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仙妻 (十瑚)



这些事任子贤自然是不管的,他笑着叮嘱姚玉知,“这些都随你,不过你也不要只顾着这一头,顾峰和汤峪的婚事你也要多操些心才是。”

姚玉知含笑点头,“你放心,再怎么忙我也不会忘了咱们家的这件头等大事。我已经跟村长家的婶子、嫂子们说好了,等出了正月她们就帮我一起张罗。”

顾峰和汤峪都有点儿小羞涩,其他跟来的任子贤的属下则嘻嘻哈哈的开始打趣他们。

永光四年二月初一,任子贤买下了村头那块占地三十多亩的荒地。

五天后,吴掌柜的侄儿带着一队匠人、小工来到了凉峙村开工动土。

与此同时,姚玉知也开始在村长夫人的指点下给顾峰和汤峪置办文定礼、聘礼,任家进入前所未有的忙碌中。

当然,这份忙碌与任瀚玥姐弟三人并没有多大关系,除了家中每天都有吃不完的好菜之外,她们的生活跟年前几乎没有任何不同。

二月底,忙碌了快一个月的姚玉知总算准备好了给季家和王家的文定礼、聘礼,被姚玉知请来充当媒人的村长夫人于是定了三月初五、三月初六两天为顾峰和汤峪提亲。

得到消息的顾峰和汤峪非常默契的一头扎进了平素邓喜斌打猎的那座深山里,两人在里面一连转悠了两天才分别带了一对活雁回来。

邓喜斌等人自然少不了要调侃他们一顿,但作为他们求亲对象的季家和王家却都觉得分外有脸面。

因为双方已经私下合过八字、议定婚事,所以纳采、问名、纳吉这三道程序就全都合在一起解决了,这也是衢山岛九成以上的人家议亲时的通用做法。

为了给结亲双方做足脸面,让季家和王家感受到尊重和诚意,姚玉知按照当下衢山岛约定俗成的最高规格准备了两份一模一样的文定礼——绸缎衣料六匹、金指环一对、金耳坠一对、金簪两支。

这份文定礼和男方亲手猎来的活雁让许多背地里笑话季淑英和王雯的人闭了嘴,任家给出的长长的聘礼礼单更是惊呆了所有看热闹的人,而自从女儿的婚事传出风声就开始被闲言碎语围绕的季伍氏和王文氏则彻底扬眉吐气了一回。

等到文定结束,双方立了婚书,来凑热闹的村里人又被惊了一回——无论是季家还是王家,给闺女的陪嫁单子竟然都不短于男方送来的聘礼单子。

王家倒也罢了,毕竟他们家只有王雯一个闺女。

可季家这又是闹哪样?

季家老爹不仅有两个儿子、四个孙子,而且他们家还远远不如王家有钱,给闺女这么多嫁妆,老季头儿这是准备带着一家老小去喝西北风?

有那唯恐天下不乱的碎嘴婆子悄悄在季大嫂和季二嫂面前挑拨离间,说了好些闲言碎语。

季大嫂和季二嫂一改往日的和气,妯娌两个一唱一和,干脆利落的怼了回去。

别人只顾着眼热季淑英的嫁妆多,但她们妯娌却还不至于因为眼热就忘了姚玉知替顾峰准备的丰厚聘礼。

她们妯娌都识不得几个字,但在拿到聘礼单子后,季家老爹却曾经授意季大哥和季二哥跟她们通气,因此她们都清楚季淑英那份丰厚嫁妆的来历。

姚玉知替顾峰准备的聘礼一共64抬,这64抬分别是足金首饰、足银首饰、珍珠首饰、铜鎏银首饰各1匣,上好的棉布、绸缎、纱罗各10匹,喜饼2大筐(合约60斤),老酒6坛,茶叶2盒,活鸡、活鱼各2对,各式干鲜果品共10盒,红糖、白糖、**、饴糖各2斤,糯米12斤,一块约5斤重的猪五花肉。

这堆东西里最值钱的当然要数那四匣首饰,据她们所知,那四匣首饰全都是姚玉知亲自到镇上最大的老字号银楼打的,每种质地的首饰她都让人打了步摇、发钗、发簪、花钿、珠花、手镯、指环、耳坠这八件。

第54章 地契

前面三匣首饰,金是足金,银是纯银,珍珠虽然不是很大,但成色却都是极好的,对她们这样的人家来说,这三匣首饰完全可以作为压箱底的好东西一代代传下去了。

姚玉知显然也想到了季淑英必然舍不得每天都把这些值钱的东西戴在身上,所以她又专门准备了一匣子时下最常用的铜鎏银首饰,贴心之处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她还准备了整整100两白银作为聘金。

季家人在看到这个数目的时候就傻了。

那可是100两啊,像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100两都能娶四到五个媳妇回来了!

要说不对这笔钱心动那是假的,但心动归心动,再心动季家人也从来没想过要把这笔钱留下。

季家老爹当即就决定要把这笔钱给女儿当成压箱银子带回去,季大哥和季二哥自然没有二话。

这兄弟俩还表示,顾峰那边既然出了100两聘金和64抬聘礼,那他们家就也要出100两压箱银子和64抬嫁妆。

家里三个男人几乎立刻就达成了一致意见,于是,季大哥亲自执笔,现场书写了那张让村里人惊掉眼珠子的嫁妆单子。

聘礼里面不好存放的各种吃食季家全都留了下来,相对贵重的聘金、首饰、衣料则被原封不动的添到了季淑英的嫁妆里。

这些东西,季家准备全都给她带回婆家去。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季淑英的嫁妆单子上多添了两匣首饰、六箱四季衣裳、四套全新的枕头被褥、全套的木制家具,以及被单、床单、枕巾、床帐、椅套、桌布、脸盆、妆奁盒、大小镜子、白瓷花瓶等日用之物。

这些东西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凑足64抬嫁妆自然绰绰有余。

跟光顾着惊讶季淑英嫁妆之丰厚的村里人不同,季大嫂和季二嫂对自家到底要花掉多少银子心里门儿清。

嫁妆单子上多出来的那两匣首饰都是季淑英这些年积存下来的旧物,全套的木制家具季家老爹就能带着两个儿子打制,也就是说,真正需要他们家出钱的也就只有四季衣裳、枕头被褥以及各种日用之物。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花的银子也不会超过十两。就算期间还要接待来贺喜的亲友,有二十两银子也已经足够她们家小姑子风风光光的出门了。

虽说二十两是一般人家嫁女儿三四倍的花费,而且他们家也没捞着男方的聘金,但就像季家老爹说的那样,他们季家可没有拿女儿换银子的门风。

也因此,无论那些多事的村人如何煽风点火,季大嫂和季二嫂都始终没有露出她们期待中的愤怒或嫉恨的表情。

五月中,吴掌柜的侄儿完成了任子贤委托的18个农家小院的建造工程。

这18个农家小院全都跟邓喜斌等人现在住的院子在同一条街上,每个院子都占地半亩,院内的格局则跟邓喜斌他们现在住的三个院子基本相同。

除了三间正房、三间东西厢房,这18个农家小院里还各自规划了菜地、粮仓、酒窖和水井。

拿到房契后,任子贤就让汤峪和顾峰自己去选一处院子做新房。

然而汤峪和顾峰却都不准备搬到新院子里去住——他们已经跟各自的岳家说好,等成了亲,他们就在自家和岳家共用的院墙上开个两边都能上锁的小门儿,好方便他们日后常来常往。

任子贤也不勉强,他先是将汤峪和顾峰撵到新院子暂住,然后又拜托了吴掌柜的侄儿帮忙重新粉刷汤峪和顾峰之前居住的那两个旧院子。

时间一晃就到了六月初八,这天傍晚,任子贤将顾峰和汤峪想要的那两处院子的房契、地契分别给了这两人。

与院子的房契和地契一起给他们的,还有任子贤下午时分刚刚拿到手上的两张50亩上等良田的地契。

这100亩地都在南边的岙里头村,跟任子贤之前买的岙里头村的20亩地相邻。

田地的原主人是食为先吴掌柜的大伯,他们家在岙里头村有数百亩良田,如果不是实在买不到其它上等田,吴掌柜也不会想到去求自己大伯割爱了。

好在他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的侄儿因为给任子贤盖宅子赚了一笔小钱不说,他经营的酒楼和他们族里的金器、银器、铜器铺子更是全都因为蟹八件的推出狠狠赚了一笔。

这些消息没少传到任子贤耳朵里,不过任子贤却并没有在意这些。

在他想来,他提供给吴掌柜的不过是一份稍微值点儿钱的图纸,能用这份图纸赚到多少则是人家吴掌柜自己的本事。

他任子贤好歹也是做过大将军的,还不至于因为眼红别人赚钱就失了理智。

他想要的院子盖得又好又便宜,他想要的100亩上等田也有了着落,这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将一应房契、地契塞给顾峰和汤峪后,任子贤心情甚好的对两人道:“原本租种这100亩地的佃户不仅做人厚道、本分知礼,而且于农事上也十分用心,我想着你们也不可能自己去侍弄庄稼,所以就同意了继续把地租给他们两家耕种,日后你们只需一年两季按时收租即可。”

顾峰和汤峪忙将自己那50亩地的地契拿出来放到桌上,活像那两张地契是烫手山芋似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