来扫墓,怎么不一起,还分两拨走?你年纪都大了,还去高铁上折腾。”
林肃不在意的笑道:“清明高速可堵着呢,我觉着坐高铁比坐车舒服多了,你看我们现在都到了,他们人影还没看见呢。”
话是这样说,三叔公还是有些不满,“那怎么一样,走高速就只要舒舒服服的坐在车上就好,你做高铁还得上下折腾呢。”
林清婉知道爷爷不喜欢有人说林闻博的不好,便笑着叉开话题,“三叔公,现在村里还有卖香蜡炮竹吧,我和爷爷只带了衣服来,没准备这些东西。”
“有,在你彪叔的小卖部里,那里什么都有的卖。”
林清婉就起身道:“那我去看看,爷爷,您要不要在村子里逛逛?”
“也好,见见你叔公们。”
就这样,三叔公带着林肃去见同辈的兄弟,三叔婆则领着林清婉去买东西,家里只剩下花叔夫妻,等林闻博好容易找到这里时,已经是中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